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提升路徑研究

2020-12-04 人民網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6期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海量、虛擬、碎片、便捷化特徵給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進而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廣播電視的形象窗口,播音員、主持人是節目質量「臨門一腳」的關鍵環節。為應對新媒體時代的衝擊,完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效銜接和融合發展,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從理念、形式、技術、內容等多方面提升專業素養。以河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培訓中心近年來創新業務培訓工作積累的經驗為例,針對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多維度的分析,探索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提升

建立在數位技術和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的新媒體,具有呈現方式上的多媒體特徵、傳播信息的全天候和全覆蓋特徵、傳播模式的創新性特徵和媒介融合特徵。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播音主持業務無疑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面對以大互聯為基礎的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作為信息傳輸重要一環的播音員、主持人要有更強的聽解能力、鮮明的主持風格、回歸本源的個人化表達、人際化的互動傳播、多向性的語言策略,才能適應這個時代複雜的角色分工和激烈的文化衝突。針對這一需求變化,在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目標上要更加突出網際網路思維下創新能力的培養。」[1]傳統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只有正確對待新媒體時代帶給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結合本專業的工作性質,創新思路、革新理念、改變方法,積極地提升自身業務素養,才能不斷適應新媒體、全媒體發展的需要,進而增強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促進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面臨的新機遇

依託於網絡信息技術的新媒體給傳統的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提供了新方法、新理念、新形式。如何藉助新媒體技術,更新原有傳播理念,利用靈活創新的方法,開闢適應社會發展的全新形式,首要任務是認清形勢,抓住機遇。

(一)工作方式靈活多樣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更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播音員主持人利用提詞器和計詞卡進行播音工作的固化模式,可以通過平板電腦、手機等完成同樣的工作,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二)吸納知識多元、海量

網絡儲存並實時更新著大量的信息資訊,通過搜尋引擎,只需鍵入一個問題,就可以出現數條回答。同時,在自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許多新聞信息尚沒有在電視、廣播新聞中播出,就第一時間傳播到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上。播音員主持人應充分藉助互聯通信的實時性,更為迅捷地獲取、甄別最新的新聞信息。

(三)互動形式新穎活潑

藉助新媒體技術優勢,播音員主持人能夠與受眾進行實時互動交流,在提升個人形象的同時增強了節目的品牌魅力。比如,播音員主持人可以通過自身的知名度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讓粉絲通過平臺進行新聞信息交流,增強互動的同時採集播音主持相關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從而使播音主持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提高播音主持的人氣聚合力。

(四)傳播平臺廣闊多元

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一文中指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係,而是迭代關係;不是誰主誰次,而是此長彼長;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優勢互補。」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從傳統媒體的單一傳播模式中解脫出來,意識到新媒體環境下多種傳播平臺給信息傳播帶來的更廣闊的空間優勢,抓住媒體融合的戰略機遇期,運用自身職業優勢,打破傳統傳播界限,拓展業務空間,充分發揮傳播話語權,積極引導輿論走向,弘揚正能量。

二、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承擔的新要求

在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所有的「危」中都暗藏良機。如何化危為機,播音員主持人必須提升自己的政治、專業、智能素養。

(一)政治素養

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直接與受眾溝通、互動的重要一環,承擔著輿論引導的責任,肩負著「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這一神聖使命。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有時代的眼光,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的多重創新,保證宣傳的高質量。

在未來的傳媒競爭中,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示範的作用仍不可小覷。在多元主體傳播實踐中,新聞主播憑藉其公信力和媒介形象進行信息傳播,「能有效消除受眾對於信息的片面猜疑,在相對完整的信息背景下整合有效資源,能為大眾提供相對宏觀的、系統的認知,克制了當前碎片化信息傳播帶來的負面效應」[2]。

(二)專業素養

我國播音學奠基人張頌先生指出:「播音主持工作是一種有聲語言的創作,有自己的創作道路、創作規律和創作方法;在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結合上,有一系列層次、品位、功力、技巧的多種要素及其整合方法;在體味、發出、豐富、駕馭有聲語言的進程中,要不斷解決生理和心理、氣息和聲音、感情和技巧、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傳者和受眾的各種關係。」[3]

「播音員主持人是廣播電視的關鍵崗位,他們在工作中不僅要學會說話技巧和溝通方式,還要掌握豐富的語言藝術表達技巧,把要表述的內容生動形象地轉述出來,感染聽眾的同時加深聽眾的印象。」[4]

新媒體時代受眾需求的多樣化,要求播音主持的語言更具特色,既要具有專業規範性,又要具有豐富性,還要具有風格新穎性,在保持政治正確的前提下,不斷創新語言表現形式,打造優質品牌,鞏固專業度。

(三)智能素養

「在當今媒體融合背景下,較為單一的學科知識已遠不能滿足廣播電視傳播對人才的需求。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具備複合知識結構,能夠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來處理傳播過程中的信息選擇、信息編碼、受眾互動、效果反饋等一系列問題。要運用多學科知識對信息傳播與接受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在崗的業務技能培訓,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5]

新媒體時代要求廣播電視的播音員主持人要拓寬知識範圍,勤學習、善學習、多思考、勇實踐,要掌握學習的技巧、表達的技巧,豐富個人的知識儲備,能夠對傳播的信息進行深入思考並形成自己的觀點,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潔的語言把信息傳達給受眾,從而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特色化的播音主持服務。

網際網路儲存並更新著海量的知識,這些知識雖然數量眾多,卻因來源渠道五花八門而呈現碎片化特徵,碎片化必然造成認知局限性。如何從琳琅滿目的資料中擷取及時、有用、質高的信息作為素材,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增強鑑別力,能夠從魚龍混雜的知識海洋中高效率地遴選自己所需的信息,並經過專業的提煉、加工,生成高質量的播出成品。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不斷加強自我智能素養的提升。

三、播音員主持人專業素養提升的實現途徑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在新媒體時代提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離不開專業培訓工作的與時俱進、全面創新。「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的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鍊,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播電視事業的論述,為我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河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培訓中心近幾年來不斷創新播音員主持人業務培訓工作的思路,探索出「主播論壇」業務培訓交流的新形式,探索出了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

(一)創新理念,樹立「三個意識」

「意識是實踐的先導」,要應對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必須從理念上不斷創新,才能從思想上改變固有模式,提升廣電播音員主持人才專業素養。基於此,河南廣電培訓中心「主播論壇」把建立「三個意識」作為培訓工作的基本理念。

1.以人為本的「用戶意識」

2019年2月28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的網民規模已發展到8.29億,其中手機網民佔比高達98.6%,網際網路普及率則達到59.6%。網際網路時代的受眾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被動接受型吸納信息者,而選擇增加了交流、互動和反饋環節,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由「受眾」變成了「用戶」,他們不光是接受者,還可以是選擇者、評價者甚至發布者、傳播者。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改變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在精準把握受眾需求的前提下樹立「傳播內容產品化」觀念,學會換位思考,找準信息切入點,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打破媒體和受眾的界限,在傳受雙方之間建立起角色認同,產生情感互動,進而優化用戶體驗。

2.精準投放的「產品意識」

有了「用戶意識」,下一步就是打造個性化信息傳播產品。「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新興媒體,以其互動性、即時性、開放性等特點向各個領域進行滲透,並在移動化進程中加速與社會的融合。新型網絡媒體的音視頻傳播平臺,為播音主持活動開闢了新天地。」[6]廣播電視作為傳統媒體,在信息源頭的真實性、權威性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播音員主持人應充分分析可能的用戶,以及由此產生的信息需求,作最精準的解讀,打造最適宜人群的最合適產品,從而實現播出效果的最優化。

3.思維融合的「輿論引導意識」

廣播電視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廣電的播音員主持人,擔負著為政府發聲、為人民發聲的使命。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員要站位高遠,具有政治敏感性,要關注民生,關注時事,關注百姓需求,將自己愛國愛黨愛民的情感投入到節目製作之中,將最先進的理論、最正能量的事實、最主旋律的信息轉化成真情實感的聲音,從而對社會輿論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為此,河南廣電「主播論壇」開展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讓優秀成為一種能力》等主題講座,激勵大家努力堅守廣電人的夢想,秉承「日常節目精緻化、創優節目精品化」的工作標準,不畏競爭挑戰、努力拼搏進取。

(二)創新形式,打造「兩個品牌」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代表內容。新的內容如何以全新的形式亮相,在這個「從形式判斷實質」的時代至關重要。如何讓用戶能夠從海量信息中一眼選擇我們的產品,「主播論壇」在主播業務培訓方面致力於打造「兩個品牌」。

1.「線上線下,齊頭並進」牌

新媒體時代建設更多的信息傳播平臺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有平臺,才有展示的可能。因此,充分利用多個平臺推出廣播電視產品,不僅僅是技術部門的事,播音員主持人更要努力跟進,確保各個客戶端能夠同時、及時地播出時效性最強的節目,將精品最大範圍地推出,展現在最廣闊的人群中,從而收到百花齊放的實效。避免出現在不同平臺之間推出同一產品時存在時間滯後的問題,導致傳播效果遞減。

2.「組織個人,互促互勵」牌

一方面,廣電媒體平臺應該儘可能多地提供人財物等多方面的保障,確保在創新過程中各種服務鏈條的完整不斷裂;另一方面播音員主持人應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打造自身主持的個性化特點,通過自身的品牌效應增強集體的競爭力。

針對這兩個品牌,「主播論壇」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創新培訓形式,建立「河南廣電主播論壇」微信群,不定期進行網上徵集,舉辦「品牌節目及品牌主持人的培育」「播音主持優秀節目創新創優」「讓節目製作和評優節目達到『極致』的標準」等課程,充分發揮了信息發布、業務交流、溝通聯絡專業平臺的作用。

(三)創新技術,堅持「一個保障」

「在網際網路大數據、手機等移動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多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具備傳統媒體所要求的精湛的業務能力,還必須立足多媒體平臺,具備全媒體觀念,掌握多媒體傳播所必需的技術手段。」[7]要在全媒體時代的浪潮中拓展陣地,光有理念和形式的創新是遠遠不夠的。掌握必備的信息技術手段,才有可能施展拳腳,開闢新領地。「主播論壇」的策劃者高瞻遠矚,早早就意識到了技術創新永不止步,緊抓新媒體時代主播的關注點,堅決做好「一個保障」:技術革新保障。

為了這個堅固的後盾,「主播論壇」從第一期開始,陸續開展了「廣播主播與自媒體和新媒體的有效融合」「聲音製作的魅力和頻率包裝的技巧」「『曉峰天天讀』網絡走紅的前世今生」等主題講座,在傳統媒體受到衝擊、廣播人正在糾結如何突圍的關鍵時期,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對提振士氣、找準定位、突出重圍起到了鼓與呼的作用。

(四)創新內容,做到「四個提升」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內容為王」是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硬道理。不同於各種自媒體的是,廣播電視臺具有強大的創作團隊,以生產優質內容取勝。做強內容,等於擁有了強健的體魄。因此,播音主持人才的培訓,要從知識、思考、實踐方面下功夫。只有三者有機融合,方能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效果。為了這個目標,「主播論壇」立足「四個提升」,夯實了內容這個最根本最不可動搖的基礎。

1.提升學習能力

身處信息爆炸式的時代,知識的更迭遠超想像,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已經成為日常的習慣性行為。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引領輿論導向的職業,要保留話語權,就要掌握最新的動態,時時學,事事學,把學習變成一種常態,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修養。不僅要學業務,還要學政治、學心理。任何知識都有助於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為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打下基礎。學習的形式上不局限於書本和網際網路,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和閱歷經驗,從而為可能面對的專業性主持儲備豐富的知識。

2.提升思考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單純的單向的學習,所得的知識是靜止的固化的,只有將接受的知識結合實際進行深入的理性的思考,才能保持知識的生命力。播音主持行業負責向大眾傳遞、解釋信息,保持自己對信息的理解力、判斷力以及創新力,就離不開思考。這種思考不僅包括對內容本身的思考,還包括對受眾的換位思考,從而把握受眾的心理,設計積極的引導策略。只有充分的思考過後,才能形成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正確的價值判斷,並將其植入播音主持語言中去,達到和聽眾、觀眾之間的信息共鳴、情緒互動,進而增強個人魅力和品牌塑造。

3.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播音主持工作具備政治性和專業性的高度統一、理論和實踐的深度融合。「很多主持人在有充分準備的前提下能夠有良好的語言表現,而在需要隨機應變時卻窘態百出,出現語言休克,或詞不達意、言不由衷的情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維跟不上、語言跟不上所致。從背別人的稿到說自己的話,擁有獨立用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是他們必須面臨的挑戰。此外,要想把話說得漂亮,特別是要想在新聞直播節目中發揮能動作用,只在外部語言表達能力上下功夫是不夠的,必須從根本上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化能力。」對主持人來說,口語表達能力是安身立命之本,它不是單純地背臺詞或「念臺詞」,還要求能夠有敏捷的反應能力,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應對突發狀況能夠輕鬆自如、情緒表現平和、解說延伸到位,巧妙化解播出過程中出現的意外。在媒體融合的進程中,節目形式趨向於開放式、互動式形態,這就要求在運用語言時既要規範又要標準,同時不失風趣幽默,達到生動與嚴肅並存,感性與理性並重,活潑與慎重平衡的效果。

4.提升精品創作能力

在自由多元的媒體傳播渠道中,受眾(用戶)的體驗也是多元化、個性化的,從大量的信息中甄別、遴選出高質量的精品節目,是廣大用戶的需求和期盼。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注重實踐,並在豐富的實踐中汲取經驗,建立精品意識,從傳播內容、傳播主題到傳播邏輯方面深刻理解、把握,不斷提升優秀作品的創作能力,善於將個案與社會民生聯繫起來,能夠提煉出符合社會心態和民眾接受取向的精華,輔以恰當的情感表達,生產出大眾喜聞樂見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精品來。

為做到以上「四個提升」,河南廣電「主播論壇」精心策劃每一期課程,充分考慮知識、思考和實踐的「三合一」,督促播音員主持人勤學習、愛思考、重實踐、勇創新、出精品,練就語言基本功,做到臨危不懼,臨急不亂,做好傳播社會輿論價值導向的表率。

習總書記說:「媒體融合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做好這篇大文章,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也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創造了更多的機遇。探索將人工智慧運用在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媒體公信力的代言人,必須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勇於創新,轉變觀念,勤於學習,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充分融合,取其精者為我所用,打造不可替代的優質品牌,才能在新媒體衝擊下站穩腳跟,為打造新型主流媒體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時燕子.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播音主持教育的轉型升級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8(12):5.

[2]解巖.全媒體環境下主播的角色轉型[J].中國傳媒科技,2013(5):9.

[3]張頌.中國播音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32.

[4]吳鬱.播音主持語言質量的定性分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9):3.

[5]孫宜君.媒體融合的環境下廣播電視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現代傳播,2010(7):4.

[6]王歡.網際網路時代播音主持教育的創新[J].新聞愛好者,2017(10):11.

[7]嚴威川.我國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角色定位問題探討[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6):13.

(作者為河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培訓中心主任助理,河南廣電「主播論壇」業務培訓模式的策劃實施參與者)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藝術學門類——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解讀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什麼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 主幹課程:播音學、普通話語音和播音發聲、語言表達、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播音創作基礎、文藝作品演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新聞採編、廣播電視節目製作
  • 2021雲南藝術統考報名時間(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編導、書法學)
    2021雲南藝術統考報名時間(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編導、書法學) 2020-11-25 22:45 來源:雲南省招考頻道 作者:
  • 播音主持專業就業情況真的不好嗎?
    #播音藝考#今早有同學跟我說擔心播音就業前景不好,我想問……同學,是認真的嗎?播音就業前景不好?你怕是對播音專業有什麼誤解???我來擺正一下錯誤觀念。1.媒體從業人員:包含播音員主持人、記者,這類工作大多隸屬於各地的廣播電視集團,收入不高編制難拿是實話,但基本在裡頭工作的人,外面副業一大堆,傳說中主業賺3000,副業賺30000的人,說的就是他們。只要在體制內有一定工作年限經驗的播音員主持人,基本在外主持活動一場數千元不在話下,拿我所在的城市廈門來看,廣電主持人在外主持的費用是4000--6000元。
  • 星幹線藝考:播音主持專業好就業嗎?
    首先說一說播音專業的學習目標,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面向廣播影視媒體及相關機構,培養具備中國播音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哲學美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從事廣播電視普通話新聞播音主持及新聞報導、專題播音主持、文藝節目主持、體育評論解說、影視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學與研究工作的複合型語言傳播精英人才。
  • 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原標題: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電視新聞評論在新媒體時代面臨多重挑戰,其創新發展,既要結合電視媒體的特徵來思考,又要融合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通過推動節目形態的多樣化、構建節目內容的多元化、建設節目播出的多平臺,形成豐富多彩的節目風格,提升節目的時效性,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發揮其社會功能
  • 50個播音主持藝考常識,2021藝考生建議收藏!
    題目涉及文學知識、生活常識、基本概念、時事政治、廣播電視,問題基本上是在高中生的知識、常識範圍之內。考察方式,或者是由考生隨意抽取題目,或者是由主考隨機提問。▍播音主持藝考需要了解的50個常識1、中國播音學研究方法有哪幾種?
  • 藝術生畢業季:學播音主持專業的就業前景大展望
    預計今年會有800多萬高校畢業生湧入社會,這其中不乏藝術類學生,但說起播音主持專業,它的優勢相比一般專業真的要強不少。不管是對口專業就業還是應聘其它崗位,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面試階段一定會非常吃香。談到播音主持專業就業前景展望之前,我們在這裡要提醒一些即將參加藝考、即將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藝考生,你們在選擇大學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
  • 學播音主持專業有什麼用?大學畢業好就業嗎?
    播音與主持藝術在我國是一個新興專業,隨著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播音主持人職業將成為未來就業領域的熱點和亮點。目前我國有許多知名院校為此專業開設課程,全國有播音主持專業院校達到600所以上,以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山西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等為代表,以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為特色的全國播音主持專業院校每年培養數千播音主持人才。播音專業目標是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等能力,能擔任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複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
  • 播音主持就業前景好嗎?—寫給糾結播音主持就業方向的小夥伴
    hi~大家好,我是來自河北省2019級的藝考生,我所學習的專業是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考時獲得了河北傳媒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四川傳媒學院,以及武漢體育學院等院校的合格證,而我現在就讀於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河北傳媒學院。
  • 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主持人毛馨個人小傳
    1997年,20歲的我從山東藝術學院播音主持系畢業,懷揣青春和夢想考入山東電視臺新聞部,轉眼間從事新聞主持工作已經17年。工作中,我不斷地把成績清「零」,注重思考、注意傾聽,從一名出鏡記者,成長為《山東新聞聯播》的主播,再到能擔當重大直播任務的新聞主持人,在業務上日趨成熟,形成了大方親切的播報風格,多次獲國家和省級獎勵,多次被評為山東廣播電視局最受觀眾喜愛的「十佳」主持人等榮譽稱號。
  • 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菲個人簡介
    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菲  姓名:王菲  民族:漢  生日:2月20日  星座:雙魚座  籍貫:濟南  身高:168cm  愛好:舞蹈、唱歌、讀書、電影、運動
  • 2020年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招生簡章
    、電視節目播音主持、廣播節目播音主持、播音學概論、語言傳播藝術、非線性編輯、非節目主持藝術、實用口才藝術、播音主持心理學、語言傳播藝術、英語視聽說、英語語音與發音理論、英美文學、旅遊英語、中外新聞理論與業務、英文報刊閱讀、西方文化等。
  • 關於公布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
    6、紀錄片的紀實特點芻議  作者:王星 淄博淄川廣電局  新聞業務  一等獎(8件)  1、政府信息公開與新聞價值回歸  作者:孫茜雲           山東人民廣播電臺  2、論「獨播劇」時代電視經營理念創新  作者:李世成 張淑玲           日照廣電局
  • 關於頒布2009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及廣播文藝、廣播劇獎...
    附:1、廣播電視論文獎獲獎作品目錄  2、廣播電視報刊獎獲獎作品目錄  3、廣播文藝、廣播劇獎獲獎作品目錄  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日  廣播電視論文獎獲獎作品目錄  基礎理論  一等獎(1件)  1、媒體傳播負面效果研究
  • 2019山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招聘啟事
    中國最具創新力的廣播電視內容生產與播放平臺,傳媒業最具影響力品牌之一。一、【招聘條件】1、政治素質強,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和道德操守,具有上進心和責任感,身體健康。2、國家211工程院校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非211、985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學歷,須為播音主持對口專業,且取得一級乙等以上普通話資格證書。
  • 還在糾結學不學播音主持?看完你就知道答案了
    在學習藝術之前,會有很多的同學糾結到底要不要選擇播音主持藝考,他們會有顧慮,會有疑問。下面小編公平公正的從幾個方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專業。這個專業並沒有你想像的輕鬆,如果有抱著學播音主持好考大學這類想法的就此打住,這個專業真的很苦,只有熱愛才能讓你堅持下來學習藝術的日子。
  • 線上播音主持課程火熱,配音1000元/小時?真的!但需加倍努力
    與此同時,得益於短視頻社交平臺、直播行業以及配音類綜藝節目的火爆,能夠幫助學員進行播音、配音技巧學習的線上播音主持課程成為不少線上教育機構的主要招生課程。那麼,從線上播音主持課程畢業後,真能如廣告宣傳的那般獲得以時薪超過月薪的高收入嗎?未來,線上播音主持課程又會朝著什麼方向進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