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話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說可謂是意味深長。能夠站在珠穆朗瑪峰峰頂上俯瞰風景,是眾多登山者心中的信仰,但能夠與信仰"比肩而立"的佼佼者寥寥無幾。除卻這極少數成功者,那些在攀登珠峰時失敗了不幸遇難的人們,他們的屍體到了哪裡?又是被如何處理的呢?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走進珠峰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戶外運動走入了人們的視線,比如:攀巖、懸崖速降、野外露營、定向運動等等。挑戰性、未知性等這些戶外項目所持有的特殊的感觀體驗,刺激和吸引了無數的運動"健兒"趕來一試。登山就是其一。
而攀登珠穆朗瑪峰,便是每一個登山愛好者躍躍欲試的夢想。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人們賦予了它親切的名字叫"珠峰",它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有著讓人迷戀的"身姿"——整個山體呈現巨型的金字塔狀。它也內藏玄機,在無數的山脊和峭壁之間"藏匿著"548條大陸型冰川,冰川的總面積為1457.07平方千米,珠穆朗瑪峰的巖面高為8844.43米,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之巔、世界第一峰。
如此"優秀"一峰,人們當然想要徵服它了。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苦練本領,帶著一身膽量走進珠峰,去體會生命的真諦,去感受徵服的快感。
挑戰珠峰
身為世界第一峰的珠峰,自然是有自己的"實力"的,想要成功的挑戰或徵服它,那自然也是十分不易的。所謂愈難愈能挑戰人,愈能激發人的鬥志,正是這份不易引得更多的"壯士"前來一探究竟。正如探險家喬治.馬洛裡所說的:"因為山就在那裡",不管它有多遠,有多高,有多難爬,就是要前往挑戰一下。
登山路上困難重重,要面臨的挑戰也是比比皆是。
首先,海拔之高就意味著環境的寒冷,人們必須要帶有足夠的防寒物品,自身也要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其次接近於飛機平流層的高度極易導致人缺氧,這絕對是對人生理和心理的極大挑戰,而且風浪極強,一不小心就會被雪崩掩埋,一命嗚呼隨時是大概率事件。最後是路途的遙遠,人們體能的不支,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避免的。
而且除卻這些,途中也有太多未知的因素了,若是本身就患有某種疾病,但在登山途中忽然發病,周圍又缺少醫療資源和藥物治療的話,那真是非同一般的絕望,大有種天要我亡的感受。
登上山峰絕非容易之事。能夠登上峰頂的他們已是"身經數戰",實為罕見了,下峰時仍將面臨"九九八十一難",能夠安全歸地的登山愛好者實在是萬裡挑一、無比幸運了。體力的不支、環境的惡劣太多的現實問題使得很多登上山頂的人挑戰失敗,難以走下珠峰。
據相關數據統計,嘗試登頂的人無數,但是能夠站在山頂的人只有6000多人。如此基數大概率小的事件,其中挑戰的困難可想而知。沒有太多的幸運兒能夠一睹珠穆朗瑪峰的風採,它還一直是那個神秘的"世界"。
永留珠峰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在攀登珠穆朗瑪峰途中死去的人數就有280多人。一個人登山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同伴在途中死去,會如何處理他的屍體呢?
根據我們前面所表述的登山途中的種種困苦,大家也可以體會到,其實這時作為存活的人也已經處於自顧不暇的境地,生理和心理也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
若是帶著與自己同齡的成年人的屍體下山,就大大增加了死亡的概率,或許兩個人都將永留珠峰,再也下不了山了。據登山隊描述,對於死去的隊友,他們會將屍體留在珠穆朗瑪峰上,任其風化,因為帶走屍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難度系統極大。
首先,從現實角度看,將屍體從珠穆朗瑪峰上運下來花費大量的金錢,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據不權威信息透露,將一個屍體從頂峰運到山下,需要花費180多萬美金,能夠承擔的,估計也是寥寥無幾極少數人。
其次,珠穆朗瑪峰本身環境就極其惡劣,大大小小的意外隨時有可能發生,缺氧、風浪、雪崩等等等等,就像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人們在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時早已經自顧不暇了,若是還想要連同屍體一起帶下山那簡直是難上加難,就仿佛意味著公開向死神挑戰,而這個賭局最終敗下陣來的只會是人類。
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人問道:那用直升機啊!現在技術這麼發達,直升機又可以到達那個高度,這是最簡單的方式了吧!但是這種說法只是站在理想高度,考慮到現實情況,因為太多太多的不確定因素的存在,直升機的救援也是極其困難的。
攀登珠穆朗瑪峰實在不易,救援也是十分困難。
所以,那些沒能徵服珠穆朗瑪峰而且不能從峰上安全下來的挑戰者的屍體就留在了這座峰上,他們也永遠留在了這個對他有著極強吸引力的美麗山峰上。
因為,夢就在那裡
"因為山就在那裡",那裡就仿佛住著一個夢,一個非要前去一探究竟的誘人的夢。珠穆朗瑪就是無數登山愛好者心中的夢,因為這個夢,人們前往珠穆朗瑪峰,去走進它,去攀登它,去挑戰它,最後將它永遠的留在自己的生命裡,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探求。
留在珠峰的不是一具具冰冷的屍體,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夢。人們敢於去追夢,值得讚揚,但是在追夢之前,我們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一個強魄的體格,一身傲人的技巧,也要準備好一顆可以面對千難萬險的心,讓它可以在追夢的路上富有激情的律動著,讓我們看看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