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巨大行星確定一百年後撞擊地球,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展?

2021-01-09 飛哥聊科學

行星撞地球以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尤其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行星運行很不穩定,相互之間難免發生碰撞。研究表明,地球歷史上多次的生物滅絕都和行星撞地球有關。

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很多科學家就認為是由於小行星撞地球而造成的。發生撞擊之後,地球的環境發生巨大的改變,植物無法自然生長,十分不適合恐龍生存,最終導致恐龍的消失。

天空偶爾會下起流星雨,看上去十分美麗壯觀。但如果流星比較大,不能在空中完全燃燒,掉落到地球後就會砸出一個隕石坑。雖然經常會有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但其撞擊地球的概率卻很小。

近年來,行星撞向地球的消息似乎越來越多,科學家們也十分關心小行星的動向。2018年就被天文臺發現的小行星2018VP1被認為會在2020年11月2日衝向地球。

據估算,該小行星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大約為500~1000公裡。發生撞擊的概率僅為0.41%,而且直徑只有1.98米左右,不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但不是所有飛向地球的行星都是這麼小的。

早在2004年就被發現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其直徑超過1000英尺(約305米),可能在2068年撞擊地球,撞擊產生的威力相當於8.8億噸TNT同時爆炸。這威力有多大呢?

當初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小男孩」還只是20000噸級的,相當於20000噸TNT爆炸的威力。一顆「阿波菲斯」小行星撞擊地球就相當於44000顆「小男孩」同時爆炸,其毀滅性後果不可小覷。

如果行星靠近地球,由於行星引力,潮汐力可能會變成現在的幾倍,地球上會海嘯頻發,洪水不斷。完成對地球的撞擊後,會導致地球上火山噴發、地震等災害的發生。氣候不適宜生存,甚至地球上的生物也有可能滅絕。

對於直徑只有幾米的小行星,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它只會和一般的流星一樣,在空中和大氣層摩擦,迅速產生大量熱量,隨後就燃燒殆盡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聰明的人類對於行星撞地球並不是毫無辦法,更不會坐以待斃。科學家們一直對太陽系內的行星進行監測,第一時間找出可能與地球相撞的行星,共同商討策略來應對。

我們可以發射火箭、宇宙飛船使得行星偏離原有的軌道,改變行星的運動軌跡,讓行星遠離地球。我們也可以採用人工撞擊的方式,例如使用核彈將行星撞碎。即使碎片落入地球,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對於撞擊方案的可行性,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計劃任務或許會給出答案。該計劃將會在2021年發射太空飛行器撞向那些不會威脅到地球的小行星,用這種方法來測試未來人類是否可以使用撞擊這種方式防止行星撞擊地球。

我們還可以發射速度快、能量高的雷射來攔截行星或改變其行動路線,高溫可以使行星上的固體和液體升華或蒸發為氣體,不過難度也會很大。

當然,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停留在理論和猜想階段,沒有人能保證一定成功。目前來看,直徑幾公裡以上的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基本為0,並且也很容易被探測到。

如果真的有這麼大的行星衝向地球,人類一定會提前很長時間準備方案,不惜一切代價,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相關焦點

  • 若有一巨行星確定一百年後撞擊地球,此間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展?
    如有一顆小行星確定在一百年之後撞擊地球,那麼這也並不是可怕的事情,如今人類除了建立小行星防禦地球計劃之外,也在實施太空移居,所以只要在這個之前,完成這兩個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類都可以避免未來文明的一個崩潰,這兩種計劃完全是為地球的未來生存所打造的,其中這兩種計劃在如今都在實施之中。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地球科學家布萊恩·圖恩曾經估計,至少需要直徑能達到96公裡的小行星才可以,但是直地球誕生以來,還沒有被這麼大的小行星撞擊過,就算是5億年前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據說也才10公裡的直徑,所以這麼大的行星撞擊地球,從理論上來說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 木星對地球的意義有多重大?科學家:若沒有木星,地球或將不存在
    木星在太陽系內一直有著地球保護星的身份,甚至有傳言,若是太陽系內沒有了木星,地球也就不會存在了,人類更不可能誕生在地球上。那麼,木星對於地球來說,真的意義這般大嗎?不妨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吧!
  • 1000年之後,人類文明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科學家給出可能的答案
    而科技的力量也讓人類文明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尤其是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的科技更是實現了質的飛躍,終於讓人類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科技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而科技時代也讓我們看到了時間的重要性。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每一百年或是一千年前的時間,人類文明不會有太多的進步,因為那是冷兵器時代。
  • 小行星撞擊地球,致使恐龍滅亡,若換作人類,人類能活下來嗎?
    ,也很難想像地球會是一顆綠色生態文明星球。首先如果人類若是和恐龍同處一個時代,人類發展文明科技的速度是比不上如今的人類的。畢竟那時的地球生態物種更繁雜,人類想生存下來,難度都極大,人類不將只面對恐龍一種大型哺乳動物的挑戰。人類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發展文明,勢必在面對小行星撞擊地球時,人類能做的也極為有限。
  • 一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四種結局,哪個最讓你無法接受?
    1990年2月14日,已經在宇宙中遨遊了13年的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地方拍攝了一張「全家福」,這張全家福中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以及太陽系的核心——太陽。不過,雖然不知道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在哪,但發展其實是有跡可循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看不見終點,但我們能夠推導出某個時間節點的大體情況。下面就來看看科學家對人類文明一億年後命運的推測,再看看哪個讓你無法接受。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的概率大不大?
    想要撞擊到地球的話,最起碼也應該算是太陽系的行星,在太陽系符合96公裡以上的天體標準的,太陽系有17個。看見沒有,這些行星都在我們的嚴密監控範圍內,它們的一舉一動我們都觀察得很清楚,所以這些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大家不用擔心它們,不過還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比如說太陽系外的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那裡的小行星可不少,只要它們經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就能進入太陽系。
  • 10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文明是否還存在?
    地球100億年後會發生什麼?從地球誕生開始,已經經歷了46億年的漫長歲月,時間尺度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存在了幾千年,若你能看到更遠的未來呢?一千年、一萬年、一百萬年,甚至一百億年以後,你認為宇宙會是什麼樣子?這麼長的時間裡會發生什麼事情?人類還能否存活呢?經過研究,我們預測到了未來將發生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一趟未來之旅。
  • 尼比魯行星會撞擊地球導致人類滅絕?真的有這個行星嗎?
    近年來在陰謀論愛好者的理論當中,尼比魯行星導致地球毀滅的世界末日人氣逐漸上升。根據該理論的說法,尼比魯是一個圍繞著太陽公轉的神秘行星,周期是每3600地球年繞太陽一圈。尼比魯的軌道與地球有一部分是重合的,每當尼比魯接近地球時就會引發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甚至於撞擊地球「同歸於盡」。尼比魯的起源尼比魯的傳說雖然挺嚇人,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星球。
  • 1億年後人類文明命運如何?四種結局,哪個最讓你無法接受?
    不過,雖然不知道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在哪,但發展其實是有跡可循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看不見終點,但我們能夠推導出某個時間節點的大體情況。下面就來看看科學家對人類文明一億年後命運的推測,再看看哪個讓你無法接受。
  • 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其撞擊點現已基本確定
    正所謂「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地球就像是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每時每刻,它都載著我們以大約每秒鐘30公裡的速度圍繞著太陽公轉。然而地球公轉的路途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安全,因為在地球附近的區域裡,有著很多居心叵測的小行星。
  • 人類為何要感謝木星?真的有必要嗎?若沒有木星,地球就毀滅了?
    作為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木星也一直被人類寄予了厚望,美國宇航局曾發射的先驅者-10,先驅者-20號探測器都曾傳回過木星的相關信息,對於這顆太陽系內僅次於太陽的巨大質量體積的行星,人類充滿了好奇心,若不是這是一顆氣態行星,科學家也會試圖將木星改造成另一顆地球。畢竟這顆行星太強悍了,人類若是以木星為家園,就再也不用擔心隨時可能爆發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故了。
  • 科學家預測,小行星「貝努」或將在22世紀撞擊地球,人類文明是否會因此滅絕?
    這顆近乎菱形的天體,並非電腦特技,而是奧西裡斯-RE探測器所拍到的真實畫面,其赤道直徑大約500米,距離我們地球僅有1.22億公裡,更重要的是它每隔1.2地球年就會繞太陽一圈,也就是說這個小行星每過6年就會接近地球一次。
  • 為什麼地球會產生像人類這樣的文明呢?
    ,恆星的數量如此之多,它們的質量、大小、壽命演化階段也會有所不同,不是每一顆恆星的周圍都能孕育像地球人類這樣的文明。,也就是超新星爆發,然後變成一顆黑洞,超新星爆發所輻射的能量非常巨大,在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都能夠照亮整個星系,這種燦爛而又短暫的光芒能夠達到一些恆星一生所釋放的能量總和,這麼巨大的能量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它會給附近的生命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在這樣的恆星附近,即便某個圍繞它公轉的行星上出現了生命,也很有可能在生命剛剛起源、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可能在胺基酸剛剛合成蛋白質,細胞膜還沒有出現的時候,
  • 宣講家文稿:未來一百年,人類將走向哪裡
    在最近的一百年時間裡,人類的科技和生活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那麼在未來的一百年時間裡,人類又將走向哪裡?通過觀察「星軌」,即星星划過的軌跡,我們能夠直接感受到地球的轉動。地球的自轉周期是24小時。正因有這樣傾斜的自轉,再加上太陽光交替直射南北半球,我們才有了晝夜和四季。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以目前的科技技術有能力避免?
    宇宙浩瀚無邊無際,在這一百多一歲的宇宙廣袤空間中,存在著無數的星體和物質。太陽系中除了我們居住的地球以外,還有七大行星,205個衛星,五十萬個小行星,還有矮行星以及彗星。這些星體各自有各自的軌跡或公轉或自轉,看起來好像沒有相遇的一天。
  • 《我的世界》起源:億萬年前人類是怎樣誕生的?一顆行星撞擊地球
    而自Minecraft有記載以來,也不過僅僅過去了10年而已。03那麼最早的「龍族」是如何滅絕的?近日據英國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恐龍真正滅絕的主因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而不是傳言的火山噴發等因素。大約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宇宙中的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 《我的世界》起源:億萬年前人類是怎樣誕生的?一顆行星撞擊地球
    而自Minecraft有記載以來,也不過僅僅過去了10年而已。 03 那麼最早的「龍族」是如何滅絕的? 近日據英國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恐龍真正滅絕的主因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而不是傳言的火山噴發等因素。大約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宇宙中的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 2018小行星撞地球若真,百米海嘯有多恐怖?
    小行星碰撞地球將產生至少7種破壞力,分別是:熱衝擊波、壓力衝擊波、飛濺殘骸、海嘯、強風、地震和隕坑坍塌,其中強風和衝擊波殺傷力最強。衝擊波可導致人類內臟破裂,而強風足將人體吹起再重重摔在地上,這兩種破壞力都是致命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時,看大小也看什麼落點。若發生在海洋、沙漠、南北極等荒無人煙處,對人類的傷害要小一些。
  • 一萬年後的世界:人類文明延續探討,移民河外地球或有希望
    人在恆古宇宙的時間長河裡算作短暫,自宇宙誕生約138億年,地球誕生約45億年,人類誕生只不過4萬到25萬年,有文字記載的文明起源距今才約6000年。每一次對力的掌控都會推動社會質變,也將會對地球發生更大的改造或者是迫害。從人類內部看,資源爭奪將會成為主要矛盾,資源將會引發大量矛盾甚至是戰爭,還好世界還算和平,只有東歐發生局部戰爭,世界對核武器的限制成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