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寶寶立刻不哭的5S安撫法!帶娃必須會的技巧!(附詳細圖解)

2021-01-09 母嬰放大鏡

寶媽們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寶寶特別愛哭,特別是剛剛出生的那一兩個星期,一檢查既不是冷了、熱了,也不是餓了、尿布溼了等等,寶寶就是愛哭。

寶媽注意了,這種哭泣可能是寶寶留戀媽媽子宮的環境,因不安而哭泣,那麼,這種情況該怎麼安撫寶寶呢?

今天要教寶媽的是5S安撫法,可以讓0~3個月的寶寶立即不哭。好好利用5S法,它會減少你許多崩潰時刻。

什麼是「5S安撫法」?

咱們都知道其他的哺乳動物幾乎都能夠在出生後的數小時或數天內做出站立、獨立進食、睡眠等行為,而人類的嬰兒至少在出生的3個月後才會學習翻身和自行入睡等動作。

有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發現,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提早了3個月出生,人類其實都是天生的「早產兒」。

所以寶寶離開媽媽的子宮後,不斷的被飢餓、口渴、熱和冷困擾著,活下來是這個階段的寶寶的唯一目標,而不安也令他們毫無緣由地哭泣。

因此,美國兒科醫生、兒童成長專家哈維卡普提出安撫小嬰兒5S按撫法。

5S安撫法是一整套模擬子宮環境的安撫手法。

5個S分別是:

1、Swaddling(包裹)

2、Side/StomachPosition(側臥/俯臥)

3、Shushing(噓聲)

4、Swinging(搖晃)

5、Sucking(吸吮)

5S安撫法為什麼會有這樣驚人的作用?

在哈維·卡普醫生看來,嬰兒在出生的前三個月其實應該歸為繼孕前期、孕中期、孕後期這九個月之後的」第四期」。

剛出生的前三個月,嬰兒其實還處於胎兒的狀態,並沒有真正「覺醒」,所以他們所需要的,只是被擁抱和包圍的感覺,就像在子宮裡一樣。

因此,有效模擬子宮的環境,就成為了安撫寶寶的關鍵。哈維·卡普醫生提出的5S,正是用這樣的思路,來安撫嬰兒哭鬧。

正確使用5S安撫法,能夠激發寶寶身體裡的「鎮靜反射」。只要掌握得當,它可以像用車鑰匙關掉汽車警報器一樣,迅速停止嬰兒哭鬧。

5S安撫法如何應用?

-1-Swaddling(包裹)

真正完全的擁抱——襁褓法

我們需要一塊方形的柔軟的布料,紗棉的也可以,稍有彈性的也行,然後按照圖示的步驟一步步認真來。

把寶寶的手貼著身體用布裹起來,就像以前流行的嬰兒「蠟燭包」。

襁褓包裹寶寶要有技巧,可以把手的部分裹得緊一些,但腳要放鬆,否則會影響寶寶髖部的發育。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中是被緊緊包裹著的,所以一旦胳膊被包裹起來,他們會更有安全感。

注意:

一定要將包裹緊貼孩子身體,讓手臂呈垂直狀放在身體兩側。裹緊胳膊的同時,一定要給腿部留有足夠的空間。以前盛行的「蠟燭包」會把嬰兒的髖關節緊緊裹住,非常容易使髖關節脫位或變形,這種包裹方式是絕對不建議的。

包裹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可以用手指在寶寶脖子後面試一下,如果兩個手指頭剛好可以伸進包著的布裡,這樣的鬆緊就是剛剛好的。-2-Side/StomachPosition(側臥或俯臥)側臥法

把寶寶的臉朝外抱住,使其呈側臥狀,這樣寶寶可以回到在母體中時最熟悉的姿勢。

寶寶哭鬧時,許多父母習慣把寶寶仰抱。其實仰著的姿勢會讓寶寶有一種往下掉的感覺,缺乏安全感,所以往往會哭得更厲害。

安撫寶寶時,也不要讓寶寶的臉對著媽媽的胸口,聞到母乳的味道會讓他們無法安靜。

-3-Shushing(噓聲嬰兒最愛聽的聲音):噓聲法

在使用噓聲的時候,一定要貼近嬰兒的耳邊,寶寶哭得多大聲,噓聲就相應增大,這樣才能起到安撫作用。醫生研究證明:寶寶在子宮內聽到的聲音有80-90分貝,大約是家用吸塵器的音量大小。

如果覺得噓聲太費力氣(實際操作當中,如果需要噓個幾分鐘就挺考驗肺活量的),也可以用其它的白噪音來代替。

比如吹風機、抽油煙機、收音機的雪花聲、吸塵器……也有一些手機APP會提供各種各樣的白噪音:輕柔的包括瀑布聲海浪聲雨聲,強烈一些的也都會有。試試你家寶寶對哪種聲音最為喜愛,就可以在安撫的時候持續播放。

-4-swinging(搖晃)來回搖擺讓嬰兒更快樂:搖晃法

用手託著寶寶的頭和脖子小幅搖晃,搖晃時動作要快速短促,就像在發抖一樣。

動作一定要輕柔,不可過度搖晃!

注意:月嫂上戶服務要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對於有爭議的育兒方法,月嫂要尊重客戶的意見。

-5-sucking(吸吮):吮吸法

吸吮包括吃手、哺乳、奶瓶、安撫奶嘴等。

注意:

如果你打算使用安撫奶嘴,在讓孩子嘗試接受的時候,記得當把奶嘴放進嬰兒嘴裡並且他已經含住的時候,你要輕輕往外拽奶嘴,好像要奪走它,這樣嬰兒才會更加用力地吸住奶嘴,從而學會使用。如果你想純母乳餵養寶寶,那麼在寶寶的吸吮能力得到充分的開發,並且媽媽已經開奶,且可以保證穩定的奶量供應以前,請不要使用安撫奶嘴。建議母乳寶寶在出生後前2-3周後再開始使用安撫奶嘴,因為這十分容易引起奶嘴混淆,繼而造成母乳餵養的失敗。如果想把安撫奶嘴用在睡眠方面,需要從一開始就限制使用的時間與場合。當孩子已經在吸吮著安撫奶嘴的時候開始閉眼入睡,建議儘快將奶嘴拿出,並在接覺和夜醒的時候儘量不用或少用,從而避免形成過於強烈的依賴,之後導致頻醒。如果擔心對牙齒的影響,可以選擇正畸奶嘴。不要在安撫奶嘴上繫上繩子,以免發生纏繞窒息的危險;不要把奶嘴掛在寶寶脖子上,也不要在奶嘴上沾糖。除了給寶寶吮吸奶嘴,也可以直接把洗乾淨的手放進寶寶嘴裡。-6-補充說明

1、以上5種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疊加使用。

強調:有些寶媽反饋,有的寶寶用一種方法就能安靜下來,有些寶寶只對其中一兩個方法有效,還有的寶寶,各種方法都用上了,疊加使用才有效。

比如,你可以用襁褓法把寶寶包住,然後採用側臥法,同時要輕輕搖晃,讓寶寶含著安撫奶嘴,同時在寶寶耳後發出「噓」的聲音。

2、戒掉5S安撫法的順序

5S安撫法只適合0~3個月的寶寶,教育寶寶的目的是為了讓他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所以應依次戒掉5S安撫法,戒掉的順序如下:

1、首先停止吮吸法2、接著停止搖晃法3、然後停止襁褓法4、最後停止噓聲法

3、一定記得要在他們迷糊的時候就將他們放下,教他們學習自己入睡。

因為對於小寶寶來說,一旦平靜下來,就非常容易入睡了。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寶寶的哭鬧不止總是讓很多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嗷嗷大哭,明明奶也餵了,尿不溼也換了,該做的事情似乎都做了,唱歌、邊走邊搖寶寶等哄寶寶的方式都不管用,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手忙腳亂卻是一籌莫展,讓朋友很是焦躁。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
  • 寶媽做四維發現娃太醜,哭得梨花帶雨,老公的安慰方式很「直男」
    ,哭得梨花帶雨,老公的安慰方式很「直男」  準爸爸、準媽媽最關心的是寶寶的顏值,不少家長在寶寶出生前,對寶寶的顏值有不少猜測,幻想孩子能長成「明星臉」,但往往事與願違,最後願望總是容易落空。  大家都知道,四維彩超能大致看到寶寶的外形輪廓,這個看起來是不得了的,寶媽有點接受不了。
  • 「佛系爸爸」帶娃曬太陽走紅,網友:父愛如山,一動不動
    隨之男女平等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爸爸在家裡帶娃,媽媽出門工作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然而,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邏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有時候爸爸帶娃總是會引出一些問題。我們也常常能夠在網上看見有一些佛系爸爸帶娃的事件,真是令人覺得又好哭又心酸。
  • 為啥寶寶被抱起來走就不哭了,大人一坐下又哭不停?答案很暖心
    寶寶每天都要被抱著走,寶媽身體吃不消相信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在娃小的時候,總是想要爸爸媽媽抱著,而且光抱著還不夠,還要抱著他來回的走動才行。有時候寶媽覺得累了,想坐下歇一會,寶寶會立馬從安靜模式調整為震動模式,還會伴隨著大聲的哭鬧,這聲音讓寶媽瞬間變清醒。
  • 掐臉蛋揪頭髮,疼哭都不鬆手,寶寶喜歡「折磨」自己或因這3點
    而當大人們想要把小寶寶的手拿開時,卻發現寶寶掐得緊緊的,臉上都掐出白印了,簡直像為了不被醫生「打」,先把自己給掐哭了。大家都被這位寶寶的舉動給逗笑了,於是將這有趣的一幕拍下來上傳到網上,沒想到居然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和不少家長的共鳴:「下手夠狠,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 寶寶半夜驚哭突然坐起來,真的是老人家口中說的看到了某些東西?
    新手媽媽方晴的寶寶已經有兩歲多了,從小也算是個睡眠天使,兩個月就開始睡整夜,所以方晴前晚上帶娃睡覺還是算輕鬆的。但越來寶貝現在進入兩歲,會到處跑,到處爬,白天會也跟人玩。有天晚上方晴的寶寶睡到十二點多,突然大哭著要抱抱,然後又哭著要媽媽帶她到樓下去,這是可怕方晴兩夫妻嚇著了,睡得好好的,為什麼會這樣? 接著方晴把房間的燈開亮了,試圖把寶寶喚清醒,這個時候寶寶就停止可見度鬧,安安靜靜的又睡著了。方晴第二天醒就馬上把情況跟家裡老人家說了,方晴一家是廣東人,在廣東的老人家的說法,有種迷信的說法,就是寶寶被不乾淨的東西嚇著,魂被叫走了,要燒點衣紙什麼的把寶寶的靈魂叫回來。
  • 寶爸帶娃時偷懶,用一條「魚」哄孩子睡,網友:高科技讓人漲知識
    而這條魚會火起來,是因為一位爸爸用它代替自己的手,輕輕拍孩子的後背,從而哄孩子入睡,畫面真的太搞笑了。這不禁讓許多網友調侃:「沒想到魚不僅能用來吃,還能用來哄娃,高科技讓人漲知識」。其實,爸爸們在帶孩子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就可以逐漸達到像媽媽們那樣熟練的程度,幫分擔一點帶孩子的辛苦了。
  • 初當媽帶娃手忙腳亂?不用慌,備好這些很實用好物,助你輕鬆帶娃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帶孩子可是一件極具有挑戰難度的事,畢竟孩子的吃喝用行都需要自己一一顧及到。因此,在有娃後,媽媽們一個個都化身勤奮好學的形象,從各個渠道學習育兒知識,好讓自己能在育兒這條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 駕考科目二左右倒車入庫詳細操作技巧圖解,拿走不謝!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考駕照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整個駕考需要完成4個科目,而科目二也是最難的一個項目,下面小編針對科目二五項當中,倒車入庫給大家整理了詳細的圖解技巧和注意事項,希望對準備考試的學員有幫助!倒車入庫右倒庫操作詳細技巧圖解1、在考試時一般倒車入庫都是首考項目,在聽到自己名字時,找到自己的車輛,把身份證交給考官,信息認證成功後,上車,系安全帶,調整座椅,觀察後視鏡,手剎和檔位。
  • 所有親自帶娃的媽媽都是時間管理的「大師」附一天時間表
    剛生完娃一堆感慨,不吐不快。若不是有這個小屁孩的出生,我還不知道自己的「潛力」能被這樣無窮地發掘出來,其實每個親自帶娃的媽媽都有著自己帶娃的一套方法和規律,說白了,找到了規律和節奏是生完娃月子期需要不斷去適應和學習的事情,找不到規律既煩躁不安也痛苦難耐,睡不好對誰來說都是最致命的考驗。別說我危言聳聽,真的生了娃你就懂了!
  • 寶寶幾個月出牙?萌牙期輔食太軟太精細,娃不愛吃,附食譜
    看到媽媽們的焦慮,我也想起自己家孩子長牙的事情,整理了相關的素材,結合帶倆孩子的經驗,跟媽媽們分享一下。寶寶出牙早、出牙晚,是哪裡有問題嗎?《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中提到:寶寶通常在出生6~7個月開始長牙,出牙早的寶寶,在4個月變開始長牙,出牙晚的要到10個月左右,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跟遺傳、發育情況都有關係。
  • 小學英語48個音標發音(附詳細圖解和視頻),太牛了,小學初學者必備
    原標題:小學英語48個音標發音(附詳細圖解和視頻),太牛了,小學初學者必備 毋庸置疑,音標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學好音標能夠提高孩子們英語發音的準確性,這對積累詞彙尤其重要!
  • 哄娃要用順口溜,這20個順口溜好學不重複,還能幫助寶寶乖乖睡覺
    哄娃要用順口溜,這20個順口溜好學不重複,還能幫助寶寶乖乖睡覺有了孩子之後,父母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哄娃成了家裡的頭等大事。平常在家帶娃,除了陪孩子玩玩具,就得和孩子多交流,讓孩子多聽到自然的語言。雖然孩子不懂什麼意思,但是他也會聽進去,在小腦袋裡存有一定的記憶。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就用順口溜哄我們睡覺,聽著聽著不由自主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 玩具槍不能帶!帶娃乘飛機 注意事項要牢記
    其中不少家長都有帶娃出去遊玩的想法,那麼問題來了:寶寶不到兩周歲,需要買機票嗎?兒童的票價和成人一樣嗎?寶寶要喝牛奶,能不能帶熱水上飛機呢? 記者就此聯繫到鞍山機場,工作人員給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已滿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票按成人全票價的50%付費。未滿兩周歲的嬰兒票則按成人全票價的10%付費。
  • 娃易感冒咳嗽?記住1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
    氣溫起伏不定,也就導致了街頭出現這一「怪象」:來源:人民日報笑歸笑,但一到「亂穿衣」的時節爸媽們可就為難了,總會在兩種說法中糾結:春捂秋凍,秋天不能給娃穿太多!一換季娃就著涼感冒,必須多穿!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育兒真理」呢?秋天給娃穿多少、夜裡蓋什麼才能既舒適又不生病?
  • 讀繪本只會照書念?用好 3 個小技巧,寶寶聽了還想聽
    說起得力育兒幫手,不少家長都要提到繪本——能帶孩子認知世界、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帶娃一起讀,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但育兒路上沒有一件輕鬆事。每次聊起繪本,後臺都能看到少家長求助,總結下來就是——讀繪本愁,選繪本難。  愁在誰也不是天生的故事大王,繪本講讀缺少思路只能照書念。
  • 生娃後才知道,有一種痛苦叫做「24小時無限循環機械式忙碌」
    寶媽李女士:月子裡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有時白天坐著都能睡著網友李女士剛出月子,是一個新晉寶媽,帶娃還有些手生,經常被寶寶折磨得崩潰大哭。她說自己月子裡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不是要半夜起來給寶寶餵奶,就是要哄睡娃娃大哭的「夜哭郎」。
  • 不哭就讓娃睡通宵?這才是最有助大腦發育的睡眠訓練!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困了就開始拼命哭,怎麼抱著哄也不管用了。從晚上八點能一刻不停地哭到凌晨兩點。曾懷疑缺鈣,做了微量元素檢查卻是正常。這位朋友在孩子的睡眠問題上遵循著一個原則,就是要順著孩子——睡著了就不弄醒她,醒著就不去刻意哄睡。聽起來這位朋友的做法很符合蒙特梭利所說的follow the child,跟隨孩子。
  • 寶寶鼻塞,婆婆直接用嘴給娃吸鼻涕,媽媽見狀被噁心得吃不下飯
    但婆婆帶娃沒兩天,於女士就發現她和婆婆在生活上的理念有很多相差的點。不過於女士想著老人幫忙帶娃也辛苦,就沒怎麼說。但某次女兒感冒鼻塞,婆婆的操作卻讓於女士再也忍不了了。那會兒女兒感冒,鼻塞非常嚴重,小鼻子裡都是鼻涕和鼻屎,女兒非常難受,經常大哭大鬧。於女士當即就決定帶孩子去醫院,卻被婆婆拒絕了。婆婆說她有辦法解決,不用花錢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