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剛出生,醫生需要通過寶寶的哭聲來判斷寶寶的狀態,因此有時會出現「打」寶寶的情況。可你聽說過在醫生動手之前,就先對自己動手的寶寶嗎?
寶寶怕被醫生打,「先下手為強」把自己掐哭,網友:下手夠狠!
前不久,有位「特別」的新生兒在網上走紅了。
這位小寶寶出生以後,醫生和護士為小寶貝處理好臍帶包起來,還沒來得及「按流程走」,小傢伙就突然伸出小手,掐住了自己嫩嫩的小臉蛋兒。
而當大人們想要把小寶寶的手拿開時,卻發現寶寶掐得緊緊的,臉上都掐出白印了,簡直像為了不被醫生「打」,先把自己給掐哭了。
大家都被這位寶寶的舉動給逗笑了,於是將這有趣的一幕拍下來上傳到網上,沒想到居然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和不少家長的共鳴:
「下手夠狠,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我娃也是,我還沒出月子他就學會揪自己了,回回越揪越疼越哭,回回越哭越疼越揪。」
掐臉蛋揪頭髮,疼哭都不鬆手,寶寶喜歡「折磨」自己或因這3點
無獨有偶,有位家長也在網上分享了發生在自家寶寶身上類似的事情。
這位寶寶揪的不是自己的肉臉蛋兒,而是亂糟糟的頭髮。在媽媽拍攝的視頻和圖片中,能夠看到寶寶的小手攥成了拳頭,牢牢揪著自己的一撮頭髮,看著就很痛。
而小傢伙也被自己揪痛了,臉都哭紅了,卻就是不肯放手,連媽媽都分不開寶寶的小手和頭髮。
明明揪自己頭髮都揪哭了還不肯放手,寶寶總跟自己過不去,這又是為哪般?
1. 原來是「抓握反射」在作祟
寶寶總喜歡抓或者掐自己,其實是「抓握反射」的一種表現。
抓握反射別稱握持反射,是小寶寶一生下來就會有的先天性無條件反射。這種反射行為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幫助新生兒的機體適應周圍環境,並保護新生兒本身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1~3月齡的新生兒會抓住眼前看到的或者是手能夠碰到的東西。醫生的筆、護士的口罩、爸爸媽媽的手指都有可能「遭殃」,更不要說小寶寶自己了。
而且,新生兒這種無條件反射的力氣還不小,幾乎可以承載小寶寶整個體重的重量。
如果給小寶寶一根棒子讓他憑藉「抓握反射」牢牢抓住,我們甚至可以讓他的身體在空中懸掛一會兒。
2. 可能是寶寶在發洩情緒或表達需求
剛出生的小嬰兒不會說話,只會用哭聲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有的時候他們就會採取「折騰」自己的方式,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也有的時候,他們在不慎抓痛自己後感到疼痛緊張,卻不知道自己疼痛的原因。為了紓解緊張的情緒,小寶寶反而更加用力地抓自己,以至于越掐越痛,越痛越掐。
3. 其他原因
抓握反射大多出現在寶寶剛出生的1~3月,並且會在4~6月逐漸自然消失。
如果寶寶已經過了具有「抓握反射」的時期,依然不明原因地頻繁揪頭髮或者捶打自己的頭部,就可能是由疾病導致的。
這時父母應儘快帶寶寶前往醫院就醫檢查,向專業醫生諮詢寶寶會揪頭髮或者捶打頭部的原因。
面對「傷害自己」的娃兒,家長該如何應對?
娃兒總是對自己下「狠手」,爸爸媽媽都快「累覺不愛」,根本拿自家孩子沒轍。當家長面對喜歡「傷害自己」的娃兒時,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寶寶折騰自己?
1. 保持孩子的手指清潔
如果不能制止孩子的小手做出「抓握反射」,家長就要先保證寶寶的「小爪子」是清潔的。
爸爸媽媽要注意清理寶寶手指上的汗漬汗垢,不要給寶寶留指甲,避免寶寶在抓撓或掐自己時把自己抓破,導致細菌灰塵進入傷口,引發感染或炎症。
2. 及時發現並滿足寶寶的需求
上文有提到,有時寶寶是想表達某種情緒或需要,但無法用言語表達,只好通過哭聲或這種肢體語言發出信號。
如果爸爸媽媽想要避免寶寶進一步地「傷害」自己,就需要查看寶寶是因為什麼原因不舒服,看寶寶是想要睡覺了,還是肚子餓了,還是想拉臭臭了。
家長在發現了寶寶的需求後,儘可能滿足寶寶的需要。需求被滿足後,小寶寶自然而然就能安靜下來,也就不會再「傷害」自己了。
3. 用其他東西吸引和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當看到寶寶揪著自己不放手痛得直哭的時候,家長又想讓寶寶鬆手,又怕自己力氣太大,貿然上手會傷著寶寶。
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嘗試用一些色彩鮮豔或能夠發出輕微響聲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去抓別的東西。
注意力被轉移後,寶寶的狀態能夠短暫地從緊張恢復到正常,掐自己的力氣也沒有那麼大。這時家長再撥開寶寶的手指避免他掐自己,作用就會變得很明顯。
4. 想辦法隔離「兇器」
有的寶寶會不停地抓自己,還有的寶寶會用其他的方式「傷害」自己。
有位家長就在網上留言吐槽:
「我家寶寶哭得最痛的時候,是她把自己兩隻腳在那搓來搓去的,結果搓禿嚕皮兒了,痛得嗷嗷大哭。我們也沒辦法,現在就讓她穿著襪子睡覺,倒是沒再出現過這種情況了。」
這位家長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供其他家長參考。如果寶寶用類似的行為「傷害」自己,家長可以藉助衣物等將「作案工具」和寶寶的身體隔開。
萱爸有話說
每當看到寶寶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我打我自己」時,家長們往往又是心疼又是哭笑不得。
不過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也不必過分擔心,使用恰當的方式讓寶寶不再「傷害」自己即可。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這種由「抓握反射」導致的行為就會自然消失了。
你的娃平時也喜歡這樣跟自己「過不去」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家寶寶的相關事跡~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