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太難忍不住揪頭髮 8歲娃禿了

2020-12-08 和訊

視覺中國 供圖

作業不會寫孩子就揪頭髮,這種行為叫拔毛癖;見誰都害怕,原來是患上驚恐障礙……10月10日是第26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引發社會關注,而抑鬱症患者也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對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牟曉冬博士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情緒易激動,特別需要家長溫柔對待。

通訊員張艾萱韋啟雯劉敏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劉峻安瑩

案例

1

寫作業遇難題,孩子無意識地揪拽頭髮

今年8歲的珊珊(化名),剛上小學二年級。近日,媽媽發現孩子前額處頭髮變得異常稀疏,心生懷疑,「小小年紀怎麼會脫髮,不會是得了什麼皮膚病吧?」可珊珊頭皮不疼也不癢,這是什麼情況?媽媽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頭髮是被珊珊自己揪掉的。原來,每當寫作業遇到困難或情緒激動時,珊珊就會無意識地揪拽頭髮,久而久之便禿了。

南京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拔頭髮導致脫髮的患兒,在門診並不少見,我們一般稱之為『拔毛癖』。」拔毛癖是一種自身導致的精神性疾病,尤其以學齡期兒童多見,在學習壓力、精神壓力下出現無意識的拔頭髮行為,部分患兒還會合併有咬甲癖。通常來說,拔毛癖在初期不易被察覺,但時間長了會出現脫髮、斑禿等情況,從而引起家長的關注。

很多患兒家長擔心:「禿了的頭髮還能長回來嗎?拔毛癖能徹底治好嗎?」楊瀟表示,如果孩子只是拔掉頭髮沒有傷及髮根和毛囊,頭髮是完全可以長出來的。但如果揪拽嚴重,將頭髮連根拔除,導致毛囊破壞,便較難再生了。此外,小於5歲的幼齡患兒多數病程較短,大齡兒童至青春期發病則病情較重,若不及時發現,及時幹預,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因此,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頭髮異常變少、稀疏,需警惕是否存在拔毛癖,且及時帶孩子到院就診,及早幹預治療。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如果孩子年齡較小,對於拔毛癖的治療應該以心理導向和認知行為治療為主。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輕鬆、自由的環境,不要給予太多的壓力和斥責;其次,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並多予以理解、溝通、寬容和支持。如果經過長期的行為糾正病情並未緩解,應及時尋求專業兒童心理醫生的幫助。

案例

2

被父母數落兩個小時,男孩出現心跳加劇

小力是一名初二男生,兩個月前,他放學後和幾個同學吃飯打電玩,一晚上把一個月的零花錢全部花光。父母得知後,數落他整整兩小時,隨後小力出現心跳加劇、頭暈目眩、氣短且手腳發冷發麻、視線模糊的症狀,對眼前景象有強烈的恐懼感。父母帶他去當地醫院就診,做了心電圖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心內科醫生建議他去心理精神科看看。

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牟曉冬詳細詢問了小力的病情,並進行相關評估,發現他患上了驚恐障礙。醫生除了開藥,囑咐小力感覺要發病了,就用冷水洗臉、深呼吸來緩解症狀外,還囑咐小力的父母對孩子溫柔些,不要過分責罰他。幾次治療下來,小力的症狀有很大改善,發病次數大幅減少。

牟曉冬表示,小力父母對他過分責罰是他患上驚恐障礙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小力性格內向,與同學老師交流很少,有什麼事憋在心裡不說,一個人獨自默默忍受,這樣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

建議

關注孩子身體也要關注心理

相關數據表明,中國大陸17歲以下未成年人有3.4億。保守估計,有各類學習、情緒、行為障礙者3000萬。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32%。

據牟曉冬介紹,隨著生長發育,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身體發生變化羞於與人交流,導致沒朋友,不會與人交往。而小學高年級以及初高中階段學習壓力大,孩子對學習沒興趣,枯燥無味無法帶來成就感。此外,青春期的孩子思想逐漸獨立,常與師長產生意見分歧,易產生衝突,這些都容易引發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誤區,他們重視孩子的學習、輕勞動,重讀書、輕活動。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引導式教育,不能盛氣凌人,做錯事只一味批評,給孩子施加壓力。

對此,牟曉冬指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關注青春期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建議家長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幫助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了解學習的多元化,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第二,幫助孩子尋找交流的真諦,與他人相處時能夠自信大方。此外,要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態度,自得其樂的能力。

相關

孩子「無聲的抵抗」

你了解嗎?

青少年「抑鬱情緒」「抑鬱症」發生率逐年升高,通常表現為不愛說話、情緒異常等,是「無聲的抵抗」。專家表示,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應進一步關注青少年異常身體症狀和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儘早進行診斷治療。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病房主任曹慶久說,由於各種原因,一些孩子可能出現抑鬱、焦慮等問題,常見的症狀包括煩躁、易怒、悲傷、失眠,甚至可能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傾向。

近年來,青少年抑鬱症呈患病率上升且發病年齡下降的趨勢。「青少年患上抑鬱症大致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原因。」廣州市腦科醫院教授陸小兵表示,抑鬱的低齡化趨勢進一步為青少年群體增加了成長負擔。

據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王永柏介紹,半數抑鬱症患者在14歲以前就已經顯現相關症狀。

「目前,對兒童精神問題的宣傳還不夠,很多家長老師的認識不足。」曹慶久說,有的患兒已經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但家長對孩子的幹預僅限於去做心理諮詢,很可能貽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王永柏、陸小兵等專家表示,很多孩子可能只是出現「抑鬱情緒」「抑鬱症狀」,並不等於「抑鬱症」,但如果不解決好,很可能為成年以後的心理問題留下隱患。

專家建議,家長平時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對於兒童青少年抑鬱症應該早發現早治療。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康復科副主任醫師馬旻建議,當孩子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等情況時,家長應和孩子好好溝通找原因,不要一味地批評責怪,要避免語言冷暴力。

新華社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寶寶為啥喜歡揪媽媽頭髮?看過這些原因後,捨不得發脾氣
    01快被孩子揪「禿」的寶媽崔女士的女兒小葡萄已經6個月了,一直在吃母乳,平時不愛哭鬧,只是有一點讓爸爸媽媽很頭疼。這天崔女士在餵奶的時候,女兒又開始抓起她的頭髮,她越是躲女兒就抓越緊。崔女士無奈呵斥了女兒,但女兒卻委屈巴巴的哭了起來。當女兒鬆開手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又掉了好多頭髮,本來產後掉頭髮就很嚴重,再被女兒這麼一揪都快禿了。
  • 寶寶總愛揪媽媽頭髮,原來是在發出這些信號,看完你還忍心兇他?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小到剛出生的嬰兒,大到兩三歲的寶寶,似乎都格外喜歡扯媽媽的頭髮,相信不少寶媽們都會有「遲早有一天會被熊孩子薅禿」的危機感。寶媽們被寶寶揪頭髮後,千萬不能第一時間發脾氣,而應該分辨是哪一種情況,如果發現寶寶揪完頭髮反而要抱抱或者開心的笑,就要耐心地糾正,教他們這種方式是不對的,表達愛的方式可以是擁抱或親臉,而不是帶來疼痛的揪頭髮。
  • 頭髮會禿,臀部也會禿,和人類一樣,蜘蛛因為壓力導致臀部光禿禿
    如何保住髮際線,如何讓頭髮變得濃密,是現在年輕人最為關注的問題,因為一旦脫髮嚴重,不小心成為禿頭,想要再回到原來頭髮茂密的鼎盛時光,是非常困難的。目前,幾乎90%的脫髮是無法根治的。昆蟲學家Gwen Pearson發布了一張禿了的蜘蛛照片,是的你沒有看錯,蜘蛛和其他所有有毛的東西一樣,也會禿。照片中的蜘蛛是一隻巴西白膝頭蜘蛛(Acanthoscurria geniculata),原產於巴西北部的亞馬遜盆地,屬於巴西保護動物。
  • 掐臉蛋揪頭髮,疼哭都不鬆手,寶寶喜歡「折磨」自己或因這3點
    「我娃也是,我還沒出月子他就學會揪自己了,回回越揪越疼越哭,回回越哭越疼越揪。」掐臉蛋揪頭髮,疼哭都不鬆手,寶寶喜歡「折磨」自己或因這3點無獨有偶,有位家長也在網上分享了發生在自家寶寶身上類似的事情。這位寶寶揪的不是自己的肉臉蛋兒,而是亂糟糟的頭髮。在媽媽拍攝的視頻和圖片中,能夠看到寶寶的小手攥成了拳頭,牢牢揪著自己的一撮頭髮,看著就很痛。而小傢伙也被自己揪痛了,臉都哭紅了,卻就是不肯放手,連媽媽都分不開寶寶的小手和頭髮。
  • 寶寶為什麼喜歡揪媽媽的頭髮?看到這三個原因,真不捨得訓斥他
    一位寶媽在群裡說,最近寶寶總是喜歡揪媽媽的頭髮,揪得很痛,都有點不敢抱他了。問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該如何應對呢?我們家寶寶也是喜歡揪頭髮,只會揪熟悉的人的頭髮,比如媽媽和奶奶。如果換做一個不經常抱著他的人,他會乖乖的。
  • 輔導小學數學作業後,真慶幸2歲起培養娃這種能力!
    最近HR小姐姐一到午休就堵住米粒媽,非要跟我一起午餐+討論她家4歲娃的數學啟蒙問題我說:之前我吭哧吭哧寫了那麼多乾貨文,你看了沒?(話說,最近寫數學真的寫瘋了,錯過的米粉們看這裡哈)【數感啟蒙】幼升小打怪升級,數學這樣學等於開了外掛!
  • 寶寶為什麼喜歡揪媽媽頭髮?知道原因後,你還捨得生氣嗎?
    如果寶寶揪你的頭髮,你是什麼感覺?是生氣還是無奈呢?其實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有些可以輕易解決,但有些問題,寶寶似乎每天都在重新上演,惹得寶爸寶媽實在無能為力,也沒辦法改變現狀。就比如寶寶揪頭髮這件事,很多家長就非常無奈,明明已經說過很多次,可孩子一樣會揪著不放。
  • 寶寶使勁揪自己的頭髮痛的哭,媽媽用力都掰不開,網友:同款寶寶
    前一陣了一位寶媽問貓爸:我家寶寶最近總喜歡揪自己的頭髮,而且越到晚上越嚴重,現在寶寶的頭髮越來越少了,不過他吃東西和大便都很正常,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寶媽都是有疑問的。這不前兩一陣子貓爸也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視頻是一位媽媽發的,她家的寶寶還沒滿月,算是新生兒,就有這個問題。
  • 寶寶為什麼老愛揪媽媽頭髮?看了這3個原因後,寶媽捨不得發脾氣
    但寶媽的頭髮會掉,不僅是因為年紀的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寶寶太愛揪自己的頭髮了,本來頭髮就不多,寶寶一揪這下就更少了。寶寶愛揪頭髮,寶媽快被孩子揪禿了麗麗的兒子豪豪不知不覺已經6個月了,看著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麗麗和丈夫開心不已。豪豪平時很乖很聽話,也不怎麼哭鬧,這點讓小兩口很滿意。只是有一個問題卻讓麗麗很頭疼。
  • 李小冉太逗了,穿破洞褲竟用「膠帶」補,撩起頭髮頭頂禿了一塊
    憑藉好皮膚,44歲李小冉依舊看著像二十幾歲的姑娘但是頭髮撩起來還是暴露了問題,本來就不整齊的髮際線,如今更是禿了一塊,側面看起來連一點碎頭髮都沒有修飾,實在太真實了。
  • 數數媽媽頭髮多少?小學生寒假作業獲老師點讚
    把媽媽的頭髮平均分布。打開學生們的寒假作業,數學老師們驚呆了——哇!數頭髮的實驗報告實在太驚豔這兩天,杭師大東城二小四年級的數學老師們真是眼前一亮,同學們交上來的一道寒假作業,得到了老師們的點讚。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作業:請同學們在寒假裡數一數媽媽的頭髮有多少?人有多少根頭髮?網上搜一搜馬上就能知道個大概,但如果讓同學們設計一種方案,數一數媽媽頭上有多少根頭髮,會不會太難了?雖說題目布置出去了,但老師們其實心裡都沒底。開學報到那天,同學們把作業交上來了,都做成了PPT。數學老師們拿起作業一看:哇塞,大家一項項「數頭髮」的實驗報告,也太牛了!
  • 都是掉毛的動物,憑啥只有人類會禿
    但猿猴的體毛密長,發量看起來是人類的幾十倍,怎麼想都不會「禿」得只剩頭髮、腋毛、腿毛……在承認進化論的同時,科學家們對人類變禿這個事實,提出許多大膽而奇特的假說。而頭髮的生長周期要長很多,因為身體激素的不同,男性頭髮的生長周期是4.5-5年;女性頭髮的生長周期則是5-6年左右,但大部分人頭髮長到1.5米時就會停止生長。至於被常忽視的汗毛,也會隨著生長周期脫落,只是隱藏在衣服下, 掉落時很少被注意到。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些人天生身體毛髮就很長。
  • 馬雲:高層管理者要揪頭髮、照鏡子、聞味道
    對高層管理者我們又有三個要求,分別是揪頭髮、照鏡子和聞味道。第一,揪頭髮讓他可以向上思考,想得更多,而不是坐在位置上用屁股思考。第二,是照鏡子,能夠從各個角度看清自己的嘴臉而不是自以為是。第三,我們叫做聞味道,面臨任何時候他的選擇不一樣,最終我們要看看這個人思考問題和選擇背後的價值觀有什麼不一樣。
  • 都是掉毛的動物,憑啥只有人類會禿!
    但猿猴的體毛密長,發量看起來是人類的幾十倍,怎麼想都不會「禿」得只剩頭髮、腋毛、腿毛……在承認進化論的同時,科學家們對人類變禿這個事實,提出許多大膽而奇特的假說。達爾文在他的《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中,「官方」回應了人類體毛的喪失的原因:性選擇。
  • 8歲姐姐捐骨髓救4歲妹妹,媽媽剃光頭髮移植倉裡陪護
    ,而她的姐姐8歲的婧婧也能升上小學3年級了。得知薇薇有個8歲的姐姐,趙小強建議可以考慮讓姐姐進行配型,成功的機率更高。但是,由於擔心影響姐姐婧婧的身體,李巖和愛人始終沒有同意。「我們在場的醫生都被這個8歲的孩子的精神感動了,做骨穿的時候她疼得哇哇大哭,卻堅持一動不動,邊哭還邊對醫生說『我不疼,你們打吧。』」趙小強醫生說,當時許多在場的護士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 于謙送郭德綱一隻猴,太招欠了這猴見人就撓,孔雀尾巴都揪禿了!
    于謙送郭德綱一隻猴,太招欠了這猴見人就撓,孔雀尾巴都揪禿了!眾所周知,于謙有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可除了這老三樣之外,謙哥還有別的愛好,很喜歡養動物!謙哥的這個愛好也影響了老郭,有一次兩個人就在節目中討論過這事!
  • Nature 研究:有了人造頭皮,我們還怕禿嗎?
    (掌橋科研最新科研成果學術論文下載網站:zhangqiaokeyan.com/)脫髮好像算不上大病,但禿起來也真是「要人命」。受脫髮困擾的人,西方國家有40%,我國約有2.5億。更令人難過的是,脫髮的年齡正逐漸走低。
  • 9歲女孩就因壓力大狂掉頭髮!家長們小心了!
    英國3月進入疫情封鎖狀態,學校停課,9歲的英國小女孩塔比莎克拉克凱利(Tabitha Clark Kelly)在家隔離著,不過不久,塔比莎的媽媽貝卡吉爾就注意到女兒的頭髮逐漸開始脫落。剛開始還不太明顯,但到了6月份,塔比莎脫髮的速度越來越快。
  • 雄性禿分期,掉發原因與治療圖文詳細解說
    二、為什麼會發生「雄性禿」呢?講白話一點,就是雄性荷爾蒙的代謝產物,會攻擊毛囊,影響毛髮蛋白質合成,讓頭髮不健康或落髮。雄性禿的發生跟雄性荷爾蒙關係密切,所以青春期之後就可能開始出現病徵了。特別的是,5α還原酶及雄性荷爾蒙接收器並非是均勻分布在整個頭皮,它們在前額跟頂部的濃度較高,但在後枕部濃度較低,因此即使是很嚴重的雄性禿,在後枕部的頭髮多數依然是健康的。雄性禿有多常見?亞洲人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有雄性禿的困擾!雄性禿跟家族遺傳有非常密切的相關性。
  • 那些不陪娃寫作業的媽,後來都怎麼樣了?
    ▼ 因為,無論你看與不看,相關新聞就在那裡,層出不窮漫天飛舞;如果你有娃,無論你想或不想,作業本就在書桌上,摞起一堆,攤開一片。 然而,老娘我偏偏不陪娃寫作業。他都不陪我工作,我卻要陪他寫作業?憑什麼?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