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被禁,又四次解禁,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 women's rowing team)的女子划艇隊終於如願把她們為慈善機構拍攝的全裸運動日曆照片放到了社交網站Facebook上。
這組略帶香豔但卻都遮住關鍵部位的照片近日被Facebook認定為「色情內容」,並強行關閉了該頁面的公眾訪問權。Facebook這一行為立即引來無數網友抗議,因為同樣拍攝裸照的男子划艇隊的粉絲頁卻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在歐美體壇,運動員為雜誌拍攝裸照或製作全裸日曆已經見怪不怪了,類似《體育畫報》的泳裝秀和《ESPN》的運動裸體封面大片都是展現運動美感的經典力作。但是本次划艇隊員和社交網絡之間的這次抗爭似乎又將運動員拍攝裸照的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運動的裸露到底是不是色情?裸露是否是歐美運動美學的呈現方式?
性別歧視還是色情圖片?
本次拍攝裸體掛曆已經不是女子划艇隊第一次為慈善事業而「獻身」了。去年十月,她們就為了一個反對歧視同性戀的慈善機構拍攝了全裸日曆,並且成功賣出1500份籌得3400英鎊。雖然是以裸露為噱頭,但為避免產生限制級的感覺,隊員在照片中都遮掩住了關鍵部位。
但是當這組照片被傳到Facebook上後,Facebook就以「為保證青少年及兒童用戶不接觸到涉及色情的內容」為由,關閉了該頁面的公眾訪問權。而作為她們的校友,華威大學男子划艇隊早在2009年就開始為各種慈善機構拍攝類似的全裸日曆,並且照片在Facebook暢行無阻。
划艇隊員莎勒諾說:「我們投入心力製作有品味且富含藝術價值的作品。月曆的拍攝姿勢也都經過仔細安排,絕不會讓大家曝光。」莎勒諾強調,女性運動員的美好體態值得欣賞,不應認為裸體就是情色,尤其Facebook只針對女划船隊的粉絲頁,讓人覺得這就是性別歧視。
而在為「麥克米倫癌症援助組織」籌款而拍攝全裸日曆後,華威大學女子划艇隊希望能在總結去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高今年的銷售量,因此決定在Facebook上開設專頁,從籌備初期就開始廣泛宣傳以博得更多的眼球。結果這個專頁卻因官方「色情照片」的標籤而「夭折」。
在頁面被封后,大多數網友也站在了華威大學女子划艇隊員這邊。裸露 迫於網友的壓力,Facebook也只能在上周五重新允許華威大學女子皮划艇隊在專頁上發布部分日曆上的照片。
「體而優則露」,拍攝理由千奇百怪在英國,以裸體掛曆為慈善機構募捐已有相當一段時間的傳統。著名高校阿伯丁大學足球隊於2009年開創先河,隨後眾多高校爭相效仿。有媒體曾總結了近年來運動員為雜誌或者慈善機構拍攝裸照的動機,發現箇中原因可謂千奇百怪。而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有三:慈善、經費籌款、宣傳。
正如英國華威大學的男女划艇隊為慈善機構募集資金,許多運動員也願意為一份善心而裸。「網壇姐妹花」維納斯·威廉士和塞雷娜·威廉士都曾經為慈善事業全裸出鏡。而西班牙網壇的「白馬王子」羅布雷多也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早在2007年羅布雷多就為一份英國雜誌拍攝裸照,而這些「香豔」的照片所募集的資金將全部貢獻給一家男性疾病醫療機構。
除了慈善,為俱樂部籌款而裸露的運動員也不在少數。許多年前,田徑項目一直不像足球和籃球那樣受到關注。雖然荷蘭田徑女隊名將濟濟,可他們依然要為了出國比賽而四處籌款。當時恰好「裸體風」颳得正勁,荷蘭田徑女隊就只能選擇在商業網站上發布全裸照片來籌集費用。
當然也有一部分體育明星,本著「體而優則露」的心態為各大雜誌拍攝裸照。
2008年,由美國最大的體育公司ESPN發起的專題年刊《Body Issue》,就是為了展現現代運動員的健美身材,而這個連續刊發六年的專題也廣受讀者的好評。因此不少世界知名運動員都以為此「獻身」而榮。
2014年的《Body Issue》就邀請了22名目前最知名的運動員,其中包括曾經在奧運會狂瀾18金的麥可·菲爾普斯、5次溫網冠軍得主維納斯·威廉士、NBA現役球星賽爾吉·伊巴卡以及足球、拳擊和網球界的知名運動員。
「我很高興能幫助雜誌拍攝這些照片。」 大威在接受採訪時說,「拍攝的過程本來就不容易,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欣賞它們。」而菲爾普斯則打趣地說:「穿著泳衣比賽時我本來就沒有多少遮擋。」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運動員拍攝裸照的原因讓人大跌眼鏡。2004年世界盃預選賽時,俄羅斯國家隊的九位大將的妻子集體拍了裸照,以鼓勵自己的丈夫能取得好成績,不過俄羅斯最後卻是1比7慘敗給葡萄牙。而有的運動員則單純想看看自己拍裸照的效果,而更有甚者聲稱她們是被脅迫拍攝了裸照。
體育裸露文化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隨著現代體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參與到體育競技當中。而她們也順理成章加入到展現運動員體態美的大軍之中。但其中一些還是引發了軒然大波。
早在1998年,德國著名花樣滑冰運動員卡特琳娜·維特為美國著名娛樂雜誌《花花公子》拍攝裸照就是體壇的著名案例之一。支持者認為維特的照片沒有過分裸露並且展現了運動員的體態之美,而反對者則直接為其打上了「色情」的標籤。
體育層面裸露的傳統其實發端於古希臘與古羅馬,到文藝復興時期走向鼎盛。體育層次的裸露一直展現了歐美文化中的精神與力量。
在歐美的傳統文化中,人體的健康美是最高目標,以健美的裸體示人為榮。而體操館(拉丁文gymnasion)一詞就是由裸體(gymnos)演化而來。後來英文的體育館成了gymnasium,其詞根也是gymno,表示裸體。
在歐洲傳統文化中,競賽目的更大程度上是在於展示人體肌肉所表現出的張力與精神氣質,裸體參賽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出於對這種美的願望與禮讚,古希臘人創造了《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 《拉奧孔》等偉大藝術品。在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成績所帶來的象徵榮耀的橄欖枝自然在當時備受追捧,但展示身體之美亦為古奧林匹克的精神所在。
為此在《體育頌》中,國際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先生就曾讚美過展現體育魅力的裸露,並稱體育層面的裸露和色情的區分更在於你看待事物的欲望,「體育,你就是美麗!你塑造的人體變得高尚還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恥的欲望引向墮落,還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
色情常規定義是指純粹只為了激發起觀眾對性慾望的作品。關於體育裸露是身體之美還是色情宣揚,這樣的爭論或許更多在於看待者心中的那桿秤偏向哪邊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