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時代下軟色情雜誌上的女性剪影

2021-01-08 界面新聞
Bubblegum,2016年 圖片來源:Ina Jang

不久前,《紐約》(New York)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探討了#MeToo時代下純藝術領域裡的男性視角,其中包括了對很多藝術家的採訪。28歲的畫家Tschabalala Self談及了巴爾蒂斯(Balthus)頗具爭議性的畫作《做夢的特瑞莎》(Thérèse Dreaming)——在這幅畫中,他描繪了一名擺出撩人姿勢的少女。Tschabalala Self說道,「這幅作品體現的是男性體驗世界的真正方式,而非畫中女孩的性徵。」

攝影藝術家Ina Jang的系列新作也狡黠地體現了這一點。該系列正在Foley畫廊的「烏託邦」(Utopia.)展上展出,其內容是一組電子拼貼照片,素材則來自Ina Jang在類似《花花公子》的日韓軟色情雜誌上找到的女性圖片。Ina Jang在去年接受《英國攝影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採訪時稱,她發現這些雜誌裡的模特們擺的都是最常見的「標誌性」姿勢,她們往往被描繪得「順從而無助」。這種性誘惑體現的是脆弱性——不僅在這些雜誌上如此,在其他很多情況下也是如此。

Ina Jang出生在韓國,但現在主要活躍在紐約。她最知名的作品是拼貼畫——其作品往往會幽默地扭曲時尚攝影的風格,並遮住圖片中女性的面龐。在「烏託邦」展上展出的作品中,她刻畫的人物們完全沒有任何身體特徵。她剪下了軟色情雜誌模特的照片並只拍攝了其外輪廓,這成為了她創作的基礎。作品中剪影輪廓的內部空空如也,只有均勻的淺桃色、淺黃色與淺粉色填充,其背後則是蠟筆色或霓虹燈般漸變色的背景。作品中保留了原圖質感的只有那一綹綹光亮的秀髮,這讓人聯想到那些線條裁剪得十分圓潤的換衣紙娃娃。這些作品中沒有女性出現,有的只是女人體態的空白剪影。在脫去了模特們具體形象的空間中,她們的身體姿勢、手勢以及那暗示著性愛的構圖與剪影身後的黑色陰影一樣扎眼。

Tangerine,2017 圖片來源:Ina Jang

那些剪影有的朝前傾斜,有的向後舒展,有的則把頭歪向一邊,讓人立刻意識到這是在調情。有的圖像則顯然另有深意,比如「泡泡糖」(Bubblegum)一圖中張開的雙腿;其他圖片的表達方式則更巧妙,比如「蕾絲」(Lace)一圖中故意擺出的矜持姿態——圖中女子扭著軀幹跪向觀者,那構圖仿佛在暗示:是觀者在房間一角意外地發現了她。對美國人而言,這種場景一定會讓他們聯想到多佛·查尼(Dov Charney,快時尚品牌American Apparel創始人。在他領導American Apparel期間,公司的營銷活動常因大膽挑釁的性暗示內容為人詬病)和特裡·理察森(Terry Richardson,美國著名攝影師,常拍攝充斥性暗示的照片)的那種色情美學。

Lemonade,2016 圖片來源:Ina JangFushsia,2016 圖片來源:Ina Jang

在我第一次看到「烏託邦」展上的那些作品時,我立刻想到了紡織品藝術家Erin M. Riley。他的一些作品與Ina Jang的作品一樣,描繪了裸體且隱去了面部的女性。類似地,其素材取自色情影片。4月底,Erin M. Riley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他的一個新項目:一部名叫「聲音」(The Voices)的作品。這部作品中的女性雖被隱去了面龐,但能讓人一眼認出是奧運體操運動員亞歷山德拉·拉絲曼(Aly Raisman)——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隊醫拉裡·納薩爾(Larry Nassar)因利用職務之便猥褻包括她在內的女性運動員而被定罪,而這幅作品中出現的正是她在拉裡·納薩爾被判決時公開作證的圖像。作品中的人物穿著亞歷山德拉·拉絲曼在庭審上穿著的同款外套,但讓人一眼識別出其身份的是她的前臉:一束頭髮高高紮起,垂下的發尾分落兩側。整個畫面是一聲有力的「不」,作品中亞歷山德拉·拉絲曼的面容被完全隱去,使得她不必受那種侵犯性目光的注視。同時,這幅作品也是在向亞歷山德拉·拉絲曼那堅定的力量致敬。

「烏託邦」展的邀請函採用了糖果色的設計,它和展覽上Ina Jang的作品一道表達著抗議。Ina Jang處理圖片的手法十分高明:圖中的真人女子被隱去,那些沒有了面部女性輪廓不是通往靈魂的窗戶,而是一面雙面鏡。一方面,Ina Jang含蓄地暗示著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其實正是觀者——我們成了內在空空如也的玩物。另一方面,我們能感受到,那種不懷好意的目光一直蠢蠢欲動。

Bonbon,2017 圖片來源:Ina JangPeach,2016 圖片來源:Ina JangMisty,2016 圖片來源:Ina JangStrawberry,2017 圖片來源:Ina JangLace,2017 圖片來源:Ina JangWatermelon,2016 圖片來源:Ina Jang

翻譯:王寧遠

相關焦點

  • DC《守望者》:女版「羅夏」黑色剪影的悲慘命運
    DC《守望者》:女版「羅夏」黑色剪影的悲慘命運DC電影《守望者》的開頭中有一段信息量很大的鏡頭,就是守望者前身民兵英雄的合照,守望者的成立,以及一些英雄的死亡與生活信息,還有很多融合歷史真實事件的鏡頭,裡面有著一個同性戀的女性英雄,她叫黑色剪影
  • 女性也好色?外國研究表明,女性大腦對色情的反應與男性相同
    男性更好色,還是女性更好色,看起來,這不是個問題。因為,一般我們認為,男人都更加好色嗎?這還用說嗎?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科學就是科學,它不是憑藉大家所謂的常識,而是要依據相應的理論依據,以及數據支撐。對此,有好事的外國人,專門進行了研究,而研究結果,讓大家大跌眼鏡。
  • 男子當街對女性露下體做猥瑣動作 稱常上色情網站
    監控畫面顯示,12月27日上午8時30分,一名身著黑色上衣、藍色牛仔褲的男子騎著電動車在東興街道上來回閒逛,尋找目標。審訊中他交代,自己平時經常在網上瀏覽一些色情網站,心理漸漸發生了扭曲。從今年9月份開始,思某萌生猥褻女性的想法,他模仿色情網站裡的片段,多次在年輕女性面前露出下體,尋求心理快感。
  • 色情如何影響伴侶關係
    無論是好是壞,現在在西方社會,尤其是在年輕人中,使用色情製品已成為主流的性活動。網際網路上的大部分流量都涉及將色情內容傳送到個人設備。同樣,有許多網際網路站點譴責其使用並提供克服「 色情成癮 」的建議。到目前為止,有關色情使用的影響的研究已經被研究人員一開始就存在的偏見所掩蓋。
  • 大腦探秘:色情影像對腦部的損傷是永久的!
    在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即使網絡監管日趨嚴格,但還是不能完全掃去色情片的身影。電腦神經科學家Ogi Ogas 和Sai Gaddam曾對網絡搜尋引擎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2百萬網絡用戶的4億次搜索當中,有13%是與色情相關的搜索。
  • 2020,女性海嘯
    如今看來,這件事本身更像一場社會爭議的導火索,實質上給了人們更多思考冠姓權的機會。在一些女性表示對冠姓權「不在乎」的同時,另一些女性觀察到了她們男性伴侶的「在乎」:冠姓通常是男性的「底線」,是他們拒絕討論的話題,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就像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她們也開始產生最天然的疑惑:我們無論在生育還是撫養上都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與代價,為什麼沒有給孩子冠姓的權利,或者說自由?
  • 淄博個別醫院散發醫療雜誌 內容低俗色情不堪入目
    淄博:醫院攬客散發非法雜誌內容滿篇充斥低俗色情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早安山東》欄目隨意發放的雜誌雜誌內容低俗  淄博齊魯網11月1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早安山東》欄目報導 現在,身邊的男科、婦科醫院越來越多,而他們的廣告也是五花八門。
  • 研究發現:同樣是看色情片,男生和女生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
    在《性研究雜誌》(Journal of Sex Research)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全面概述了針對1999年至2016年期間對女性觀看色情電影的體驗進行的所有定性研究。 女性是具有同情心的色情片觀眾 通過分析幾項研究,作者得出結論:女性關注的不僅僅是她們在屏幕上看到的身體性行為。
  • 運動員拍攝裸體寫真,是展示身體之美還是色情宣揚?
    其實在歐美體壇,運動員為雜誌拍攝裸照或製作全裸日曆已經見怪不怪了,類似《體育畫報》的泳裝秀和《ESPN》的運動裸體封面大片都是展現運動美感的經典力作。但是本次划艇隊員和社交網絡之間的這次抗爭似乎又將運動員拍攝裸照的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運動的裸露到底是不是色情?裸露是否是歐美運動美學的呈現方式?
  • 色情行業貢獻了哪些網際網路創業創新?
    人類已經無法阻止色情行業了。如今,色情網站佔全球網站整體數量的12%;每秒鐘有28258人在觀看色情網站;差不多4000萬美國人有瀏覽色情網站習慣,其中每3人當中有1人是女性,色情文件佔全球網絡下載量的35%,超過1/3。甚至連殺害中國留學生的加拿大豔星馬尼奧塔逃亡德國而被捕時,也正在網吧裡瀏覽色情信息。
  • 疫情如何影響歐美色情行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但要在到處都是水龍頭的時代成功地賣出瓶裝水並不容易,它需要從業者全方位地適應這種個人模式—— Onlyfans上的競爭很激烈,據一份分析報告,Onlyfans上收入最高的1%的創作者賺了33%的錢,創作者的訂閱粉絲中位數只有30,即有一半的創作者的訂閱數都不到30,按典型定價每月9.9美元計算,這一收入不可能支撐創作者將它視為主要收入來源。
  • 由雜誌引發的革命:穿越時空的女性奧秘
    二戰後的美國經濟復甦,從戰場上回來的男性回到職場,而在戰時頂替男性崗位的女性大部分便回歸家庭,成為家庭主婦。為了引導這些年輕女性更好地料理家庭,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女性雜誌一方面以誘人的廣告大力鼓勵家用品消費,一方面以「How-to」類型的科普文或是以主婦為女主角的短篇故事的形式教導她們如何相夫教子,成為家中的賢內助。
  • 研究揭示太平洋洋隆之下軟流圈地幔中鐵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近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在線刊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肖媛媛課題組研究人員對東太平洋洋隆5-15°N兩側海山玄武巖的鐵(Fe)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太平洋洋隆之下軟流圈地幔中Fe
  • 《無限之住人》雜誌圖主角成剪影
    近日,《月刊Afternoon》上刊登了即將上映的漫改電影《無限之住人》的廣告,但其主演木村拓哉卻只剩下一個剪影,顯得滑稽可笑。木村拓哉是即將在4月29日上映的漫改電影《無限之住人》的主角萬次的演員,同時也是傑尼斯事務所的旗下藝人。但傑尼斯不允許輕易使用木村的形象打廣告,因此出現了這種看不到主演的奇葩廣告。
  • 遊戲角色概念設計,什麼是好剪影,剪影在概念設計中原來這麼重要
    在人觀察設計的時候,剪影將會傳達第一感受。設計師設計出引人注目的標誌性形狀,這些形狀將在多個角色中脫穎而出。找到一個強烈而有趣的輪廓的目的是希望它從別的遊戲角色中脫穎而出。下面看三個剪影案例,只看剪影小夥伴們可以猜到他們是誰?
  • 海洋所揭示太平洋洋隆之下軟流圈地幔中鐵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近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在線刊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肖媛媛課題組研究人員對東太平洋洋隆5-15°N兩側海山玄武巖的鐵(Fe)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太平洋洋隆之下軟流圈地幔中Fe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
  • 日媒揭日本成人色情產物在亞洲國家受歡迎原因
    原標題: 日媒揭日本成人色情產物在亞洲國家受歡迎原因  日本政府推出的「COOL JAPAN」戰略旨在向全球推廣宣傳日本文化以及產品,受益產品不僅有遊戲、動漫以及漫畫,甚至還包括成人類色情產物。  據Record Japan網站1月20日報導,根據美國新聞網站QUARTZ以成人專門搜尋網站PornMD公布的數據為基準進行分析得出結果顯示,日本成人色情產物在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具有相當高的人氣。
  • 《LIFE》雜誌60年來的精彩照片
    《LIFE》是美國著名的圖畫雜誌,在1936年由盧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 )創辦於紐約。內容以專題照片、特寫為主,題材廣泛。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生活》雜誌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 色情圖片看的越多:大腦萎縮越快
    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瀏覽色情圖片時,大腦受到刺激會導致多巴胺激增,而不斷反覆的多巴胺激增可能會造成大腦反應遲鈍並萎縮。如果色情圖片看得太多,會讓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久而久之大腦會變得麻木冷淡,並需要口味更重、數量更大的色情圖片來刺激,結果導致普通真實性愛都無法激起性慾。
  • 外國色情網站竟混跡於小學生科普資料名單中
    外國色情網站竟混跡於小學生科普資料名單中  2002年12月1日21: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日電 老師發給小學生的科普網站資料中,竟然隱藏有國外色情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