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頭潛鴨!重慶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8 上遊新聞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受北方寒冷天氣影響,越來越多的候鳥落戶開州漢豐湖過冬。昨天(19號),觀測人員首次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在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黑色腹部的紅頭潛鴨聚集在一起,即使近距離拍攝,鳥兒們也毫不怯生,仍悠閒自在地巡遊、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在大群候鳥中,觀測人員首次發現頭部為黑色、腹部是白色的候鳥。經過比對,這種候鳥名叫青頭潛鴨,屬全球瀕危物種。

觀測人員在走訪周邊住戶還了解到,村民曾看到有疑似小天鵝、鴻雁等珍稀候鳥現身。專家根據推測是毛絨雁的一種,可能是鴻雁,灰雁。白色的體型比較大的那一隻可能是小天鵝,以往就有過小天鵝的記錄。

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面積1332.65公頃。近年來,開州對溼地公園實施多項生態修復工程,在岸邊築塘、環水栽樹、湖中堆島,重建修復生態系統。重慶大學為驗證修復效果,在漢豐湖溼地、澎溪河自然保護區設有生態監測點,記錄動植物種類數量,監測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

經過近5年的持續觀測,發現不僅有珍稀瀕危候鳥頻繁現身,而且數量和種類很穩定。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食料充足多樣,溼地類型多樣,是理想的候鳥越冬地。每到冬季,雁鴨類候鳥向南遷徙中,或到漢豐湖歇腳或留下來過冬。據統計,漢豐湖越冬的雁鴨類候鳥有21種、2萬多隻。

第1眼-重慶廣電特約記者 肖軍

原標題: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正在水中暢遊的青頭潛鴨。 開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人民網重慶1月4日電 近日,在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黑色腹部的紅頭潛鴨,聚集在一起,即使近距離拍攝「大頭照」,鳥兒們也毫不怯生,仍悠閒自在地巡遊、結伴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 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
    一大波「鴨中大熊貓」現身黃陂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上個月,67歲的攝影愛好者——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張全茂先生與攝友們一道,兩次前往黃陂祁家灣一湖邊拍鳥時,拍到了成群「青頭潛鴨」安居樂業的溫馨場面,他與攝友們對著照片一隻一隻地數,發現至少有200隻「青頭潛鴨」。
  • 世界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近日,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於學和、郭陸和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史以來的第六次記錄,也是西安市自2017年雁鳴湖記錄後的第二次。據於學和、郭陸和介紹,當時他們在溼地裡看到上百隻白眼潛鴨。待仔細觀察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隱藏其中。
  • 西安再現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這兩天 有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城市段 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 青頭潛鴨 而這也是我省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發現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湘陰橫嶺湖
    1月10日,從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傳來喜訊,16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保護區青山島內湖現身。這是湘陰縣首次監測到成群出現的青頭潛鴨。本次青頭潛鴨的發現者是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新化溝保護站站長陳振華。「此次一次性發現16隻,實屬不易。」
  • 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4年後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1月11日上午,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也是西安自2016年灞渭橋車遊溼地記錄後的第三次記錄。1月12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渭河西安段,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觀察,發現一隻疑似青頭潛鴨,但在準備拍照進一步確認時,它突然振翅飛走,再尋找已不見其蹤影。據發現者於學和、郭陸和介紹,1月11日他們在溼地裡看到幾大群白眼潛鴨,數量有上百隻,躲藏在蘆葦中,待仔細觀察後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最終通過照片放大對比,確定了青頭潛鴨的真身,應該有4對。
  • 「央廣網·視聽四川」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 全球...
    青頭潛鴨現身成都蒲江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6日訊(記者 李丹)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蒲江縣委宣傳部獲悉,日前,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蒲江縣蒲江河中。據悉,青頭潛鴨屬於瀕危物種,目前全球數量不足1000隻,對生活環境和水質要求特別高。這個珍稀物種長什麼樣呢?
  • 內蒙古發現全球極瀕危物種
    再次發現青頭潛鴨發現的青頭潛鴨。(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不要小看這小小的水鳥它可是全球極瀕危物種之一呢目前,青頭潛鴨全球僅存約150—700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雲南保山連續兩年監測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資料圖) 新華社昆明1月11日電 記者從雲南省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於1月9日監測到1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 雲南保山青華海連續兩年監測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新華社昆明1月11日電(記者張雯)記者從雲南省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於1月9日監測到1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據悉,青頭潛鴨為遷徙性鳥類,分布於亞洲東部、東南部,主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東部繁殖,在中國南部和緬甸、泰國、孟加拉國、印度、日本均有越冬。由於棲息地喪失、人為幹擾等因素,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
  • 還有哪些野生動物喜歡來重慶「打卡」?
    距今已有1000多萬年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華秋沙鴨便已成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在2002年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2019年發布的 《重慶鳥類名錄4.0(2019)》對外公布了重慶首次發現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情況 青頭潛鴨
  • 中國南方青頭潛鴨繁殖生態學研究
    青頭潛鴨在未受破壞的原始溼地棲息,築巢於淺水或高於水線的挺水植被中。產卵於4月下旬至7月中旬。每窩產卵數量5至14枚,平均9.7枚(在調查的31個巢中有29%的巢發現了同種巢寄生的證據)。平均孵化時間24天(23~26天),在記錄的45次繁殖嘗試中,至少有一隻雛鳥出飛的概率為38%(使用Mayfield方法估算機率為41%),這一繁殖成功率與其他幾種瀕危的潛鴨種類相近。
  • 全球僅存不足1000隻 水中珍禽青頭潛鴨現身蒲江河
    頭戴青色帽子,陽光下羽毛泛著金屬般的光澤;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透出機靈和可愛……1月3日,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成都市蒲江縣蒲江河中,躲在一群水鳥中間,頗為「低調」。這也是攝影師今年首次在蒲江縣拍攝到青頭潛鴨「本尊」。「快看,那裡有一隻青頭潛鴨!」1月3日,在蒲江縣蒲江河邊,攝影師向文軍在一群白眼潛鴨中發現了一隻與眾不同的水鳥。
  • 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鄱陽湖 已連續7年被監測到
    今年5月在鄱陽湖拍攝到的青頭潛鴨    這已經是保護區工作人員連續第7年在東湖區域監測到該物種的身影。而這一珍稀生物與鄱陽湖的緣分還在更早,九江攝影愛好者羅建鴻告訴記者,早在2010年,他第一次在鄱陽湖水域發現並拍攝到青頭潛鴨。
  • 專家:青頭潛鴨已極度瀕危,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在河北省衡水市召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3月19日-20日,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在河北省衡水市召開,與會專家建議,鑑於青頭潛鴨已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名錄,並加強對青頭潛鴨棲息地管理,特別是繁殖棲息地保護
  • 廣東陽江首次發現6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
    陽江首次發現6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陳杰攝)央廣網廣州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鄧石婷)這是近5年來在陽江地區首次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黑臉琵鷺。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 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首現內江 全球僅存500隻
    1月8日,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古宇湖國家級溼地公園,躲在一群水鳥中間,頗為「低調」。它不知道,自己已成為了全省冬季水鳥資源調查的記錄。而這也是內江市首次拍攝到青頭潛鴨「本尊」。自1月8日起,四川省林業廳組建的6支調查分隊,在23個點位開展了全省首次水鳥資源調查,為今後鳥類監測及保護搜集資料。
  • 開州漢豐湖:蘆花蕩漾詩意濃 平湖秋色最宜人
    10-15 14:36:44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隨著三峽工程175米試驗性蓄水不斷推進,目前開州漢豐湖水位已經上升到173.5米,開闊壯麗的湖面不斷成型。漢豐湖兩岸蘆花婆娑,形成一道「水花相映」的亮麗景致。
  • 水中珍禽青頭潛鴨現身蒲江 成都將開啟新一輪水鳥調查
    封面新聞記者 楊濤頭戴青色帽子,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光澤;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 ,在水面覓食……1月3日,全球極為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四川省蒲江縣蒲江河中,躲在一群水鳥中間,頗為「低調」。這也是蒲江縣今年首次拍攝到青頭潛鴨「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