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謝洋
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的韓國流行音樂(K-POP),曾在2012年以一首《江南Style》席捲世界,然而,此後Psy、Wonder Girls、CL等韓國組合和歌手在美國流行歌壇曇花一現,並未在西方流行歌壇站穩。
直到2018年。那年5月18日,韓國組合防彈少年團(BTS)推出了專輯《Love Yourself 轉 「Tear」》,這是該組合正式登上國際舞臺的時刻,除了代表韓團攻陷了前人屢戰屢敗的美國市場、登上Billboard 200榜第一位、打破YouTube點擊率紀錄外,更是獲邀在聯合國大會以英語發表演講,同時亦登上《時代》的亞洲版封面。
對資本市場而言,其背後公司Big Hit則是更引人注目。今年2月28日,據《Variety》報導,Big Hit正在籌備IPO,並於近期選定了承銷商。投資銀行業消息人士稱,摩根大通、NH investment Securities和Korea investment Securities被選為主要管理公司,韓國券商 Mirae Asset Daewoo也將擔任聯合管理公司。
據消息人士向《Variety》透露,參與競標的公司對Big Hit的最高估值為50億美元(約合6萬億韓元),而出價的部分原因是激烈的競爭—「該公司在2019年的表現、BTS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在韓國股市上市的本土娛樂公司的市盈率都被考慮在內,」該人士表示:「此次IPO將吸引大量國內外投資者的興趣,因為韓國流行音樂行業目前正處於鼎盛時期,而BTS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成功。」
關鍵先生
2005年,在論峴洞一棟小型辦公大樓裡,Big Hit悄然成立了。
創始人叫方時赫,在此之前他任職於韓國娛樂巨頭JYP,是一名金牌音樂製作人、作曲家。彼時正是行業轉折的重要節點—「在我創辦公司的時候,實體專輯的銷量突然下降,而數字專輯的銷量無法彌補這一損失。」方時赫在後來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坦言。
但方時赫對潮水的方向卻極具敏感性,他看到了偶像團體的前景:「韓國流行偶像團體有一個優勢,他們有很多機會使收入來源多樣化,而且他們的粉絲購買力十分強大。」
雖然方時赫期望能打造出一個能帶來頂級流量的偶像團體,但公司起初的進展卻並不順利,甚至在2007年一度瀕臨破產。直到2009年末,老東家JYP拉了他一手,由Big Hit接過組合2AM的唱片合約並獲得了巨大成功,才讓公司渡過了艱難期。
2010年的一天,音樂製作人Pdogg把一段Demo交給方時赫,並告訴他:「這就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方時赫聽完立刻萌生了打造自己旗下組合的想法,而這位說唱歌手便是金南俊(RM),當時他才15歲,被Big Hit籤下後,成為了BTS的隊長。
「我考慮過組建一個嘻哈團隊,而不是偶像組合。但當我考慮商業環境時,我認為韓國流行偶像模式更有意義。因為很多學員想要追求嘻哈音樂,不想加入偶像樂隊,所以他們離開了。當時RM、Suga和J-Hope留了下來,他們仍然是BTS的音樂支柱。從那以後,通過試鏡,我們發現並加入了更多有偶像氣質的成員。」方時赫回憶道。
2013年,BTS正式出道,隨著其影響力的日漸壯大,Big Hit不僅換了新的辦公樓,更迎來了眾多資本的青睞。在資本積累的早期,風投公司SVInvestment曾在2011年向Big Hit投資30億韓元,在2013年又追加投資了10億韓元,而這兩筆投資最終回收的累積利益為20多倍(其中包括預回收額);2016年,LB投資中國分公司也注資55億韓元,君聯資本注資70億韓元(已退出),LB投資中國分公司目前佔股1.97%。
來到BTS聲名鵲起的2018年,Big Hit的發展已經蒸蒸日上,並對SM、YG、JYP三大巨頭鼎立的格局發起了衝擊。該年,CJ E&M旗下遊戲開發公司NETMARBLE向Big Hit投資2014億韓元,並獲得25.71%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同年10月,韓國基金公司STIC Investments也斥資1040億韓元,購入Big Hit約12%的股份。
隨著Big Hit成為韓國最賺錢的娛樂公司,方時赫經營多年的商業帝國模型初現。
黑馬狂奔
2018年只是黑馬崛起的開始。
在韓國飽受全球經濟放緩困擾的2019年裡,Big Hit的收入比前一年翻了一番,達到4.946億美元,利潤則高達8200萬美元,這比前述三巨頭同年利潤的總和還要多—這也是Big Hit成為資本市場香餑餑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Big Hit一開始的戰略也非常簡單。與其他豪門坐擁眾多偶像團體不同,在去年3月推出TXT之前,Big Hit旗下可以說只有BTS一組全約藝人,整個公司都圍繞著BTS來運營企劃,將公司所有資源集中在BTS身上。
一方面是最初公司財務狀況吃緊下的孤注一擲;另一方面,BTS的成功和方時赫對於SNS全球化的精細化運營策略也緊密相關。就像當初方時赫看清楚實體唱片的衰落趨勢一樣,他明白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將深刻地改變娛樂產業的形態:「BTS與熱衷於SNS的10?20歲的年輕人通過同一平臺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話題不僅影響那些不了解防彈少年團的人,還吸引傳統媒體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BTS這一IP衍生的產業鏈條也在不斷擴張。前述NETMARBLE的主席其實是方時赫的表哥方俊赫,兩人多年前就曾經共享兩家公司在遊戲和K-pop方面的智慧財產權,構思各種新型服務方案,並在去年推出了實景養成手遊「BTS World」。
也正由於對BTS的高度依賴,在最近於首爾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Big Hit透露,將在2020年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實現業務模式多樣化。
去年7月29日,Big Hit宣布完成收購Source Music(韓國流行女團GFRIEND背後的品牌),將其編入子公司;8月19日,又宣布完成對音樂遊戲公司Superb的股份收購合約,並預計未來將利用公司的主要IP為遊戲行業競爭加碼。
「通過收購Source Music,以及與CJ ENM成立合資企業Belief+,我們已經成為了一個多業務品牌。」方時赫表示,Belief+計劃今年推出一個跨國男子組合,而一個新的女子組合將在2021年通過Big Hit和Source Music的合作首次亮相。
當年默默無聞的初創企業,如今這匹黑馬已經可以撼動整個韓國的娛樂版圖。今年5月,Big Hit就會搬到龍山區漢江大路附近的新辦公樓,這棟擁有地下7層至地上19層(共26層)的大樓,將全部由Big Hit娛樂及旗下相關公司使用。
《Variety》報導亦指出,所謂的「BTS概念股」正經歷著巨大波動:當流行天團發行新專輯時便迎來大漲,當本應於4月舉辦的演唱會由於新冠病毒取消時則遭遇暴跌。「目前,我們仍認為Big Hit能在今年進行IPO。」其引援的業內人士稱,但如果疫情進一步擴散,令BTS的演出計劃甚至整個韓國娛樂圈承壓時,Big Hit才會可能推遲IPO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