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科學家認為:美國所稱「聲波攻擊」實為蟋蟀鳴叫

2020-12-0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外媒稱,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兩位科學家1月5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指責的針對美外交人員的「聲波攻擊」其實源於加勒比地區一種蟋蟀發出的聲音。

據拉美社1月5日報導,雖然有些關於「聲波攻擊」來源的猜測超出了科幻的範疇,但美方自2017年以來一直利用「聲波攻擊」開展宣傳戰。近兩年過去了,其原因一直無法確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斯塔布斯和英國林肯大學的蒙特亞萊格雷根據美國媒體公布的錄音展開分析,並發表文章公布了分析結果。他們指出,美國外交人員聽到的聲音與加勒比地區的一種蟋蟀相符。

報導稱,這種蟋蟀名為印第安短尾蟋蟀。兩位科學家通過分析發現,錄音與蟋蟀叫聲在音頻及其穩定性等諸多方面都相互吻合。

科學家指出,錄音之所以聽起來與任何昆蟲鳴叫都不同,可能與錄音方式有關。因為這段錄音是在室內錄製的,而之前科學家都是在野外錄製。

相關焦點

  • 美媒公布「聲波攻擊」錄音:「聽上去像一群蟋蟀在鳴叫」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外媒稱,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12日表示,古巴政府原本可以阻止美國外交人員在古巴遭受的聲波攻擊。此次聲波攻擊事件已經引發一場雙邊外交危機。據埃菲社10月12日報導,凱利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認為古巴政府原本可以阻止針對我國外交人員的攻擊。」
  • 美國尷尬了:外交官遭聲波攻擊案剛告破,結果十分意外
    據海外網1月7日消息稱,美英兩國著名大學的科學家兩年來經過仔細研究,讓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工作人員遭聲波攻擊案有了眉目。「兇手」很可能是一種印度短尾蟋蟀,使用的武器也並不神秘,就是他們那令煩惱的叫聲。英國林肯大學一位生物學家表示,印度短尾蟋蟀要比南美洲的蟋蟀叫聲大,其叫聲大約是7千赫茲,並且能夠以非常高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這會給人腦帶來連續尖銳顫音的感覺,讓人睡不著覺外,不會造成什麼身體傷害。美國誣衊古巴的聲波武器攻擊,由此也就不攻自破。2016年,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大批工作人員突然聽到一種強烈噪音,隨後出現了頭疼,噁心,耳鳴等症狀。
  • 美國受到的「聲波攻擊」恐怕是水土不服 被害妄想症了解一下?
    文/李怡去年9月,美國將其駐古巴大使館的大部分工作人員從使館撤出,理由是從2016年底開始,這些工作人員報告稱在家中和附近的酒店聽到一種強烈噪音,隨後出現頭痛、噁心及聽力喪失等症狀,美方懷疑遭到來自古巴的「神秘聲波武器的攻擊」,並作出撤離工作人員的舉動。
  • 「聲波攻擊」美外交官的真兇找到了!原來是它!
    早期報導:美國先後指責古巴和中國,稱其外交官遭「聲波攻擊」造成腦損傷海外網:1月7日電自2016年底開始,美國駐古巴哈瓦那大使館的大批工作人員稱在家中和附近的酒店聽到一種強烈噪音,隨後抱怨出現了頭痛,噁心以及聽力喪失等症狀,美方認為這些人員遭到了一種「神秘聲波武器的攻擊」。
  • 美駐古巴使館「聲波攻擊」錄音首次公開:聽上去像一大群蟋蟀
    今年8月份,美國政府聲稱,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工作人員遭到了「聲波攻擊」,至少22名外交官受到傷害,部分工作人員還因此喪失聽力。美聯社周四公開的這份錄音,據稱正是使館工作人員聽到的聲音。這是所謂的「聲波攻擊」錄音第一次公之於眾。美聯社形容,這是一種尖銳的聲音,聽上去像是一大群蟋蟀。聲音有一定的波動,而且似乎是多重聲音,有不同的音調。
  • 美國外交全球碰瓷,向古巴問罪的秘密聲波武器竟是蟋蟀!
    沸沸揚揚的「古巴聲波攻擊美國外交官」事件,近日有了調查結果。經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英國林肯大學專家對錄音文件嚴謹認真分析,確認導致大批美國駐古巴哈瓦那大使館外交人員頭疼腦熱、眩暈噁心的「聲波武器」,其實是一種蟋蟀。結論一出,輿論譁然。
  • 外媒:美國稱赴古巴遊客疑遭「聲波攻擊」
    參考消息網1月31日報導 西媒稱,美國方面1月29日聲稱,有19名曾前往古巴的美國遊客自2017年9月以來相繼出現與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疑似遭聲波攻擊的政府官員類似的症狀。據埃菲社1月29日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自2017年9月29日美國政府發布要求不要前往古巴的旅行警告以來,有19名美國公民出現了類似症狀。美國公布這一消息正值古美關係最複雜的時期。川普政府指責哈瓦那明知有人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針對24名美國駐古巴外交人員發動聲波攻擊,但卻未能保護他們。
  • 美科學家認為對美使館「聲波」攻擊武器來自某微波設備
    據美國媒體報導,之前先後被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和駐華使館外交人員指控為「聲波武器攻擊」的事件有了新說法,據美國媒體援引調查組一名主要專家的話稱,這種所謂的「聲波攻擊」很可能不是聲波,而是來自於某種微波設備。
  • 美媒刊文指出科學家質疑「聲波攻擊」真實性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針對美外交部門稱一些駐外僱員疑似遭到所謂「聲波攻擊」,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6月1日刊文提出質疑。文章稱,今年3月,位於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報告說,這些疑似遭到所謂「聲波攻擊」的人存在平衡與思維障礙、睡眠紊亂及頭痛,有些人還有廣泛的大腦網絡損傷。但是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一直對是否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攻擊,以及對外交官的症狀是否可能是由聲波攻擊引起的提出質疑。文章稱,據稱這些攻擊是利用人類聽力範圍以外的聲波實施的。
  • 古巴調查稱不存在「聲波攻擊」:美加外交官病症或是心理作用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外媒稱,古巴14日公布了一份古巴方面對「聲波攻擊」事件的調查結論,重申不存在這種所謂攻擊。埃菲社3月14日報導稱,古巴外交部美國司司長卡洛斯·費爾南德斯·德科西奧在記者會上宣布,經過長期調查(第一起「聲波攻擊」報告出現在2017年2月),古巴專家得出的結論是「沒有證據、理論和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調查結果可以證明存在這樣的攻擊」。
  • 美加駐古巴外交官疑遭「聲波攻擊」,專家稱將聲波武器化很難
    圖為:美國駐古巴大使館。 視覺中國 資料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9日引述美國匿名官員消息說,有派駐古巴的美國外交官員遭聲波裝置攻擊致其聽力或永久受損。10日加拿大政府也表示,至少有一名派駐古巴的外交官員,曾因聽力受損而需接受治療。加拿大正與美國及古巴當局合作,查明真相。
  • 差點導致古巴美國外交危機的神秘聲波武器終於解開了?簡直坑爹啊!
    就連報導的標題都開始直接用「聲波攻擊」了:「古巴的『聲學攻擊』之謎還在繼續,有研究提供了更多細節關於美國外交官的症狀。」「古巴對於外交官們的『聲波攻擊』?有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質疑。」總之,得到無語的結果也要比一直找不到真相好,由於蟋蟀們被冤枉了兩年之久的古巴現在終於能為自己正名了啊!!「我們真的沒搞啥聲波武器攻擊啊」(心累= =....
  • 古巴用聲波「攻擊」美國外交人員?專家:說法令人懷疑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陳一 環球時報記者李曉驍 郭媛丹】神秘的「聲波攻擊」事件目前正考驗美國和古巴並不穩定的外交關係,事件導致至少21名美國人出現健康問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17日稱,在古巴的美國外交官受到健康方面的攻擊,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美國正在考慮關閉駐古巴大使館。
  • 數蟋蟀的叫聲可以計算溫度?(2)
    那麼,蟋蟀的鳴叫與溫度之間到底有沒有確切的關係呢? 專家解釋1890年就有人通過蟋蟀叫聲得出定律吳進才告訴記者,通過蟋蟀的叫聲計算溫度的說法確實存在,並且還得到過科學家的證實。
  • 記者用蟋蟀叫聲計算溫度:多與多貝爾公式不符
    專家解釋  1890年就有人通過蟋蟀叫聲得出定律  吳進才告訴記者,通過蟋蟀的叫聲計算溫度的說法確實存在,並且還得到過科學家的證實。  1890年的時候,一位名叫埃米爾·多貝爾的美國物理學家就在《美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相關文章,專門論述了蟋蟀叫聲和溫度的關係,並得到了兩個公式,分別是華氏溫度和蟋蟀鳴叫次數關係式:TF=50+(N-40)/4, 以及攝氏溫度和蟋蟀鳴叫次數的關係式:TC=10+(N-40)/7,這裡的N代表每分鐘蟋蟀鳴叫的次數。這個結論被定義為多貝爾定律。
  • 數蟋蟀的叫聲可以計算溫度?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專家解釋  1890年就有人通過蟋蟀叫聲得出定律  吳進才告訴記者,通過蟋蟀的叫聲計算溫度的說法確實存在,並且還得到過科學家的證實。  1890年的時候,一位名叫埃米爾·多貝爾的美國物理學家就在《美國自然》雜誌上發表了相關文章,專門論述了蟋蟀叫聲和溫度的關係,並得到了兩個公式,分別是華氏溫度和蟋蟀鳴叫次數關係式:TF=50+(N-40)/4, 以及攝氏溫度和蟋蟀鳴叫次數的關係式:TC=10+(N-40)/7,這裡的N代表每分鐘蟋蟀鳴叫的次數。這個結論被定義為多貝爾定律。
  • 美駐古巴使館「聲波攻擊」錄音公布 源頭仍是謎
    美駐古巴使館「聲波攻擊」錄音公布 源頭仍是謎 原標題:   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12日稱,白宮認為古巴本可以阻止美駐古巴外交人員遭受的「聲波攻擊」。當天,美聯社公布一段美外交人員遭受「攻擊」時錄下的聲響。
  • 古巴使用神秘次聲波武器攻擊美國大使館?醫學專家稱都是「癔症」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導,困擾了醫學界多年、讓古巴和美國兩國關係幾近破裂的神秘疾病「哈瓦那症候群」很可能是一場美國外交官們的「集體癔症」。外界懷疑這是古巴政府使用的一種次聲波攻擊,此舉引發了古美兩國之間激烈的外交爭端。美國也因此撤離了部分在哈瓦那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隨後加拿大也將部分外交人員的家屬撤離了哈瓦那。
  • 新手必讀:怎樣正確的養蟋蟀
    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內。家蟋蟀頭部色淺,並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廣泛,日夜鳴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如狄更斯的《爐邊蟋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 黑客用聲波攻擊不是難事:硬碟裡的小姐姐不保!
    2017 年 8 月,有報導稱美國和加拿大駐古巴的外交官都患上了一些奇怪的疾病。有人猜測他們遭到高頻聲波武器攻擊才患上這種病。然而,聲學專家很快指出了這種攻擊並不太可能。首先,超聲波(頻率大於20 千赫茲)不會在空氣中繁殖,也不會導致大使館所報告的耳痛、頭痛、頭暈等症狀。 此外,一些受害者回憶起聽到尖銳的聲音,而人類並不能聽到超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