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學生說中文?杜克大學涉事助理教授已辭職

2021-01-21 中國日報網

上周五,美國杜克大學一名助理教授向全系學生發出的一封電子郵件因涉嫌種族歧視引發關注。郵件稱,有兩名教職工向她抱怨說有學生在休息區「非常大聲地」講中文,並提醒學生在教學樓裡要百分之百講英語。杜克大學醫學院院長已就此事道歉,涉事助理教授也已辭職。

圖片來源:杜克大學

A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at Duke University has stepped down after she reportedly asked Chinese students to speak only in English while on campus, even during breaks.

據報導,杜克大學一名研究生項目主任要求中國學生在校園內只講英語,甚至在休息時間也只能使用英語聊天。這名項目主任在事件被曝光後辭職。

Megan Nee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is believed to have sent an email to students on Friday afternoon after receiving complaints from two unnamed colleagues.

據稱,杜克大學助理教授梅根·尼利在收到兩名不具名教職員工的投訴後,於上周五下午向學生們發送了一封郵件。

「Both faculty members picked out a small group of first year students who they observed speaking Chinese (in their words, VERY LOUDLY) in the student lounge,」 she wrote, according to The Duke Chronicle.

據《杜克紀事報》報導,她在郵件中寫道:「有兩位教職員工看到了幾名一年級的中國學生在休息區『大聲說中文』。」

「They wanted to write down the names so they could remember them if the students ever interviewed for an internship or asked to work with them for a master’s project.

「他們想要記下這幾個學生的名字,如果這些學生接受實習面試或者申請參與研究生項目,就能記起他們。」

「They were disappointed that the students were not taking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and were being so impolite as to have a conversation that not everyone on the floor could understand.」

「兩位教職員工很失望,這些學生沒有把握機會盡力去提高英語水平,他們在樓道裡用別人完全不懂的語言交流也很不禮貌。」

Ms Neely then warned students to 「keep thes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n mind when you choose to speak Chinese in the building.」

梅根在郵件中提醒說,「當你選擇在教學樓裡說中文時,要注意這些意外後果。」

The assistant professor added that while she had the 「utmost respect」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he encouraged them to 「commit to using English 100% of the time」 while in university buildings and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這位助理教授還補充說,儘管她「極其尊重」國際學生,但還是鼓勵他們在教學樓和討論專業內容時「只說英語」。

utmost ['tmst]:adj.極度的

郵件截圖

郵件截圖

郵件的截圖被上傳到推特,很快便引發了熱議,轉發量達數千次。

這封郵件發出後,中國留學生們自然炸了鍋!

As of Sunday night, millions on Weibo had viewed the hashtag "Duke University bans speaking Chinese", while "Duke University professor who banned speaking Chinese resigns" was the ninth-most trending hashtag.

截至周日晚,新浪微博#杜克大學禁止說中文標籤內容的瀏覽量已達數百萬 ,而「杜克大學禁說中文教授辭職」這一新聞排在熱搜榜第九位。

有人覺得:梅根·尼利說得有道理,她只是好心提醒!

不過,更多人則覺得:這就是明晃晃的種族歧視啊!

One Weibo user described the email as "naked racism", while another joked: "Should we also chuck out any foreign exchange students who aren't speaking Chinese on campus, because they haven't taken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Chinese in China?"

一位微博用戶稱,這封郵件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還有人開玩笑說:「我們應該把不在校園裡說中文的國際交流學生趕走,因為他們沒有抓住機會好好學中文?」

但也有人認為,真正的種族歧視者並不是梅根·尼利。

One Weibo user suggested that the email had revealed deeper issues on the program.

一位微博用戶說,這封郵件揭露出研究生項目更深層次的問題。

"I think this professor's actions may have been well-intentioned, instead it might be the two faculty members who asked [for names and photos] who are the real racists," they wrote.

有用戶寫道:「我認為這位教授的行為或許是善意的,要求記下學生名字和照片的兩位教員才是真正的種族歧視者。」

杜克大學的學生在上周六下午收到了一封來自醫學院院長瑪麗·克羅特曼的郵件。

「There is absolutely no restriction or limitation on the language you use to convers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Ms Klotman wrote, according to The Duke Chronicle.

據《杜克紀事報》報導,她在郵件中寫道:「杜克大學當然不會限制學生們之間交流溝通的語言。」

「Your career opportunities and recommendations will not in any way be influenced by the language you use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your privacy will always be protected.」

「學生們的就業機會和推薦也不會受到在教室外使用何種語言的影響。我們會一直保護學生們的隱私。」

「Dr Neely has asked to step down as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for the master’s program effective immediately,」 she added.

她補充說:「尼利博士已請求立即辭去研究生項目主任一職。」

郵件截圖

Ms Klotman said she had asked Duke University’s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Equity to conduct a review of the graduate program, 「to recommend ways in which we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from all backgrounds」.

克羅特曼說,她已要求杜克大學的機構公平辦公室對研究生項目開展審查,「並就如何改善來自所有背景學生的學習環境提出建議。」

要求他人只說英語,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已經將這一條明確列為歧視。

A committee of Chines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has launched a petition calling for a ful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ntroversy.

杜克大學中國學生委員會已發起一項請願活動,要求對這起爭議事件展開全面調查。

petition [p't()n]:n.請願

The group said they were disheartened by faculty members implying that "students of diverse national origin would be punished in academic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speaking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outside of classroom settings."

該委員會稱,教職員工暗示「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會因在教室外使用母語而失去學術和就業機會」,他們為此感到失望。

Ms Neely remain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s medical department.

梅根·尼利仍然擔任杜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英文來源:獨立報、BBC、這裡是美國

翻譯&編輯:yaning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杜克終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談「不準說中文」事件:請不要太敏感!
    王小凡教授用北京、上海人在國內通常流露的優越意識,說明一個事實:歧視和偏見在任何社會都不可能徹底消亡。 杜克「不準說中文」的消息傳出後,有位在另一個系負責管理碩士研究生的杜克華人教授,拜託王小凡勸告中國學生不要反應過激。他說,前不久他們系有一位教授給3名中國留學生考試成績打了不及格(Fail),主要是回答問題語言能力較差。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2020碩士項目申請暨2021年預錄取mini營招生全面開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以下簡稱深高金)2020年度全日制碩士項目以及2020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已全面開啟招生!
  • 南大教授梁瑩回應被指學術不端:犯過錯但後來很努力,已提出辭職
    據澎湃新聞10月26日報導,10月26日晚,深陷學術不端輿論旋渦的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梁瑩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已向學校提出辭職。 「這件事對我傷害太大了。媒體的炒作,個別同事、學生和群眾非常惡毒的攻擊,(給我)造成了非常大的人身傷害。所以現在也是生病了,覺得也沒有必要再這樣(繼續工作),覺得太累。」梁瑩稱,鑑於這些,自己向學校提出了辭職。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杜洋教授在《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
    喜訊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責任研究員杜洋教授的研究組與韓國成均館大學KaYoung Chung教授的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數據科學學院 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說,「數據科學學院專注於數據科學方向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學院在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領域以及運營管理、決策科學、機器學習等前沿領域有著系統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完整且前沿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
  • 聽聽崑山杜克大學Don Snow教授怎麼說
    然而仍然有學生很少有機會或者不願意開口說英語,導致許多人學成了「啞巴英語」。怎麼破解這個困境呢? 11月21日上午2020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首日主會場,來自崑山杜克大學的Don Snow教授分享了他的解決方案。
  • 崑山杜克大學獲捐三大實驗室 覆蓋分子生物、生物化學和金融科技等...
    9月24日,崑山杜克大學為獲得冠名捐贈的三個實驗室——新彤生物化學實驗室、思念食品分子生物實驗室、巨豐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舉行啟動與揭牌儀式。馮校長表示,崑山杜克是由一群人的夢想匯聚而成的大學。捐贈者們的支持,為崑山杜克的發展提供了莫大的動力和激勵。在崑山杜克,科研是源,教學是流。新建的三個實驗室將讓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同時,持續進行高水平的科學研究,這也將反哺教育,促成教學相長。此外,學校鼓勵學生及早地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一流的實驗設施將有益於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更好地利用所學服務社會,不負使命。
  • 神池驕子: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遙感專業博士張淵智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研究所教授及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兼職教授。198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地質專業,1991 年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遙感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荷蘭國際宇航研究院遙感專業獲碩士學位,2003 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遙感專業獲博士學位。
  • 這5所名校合辦大學,普通學生考上也讀不起,香港中文大學最貴
    接下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在中國學費最貴的5所名校合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由香港中文大學和深圳大學合作辦學的一所綜合性大學,開設金融、經濟、統計、會計以及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等本科專業。其學費高達9.5萬元每年,而且住宿費為每年6000元以上。
  • 杜克大學校長Vincent E. Price致信杜克同仁,倡導包容、信任和尊重
    早在建校之前,杜克就受益於與中國之間充滿活力的關係。我們第一位留學生宋嘉樹(原名韓教準)於1880年從海南省來到當時還是三一學院的杜克大學求學。我們也為坐落於江蘇省的創新型合辦大學——崑山杜克大學——而感到驕傲。幾十年來,成千上萬的中國和美籍華裔學生、教授、員工和訪客來到杜克大學學習、工作、進行研究和醫治病人。
  • 美密州大學校長辭職滅火
    當時本身是非裔的密蘇裡大學學生協會會長黑德在社交網站臉譜上發帖稱,他多次在校園內被部分坐在輕型貨車內的學生出言侮辱,該帖子其後在網際網路上瘋傳。10月5日,一名非裔學生組織成員對外宣稱,遭到酒醉的白人學生,以N開頭(對黑人的侮辱性稱唿「nigger」)的詞彙謾罵。事件隨後越演越烈,10月24日,非裔學生宿舍的牆壁出現以糞便畫上的納粹標誌。
  • 美國教授說了一句中文就被學校停職?中文詞語招誰惹誰了…
    8月21日,一名南加州大學的媒體學教授Greg Patton被學生舉報,在課上公然用nigger這個詞語,還說了不止一次…新聞:南加大停職了一個媒體教授,因為他說了一句很像種族歧視話語的中文詞語當時Patton教授正在給大家上網課,課的內容是全世界各地的人在講不出話來的時候都喜歡說什麼口頭禪。
  • 種族偏見在美國各地大學引發憤怒 多名校長辭職
    社交媒體也讓學生的言論傳出校園。  密蘇裡大學  密蘇裡大學系統校長蒂莫西·M·沃爾夫費辭職後,學生和教職人員同意,為對抗不斷增加的種族主義事件,他們需要一種新的途徑。  11月9日,密蘇裡大學系統的負責人辭職。在這之前的數周裡,種族矛盾引發的抗議讓該校幾乎陷入癱瘓,其中包括數十名黑人橄欖球選手威脅要抵制比賽。
  • 滑鐵盧大學教授當起UP主!B站首發硬核視頻!中文喊話:素質三連走一發!
    話說,b站的學習區裡簡直臥虎藏龍,各個UP主深藏功與名,比如b站「段子手」羅翔老師,就是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開號僅3天就人氣爆棚,超過100萬粉絲慕名而來,這彈幕排場足以說明一切! 而就在近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助理教授 Gautam Kamath也入駐b站當起了UP主。
  • 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演講:神經接口的柔性電子產品
    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演講:神經接口的柔性電子產品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助理教授喬納森·維文蒂(Jonathan Viventi)博士發表了題為"神經接口的柔性電子產品"的演講,本文是其中的亮點摘要。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南京大學數學系的蘇維宜教授共同設計了該研究。蘇維宜教授於1961年開始在南京大學任教,並曾任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於2015年退休。涉事導師也沒做出正面回應,但舉報人說事情已經解決,老師已經道歉,也正在要求期刊撤稿。2014 年,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在讀博士生戈某在社交平臺發布文章,稱其本科畢業論文遭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惲教授「剽竊」。兩天內,戈某連發四篇文章,將其掌握的「剽竊」證據公開。
  • 華人教授夫婦被美國大學調查開除
    近日,據肯塔基大學官方聲稱,兩名肯塔基大學教授和一名科研人員因在幾篇發表的論文中犯有重大科研不端行為而將被開除。涉及此事的兩名教授都來自中國,分別是該校醫學院毒理學和癌症生物學教授史香林(Xianglin Shi)和張卓(Xianglin Shi),據報導,兩人是合法夫妻。
  • 杜克大學ED申請暴漲20%!今年高排名大學錄取率將下降!
    據美國教育諮詢機構The Ivy Coach報導,杜克大學在2025屆招生中的ED早申請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從數據來看,杜克大學目前已收到了5,000多份ED申請,而學校今年招生辦預計將會發出800-850份offer。
  • 泰國北清邁大學副校長:北清邁大學學生要學好中文
    泰國北清邁大學副校長:北清邁大學學生要學好中文 2017年09月27日 16:03   來源:廣西日報   參與互動
  • 南方科技大學回應「教授課堂講黃段子」:已介入調查
    11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李淼受邀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演講時,有學生表示其關於「黑洞」的言論是黃段子,現場有女生認為該發言冒犯女性,隨後對李淼進行提問。李淼回應稱該段子來源於霍金。27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宣傳與公共關係部獲悉,針對該校教授在校外的言論,學校已介入調查,相關調查結果出來後將會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