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數據科學學院 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2021-01-12 中國教育在線

  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數據加上算法所產生的智能決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利用安全、公正並且高效的算法來創造價值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在此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於2020年7月1日正式成立。數據科學學院是港中大(深圳)繼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後的第五所學院,由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說,「數據科學學院專注於數據科學方向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學院在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領域以及運營管理、決策科學、機器學習等前沿領域有著系統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完整且前沿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這些領域與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和應用密切相關,是數據科學的基礎領域,也是未來的數位化技術成長的動力。學院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的優質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頂尖創新型人才, 矢志成為大灣區乃至全世界領先的數據科學教學和科研中心。」

  數據科學學院吸引了眾多來自計算機科學、運籌學以及統計學等多學科的國際化學術人才,已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隊伍。這種多學科的知識結合體系將促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平衡發展。目前,學院的應用研究領域包括:生物信息學、通訊系統、金融、人工智慧醫學診斷、精準醫療、雲計算、機器人技術、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其中許多應用研究已通過一系列深度合作實踐於眾多實驗室與研究院,如騰訊聯合實驗室、京東聯合實驗室、華為聯合實驗室、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和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

  建立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養體系 打開數據科學研究與應用的大門

  有賴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運籌學相關的科研資源,數據科學學院自成立起,已建立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養體系,包括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金融工程四個本科項目;數據科學、金融工程兩個碩士項目以及數據科學博士項目。數據科學中最前沿的核心課程如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將貫穿各個項目,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系統、前沿的數據科學方面的教育,拓寬學生的視野,打開未來數據科學研究與應用的大門。這些項目此前畢業的本科生大量前往世界頂尖大學繼續深造,其中不乏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最頂尖學府。

  在本科招生的四個專業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為今年新增專業,該專業是一門跨學科專業,涵蓋了從數據收集、分析到決策的全部數據分析要素。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常用於金融、網際網路、醫療、物流、教育等行業。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得大數據相關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人才缺口也日益增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具備數據科學所需的紮實數學和統計基礎、理解和規劃數據分析問題的計算和分析思維,以及具有對現實數據分析問題實現可擴展性解決方案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數據科學領域人才,彌補大數據領域人才的不足,為社會、全中國乃至全人類的發展做貢獻。

  此外,數據科學學院也對其餘三門本科專業作出清晰的定位。統計學是研究數據的收集、分析和詮釋,從而獲取信息和支持決策的一門學科,本專業學生將會學到統計理論和計算技術,掌握從數據中獲得有效信息的技能,以應對大數據的挑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同時掌握計算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獲得較強的計算機系統的分析、設計、編程和應用能力,其中,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將是重點應用方向;金融工程專業由經管學院、理工學院與數據科學學院聯合開設,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的計量及分析能力、有成為未來金融行業領袖的潛質的學生,並能滿足金融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畢業生將具備全面的金融建模與預測能力,因此能勝任對計量及分析能力要求極高的職位與工作,例如估值、投資組合分析、資產配置、信用分析、風險模型,以及結構性融資。

  戴建崗教授擔任數據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許多學院教授在數據科學領域為知名學者

  數據科學學院由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戴建崗教授是國際運籌學研究的引領學者,是國際數理統計學會(IMS)和運籌學和管理科學協會(INFORMS)的雙重會士(Fellows),並曾長期擔任運籌學頂尖雜誌之一《運籌學數學》主編。戴建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應用概率,流體模型,擴散模型,隨機過程和強化學習等。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戴教授利用這些數學模型幫助設計、控制和優化各種複雜系統,包括半導體生產線、數字通信網絡、大型數據中心、呼叫服務中心、醫院病人流量管理和打車平臺等。戴教授在南京大學數學系獲學士、碩士學位,後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並獲博士學位。1990年,戴教授加入喬治亞理工學院,1998年晉升為正教授,2007年受聘為Edenfield講座教授, 2012年加入康奈爾大學。戴教授2002年作為首批學者代表,加入由朱鎔基、李嵐清提議創建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組,任職至2018年7月。2009-2011年,戴教授任新加坡國立大學James Riley傑出訪問教授。戴教授的研究成果在領域內曾獲得多次獎項,包括INFORMS應用概率學會的Erlang獎,兩次INFORMS應用概率學會頒發的最佳論文獎,以及The ACM SIGMETRICS終身成就獎等。

  雄厚的師資力量為數據科學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戴建崗院長外,學院大量教職成員曾在國際頂尖大學擔任終身教授,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相關領域具有顯著的國際影響力。學院設四位副院長及一位助理院長:副院長張樹中教授(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系創系主任)為《運籌學》等期刊編委,曾榮獲《SPS信號處理雜誌》最佳論文獎,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傑出論文獎等,研究領域為優化算法、數據分析、生物信息學、金融工程、信號和圖像處理等;副院長查宏遠教授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曾獲NIPS傑出論文獎、Leslie Fox數值分析獎、SIGIR最佳學生論文獎,研究領域主要為機器學習及應用,人工智慧的數學基礎;副院長陳毅恆教授,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曾任該校統計系主任,為IMS Fellow、ASA Fellow、國際統計協會委員、香港統計學會榮譽委員,長期研究金融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風險管理、 隨機過程;副院長於天維教授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曾任 Scientific Reports, Frontiers in Genetics, Current Metabolomics 等期刊編委,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統計學、機器學習領域的研究;助理院長王子卓教授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原曾擔任《運籌學》,《管理科學》等期刊編委,曾榮獲Adobe數字營銷研究獎、CSAMSE最佳論文獎,他的研究領域為隨機和魯棒優化、 數據驅動決策問題、定價和收益管理。王子卓教授同時為杉數科技創始人及首席技術官,曾為國內大量企業提供大數據智能決策方面的諮詢與服務。

  學院還有其他多位資深教授,都是各自領域的國際頂尖學者,如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IEEE Fellow羅智泉教授,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的首席專家、IEEE Fellow黃鎧教授,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張寅教授,IJDMB副主編、全世界計算機領域Top 300高引學者丁宏強教授, 國際圖像和圖形學報以及Springer國際生物識別叢書創始人和主編、IEEE Fellow、國際模式識別協會會士張大鵬教授,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蔡小強教授等。

  提升數據帶來的價值 研究成果廣泛應用到社會中

  目前,數據科學學院的應用研究領域包括生物信息學、通訊系統、金融、人工智慧醫學診斷、精準醫療、雲計算、機器人技術、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學院把數據科學的各個專業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達成多學科知識結合的教學和科研體系。以副院長於天維教授的研究為例,其主要科研方向為生物信息學,即發展統計學與機器學習的算法運用於生物醫學大數據的分析。在談及其研究領域對於當代社會及人們生活的影響時,於天維教授表示,「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精準醫療與個性化醫療,也就是說要運用數據來驅動醫療決策,這就要求我們在病人身上收集海量的數據,比如基因組、蛋白組等等。如何分析這些數據來達成醫療決策是對數據科學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我們的機遇。」助理院長王子卓教授的研究,則主要在運籌優化領域以及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應用:「運籌優化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們更好的做決策,隨著數據時代的發展,人們將越來越依賴數據做決策,而我所研究的運籌優化的算法,可以大量提升數據帶來的價值,使人們可以更加高效精確的做決策,最終提升企業和社會的運營效率。」王子卓教授表示,未來希望能夠和更多的學生一起探索數據科學的奧秘,希望培養的學生將有能力通過數據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數據科學學院的誕生,體現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希望走在時代前沿的決心。

  在過去的幾年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數據科學方面的成績已經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舉辦了一系列國際級學術會議如「2019年Mostly OM研討會」、「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優化理論與應用研討會」等,並吸引了多名包括各國院士等世界知名學者前來交流訪問。此外,數據科學學院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發展契機,強調產學研結合,與騰訊、京東、華為等企業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在學術研究以外,學院教授也將研究成果廣泛應用到社會中,與順豐、華為、京東、滴滴、羅湖醫療集團等企業建立深度合作,為社會諸多方面帶來巨大價值。

  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對數據科學人才的需求,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責任與挑戰。對此,數據科學學院院長戴建崗教授表達了該學院在數據科學方面培養高端人才的決心:「我們將始終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己任,積極開展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努力將學院建設成數據科學人才培養的優質基地,同時也成為國際一流的研究、交流與合作中心。 」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熊偉 教授杜克大學博士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學術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學術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深圳)校長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祥波書院院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舒濤 教授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金融學理學碩士項目課程主任香港深圳聯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成立!著名數學家田剛擔任首任院長
    9月24日,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著名數學家田剛教授受聘為研究院首任院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84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講座教授。  他解決了一系列復幾何、幾何分析及數學物理中的重大問題。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完全解決了復曲面情形,並發現了該度量與幾何不變理論中穩定性的緊密聯繫。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十大新聞
    SDS數據科學學院成立 培養跨學科人才今年,大學第五所學院——數據科學學院正式成立。學院在大數據、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領域以及運營管理、機器學習等前沿領域有著系統的教學體系,矢志成為大灣區乃至全世界領先的數據科學教學和科研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網絡直播課堂約你雲端學無止境
    黃憲達教授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教學助理院長、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  3月28日15:00-16:00  陳永勤 思廷書院院長、人文社科學院教授  陳永勤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院長、人文社科學院教授
  • 深圳技術大學成立聚龍學院 學校首位全職院士擔任院長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2021年伊始,深圳技術大學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學院——聚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這一學院將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的創新型人才,打造以精品課程、精品教材、精品項目為主導的教學先行示範學院。深圳技術大學首位全職院士劉清俠出任創院院長。
  • 白重恩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錢穎一不再擔任
    白重恩即將就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擔任12年之久的錢穎一不再擔任。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創建的清華大學經濟系,中國經濟學界泰鬥陳岱孫教授於1928年出任系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於1984年,朱鎔基教授擔任首任院長(任期:1984-2001)。其他院長包括第二任院長趙純均(2001-2005),第三任院長何建坤(2005-2006),以及第四任院長錢穎一(2006年-2018年)。
  • 就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12月13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終於等來了它的首任院長。 近日,國際頂尖生物學家於洪濤教授辭去了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的職務,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並正式受聘為細胞生物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這是施一公整整「挑選」了22個月才選定的人。
  • 於洪濤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17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於洪濤已到任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至此,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到位。此前,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已空缺22個月。公開資料顯示,於洪濤,Serena S.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杜洋教授在《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
    喜訊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責任研究員杜洋教授的研究組與韓國成均館大學KaYoung Chung教授的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 喜訊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三位教授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黃憲達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院長、校長講座教授及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憲達教授於2003年獲得臺灣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學位。他曾任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主任及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臺灣生物資訊學會理事長及臺灣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劃交大生物資訊中心主任。
  • 廈大成立航空航天學院 工程院院士尹澤勇任首任院長
    閩南網4月7日訊 昨日,廈門大學在建南大禮堂舉行建校94周年校慶,收到校友、社會捐款7000多萬元。為獻禮94周年華誕,廈大宣布成立航空航天學院,聘請航空發動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澤勇出任學院首任院長。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及書院院長給2020屆畢業生的寄語!
    2020年5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在大學中央大道、行政樓下隆重舉行。在畢業這個時刻,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逸夫書院、學勤書院和思廷書院的院長、副院長或助理院長等老師紛紛寄語畢業生。在未來的徵途中,希望你們能夠坦然面對所有的苦難,腳踏實地,不斷學習,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用智慧與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勇敢地揚帆起航吧!
  •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我相信年輕人的看法
    全文4890字,預計閱讀8分鐘 近日,西湖大學發布官方消息,生命科學學院迎來了首任院長於洪濤。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於洪濤教授(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金融工程碩士項目優先預錄取夏令營申請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金融工程碩士項目優先預錄取夏令營申請截止日期為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
    Wilson)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與形式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兩位獲獎者改進了拍賣理論,發明了新的拍賣模式,使全世界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保羅·米爾格羅姆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藝術研究院院士,在微觀經濟與拍賣理論方面享有盛譽。他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於2019年9月正式受聘成為深高金能源市場與能源金融實驗室顧問委員會主席。
  •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並舉辦簡介會(圖/人間社 黃慧莊)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譚偉倫教授(左)、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中)、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右)於頒發紀念品中合照(圖/人間社 葉偉炳)編者按
  • 北大教授趙華章到山西大學工作,擔任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北大教授趙華章到山西大學工作,擔任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08-30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 香港科技大學委任汪揚教授為副校長(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委任汪揚教授為下任副校長(大學拓展),自本年10月1日起生效。汪揚教授現為科大理學院院長及數學系講座教授。汪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學者,研究範疇廣泛;他在純數學及跨學科數學兩大範疇發表的研究論文超過100篇,當中不少刊載於頂尖的科學期刊。他曾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課程主任。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汪教授。
  • 院校招聘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
    學校簡介香港中文大學 (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香港中文大學 (深圳)已組建理工學院、經管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數據科學學院,正在籌建醫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超過5000名。
  • 港中大(深圳)三位教授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 ighly Cited Researchers2020)發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三位校長講座教授——張大鵬教授、葉德全教授、黃憲達教授上榜。其中,數據科學學院張大鵬教授已連續七年入選該榜單。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葉德全教授首次上榜,是今年中國內地唯一入選的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黃憲達教授已連續兩年入選該榜單。據了解,「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每年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旨在遴選出全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