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空幻~本周我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一款MS機體相關鋼普拉模型的簡要介紹,這裡有你熟知的模型,也有不常見的機體,希望各位高達類遊戲和模型愛好者們能夠喜歡!此次欄目的第二期,將為大家介紹一年戰爭時期聯邦軍著名的量產機體,也是人海戰術的代表作——RB-79鐵球。
本篇內容為NOD的空幻原創,禁止任何網站不標明出處直接轉載文章任何內容
在一年戰爭的初期,聯邦軍受制於米諾夫斯基粒子環境下作戰時傳統武器劣勢明顯的困境,而MS的開發進程十分緩慢。即使是在戰爭中後期吉姆系列開發完成後,聯邦在MS的運用方面依然有些力不從心。於是軍方將目光轉向了民用作業用太空艙SP-W03,增加裝甲、武裝並改進推進系統後就成為了RB-79鐵球。
鐵球相較於其他機體結構非常簡單,雖然代號和開發中都冠名以MS,不過實質上只能算是個超小型MA。機體上只裝備了和鋼坦克同型號的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一門,單機戰鬥力極為低下,不過聯邦軍在運用機體時都是和吉姆組成小隊作戰,作為輔助攻擊的效果不錯。又因為機體的成本低廉,因此聯邦軍大量生產配備鐵球,在人海戰術下為聯邦軍最後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無法掩蓋鐵球低下的性能,加上操作並不容易,鐵球在駕駛員中留下了「鐵棺材」的「美譽」,如果誰抽中了「鐵球」作為座機,那麼還是趁早寫下遺書吧。在實際應用上,鐵球也毫不掩飾「炮灰」的身份。比如MSV中的機雷散布型鐵球,完全取消了武裝,甚至縮小了機械臂,一旦在布雷任務中遇敵基本上只有全滅的命運。
讓我們轉到模型的話題。鐵球的MG模型是MG ver.Ka的第三彈。作為「鐵棺材量產機」來說,雖然MG化並且由Ka氏監修確實令人有些意外,不過卻又合情合理。圓形的外觀以及適中的體積讓設計師能夠有充分地空間發揮,因此MG版鐵球成品的細節非常令人滿意。雖然是2004年底發售的模型,MG鐵球的內部構造和裝甲細節和最近幾年新出的MG相比依然毫不遜色。
MG鐵球ver.ka推出之後,又以此為基礎推出了《08MS小隊》中的RB-79K型
以及《默示錄》系列中鯊魚嘴塗裝的MG模型
2009年,高達30周年時,萬代曾經舉辦過加量不加價的優惠活動,數十款MG模型免費附贈一部分透明裝甲,玩家可以在組裝後直接看到機體骨架的內構。而當時效果最好的,就是這款MG鐵球ver.Ka的透明甲了,這也是小編本次推薦的模型。
前面提到過,MG鐵球的內部構造設計非常精細,然而組裝上裝甲後就看不到了。30周年版附贈的透明裝甲正好給玩家一個直接觀察內構的機會,從圖片中就能看到大面積的透明裝甲效果非常好。由於附贈透明甲的版本發售已經有三年半的時間了,現在市面上的售價比當時稍高,不過相比其他MG、RG甚至是部分HG來說,30周年版MG鐵球的價格並不高,對於想體驗MG級模型精細內構的玩家來說是不二的選擇。
另外,萬代在2010年6月還發行過一款限定的工廠配色MG鐵球,顏色是由著名模型師川口克己設計的,對限定款有興趣的玩家也可以搜羅一下。這裡借用韓國著名模型網站大龍的圖片為大家展示一下MG鐵球系列。不知道玩家們會選擇哪一款呢?當然小編還是推薦上面圖片中的透明甲版本。
也有不少玩家需要小比例的模型,或者是量產製作,那麼這裡推薦HGUC系列的鐵球套裝。鐵球算是HGUC化較晚的模型,不過得益於MG版的技術反饋,HG版的鐵球細節也非常不錯。HGUC鐵球是兩隻一盒的套裝,附帶兩種武裝,之後也推出過K鐵球和鯊魚嘴的套裝,還有鐵球改型和吉姆的套裝,有需要的玩家可以考慮。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向大家推薦的30周年版MG鐵球和其他模型的簡要介紹。下周我們將暫時告別UC紀元來到AC世紀,而將作為主角的機體就是閃光伯爵的座機託爾吉斯,請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