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部動畫在名古屋電視臺上映,或許連它的製作人都無法想像,這部動畫會造成多麼深遠的影響。
《機動戰士高達》(以下簡稱0079)在最初上映時,作為主要受眾群體的熊孩子們並沒有太大興趣,因為這部動畫需要思考的內容太多,傳播的信息量也太大,他們更喜歡一些「就是幹」的動畫,正因如此,《0079》曾一度面臨停播。而後,在諸多其他年齡層的觀眾的請願下,《0079》才得以繼續播出。
那麼,接下來就說說高達、U.C.0079、吉翁、聯邦的故事吧。《0079》故事講述的是未來,人類因為人口、環境的壓力開始在宇宙中修建殖民地,隨著時間推移,一個離地球最遠的殖民地群宣布獨立,這個殖民地正式改為公國制,更名為吉翁公國 ,而元首也換成了扎比家族。作為一切的開端,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0079》的故事大家都了解,這裡也就不在贅述。
一年戰爭中湧現出了眾多優秀的機師,也消失了很多優秀的機師,他們被稱為ACE、王牌機師、擊墜王,他們的出現會讓友軍振奮、敵軍恐懼,今天就說說他們的故事吧。
擊墜王又被稱為「王牌機師」或「ACE」,「ACE」一詞出自法語,是指「傑出之人」。而在戰鬥機出現後,「ACE」的條件變成了「擊落五架敵軍戰機的人」。而擊落五架敵軍戰機,也就成為獲取擊墜王稱號的條件。 而後來,擊落五架敵軍戰機就可被稱為ACE的說法,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同理,要成為MS擊墜王條件也變為了擊落五架敵方的MS。在聯邦與吉翁戰爭初期,聯邦軍並未擁有MS。吉翁軍高層為了穩定軍心、提高士氣,將擊沉五艘巡洋艦以上等級船艦的人稱為「船艦擊墜王」(Ship Ace),並授與勳章。在此之後,也就有了船艦擊墜王與MS擊墜王,而聯邦與吉翁也默認了這一稱謂。
問:為什麼卡多不是NO.1,我不服!
答:許多同學認為卡多才是NO.1,那就簡單的解釋兩句,首先,卡多發射駕駛GP-02發射MK82核彈是0083,已經不屬於一年戰爭範疇了。其次,核彈屬於戰略武器,而MS屬於戰術武器,不可一概而論,如果這麼說,阿克西斯一旦降落成功,吉翁方的擊墜王也就要改名叫阿克西斯了......二者並非一個概念,不能混淆。
下面,我們進入正題,一年戰爭時期聯邦軍擊墜王。相較于吉翁方,聯邦方擊墜王的信息並不完全,這和聯邦方習慣用數量取勝而忽略個人能力的戰鬥方式是分不開的。許多個人能力優秀的機師無法得到重視,更不要說被配給機體。
NO.8 迪裡斯·
漢諾瓦迪裡斯·漢諾瓦少尉,座機為量產型吉姆,作為一個平民駕駛員,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MS駕駛訓練,但是依舊憑藉出色的個人能力在「非洲掃討作戰」駕駛吉姆表現出色。
NO.7海因茨·
佩爾海因茨·佩爾,無論在吉翁軍或是聯邦軍中都難得一見的黑人機師,名字的靈感來自於德國JG1(奧梭)戰鬥機聯隊大隊長海因茲·貝爾中校,座機為FA-78-1,全裝甲高達。
NO.6 富蘭克林·諾波特尼生平事跡已不可考,唯一記載為幾乎參加了「一年戰爭」中所有的宇宙方面的戰役。
NO.5 高龍華裔機師,座機為特裝狙擊型吉姆,具體資料不詳。
NO.4 夏魯魯·基辛加姆夏魯魯·基辛加姆中尉,座機為量產型吉姆,具體資料不詳。
NO.3 屍上舞蹈的黑色死神 利德·沃爾夫利德·沃爾夫,非洲裔。一年戰爭爆發後,利德·沃爾夫以戰鬥機駕駛員身份自願加入了聯邦軍。2月7日後,吉翁軍發動「梅基德之炎」作戰,開始大規模入侵地球,其中就包括了3月針對非洲的"第四次降下作戰",利德·沃爾夫的家鄉被佔領。而利德·沃爾夫在這期間也養成了預判射擊的習慣(在武器最大射程距離上,根據目標的移動方向提前攻擊目標),這也為他日後駕駛狙擊型MS打下基礎。
11月7日,聯邦軍發動大規模反攻作戰「敖德薩會戰」。利德·沃爾夫參加了在12月5日展開了名為『非洲掃討作戰』的大規模非洲清掃作戰,以超過Zeon軍非洲殘餘部隊20倍以上的兵力強行對非洲的Zeon軍展開猛攻。利德·沃爾夫在一周時間內擊墜敵MS21架,正式成為了聯邦軍王牌機師。12月15日,「非洲掃討作戰」結束,利德·沃爾夫的家鄉也同樣得以光復。
之後戰場轉入宇宙,聯邦軍為了取得勝利,發動了「星一號作戰」。 利德·沃爾夫所在的聯邦第四聯合艦隊也開始向所羅門要塞進發,在此間利德·沃爾夫換乘了狙擊型吉姆Ⅱ,12月24日,利德·沃爾夫所在部隊參加了所羅門要塞攻略戰,他憑藉黑色塗裝的狙擊型吉姆Ⅱ,穿梭於敵軍之間,所到之處只留敵軍的殘骸,也正因如此,被吉翁稱為「在屍體上舞蹈的黑色死神」。12月31日,阿•巴瓦•庫要塞攻防戰,利德·沃爾夫陣亡。沒有實現自己「想回家看一看」的誓言。
NO.2 白色惡魔、白色流星 阿姆羅·雷U.C.0078年,15歲的阿姆羅所在的SIDE7遭遇吉翁軍襲擊,在偶然的機會乘上了RX-78-2高達,並靠著操作手冊(也就是聯邦的V作戰資料)連續擊毀了兩臺扎古,這也是阿姆羅傳奇一生的開始。
這次事件結束後,阿姆羅以MS駕駛員的身份被強制徵召進入聯邦宇宙軍的白色基地。並在隨軍期間,阿姆羅本身所具備的新人類(NEW TYPE)素質也開始覺醒,在回到加布羅的時候,阿姆羅正式辦理入伍手續後,成為地球聯邦正規軍的一員。
「敖德薩作戰」與「所羅門攻略戰」後,阿姆羅「聯邦的白色惡魔」之名也在吉翁軍中廣為流傳。阿•巴瓦•庫要塞攻防戰中,阿姆羅駕駛RX-78-2高達與夏亞的乘機MSN-02吉翁號同歸於盡,但仍生存下來,成為帶領聯邦走向勝利的英雄之一。
阿姆羅的事跡大家都清楚,這裡也不在一一陳述,同時阿姆羅也屬於一年戰爭之後發力的人群之一。
NO.1 月神II守護神、冷槍王 迪尼斯·A·容格(原諒我,我真的盡力了...只能找到這麼 一張圖....)
曾用座機 宇宙戰指揮官用型吉姆迪尼斯·A·容格於U.C.0050年出生在歐洲瑞士地區,舊世紀瑞士地區就有著男子必須從軍的傳統,同時這也是平民謀生的一條出路。迪尼斯·A·容格在U.C.0072年加入聯邦軍空軍歐第502航空聯隊。
一年戰爭開始,魯姆會戰中,迪尼斯·A·容格所在的FF-S3小隊被公國軍的MS編隊徹底擊敗。在魯姆會戰中,迪尼斯·A·容格展現出了極強的射擊天賦。即使在雙方巨大的兵力差和米諾夫斯基粒子嚴重幹擾下依然通過肉眼瞄準擊墜敵方MS 2臺,雖然最後依然被擊落,但為友軍救助而撤離戰區,活著回到了月神二號基地。
月神二號基地當時的已經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窘境,更加迫切的需要MS來補充戰力。包括迪尼斯·A·容格在內的,有與MS交戰經歷的駕駛員被任命回收在戰鬥中公國軍遺留在戰區MS,或者儘可能的俘獲可能搭載有MS的敵方運輸艦。
從聯邦公開的一些資料看迪尼斯·A·容格最初就駕駛的是在月神二號基地以扎古的原型為基礎修改並生產的RRF-06 扎尼。在駕駛MS之後,迪尼斯·A·容格通過其敏銳的洞查力和優秀的設計感,成為當仁不讓的ACE。聯邦軍也順勢將他塑造成月神二號基地守護神般的英雄。
然而迪尼斯·A·容格性格惡劣,使得包括其同僚在內的人都相當地反感。甚至有過同僚在酒後抨擊其為暴發戶般的存在,搶奪他人功勞,佔為己有的典型。然而在聯邦政府的刻意宣傳與塑造之下,這些已經完全刻意忽略不計了。
迪尼斯·A·容格幾乎參加了「一年戰爭」中所有的宇宙方面的戰役。聯邦政府也宣布承認其作為普通駕駛員擊落MS149臺,戰艦3艘的戰績。然而在很多同僚與吉翁方看來,迪尼斯·A·容格的戰績完全是聯邦政府為了掩蓋確切具有NT能力的阿姆羅少尉戰績,而捏造出來的。一年戰爭結束後,迪尼斯·A·容格退役。
聯邦方駕駛員中可稱為ACE的並不多,同時很多優秀的駕駛員也被阿姆羅的光芒掩蓋了。至此,聯邦方擊墜王專題至此結束,感覺老爺們的閱讀,感謝大神們提供的資料與圖片。
如果各位老爺對前一篇吉翁軍擊墜王感興趣,請猛擊此連結http://news.actoys.net/blitz/2016/0620/1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