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有人不省人事,快來救援!」
患者黎某被緊急送入我院急診科,急診測血壓210/110mmHg,予相應處理,並完善頭顱CT檢查,提示右側丘腦/腦幹出血,患者GCS評分8分,雙瞳不等大, 左側肢癱明顯,血氧飽和度低,隨即被收入ICU進一步搶救治療。
腦幹位置深、體積小,又是調控體溫、呼吸、心率、血壓等基礎生命體徵的中樞,,因此被稱為人體的「生命中樞」。
起病迅猛、進展快、病情重、併發症多是腦幹出血的最主要特點。
腦幹出血是神經系統急重症,病死率極高。腦幹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腦幹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腦幹出血量超過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因此,醫學界把腦幹出血稱作為腦出血中的絕症及手術禁區。
在傳統經驗醫學時代,少量丘腦-中腦出血根本不敢想像能採取手術穿刺治療,病人只能保守治療等待血腫緩慢吸收,血腫的長期壓迫無法得到解除,患者的神經功能的恢復只能是紙上談兵。
為了給患者爭取更好的預後,醫生立即給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道等搶救措施,經神經外科醫師會診考慮行腦立體定向下右側丘腦-腦幹血腫穿刺外引流術。
立體定向技術是在框架固定下應用CT影像輔助測量數據建立三維立體靶點達到精準定位的技術,其定位精度高,誤差小於1mm,可應用於顱內病變活檢術、顱內血腫穿刺置管引流術,及早解除血腫壓迫,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條件,可輔助內鏡技術治療顱內病變,立體定向放療的應用,立體定向與現代神經導航技術相結合甚至和機器人技術相結合,使顱腦手術更加精準,更多高難度手術得以開展。
但是,由於家屬對該手術不了解,由此產生恐懼不安和對醫生的不信任。神經外科張曉峰主任及於志虎醫生詳細向患者家屬介紹了手術方式,並列舉了我院典型病例。家屬最終下定決心進行腦立體定向下右側丘腦-腦幹血腫穿刺外引流術治療。
家屬同意後,神經外科張曉峰主任,於志虎醫生,會同神經內科宋志彬主任立即制定手術計劃,在放射科周雁玲主任、鄭國良醫生的協助下完成了腦立體定向手術各種參數,隨後以於志虎醫生為主完成了手術。
(安裝立體定向框架)
(立體定向指引下穿刺成功)
(箭頭所指為血腫及引流管位置)
(術後即刻影像對比)
上圖示行立體定向技術輔助下穿刺精準,能快速引流血腫,穿刺術後3天即達到理想引流血腫效果,縮短了引流管留置時間導致的感染風險,縮短住院時間,為患者節省了醫療費用。
對於腦幹出血,有開顱和立體定向手術兩種技術手段處理。今年神經外科大膽開拓,結合病人的具體出血部位,已經完成了兩例腦幹出血的開顱手術。
立體定向治療是我院新開展的技術項目,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神經外科應用立體定向技術輔助下行基底節區腦出血穿刺及腦幹出血穿刺置管外引流術,今年來開展順利並取得滿意效果。此例手術的完成標誌著我院腦出血引流術在疑難手術基礎上,向更高層次發展。
預約掛號
撥打114或0760-89820011
諮詢投訴電話
0760-22287552
醫院分機號查詢
0760-88662120-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