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獻2021年1月書訊丨新書單

2021-01-09 澎湃新聞

甲骨文

民族國家間的和平與戰爭(全2冊)

〔法〕雷蒙·阿隆(Raymond Aron) 著

王甦 周玉婷 譯

2021年1月 / 198元

《民族國家間的和平與戰爭》系法國著名學者雷蒙·阿隆代表作,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名著之一。

這部著作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理論、社會學、歷史和人類行為學。作者從承認國家間的部分自然狀態開始,詳盡論述了國際關係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在第一部分,阿隆基於權力和體系提出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框架。在搭建自己的理論框架後,阿隆轉向對社會學和歷史的分析。在第二部分,阿隆對影響外交政策的形形色色的因素進行研究,並指出其社會學原因可以是物質的或有形的,也可能是道義的或社會的。在第三部分,阿隆詳盡分析自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早期的歷史,提供了關於這一時期的權威性調查,深入體察了技術革命和外交全球化。在對理論、社會學、歷史這三個範疇進行透徹思考的基礎上,阿隆於第四部分對人類行為學進行分析,探索了有關治國方略的兩個持久問題,闡明了一種不同於馬基雅維利人性「幽暗」觀點,也不同於理想主義者樂觀態度的國際關係理論。

間諜與叛徒:改變歷史的英蘇諜戰

〔英〕本·麥金泰爾(Ben Macintyre) 著

袁鑫 譯

2021年1月 / 92元

意外上鎖的門,過於繁忙的機場大廳……在克格勃資深情報幹部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看來,莫斯科的一切都暗藏危險。在鐵幕之下,這位天生的克格勃間諜為何與軍情六處接觸,成為英國情報部門在蘇聯內部的重要信源?在超級大國即將擦槍走火的重大危機面前,他又如何遊走在東西兩大陣營之間,讓世界免遭核戰爆發的厄運?當戈爾季耶夫斯基最終選擇逃離蘇聯,軍情六處如何幫他在克格勃的監視下瞞天過海,最終出賣他身份的人又是誰?《痞子英雄》作者本·麥金泰爾用令約翰·勒卡雷讚嘆不已的筆法,講述了這位王牌間諜在蘇聯與英國之間出生入死的傳奇歷程。

痞子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特種空勤團

〔英〕本·麥金泰爾(Ben Macintyre) 著;朱葉娜 高鑫 譯

2021年1月 / 79元

1941年夏,世界上頗負盛名的軍事組織——特種空勤團誕生於北非沙漠,標誌著一種史無前例的戰爭形式的產生。與傳統的正面對戰不同,特種空勤團是一支在敵後製造混亂的小型部隊,機動、秘密、出其不意,旨在以最小的代價博取最大的戰爭收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特種部隊爭相效仿的原型。2016年,特種空勤團首次公開它的秘密檔案,歷史學家本·麥金泰爾利用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巧妙地譜寫了這個特立獨行的英雄群體在戰爭期間的動人樂章,其中交織著對勇氣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黑太子:中世紀歐洲騎士精神之花的傳奇

〔英〕麥可·瓊斯(Michael Jones) 著

王仲 譯

2021年1月 / 92元

1346年,十六歲的他在克雷西的戰場上堅守陣地,初露鋒芒;1355年,他無情地劫掠朗格多克,重創法國南部的經濟;1356年,他在普瓦捷奇蹟般地以少勝多,生擒法王約翰,威震歐洲;他以領主身份統治了法國西南部的大片土地,用騎士精神和個人魅力折服了眾多勇敢不羈的加斯科涅貴族。他就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長子伍德斯託克的愛德華,後世口中的「黑太子」。

麥可·瓊斯再現了這位偉大的武士王子流星般輝煌而短暫的一生,利用新近發現的檔案與卷宗澄清了關於他的種種迷思。黑太子生活在兵燹與瘟疫橫行的中世紀晚期,通過他的傳奇,我們得以一瞥歐洲騎士面對殘酷俗世和虔誠信仰時的追求與掙扎。

亞當夏娃浮沉錄

〔美〕史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著

生安鋒 等譯

2021年1月 / 89元

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如同人類整體的影子,在宗教、文學、藝術、哲學中生生不息,它既是對人類責任的讚歌,也是關於人類悲慘境遇的黑暗寓言。史蒂芬•格林布拉特通過回溯這一故事的巨大價值,在人類起源與現代文明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展現了其中豐富的寓言、性與道德的衝突、惡毒的厭女症,以及深刻的道德洞察,並一直追蹤到這一故事在當代的後達爾文式堅持。

格林布拉特大膽地提出,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仍然是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可以參照的典範。故事中的一切是真實還是虛構,是得到還是失去,是純潔還是邪惡,是正確還是錯誤……這些既是悖論,又必定共存,能夠引發我們對當今社會中婚姻自由、女性權利以及自由的尺度等問題的思考。

龐貝

〔英〕羅伯特·哈裡斯(Robert Harris) 著

路旦俊 譯

2021年1月 / 62元

這個最終將以火結束的關於毀滅的故事,卻是從水開始。

那不勒斯灣各處的泉水不斷退縮到土裡,奧古斯都水道中的水出現硫黃味,城市一個接一個斷水……徵兆,兇兆,吉兆。新任水務官阿蒂裡烏斯試圖找出真相,但在海邊別墅消夏的帝國元老卻並不在乎,只有艦隊司令和博物學家老普林尼在等待著下一個為後世記錄奇觀的時機。

陰謀、背叛、愛情以及生死考驗在災難將至的背景下醞釀、發酵,但故事的結局人盡皆知。這是公元79年8月末的龐貝,維蘇威火山將在兩天後爆發,在自然的怒火前,人類的工程奇蹟又能堅持多久呢?人類真能如龐貝人認為的那樣,得到自然憐憫,甚至徵服自然嗎?

索·恩

《100個物品中的德國歷史》(上、下)

〔德〕赫爾曼·舍費爾(Hermann Schäfer) 著

陳曉莉 譯

2021年1月 / 198元

板甲衣、腓特烈大帝的鼻煙盒和1954年世界盃之球這三件物品有什麼共同之處?它們都是德國歷史沉默的見證者。如果說德國歷史由100塊馬賽克組成,那麼它們就是其中的3塊。赫爾曼·舍費爾把這100塊馬賽克拼接了起來,從而形成了這本內容豐富的書。這本書通俗易讀,以史前史為起點,呈現了一幅過去2000年歷史的絢麗全景畫。

日本文化簡史:從起源到江戶時代

〔英〕喬治·貝利·桑瑟姆(G.B. Sansom) 著

郭玉紅 譯

2021年1月 / 128元

本書最早出版於1931年,1959年哈佛大學教授、日本史研究頂尖學者埃德溫·賴肖爾(賴世和)曾這樣評價這部著作:「喬治·桑塞姆的《日本:一部簡明文化史》的出版將西方的日本史研究提升到了新高度。他對日本制度鞭辟入裡的分析、對文化發展的敏銳解讀,以及流暢行文的魅力,與西洋世界日本史研究入門中那些單調乏味的調查和著墨頗多的軼事記錄形成了鮮明對比。」

思想會

貪吃女王:維多利亞的飲食與王室秘辛

〔英〕安妮·格雷 著

祁怡瑋 譯

預計2021年1月出版/68元

在英國大幅擴張領土的維多利亞時期,作為世界上在位第二長的女性君主,維多利亞女王的飲食與英國國勢的興衰緊密關聯。本書作者從個人日記、當代暢銷書、王宮工作人員的工作札記,甚至禁書等資料,展現食物及大英帝國之間關聯,以及皇家飲食如何影響英國,甚至世界歷史。

維多利亞女王食慾旺盛,也是飲食革命的女王,從貴族的飲食到平民的飲食,無不受她影響。本書有豐富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安妮·格雷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君王,伴著女王一路將英國食物的故事娓娓道來。

大型文獻

易學稿本文獻萃編(全十冊)

宋月華 編

2021年1月 / 6800.00元

本書精選上海圖書館藏易學稿本七種,彙編為十冊影印出版。所收文獻包括《寶松齋周易》《讀易日鈔》《無名氏易》《易序測象》《周易詁林本義》《周易學古編》等文獻,絕大多數為首次影印出版,對於中國易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對於文獻的傳承與保護亦具有重要的版本價值,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弘揚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易學稿抄本文獻萃編(全十二冊)

宋月華 編

2021年1月 / 7800.00元

本書精選上海圖書館藏易學稿抄本十六種,其中稿本二種,抄本十四種,彙編為十二冊影印出版。所收文獻包括《周易注》《周易正》《周易集注粹言》《周易説卦偶窺》等文獻,絕大多數為首次影印出版,對於中國易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對於文獻的傳承與保護亦具有重要的版本價值,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弘揚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詩經稿本文獻萃編(全十二冊)

宋月華 編

2021年1月 / 7800.00元

本書精選上海圖書館藏詩經稿本十二種,彙編為十二冊影印出版。所收文獻包括朱鶴齡《毛詩通義》、)劉寶楠《毛詩正義長編》、吳汝遴《詩說》等文獻,多名家大作,絕大多數為首次影印出版,對於詩經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對於文獻的傳承與保護亦具有重要的版本價值,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弘揚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歷史學

秦漢交通史稿

王子今 著

2020年12月 / 468元

秦漢時期是中國交通史進程的重要歷史階段。本書總結了秦漢交通道路建設、津橋、車輛製作、運輸動力開發、內河航運、近海航運和海外交通、造船業、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對於秦漢主要文化區的交通結構、倉制和主要糧路、產業布局及運銷區劃、運輸業、人口遷徙與人口流動、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論述。交通與秦漢政體的成立,交通與秦漢經濟的運行,交通與秦漢文化的發育,在「秦漢文明的交通史背景」這一主題下有所說明。「秦漢人的交通心理與交通習尚」也作為歷史文化考察的對象有所討論。

微歷史:近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

李長莉 著

2020年12月 / 108元

晚清至民國初期,中西文明劇烈碰撞交匯,在政治衰敗、動蕩與混亂之下,民眾生活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動?西力東漸、洋貨流行給人們的生活及觀念帶來哪些影響?人們怎樣應對這些變化?孕育了哪些新生活方式、新追求和新觀念?本書圍繞這些問題,運用檔案、方志、日記、筆記小說、報刊、外國人遊記等豐富的歷史資料,從城鄉生活環境、消費生活、城市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做了考察,探討了民眾生活變化對近代社會轉型發揮的作用及其機制,揭示了民眾生活世界蘊藏的中華文明潛在的生命力和再生力對中華民族生存延續與復興所起的作用。

清末知識人的國家建制構想:以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中國留學生為中心

陳健 著

2020年12月 / 118元

本書從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的創辦和教育內容入手,深入探討20世紀初以楊度、汪精衛、胡漢民、朱執信為代表的中國留學生群體在該校的學習情況,重點剖析其國家觀念的形成與留學教育的內在關聯,釐清新的國家觀對其政治主張與活動的影響。

俄國外交史(1700—1917)

鄧沛勇 著

年月/188元

本卷為」俄國史研究叢書「之一,主要研究俄國1700-1900年外交史,概述彼得一世改革至俄國十月革命期間俄國外交狀況,著重從基輔羅斯與拜佔庭的關係、1700年前俄國對外關係史、北方戰爭期間俄國外交關係、葉卡特琳娜時期俄國對外關係、法國大革命時期俄國外交、尼古拉一世時期俄國外交、19世紀下半葉俄國的外交、一戰期間俄國外交狀況和俄國在東方的擴張等幾方面進行分析,力求全面論述俄國對外關係發展歷程。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

儀軌:朝鮮王室記錄文化之花

〔韓〕金文植 〔韓〕申炳周 著

林麗 黃義軍 譯

2020年12月/128元

朝鮮時期上至國王的婚姻,下至世子的冊封、王室的婚禮、葬禮以及宮闕的建築,凡是國家和王室舉行隆重活動時,所有與此相關的儀式等事宜都會被記錄下來。並且,禮儀活動結束之後,會馬上組織儀軌廳編纂儀軌--即由專任機構記錄國事活動的準備工作和全過程的始末,編纂一種叫做「儀軌」的報告書,向國王和相關機構報告,然後活動的全過程才算完成。

儀軌是朝鮮時代以文字和圖片形式記錄國家和王室重要禮儀活動的報告文書,其影響力僅次於《朝鮮王朝實錄》。儀軌作為朝鮮時代記錄文化的寶物,此書成書之前,無論是書籍還是媒體對其介紹都不夠充分,不夠全面。此書的兩位作者作為首爾大學奎章閣學藝士,對龐大的儀軌資料在數量和內容方面進行梳理,在學術角度上對其分門別類進行論述、說明,是一本通俗易懂、不可多得的歷史知識普及版的學術專著。此書詳細介紹了「朝鮮時代的國情報告書—儀軌」,將獨特、多彩的宮中文化生動、立體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社會學

新時代特大城市社會結構研究:基於10個特大城市的數據分析

張海東 等 著

2020年12月 / 128元

本書基於2019年「新時代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狀況調查」數據,分析特大城市社會階層的分布狀況、不同階層之間的社會流動狀況,著重從階層流動、職業流動、地域流動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社會結構變化過程中不同階層的經濟狀況、價值觀及社會行為等方面的相關差異,具體包括特大城市居民在住房、收入及消費狀況、社會網絡、社會參與和居民獲得感、健康水平、教育行為和教育心態及社會排斥等方面的差異,揭示特大城市社會結構的新特徵、新變化和發展新趨向。

嬗變中的上海:民生發展與社會治理

孫秀林 主編

2020年12月 / 168元

在「上海都市社區調查」2018年社區觀測數據和2019年家戶追蹤數據的基礎上,本書立足於上海,採用社區、家庭、個人的多層次框架,聚焦當代中國大都市的社會生活與基層治理兩大核心議題,全面刻畫了當代中國大都市社會生活與基層治理的各個側面。本書採取整體性的分析視角,內容幾乎涵蓋當前社會生活與基層治理的所有重要方面,如住房、就業與貧困、社會流動、健康與就醫、移民融入、老人照顧和子女教育等。

守望與薪傳:赫哲族「伊瑪堪」傳承人研究

侯儒 丁媛 著

2020年12月 / 148元

本書從人類學視角出發,運用口述史方法採集「伊瑪堪」代表性傳承人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口述資料,不僅是對「伊瑪堪」研究的必要補充,也為後人繼續研究「伊瑪堪」提供了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本書用文字記錄「伊瑪堪」傳承人的學藝經歷、技藝傳承脈絡、人生軌跡,將個人生命史併入口述歷史的研究範圍中,以期從生命歷程的角度呈現「伊瑪堪」傳承人對於「伊瑪堪」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 第十九輯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 編;王思斌 主編

2020年12月 / 69元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作者系長期從事社會工作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學者和專家,他們深入實際,調查並總結社會工作宏觀與微觀的實踐經驗,推動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進程。論文不僅代表了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的最高水平,也體現了社會工作教育者、實踐者和研究者的現實關懷,而且對於推動中國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促進新時期社會政策與社會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模式的探索、提高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和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清華社會學評論 第十四輯

王天夫 主編

2020年12月 / 89元

《清華社會學評論》是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主辦的學術集刊。自2000年創刊以來,始終以「面對中國社會真問題,關注轉型期實踐邏輯,推動本土化理論研究」為宗旨,刊發過許多在學界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學術研究。《清華社會學評論》創刊前期多以熱點主題形式組稿出版,通過熱門主題的選取、獨到的視角、精闢的論述,掀起了學術界對「面向社會轉型的民族志」「新生代農民工」等問題的討論熱潮,為社會學學界搭建了一個交流共進的學術平臺。該刊從2017年度起恢復出版,並改為每年兩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一期。本期為第十四輯。

國際問題類

發展中國家與人權

劉楠來 主編

2021年1月 / 128元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發展中國家的人權觀,促進人權是各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人權具有普遍性,但在解決人權問題的同時,要考慮到這個世界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巨大多樣性。人權不可分割,既包括公民的政治權利,也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既包括個人權利,也包括集體權利。第二部分介紹發展中國家憲法有關人權問題的規定,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菲律賓等多個國家的憲法節錄。第三部分介紹發展中國家批准國際人權公約的概括。第四部分介紹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區域性國際人權文書。

當代日本留學生政策變遷

楊紅軍 著

2020年12月 / 128元

本書利用倡導聯盟理論分析日本20世紀80年代接收「10萬留學生計劃」到21世紀初接收「30萬留學生計劃」的政策變遷過程。其外部系統相對穩定變量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傳統文化與內外意識、國際地位、議會內閣制和移民理念等;外部系統非穩定變量包括由盛轉衰的日本經濟發展歷程、產業化的高等教育、老齡少子化的社會結構、競爭激烈的國際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市場等。系統內部參數包括政策系統的開放性、聯盟構成、信念凝聚、信念輸出等。政策子系統包括相關行政省廳、審議會及其職責,以及內閣決議與閣僚懇談會等的政策決策程序。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30萬留學生計劃」如期實現了目標。

一戰後日本思想界的對外認識與國家轉型:以北一輝和吉野作造思想為例

趙曉靚 著

2020年12月 / 99元

本書通過對北一輝和吉野作造思想來源、思想形成的環境和思想的內部矛盾性的分析,反映當時日本社會思想的走向和內部矛盾。通過本書,讀者能更清楚地了解日本一戰前後對外政策轉向背後的思想根源,從而警惕、批判、避免其錯誤思想復燃,維護和平。

中東歐國家文化發展報告(2020):「17+1」合作機制下中東歐國家文化發展戰略與政策

茅銀輝 蔣湧 主編

徐恆禕 副主編

2020年12月 / 158元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公開出版發行的中東歐文化發展報告,書中聚焦波蘭、捷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希臘五個具有代表性的中東歐國家,對各國在2019年度文化領域的突出表現、文化策略的新舉措、與中國文化交流上的大事件等進行了系統梳理。本書也介紹了波蘭、捷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希臘五個中東歐國家參與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在文化和人文交流領域的情況和舉措,為進一步加強中國與各中東歐國家的人文交流與文化合作提供參考和建議。

美國的邊疆

李朝輝 著

2020年10月 / 88元

本書以美國的邊疆架構與國家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作為研究對象,梳理了美國自建國至歐巴馬政府時期的歷史進程中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書中首先著重闡明邊疆架構與國家發展確實存在互動關係,以及美國的邊疆架構與國家發展存在歷史邏輯互動關係;接著分別研究了美國陸地邊疆架構、海洋邊疆架構、立體化邊疆架構以及超主權性邊疆架構共四個時代的邊疆架構與國家發展的互動;最後主要對美國邊疆架構與國家發展互動關係展開整體性回顧,並總結經驗教訓。

以色列發展報告(2020)

張倩紅 主編

張禮剛 艾仁貴 馬丹靜 副主編

2020年12月 / 198元

本書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創新篇、外交篇、中以合作篇、附錄七個部分,聚焦了當前以色列的經濟發展、政治局勢、安全形勢及社會狀況,就以色列有關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毒品問題的應對,以色列的鑽石行業、稅收制度、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國學等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從技術創新在以色列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以色列創新增長背後的非凡因素、以色列一流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探討了以色列的創新發展,重點關注了以色列與美國、德國等的外交關係,以及中以雙邊多領域密切合作的現狀。

《太平洋島國研究》(第五輯)

陳德正 主編

曲升 執行主編

2020年12月 / 89元

《太平洋島國研究》是由聊城大學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探討太平洋島國歷史與現實諸問題,重點研究太平洋島國的歷史文化、政情政制、對外關係、經貿旅遊以及區域一體化。本書是第5輯,設政治、外交、文學與藝術、教育、人文交流、書評、資料等欄目,作者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多維的研究視角對太平洋島嶼地區和太平洋島國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和歷史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學理探索,為深入太平洋島國研究做了有益探索。

伊斯蘭合作組織研究

侯宇翔 著

2021年1月 / 89元

《伊斯蘭合作組織研究》是國內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全面詳實介紹伊合組織的學術專著。本書從阿拉伯-伊斯蘭話語體系下的聯盟理念與國際組織的相關理論切入,探討伊斯蘭合作組織的理論化內涵及其制度適應能力,進而分析伊合組織成立的內外動因,在應對國際體系轉型與全球治理失靈的現實挑戰中的日漸務實,以及「一帶一路」為中國與伊合組織構建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所提供的重大現實機遇。

經濟管理類

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21:「十四五」時期人力資本提升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張車偉 主編

蔡翼飛 副主編

2020年12月 / 158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這一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在加快提升人力資本水平的基礎上。本書立足於對「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第四次工業革命、新冠肺炎疫情後續影響等重大環境變化的研判,在對我國人力資本現狀與特徵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人力資本提升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挑戰,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人力資本發展戰略、目標、任務和舉措。

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2020)

江西師範大學管理決策評價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 編

2021年1月 / 128元

本書是國內在北京連續出版、發布的第10部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年度報告,基於地方政府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等方面的最新實踐,通過不斷完善的指標體系測度我國所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3000多個地方政府(含31個省級政府、333個地級政府、1873個縣級政府、832個國定脫貧縣政府)的效率及防貧效率,持續發布2020年中國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中國效率「十高省」「百高市」「百高縣」及防貧效率「百高縣」。

中國債券市場:2020

李揚 王芳 主編

2020年12月 / 128元

《中國債券市場:2020》立足於國際國內宏觀趨勢大圖景,對中國債券市場在2020年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系統地總結。報告探討了債券市場運行的宏觀經濟背景、宏觀金融形勢、國際債券與外匯市場、全球利率環境分析、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債券一級市場、債券交易市場及運行、債券衍生品市場、政府債券市場、資產支持債券市場、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綠色債券,以及超低利率的經濟社會影響分析等諸多前沿實踐問題,並對未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做了展望,提出了若干建議。

中國PPP年度發展報告(2020)

韓志峰 王天義 主編

2020年12月 / 168元

本書為第3本ppp藍皮書,由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主編,匯集了來自國家發改委、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建設管理系、工業工程系等相關院系在PPP領域的專家,並依託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支撐。本書總結了2019年中國PPP的發展情況,展望了我國ppp的未來發展,分析了中國ppp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重點探討了流域治理領域、老舊小區改造、交通運輸行業、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ppp模式運用和實踐,對於ppp發展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如ppp項目履約管理、ppp融資創新、專項債與ppp的關係等進行了深入剖析並提出了解決方案,對我國ppp的規範應用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PPP已經成為我國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重要模式,不僅有助於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改善公共服務質量,而且也是地方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創新之舉。

尋找「瓦爾登湖」:借自然之利恢復經濟彈性

〔美〕鮑勃·B.威廉士(Robert B. Williams) 著

萬弋芳 鍾永軍 譯

2021年1月 / 89元

本書以經濟學和生態學為基礎,就令人困惑的「就業與環境」爭論提出了真知灼見,並提出了一個建立更宜居關係的路徑。為避免出現極端的觀點,即經濟增長將破壞或拯救我們的自然環境,本書堅持更為客觀的立場,闡明了為什麼一些國家的自然環境比40年前更好或更糟。本書從生態學的視角確定了24個能夠支持經濟福利實現的關鍵生態服務要素。對這些服務及其基本生態影響的解讀,將那些易受經濟發展影響的服務與那些不易受影響的服務區分開來。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考察了市場有效運行的條件,並將其與無效運行的條件進行區分。

美好生活經濟學:擺脫焦慮,實現價值躍升與社會公平

賴德勝 著

2021年1月 / 69元

本書是經濟學家賴德勝的短文集,大部分曾發表於《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學習時報》《中國教育報》《經濟學家茶座》《法治周末》《前線》等報刊。主題大多與就業、收入、教育等相關,這些話題所涉及的對象正是人們正在嚮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規模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所特別關心的,因此書名取自其中一篇文章《中產階層為何焦慮》。

哲學宗教

張汝釗佛學作品集

張立法 等編

2020年11月 / 328元

張汝釗,中國近代傑出女詩人、社會活動家,最後皈依佛門,成為近代中國天台宗一大名僧。曾因出版《綠天簃詩詞集》,名震文壇。何建明在20世紀末撰文評說張汝釗「的確稱得上是近代中國佛學史上的一位碩學宏儒」。《般若花》收錄的是張汝釗1928~1935年關於佛學思考的作品;《煙水集》收錄的是1935~1953年的作品。這些作品體裁主要為散文、詩偈。本書編者在作者原著的基礎上增加了註解,對文中所涉人物、名詞等加以解釋,對於人們了解張汝釗及其思想具有借鑑意義。

中國本土倫理學的早期建構

趙清文 著

2020年12月 / 128元

中國倫理思想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學科的倫理學的產生在中國卻只有100多年的時間。中國倫理學學科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面臨內憂外患並尋求救亡圖存的特殊歷史時期,並經歷了許多的風雨坎坷。經過幾代學人的不懈努力,中國的倫理學學科已克服了種種困難,逐漸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並呈現出蓬勃旺盛的活力。本書旨在探討倫理學這門學科在中國創立初期的社會環境以及路徑選擇的方式等。中國倫理學學科產生的過程,是一個從夾縫中生長的過程,新與舊之間、中與西之間、學術內因素與學術外因素之間的張力充斥於學科誕生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了解中國倫理學學科成長的規律和歷史使命,對於中國倫理學事業的深入發展和不斷突破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

民族學

新時代中國民族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郝時遠 主編

2020年12月 / 198元

中國的民族學源自歐陸的傳統,但在中國經過百年來的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邁進新時代的中國民族學,在學科建設、知識生產、理論提煉等諸方面,面對一個新起點。本書針對如何使民族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這一目標,在對「十三五」的總結、梳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為學界同仁提供了一份構建中國民族學學科、學術和話語體系可資參考的文本。

語言文學

涉渡者的探索——中國語言文學學術名家訪談錄

鄒贊 朱賀琴 等著

2020年12月 / 129元

本書通過對樂黛雲、金惠敏、歐陽友權、彭兆榮、黃卓越、趙世舉等十多位國內一流學者的學術訪談,力求呈現近年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科研領域的熱點議題,嘗試回應或激發學術思想的交鋒與論爭。本書涉及話題多樣,內容豐富,語言通達,跟蹤前沿,充分反映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敏銳的問題意識,豐富的學術積累和先進的教書育人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顧隨《駝庵詩話》解評

趙鯤 著

2021年1月 / 98元

《駝庵詩話》內容涉及文學理論、詩學理論、對中國詩歌的總體看法,以及對自詩、騷以降迄於王國維等歷代著名詩詞作家的精要評論,尤以唐詩、宋詞部分為重。然而《駝庵詩話》雖極精彩,可對古典文學及顧隨的學術思想體系缺乏深入了解的讀者,要透過其中簡練的言語,領悟其學思,並不容易。本書對《駝庵詩話》逐條加以「解評」:首先,對《駝庵詩話》中顧隨的言論做出解釋;其次,在闡釋的基礎上,再對顧隨的言論加以評價,乃至引申發揮。

開獎環節

2021,大聲說出你的新年心願丨送福利

恭喜子不語、romance、綠色進士三位朋友獲得2021年年韻~請私信後臺聯繫方式~

策劃:佔 祿

原標題:《社科文獻2021年1月書訊丨新書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1年1月30日丨北京天氣
    日出↑ 07:24 日落↓ 17:31 五九第(5)天 2021年1月30日,農曆臘月十八,星期六;白天晴間多雲,北轉南風3級左右,最高氣溫 8℃,最小相對溼度 20%;夜間晴間多雲,南轉北風 2、3 級,最低氣溫-7℃,最大相對溼度
  • 2021年1月8日丨北京天氣
    今天2021年1月8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星期五; 白天晴間多雲,偏北風3、4級,最高氣溫-3℃,最小相對溼度15%; 夜間晴間多雲,偏北風2、3間4級,最低氣溫-10℃,最大相對溼度30%; 出行提示:車輛尾號限行:2,7
  • 2021年1月28日丨北京天氣
    日出↑ 07:25 日落↓ 17:28 五九第(3)天 2021
  • 2021年1月11日丨北京天氣
    北京天氣寶 每天5:00 不見不散 日出 07:35 日落 17:09 三九第(4)天 今天2021
  • 2021年1月31日丨北京天氣
    日出↑ 07:23 日落↓ 17:32 五九第(6)天 2021
  • 2021年2月1日丨北京天氣
    日出↑ 07:22 日落↓ 17:33 五九第(7)天 2021
  • 2021年1月10日丨北京天氣
    北京天氣寶每天5:00不見不散日出 07:35 日落 17:08三九第(3)天今天2021年1月10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星期日;白天晴轉多雲,北風3、4級轉南風2級,最高氣溫2℃,最小相對溼度25%;夜間多雲間陰,南轉北風2、3級,最低氣溫-9℃,最大相對溼度50%;出行提示:周末車輛尾號不限行空氣品質指數請進入公眾號查看,會實時更新未來五天天氣情況1月11日(星期一)晴轉多雲-10~2
  • 你好西安丨新聞速遞 2021年1月2日
    觀看新聞視頻2021年1月2日 周六 農曆十一月十九(記者 郭旭)2021年1月1日晚,高新區唐延路沿線的樓宇燈幕打出「賀新年 迎全運」、「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等字樣,喜迎新年的到來。(首席記者 王健)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可免費下載社科論文
    2016年12月30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http://www.ncpssd.org)正式上線。近日,該文獻中心提供免費論文下載的消息刷爆了學者、人文社科類學生、研究者的朋友圈。 據澎湃新聞3月7日報導,與知網等資料庫相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優勢在於免費。該中心的資源相當豐富,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
  • 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啟動,課題指南已發布
    1月6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於其官網發布了《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公告》(簡稱《公告》)。《公告》稱,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申報時間為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3月15日。
  • 自2021年1月1日起,蘭州市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下限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蘭州市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標準下限。據了解,根據《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甘肅省財政廳、甘肅省統計局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甘肅省統計局、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關於公布 2020 年甘肅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統計數據的通知》要求,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我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調整為 2020 年全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 5542 元的 60% 即 3325.2 元。
  • 2021年2月22日丨北京天氣
    天  2021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一,星期一;白天晴間多雲,北轉南風2、3級,最高氣溫12℃,最小相對溼度20%;夜間晴轉陰,北部地區有小雪或零星小雪,南轉東風2、3級,最低氣溫-1℃,最大相對溼度80%;出行提示:車輛尾號限行:
  • 2021年2月6日丨北京天氣
    日出↑ 07:17 日落↓ 17:39 六九第(3)天 2021
  • 2021年2月2日丨北京天氣
    日出↑ 07:21 日落↓ 17:34 五九第(8)天 2021
  • 書單丨可能是2月份國內最優秀的人文社科類圖書
    盼望熱愛人文社科書籍的讀者,持續關注我們。願人文社科好書的養分,滋潤我們的心靈,繁盛我們的思想。 人文社科聯合書單 致力於推薦最優秀的人文社科圖書 (排名不分先後) 2017年2月丨第20期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瑞典〕喜仁龍 著
  • 廣西師大社11月新書書訊丨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
    原創 新書書訊 廣西師大出版社 收錄於話題#廣西師大出版社32#廣西師大社新書書訊4#新書書訊6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一月一度新書書訊又來啦本月依舊沿襲傳統《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著者:彭林本書主要介紹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1910年以前)的流傳、本地化過程,分上、中、下三編。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2021-01-0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度文庫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籤約合作 人文社科文獻免費查
    對大學學習來說,課本很重要,但論文文獻也是必不可少的。查找文獻是每個大學生的必備技能,知網、萬方是挺方便的,但只能通過校內的網絡登錄才能使用,如果想在校外的咖啡館、書店學習,動輒按頁數收費的高昂價格讓大多數學生都負擔不起,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免費查找文獻呢?
  • 【展未來】你好2021!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活動計劃表
    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活動計劃表 2020-12-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典重讀、秘境探索、人間觀察|企鵝蘭登5月書訊
    五月是好書月!不管是企鵝經典系列Penguin Picks和Penguin Essentials的再擴展,英國著名「行走文學」作家Robert Macfarlane一場關於地球「深時」的地下旅行,還是人間百態的深刻觀察,相信每個讀者都不會失望的~本期推送主要以預告書訊為主,以後有了購買連結會跟大家重點介紹(不要心急哦~)How to Treat People: A N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