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布了最新的洋流照片,這些影像不僅給人以美的感受,而且還科普了高中世界地理
洋流的分布狀況,讓我們可以藉此來有趣地記憶世界洋流的分布。
這些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渲染過的衛星照片看上去像是梵谷的印象派畫作,不過,上面的漩渦可不是星空,而是海洋上的洋流。
這張衛星圖顯示的是太平洋西部(亞歐大陸的東岸)洋流的分布狀況。用紅色線條表示的是暖流,在赤道附近的有: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和南赤道暖流,及由於受到地磚偏向力的影響轉向北流動的日本暖流(又稱黑潮暖流)。 日本暖流在向北流動過程中,與向南流的千島寒流(圖中用綠色線條表示的部分)交匯,形成北海道漁場。
註:照片上的顏色代表的是洋流的溫度,兩級的綠色代表低溫,赤道附近的紅色代表高溫。
這些圖片是NASA在衛星拍攝的地球圖片基礎上,使用最新技術上色而成的
這張衛星圖顯示的是太平洋中部,赤道兩側的洋流分布狀況。由於該海區位於赤道附近,海水接收了大量的太陽輻射能,使得這一片海區的洋流以暖流為主(紅色線條表示)。赤道兩側盛行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在它們的作用下,赤道南北兩側海域的海水向西流動,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這張衛星圖顯示的是太平洋東部(美洲大陸的西岸)洋流的分布狀況。南、北赤道暖流到達太平洋西岸時,因受大陸輪廓的阻擋,一部分向東折回,形成赤道逆流。赤道逆流沿著赤道自西向東流動,形成圖中大片的暖流區域(黃色線條)
這張衛星圖顯示的是非洲大陸南部海域的洋流的分布狀況。在非洲大陸的西側(大西洋部分)是由南向北流的本格拉寒流(綠偏黃色的線條表示),該寒流是由南部的西風漂流(綠色線條,自西向東流)受到非洲大陸及地磚偏向力的影響而造成的。在非洲大陸的東側,由北往南分別是赤道逆流、莫三比克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圖)。
這張衛星雲圖是北美洲東岸(大西洋西側)的洋流分布圖。南側(加勒比海)紅色線條部分為南、北赤道暖流匯合的區域,再向北紅色變淺的線條為墨西哥暖流,變綠的部分為大西洋暖流向高緯的延伸部分。
註:洋流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
標星★或者置頂本公眾號才可以收到最新鮮的地理文章哦(≖ᴗ≖)✧
地理520整理編輯
微信公眾號:地理520(ID:dilizhishi520)
*此文部分內容來自網絡,若有侵犯到個人所屬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