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難點詳解

2021-01-08 百家號

1、洋流的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叫做洋流。理解洋流概念時,要把握幾個關鍵詞,常年比較穩定、沿著一定方向、大規模。

2、洋流的性質

①按照洋流性質,洋流分哪幾種類型?其特點有何不同?

按性質,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兩種類型。暖流是指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寒流是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的洋流。

②高緯度海區的洋流一定是寒流,低緯度海區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嗎?

暖流和寒流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洋流相對於它所流經海區的水溫而言的。

一般情況下,從低緯度海區流向高緯度海區的洋流是暖流;反之,從高緯度海區流向低緯度海區的洋流是寒流。(索馬利亞洋流除外)

3、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

(1)洋流的成因

在物理中我們就學習過,任何物體要運動,就一定要受到外力的作用。那麼使得海水定向大規模運動的外力是什麼呢?洋流是在盛行風、陸地形狀和地磚偏向力等多個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盛行風是洋流產生的主要動力。

在盛行風的影響下,洋流又有怎樣的分布規律呢?

(2)洋流的分布規律

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載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也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知識的形象表達。因此,在學習洋流的分布規律時,要結合地圖來學習。

①北半球和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大致以3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的運動方向有何差異?

②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大致以6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的運動方向是怎樣的?在南半球呢?

③在北印度洋,洋流比較特殊,洋流的流向隨季節而顯著改變,據圖觀察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麼變化?

在讀圖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抓住圖中的關鍵信息,提取知識內容,通過讀圖基本能讀出不同半球不同緯度位置洋流的分布規律。最後總結得到:

①以副熱帶為中心的洋流(中低緯度大洋環流):北順南逆。

②以副極地為中心的洋流(中高緯度大洋環流):北逆南無。

③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西風漂流和南極環流。

④北印度洋季風環流:夏順冬逆。

洋流性質背誦方法

判定洋流性質可以根據南北半球判讀。

如暖流基本都是由低緯海域流向高緯海域,所以洋流攜帶而來的海水溫度普遍偏高,易增溫增溼。因而北半球暖流整體都是從南向北流,南半球暖流則是從北向南流;

而寒流則大多是由高緯流向低緯,易降溫減溼。所以北半球寒流整體都是從北向南流的,南半球則是從南向北流。

洋流分布的背誦方法

(一)

洋流的分布主要受到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海陸位置影響,使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呈現「8」/「0」的規律。

印度洋南半球部分「0」字形,北半球部分為「夏順冬逆」的規律。

北冰洋緯度過高,無典型洋流圈。

判定出來後,橫向(東西向)洋流只有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為寒流,其餘均為暖流;

縱向(南北向)洋流則參照上面所述的寒暖流判定方法。

(二)

或者直接記憶洋流分布規律:北半球中低緯大陸東岸為暖流、西岸為寒流,中高緯反之;南半球大陸東岸為暖流、西岸為寒流;北印度洋海區夏順冬逆。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它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

黑潮由北赤道發源,經菲律賓,緊貼中國臺灣東部進入東海,琉球群島,然後沿日本群島的南部流去,於東經142°、北緯35°附近海域結束行程,總行程約有6000千米。

只因海水看似藍若靛青,與周邊海水顏色從航空上看有較明顯的區別,所以被稱為黑潮。其實,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於海的深沉,水分子對摺光的散射,藻類等水生生物的作用等,外觀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

黑潮流速快、流量大、厚度大、流幅狹窄,高溫高鹽。它對沿岸氣候影響明顯,同時期同緯度附近的上海和九州,由於黑潮的影響,九州的溫度明顯要高一些,亞熱帶植物枝繁葉茂。

黑潮在琉球群島附近,分出一支來到中國的黃海和渤海灣。

渤海灣的秦皇島港冬季不封凍,就是受這股暖流的影響。

千島寒流又叫青潮或親潮。

親潮發源於白令海峽,沿堪察加半島海岸和千島群島南下,故名千島寒流或堪察加寒流。它經千山群島向南,把大量的北冰洋冷海水送到太平洋,最後,流幅變寬並分成數支,在北緯40°以北,與黑潮(日本暖流)北上分支匯合,加入向東流向北太平洋流。

因為親潮比黑潮營養更豐富,海洋生物也更富足,所以有「像母親一樣可以孕育魚群」的說法,從而稱為「親潮」。(日本教材的解釋)

親潮流速整體慢於黑潮,冬季流速快於夏季,水溫低,含氧量高,營養鹽多,近似綠色。

它與深藍色的黑潮匯合後,形成明顯的海洋鋒,阻礙魚類潛遊,是理想的漁場,也就形成了北海道漁場,但該處海霧較多,影響航海安全。

親潮黑潮的說法,多用於早期日本翻譯

【新聞連結】

據日本共同社15日報導稱,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汙水的處理方式,日本政府決定排放入海。這一決定最快將於10月內舉行會議最終敲定。

據相關人士介紹,所謂的核汙水,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就是在冷卻核反應堆後殘留的廢水,雖然福島核電站一直在對產生的核廢水進行處理,但是這些廢水中有一種名叫氚的放射性物質很難被去除,這就導致了廢水不斷地堆積在儲水罐中。距今為止,福島核電站的儲水罐裡的廢水已達300萬噸,差不多可以填滿460個標準遊泳池,但是核廢水每天還是以170噸的速度迅速增加。

新的核廢水每天都在產生,核電站的位置是有限的,儲水罐也不能一直造下去,日本也不願意把寶貴的土地資源浪費在造儲水罐上。現在所製造的儲水罐只能最多再用2年,到2022年夏天,這些儲水罐都會被填滿。

對於如何處理這些核廢水,日本政府曾經提出了5種方案,排入海裡、把廢水燒開蒸發、沿著地下管道排入地底2500米、把廢水電解處理、製成核廢水水泥塊埋入地底。這5種處理方法的造價也是依次越來越貴,也費時費力。原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曾發表講話表示,果斷把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大海,讓大海去稀釋核廢水,這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這也是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方法了。

【相關探討】

1~海洋會自淨這些汙染物嗎?

地球上連續廣闊的水體是海洋,海水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鹽分、氣體和少量懸浮物的混合物,海水的經常性運動致使海水具有相對穩定性。海洋水體處在不斷的運動狀態,其海水的運動不僅發生在表層,到近底層的深處均在運動。

如果排放的汙染物超出水體自淨能力,就會發生海洋汙染,其中,核汙染是最具危險性、最難以控制的汙染物之一。貿然排核汙染進水在短期不僅僅會直接影響到日本的海水質量,甚至其他自然要素的質量,而且還會間接地影響到日本的漁業發展,包括水產養殖,海鮮販賣領域以及水產品進出口領域,這也就是日本國內漁民和漁業部門竭力反對此次排汙的主要原因。

2~海流—核去何從

海水運動包括波浪運動、潮汐運動以及洋流運動,其中波浪運動在寬敞的水體面上較為常見,這是由於水質點做周期振蕩運動引起的水面周期性起伏,波浪的能量依次向前傳遞,直至由於摩擦消耗在海底或岸邊而停止;潮汐運動是由於天體引力而引發的周期性漲潮退潮運動,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活;還有一種運動就是我們常見的洋流作用。

廣義的海流概念,是指在天文、氣象、水文、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海洋中的水團沿某一方向的水平運動。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也被稱作洋流,其形成因素多而複雜,比如風的作用、海水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偏轉力、海陸形狀等都會對洋流的形成帶來影響。

按照海流的溫度與流經海區溫度的相對情況劃分,我們將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按照海流形成的動力條件,我們可以將海流分為密度流、風海流、補償流等;按照洋流在垂直水層的位置劃分也可以劃分為表面流和深層流;按照洋流發生的具體區域我們可以將其分為沿岸流、大洋流等。

從報導可知,核汙染廢物在日本會順著洋流進行大規模運動,從而殃及其他區域,那麼在日本海岸,有兩支著名的洋流,它們分別是日本暖流(黑潮)和千島寒流(親潮),而它們分兩路向東運輸汙染物,汙染物再通過太平洋西海岸的兩支反向洋流輸送到更多的地區,此危害可想而知。

3~新能源—核能

能源是能夠提供能量的資源。這裡的能量通常指熱能、電能、光能、機械能、化學能等。

按照產生分類,能源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現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後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轉換而成的能源產品,如電力、煤氣、蒸汽及各種石油製品等;一次能源又分為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及生物質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按照來源分類,可以分為來自太陽的能量:包括直接來自太陽的能量(如太陽輻射能)和間接來自太陽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可燃礦物及薪材等生物質能、水能和風能等);來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種是地球內部蘊藏的地熱能,如地下熱水、地下蒸汽、乾熱巖體;另一種是地殼內鈾、釷等核燃料所蘊藏的原子核能;月球和太陽等天體對地球的引力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隨著全球經濟結構轉型時代的來臨,傳統的能源結構已經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經濟。同時,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對經濟結構調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核能資源通常是指經原子核反應生成能量的資源,與世界能源結構經歷的兩次大變革不同,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並且,核能是一種特殊的清潔能源,在其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核事故等風險問題。例如福島核電站的洩漏。

對於我國的新能源,尤其是核能源發展來看,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也要發展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核能源發展道路。

我國要從主攻技術難題,提高安全性能,加強人才培養,規範運行程序,備份應急預案多個方面入手去解決核能源利用障礙問題。對於核能源的風險問題,核電除了設計、建設、運行安全,還需要考慮在「萬一」的情況下,如何把損失最小化。從國家到核電企業層面都需要做好安全預案,預演。快速應急反應對有效處理核安全事故至關重要。最後,也是至關重要的,是加強對公眾核能安全知識的普及。

目前,鑑於化石能源日益緊缺且碳排放壓力很大、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又面臨高成本門檻的背景,核電仍是一種相對較為經濟、乾淨、可靠的能源選擇。

相關焦點

  • 【自然地理】第二十一講大規模的海水運動(1)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
    1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1.概念:
  • 高中地理核心知識點,洋流專項解析
    複習要點1、認識洋流的形成原因、分類以及洋流的判斷方法2、理解並掌握洋流的分布規律,構建大洋洋流模式,弄清各大洋主要洋流名稱3、依據世界表層洋流分布規律,結合實際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規律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
  • 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常識是行測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
  • 高中地理 | NASA帶你學習世界洋流的分布情況
    NASA公布了最新的洋流照片,這些影像不僅給人以美的感受,而且還科普了高中世界地理洋流的分布狀況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常識是行測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19-11-11  大 中 小
  • 【地理必背】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與影響
    洋流調節了南北氣溫差別,在沿海地帶等溫線往往與海岸線平行就是這個緣故。海洋下墊面的性質是不均一的,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冷、暖洋流上。這也是歷年考試的重點,往同學們多加練習、記憶!世界洋流分布圖其中,洋流是海洋中大股海水的定向流動,洋流的溫度、鹽度和流向在各地大致一定。洋流如按成因而分,有因風的摩擦應力而產生吹送流(drift currt),因海水密度不均而生的密度流(density current),因海面傾斜而生的傾斜流(slope current),及因流體的連續性而發生的補償流(compensation current)。
  • 地理知識 —— 洋流
    洋流是地球上熱量轉運的一個重要動力。洋流調節了南北氣溫差別,在沿海地帶等溫線往往與海岸線平行就是這個緣故。海洋下墊面的性質是不均一的,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冷、暖洋流上。按地理位置洋流按地理位置分為赤道流、大洋流、極地流、沿岸流四種。
  • 在世界海洋眾多的洋流中,你覺得哪一個洋流的規模最大?
    洋流是指全球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洋流運動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高低緯度之間的分布差異,是促使大氣和洋流運動的根本原因。從具體角度來說,洋流可以分為風海流、補償流和密度流,全球洋流運動是一個整體,共同組成了全球大洋的洋流體系,洋流的運動主要受到行星風系、地轉偏向力、海陸分布和海底起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墨西哥灣暖流在世界眾多的洋流中,你覺得哪一個洋流的規模最大?
  • 【專題探究】高考地理中洋流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詳細解讀!
    只做最有用的地理  海洋下墊面的性質是不均一的,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冷、暖洋流上。洋流的形成有許多原因,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定向風的推動。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洋流分布與風帶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洋流流動的方向和風向一致,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 高考地理試題:水循環和洋流模擬試題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習重點   水循環的過程及地理意義   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   結構預習   1、回顧以學過的知識,完成下列圖表   2、水循環   概念:   水在地理環境中空間位置的 ,以及與之相伴的 狀態和 狀態的變化。
  • 全球洋流的成因與分布(航海和租船的朋友看過來)
    至於較為淺海的環流以及洋流系統主要影響並調控大陸的氣候組成。在地球表面,海洋與大陸的分布直接影響氣候分布的組成。在陸地局部和海洋局部地區,影響氣候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和洋流。  海陸對氣壓和風也有明顯的影響,季風主要就是導因於海陸分布產生的加熱不均勻。氣壓分布隨氣溫分布而變化,夏季,大陸是熱源,海洋為冷源,因此陸上氣壓低,海上氣壓高,導致風從海洋吹向大陸;冬季,海洋是熱源,大陸為冷源,海上氣壓低,陸上氣壓高,於是風從陸上吹向海洋。此外,海陸分布也影響海洋環流,間接影響氣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四大漁場、洋流、南非、非洲的氣候)
    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①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帶來了大量的海洋暖溼氣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溼」,帶來充足的水汽和降水。世界的洋流流動方向有一定的規律:①南半球,洋流逆時針流動;②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順時針流動;③北半球中高緯度,洋流逆時針流動。
  • 備戰高考洋流分布規律
    3、按地理位置赤道流:分布於赤道附近海區。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分布於大洋中心,這種洋流類型較多。極地流:分布於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沿岸流:分布於沿海海域,受陸地影響大。例如:我國的沿岸流。
  • 巧計高考地理世界洋流分布規律
    巧計高考地理世界洋流分布規律 2014-11-20 15:18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單元地球上的水重點難點1
    地球上的水之思維導圖相互聯繫的水體1、水體;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分布在不同空間位置的水,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氣水等。(2)遷移交換作用:水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轉化,從而使地球表層各圈層之間,以及陸地和海洋之間實現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交換。(3)影響塑造作用:水循環運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並且使水成為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斷的塑造地表形態。
  • 高中地理:洋流知識點總結
    海洋下墊面的性質是不均一的,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冷、暖洋流上。洋流是歷年考試的重點,希望同學們多加練習、記憶!按成因洋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三種。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按地理位置洋流按地理位置分為赤道流、大洋流、極地流、沿岸流四種。赤道流:分布於赤道附近海區。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聯繫洋流分布推導漁場分布溫帶沿海海域是漁場分布的主要海域,這裡的漁場大多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熱帶和副熱帶的漁場主要分布於離岸風盛行、上升流勢力強大的海域,多位於副熱帶大陸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岸等海域。
  • 地理洋流分布的記憶法則,洋流滿分可以靠它
    大家好,經過一天時間整理圖片,小編和大家分享下地理寒暖流的學習技巧和一些記憶方法。首先先介紹一下洋流的類型1. 如果按洋流的成因劃分:分為三種,即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3.如果按地理位置劃分:分為四種,即為赤道流、大洋流、極地流、沿岸流。赤道流意思就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比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主要分布於大洋的中心。極地流主要分布在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這種在高考中並不常見。沿岸流主要是在沿海,而且受陸地的影響比較大。
  • 洋流的分布規律
    洋流的分布規律這一知識點是教師考試中的,中公教師今天特為大家總結了這一考點的相關知識,並結合練習題進行鞏固,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一、四大環流系統二、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圖注意:1.全球洋流方向:8/0模式;2.北印度洋季風洋流方向:夏順冬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