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識點
1、世界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
①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帶來了大量的海洋暖溼氣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溼」,帶來充足的水汽和降水。
②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對沿岸氣候「降溫減溼」,大氣穩定,天氣晴朗。
世界的洋流流動方向有一定的規律:
①南半球,洋流逆時針流動;
②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順時針流動;
③北半球中高緯度,洋流逆時針流動。
2、非洲的氣候非洲主要分布著5種氣候,大致關於赤道對稱。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
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
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③高原山地氣候:全年乾燥寒冷;分布在東部的高原山地地區;
④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乾燥;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的兩側、索馬利亞半島;
⑤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非洲最南端(南非)。
02例題
南非地理位置獨特,農業、漁業較為發達,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響明顯,耕地的分布不平衡,農業生產地區差異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陸位置,並從航運角度分析其優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為世界著名漁場的優越條件。
(3)概述南非南端的農業地域類型,並分析其特徵。
(4)歸納南非耕地的分布特點,並分析其原因。
答案:(1)①非洲大陸最南部,東部和南部為印度洋,西鄰大西洋。②地處兩大洋之間,是航運要衝;但航線長,交通運輸成本較高,好望角航線有風浪危險。(2)①南非西部為本格拉寒流,為上升補償流,從深海大量營養物質帶到海面;②南部的本格拉寒流與厄加勒斯暖流交匯,海水受到擾動,大量營養物質被帶到海水錶層,有利於浮遊生物的生長,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3)地中海型農業。農作物以小麥、大麥等冬季作物為主,規模相對較小(或以抗旱耐熱的經濟作物為主,例如葡萄、油橄欖等)。(4)①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東北部地區;②原因:沿海地區地勢低平,東北部高原地勢平坦,且降水均大於250mm,適宜耕作;而西部地區降水較少,荒漠化嚴重,不適合耕作。
精講精析:(1)分析南非的地理位置。①南非位於非洲的最南部,東、西、南三側均瀕臨海洋;②南非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運量大;但同時該航線較長,並且好望角附近受到西風的影響,風浪較大。
(2)分析西部和南部沿海漁場的形成。①大陸架附近(沿海地區)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入海河流帶來了大量的營養物質;②西部為本格拉寒流,水流湧升(上升),從深海帶來了大量的影響物質;③南部為寒暖流的交匯處(本格拉寒流+厄加勒斯暖流),海水受到擾動,大量營養物質帶到了沿海的表層海面,有利於浮遊生物的生長,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
(3)分析農業地域類型。①南非的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②因此為地中海農業,適宜種植耐旱的農作物,例如小麥、大麥、燕麥和玉米,或者葡萄、油橄欖和無花果的經濟作物,或者飼養綿羊、山羊和豬等牲畜(耐旱的農作物、木本經濟作物、飼養牲畜相結合)。
(4)分析耕地的分布。①從圖中可以看出,耕地主要分布在南非的沿海和東北部地區,西部地區較少;②在地形方面,沿海平原地勢低平,東北部高原地勢平坦;③在年降水量方面,東北部地區年降水量大於500mm,南部沿海地區也大於250mm,而西部地區降水較少,河流較少,荒漠化嚴重,因此不適宜耕作。
03總結
世界四大漁場的成因、分布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南非的地理位置,分析航運的優勢和劣勢(風浪較大);②根據西部、南部洋流的分布(上升補償流、寒暖流交匯),分析漁場的成因;③根據當地的氣候,分析農業地域類型;④根據地形、降水,分析耕地分布現狀的原因。
世界上主要有四大漁場: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秘魯漁場。四大漁場的成因,可以劃分為兩類:
①寒流+暖流。寒流與暖流交匯的地區,海水受到擾動,深層海水上湧,帶來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例如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東格陵蘭寒流)、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千島寒流)、紐芬蘭漁場(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
②上升補償流。強勁的東南信風,帶走了表層海水,使得深層海水上湧,帶來了大量的營養鹽類,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例如秘魯漁場。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