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潘帕斯草原、南美洲的氣候、背風坡)

2020-12-03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1、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位於南美洲的阿根廷,以牧牛為主。潘帕斯草原發展大牧場放牧業的優勢如下:

①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適宜牧草地生長;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牧牛地成本較低;

③交通便利,鐵路廣布,距離港口較近,方便畜牧產品銷往海外(海上冷凍船);

④與多國接壤,方便產品地銷售與運輸,市場廣闊;

⑤生產規模大,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產品質量高;

⑥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牧場管理先進,並且培育優良牧種。

圖1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

2、南美洲的氣候南美洲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為界。主要分布著8種氣候,分別為:

①三種熱帶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②兩種亞熱帶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③兩種溫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其他:高山氣候。

其中,要特別注意三點:

①南美洲以熱帶雨林氣候(亞馬遜平原)和熱帶草原氣候(巴西高原)為主;

②由於西部安第斯山脈的阻擋,西海岸的氣候沿條帶狀分布;

③受秘魯寒流的影響,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西海岸)氣候較為乾燥,為熱帶沙漠氣候。

圖2 南美洲的氣候分布

02例題

阿根廷地勢西高東低,氣候北熱南冷,中部溫和,大部門地區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區,畜牧業現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運輸發達,以首都為中心形成了放射狀的交通網絡。

(1)簡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特徵及意義。

(2)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為世界牧區的有利條件。

(3)位於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但氣候卻十分乾燥,分析其原因。

答案:(1)①位置: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脈,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與多個國家接壤。②意義: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有利於與鄰國的交往與合作,有利於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2)①自然方面: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降水適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②人文方面:畜牧業專業化、商品化程度高,經營規模大,草場管理現代化,圍欄放牧,培育優良牧種,鐵路與港口交通便利,市場廣闊。(3)地處西風帶,恰好位於安第斯山脈的背風坡,氣流較為溫暖乾燥,水汽較少。

精講精析:(1)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與意義。①分析地理位置時,可以分為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三個方面;②緯度位置方面,南回歸線、35°S緯線穿過阿根廷,阿根廷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緯度跨度較大,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③海陸位置方面,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大西洋,有利於海洋資源的開發和海洋運輸;④與多個國家接壤,有利於與鄰國的交流合作。

(2)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優勢。①自然方面,潘帕斯草原位於東部平原地區,地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並且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降水適宜,水源充足,牧草生長旺盛;②人文方面,潘帕斯草原畜牧業的經營規模大,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較高,牧場管理先進,圍欄放牧、劃區輪牧,並且培育優良牧種;鐵路廣布,臨近港口,交通運輸便利,國內外市場廣闊。

(3)分析巴塔哥尼亞高原的氣候。①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並且沿岸為巴西暖流,增溫增溼,但氣候卻仍然較為乾燥;②這主要是因為該高原位於40°S~60°S之間,即位於西風帶(西北風),但西邊恰好為安第斯山脈,阻擋了西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③該高原恰好位於安第斯山脈的背風坡,因此氣流越過山坡後,下沉,增溫減溼,氣流較為乾燥。

03總結

迎風坡、背風坡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大,解題思路為:①從緯度、海陸和相對位置三個方面,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並分析對農作物種植、海運、跨國合作的意義;②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地形、氣候、交通、市場等),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優勢;③從海陸位置、洋流、盛行風、洋流方面,分析巴塔哥尼亞高原乾燥氣候的影響因素。

地形對氣候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迎風坡降水多(冷溼)、背風坡降水少(暖幹),具體的成因如下:

①迎風坡。攜帶水汽的風(冷溼)遇到山脈的阻擋,被迫抬升,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因此水汽冷凝,產生降水

②背風坡。風越過山頂後(水汽減少),開始下沉,並且隨著海拔的降低氣溫逐漸升高。因此背風坡的氣流較為溫暖乾燥(暖幹),容易引起冰雪融化、森林火災等災害。

圖3 迎風坡與背風坡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與風帶)
    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幹、溼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澳大利亞的氣候、冬季風、風帶的移動)
    01知識點1、澳大利亞的氣候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10°S~42°S)、東半球(113°E~153°E),南回歸線穿過其中,主要分布著7種氣候,各種氣候的成因如下:①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信風帶+迎風坡、沿岸暖流;②熱帶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氣候、水循環、河流補給)
    知識點(1)非洲的氣候分布非洲主要有5種氣候類型,大致關於赤道對稱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山地的垂直地帶性、熱量、溫度帶)
    迎風坡和陽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樣的海拔時,植被比背風坡和陰坡更加茂盛。同一種植被,可以同時分布在高緯度地區、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圖1 山地的垂直地帶性02例題下圖為青藏高原、我國溫帶若干自然帶的關係圖式。讀圖回答1~2題。
  • ...安第斯山脈|亞馬遜平原|南美洲_旅遊|潘帕斯草原|大洲|拉丁美洲
    在自然地理上,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有時也被分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然而,在政治地理上則把墨西哥以北的地方稱為北美地區,墨西哥以南的美洲統稱為拉丁美洲,今天我們講講拉丁美洲的經濟地理簡況。拉丁美洲南北長達11000多千米,東西最寬處有5100多千米,然而最窄的地方巴拿馬地峽僅48千米,拉丁美洲的面積有2056.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2.1個中國的面積。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類型的判斷、非洲、熱帶草原氣候)
    看最低氣溫,熱帶氣候的最低溫在15℃左右,亞熱帶在0℃左右,溫帶則低於0℃(高於-15℃);(2)以水定型:看降水多少、季節分布。①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較多,季節分布均勻;②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較少,季節分布均勻;③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極少,季節分布均勻;④熱帶草原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季節分布不均勻。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西側為熱帶草原氣候,東側為熱帶雨林氣候。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北美洲的氣候、河流流向、地中海氣候)
    01知識點1、北美洲的氣候北美洲主要分布著9種氣候,分別為:①三種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②兩種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亞熱帶溼潤氣候;③兩種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其中,西海岸的氣候均呈條帶狀分布(落基山脈的阻擋),自北向南依次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的自轉、晨昏線、極夜)
    圖1 晨昏線示意圖02例題下圖中,N為北極點,A、P、B位於赤道,M位於地球表面(緯度為67°N),讀圖完成第10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黃D. 北京頤和園雪飛冰封答案:D精講精析:(1)分析白天與黑夜。①圖中N點為北極點,根據地球自轉「北逆南順」的規律,從北極點看,地球為逆時針旋轉;②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白天進入黑夜的分界線,即為「昏線」。
  • 【地理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
    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季氣候、薩瓦納氣 候、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該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5℃,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000毫米。終年高溫、長夏無冬、乾濕季分明是該氣候的突出特點。溼季時植被繁茂,動物活躍;乾季時草木枯萎,動物成群遷往有水、草的地方 。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河流、水補給類型、世界氣候)
    >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氣候。①從圖中可知,該地最低溫度略高於0℃,最高溫度接近30℃,因此為亞熱帶氣候;②該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全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因此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③長江流域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因此選項C正確。亞馬孫河流域為熱帶雨林氣候,恆河流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尼羅河流域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2)分析河流的水補給類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四大漁場、洋流、南非、非洲的氣候)
    圖1 世界洋流的分布2、非洲的氣候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③高原山地氣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土壤鹽漬化的防治)
    ①乾旱地區:氣候乾旱,蒸發旺盛,地下水攜帶著鹽分來到地表,水分被快速蒸發,但鹽分卻在土壤中逐漸累積。②沿海地區:地下水中攜帶著大量的鹽分,隨著蒸發來到地表,地表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水汽慢慢蒸發,鹽分在土壤中逐漸累積。如下圖所示,我國的西北地區、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的土壤鹽鹼化較為嚴重。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亞洲的平均海拔約950m,高原山地和丘陵約佔3/4,平原約佔1/4。圖1 亞洲的地形2、亞洲的氣候18、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徵包括( )①地廣人稀②氣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礦產豐富A. ①②B.市場廣闊答案:D、C、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區的地理特徵。①該地區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②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豐富),因此選項D正確(地廣人稀、礦產豐富)。
  •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高中地理屬於文科範疇,所以在學習上需要背的知識點就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1、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東北地區、等值線、地理信息技術)
    01知識點1、東北的氣候、地形東北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四盟,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裡。下圖示意中國東北地區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的空間分布。讀圖完成5~7題。5、影響甲處等值線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B. 大氣環流C. 地形因素D. 海陸分布6、在中國東北地區,與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空間變化規律基本一致的指標是( )A. ≥10℃積溫B.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水循環、海綿城市)
    水循環的意義可以總結為4個:①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全球水體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②促進了地表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的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③影響了全球的氣候與生態;④塑造著地表形態圖1 水循環的過程02例題下圖為「城市水循環示意圖」,回答第1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太陽活動、黑子、耀斑、七大洲)
    01知識點世界七大洲的範圍世界共劃分為七個大洲,分別為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④南美洲【80° W~40° W,54° S~12° N】,橫跨南北半球。⑤北美洲【170° W~20° W,7° N~72° N】 ,位於北半球。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中國的熱帶草原在哪裡麼?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梅雨、洪水災害、等高線、河流流向)
    圖1 梅雨的成因02例題【自然災害與防治】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回答(1)~(2)題。(1)A地洪水災害多發的月份是_______,其氣候原因是________。(2)在預防洪澇災害時,A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B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答案:(1)6月;受夏季風影響,進入梅雨季節,降水量大,多暴雨(2)植樹造林、修建水庫;退耕還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