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識點
1、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位於南美洲的阿根廷,以牧牛為主。潘帕斯草原發展大牧場放牧業的優勢如下:
①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適宜牧草地生長;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牧牛地成本較低;
③交通便利,鐵路廣布,距離港口較近,方便畜牧產品銷往海外(海上冷凍船);
④與多國接壤,方便產品地銷售與運輸,市場廣闊;
⑤生產規模大,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產品質量高;
⑥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牧場管理先進,並且培育優良牧種。
2、南美洲的氣候南美洲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為界。主要分布著8種氣候,分別為:
①三種熱帶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②兩種亞熱帶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③兩種溫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其他:高山氣候。
其中,要特別注意三點:
①南美洲以熱帶雨林氣候(亞馬遜平原)和熱帶草原氣候(巴西高原)為主;
②由於西部安第斯山脈的阻擋,西海岸的氣候沿條帶狀分布;
③受秘魯寒流的影響,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西海岸)氣候較為乾燥,為熱帶沙漠氣候。
02例題
阿根廷地勢西高東低,氣候北熱南冷,中部溫和,大部門地區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區,畜牧業現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運輸發達,以首都為中心形成了放射狀的交通網絡。
(1)簡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特徵及意義。
(2)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為世界牧區的有利條件。
(3)位於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但氣候卻十分乾燥,分析其原因。
答案:(1)①位置: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脈,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與多個國家接壤。②意義: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有利於與鄰國的交往與合作,有利於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2)①自然方面: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降水適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②人文方面:畜牧業專業化、商品化程度高,經營規模大,草場管理現代化,圍欄放牧,培育優良牧種,鐵路與港口交通便利,市場廣闊。(3)地處西風帶,恰好位於安第斯山脈的背風坡,氣流較為溫暖乾燥,水汽較少。
精講精析:(1)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與意義。①分析地理位置時,可以分為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三個方面;②緯度位置方面,南回歸線、35°S緯線穿過阿根廷,阿根廷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緯度跨度較大,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③海陸位置方面,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大西洋,有利於海洋資源的開發和海洋運輸;④與多個國家接壤,有利於與鄰國的交流合作。
(2)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優勢。①自然方面,潘帕斯草原位於東部平原地區,地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並且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降水適宜,水源充足,牧草生長旺盛;②人文方面,潘帕斯草原畜牧業的經營規模大,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較高,牧場管理先進,圍欄放牧、劃區輪牧,並且培育優良牧種;鐵路廣布,臨近港口,交通運輸便利,國內外市場廣闊。
(3)分析巴塔哥尼亞高原的氣候。①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並且沿岸為巴西暖流,增溫增溼,但氣候卻仍然較為乾燥;②這主要是因為該高原位於40°S~60°S之間,即位於西風帶(西北風),但西邊恰好為安第斯山脈,阻擋了西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③該高原恰好位於安第斯山脈的背風坡,因此氣流越過山坡後,下沉,增溫減溼,氣流較為乾燥。
03總結
迎風坡、背風坡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大,解題思路為:①從緯度、海陸和相對位置三個方面,分析阿根廷的地理位置,並分析對農作物種植、海運、跨國合作的意義;②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地形、氣候、交通、市場等),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優勢;③從海陸位置、洋流、盛行風、洋流方面,分析巴塔哥尼亞高原乾燥氣候的影響因素。
地形對氣候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迎風坡降水多(冷溼)、背風坡降水少(暖幹),具體的成因如下:
①迎風坡。攜帶水汽的風(冷溼)遇到山脈的阻擋,被迫抬升,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因此水汽冷凝,產生降水;
②背風坡。風越過山頂後(水汽減少),開始下沉,並且隨著海拔的降低氣溫逐漸升高。因此背風坡的氣流較為溫暖乾燥(暖幹),容易引起冰雪融化、森林火災等災害。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