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山地的垂直地帶性、熱量、溫度帶)

2021-01-09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山地的垂直地帶性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類型也會發生變化。山地垂直地帶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3個規律:

①基帶。山麓地區分布的植被(基帶),與當地的植被分布一致;

②山腳-山頂。從山腳至山頂,氣溫越來越低(熱量條件越來越差),植被越來越稀疏;

③迎風坡、陽坡。迎風坡和陽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樣的海拔時,植被比背風坡和陰坡更加茂盛。

同一種植被,可以同時分布在高緯度地區、低緯度高海拔地區。

圖1 山地的垂直地帶性

02例題

下圖為青藏高原、我國溫帶若干自然帶的關係圖式。讀圖回答1~2題。

1、R所代表的自然帶可能是( )

A. 苔原帶

B. 溫帶草原帶

C. 亞寒帶針葉林帶

D.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2、導致自然帶沿OF方向發生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

A. 熱量

B. 水分

C. 風力

D. 光照

答案:B、A

精講精析:(1)分析R地的自然帶。①圖中一共有9種自然帶,每次固定三個,看變化規律;②看最低的三個自然帶,沿著OE方向(橫坐標),依次為高山荒漠帶、高山草原帶、高山灌叢草甸帶,即都是高山,但植被逐漸變得稠密;③看中間的三個自然帶,沿著OE方向(橫坐標),依次為山地荒漠帶、山地草原帶、山地暗針葉林帶,即都是山地,但植被逐漸變得稠密;④看最高的三個自然帶,沿著OE方向(橫坐標),依次為溫帶荒漠帶、R、溫帶及山地針闊混交林帶,因此都應該是溫帶,並且也逐漸稠密。因此R為溫帶,自然帶介於荒漠和森林之間(因此為草原),因此R為溫帶草原帶,選項B正確。

(2)分析影響OF方向自然帶變化的主導因素。①沿著OF方向(縱坐標),依次為高山—山地—溫帶,即海拔逐漸降低,因此熱量條件逐漸變好,選項A正確;②看最右邊一側,自下而上依次為高山—山地—溫帶,植被依次為灌叢草甸—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即也是由於熱量條件逐漸變好,植被越來越茂盛。

03總結

溫度帶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將9個自然帶,從下到上分為三層,逐層看植被的變化,進而確定OE方向(橫坐標)的變化為:荒漠—草原—森林;OF方向(縱坐標)的變化為:高山—山地—溫帶,進而確定R地的自然帶(溫帶草原帶);②分析OF方向高山—山地—溫帶的變化中,影響自然帶分布的主要因素(海拔的降低,導致熱量條件變好,植被變得更加稠密)。

熱量的多少,取決於氣溫(影響因素有緯度、海拔、下墊面狀況、大氣條件等)。根據熱量條件,我國依次劃分為6個溫度帶(5個溫度帶和1個高原氣候區):

①熱帶。積溫≥8000℃,一年三熟,種植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②亞熱帶。積溫≥4500℃,一年兩到三熟,種植水稻、冬小麥、玉米、棉花、油菜等;

③暖溫帶。積溫≥3400℃,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種植冬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④中溫帶。積溫≥1600℃,一年一熟,種植春小麥、玉米、大豆和甜菜等;

⑤寒溫帶。積溫<1600℃,一年一熟,種植春小麥、馬鈴薯等;

⑥高原氣候區。積溫<2000℃,部分地區一年一熟,種植青稞等。

其中,日平均氣溫連續≥10℃的天數叫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的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即為積溫。

圖2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氣候、水循環、河流補給)
    知識點(1)非洲的氣候分布非洲主要有5種氣候類型,大致關於赤道對稱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光照資源、大氣逆輻射、農業區位)
    圖1 我國光照資源的分布2、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熱量來源。大氣的受熱可以分為三個過程:①太陽暖大地:射向地球的太陽輻射(短波輻射),一部分被大氣吸收和反射,另一部分到達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溫度升高;②大地暖大氣。地面升溫後,將熱量傳遞給近地面的大氣(長波輻射),一部分被大氣吸收,使得大氣溫度升高(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最主要最直接的熱量來源);③大氣還大地。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③高原山地氣候:全年乾燥寒冷;分布在東部的高原山地地區;④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乾燥;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的兩側、索馬利亞半島;⑤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PM2.5、逆溫現象、大氣受熱過程)
    發生在高壓控制區,在高空盛行下沉氣流(乾燥),在下沉停止的界面,界面上方的空氣溫度高、下方空氣溫度低,即「上暖下冷」現象;⑤湍流增溫。發生在湍流區,湍流上升時(乾燥氣流)氣溫會快速下降,在湍流上升停止的界面,界面下方的空氣溫度低、上方空氣溫度高,因此出現「上暖下冷」現象。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東北地區、等值線、地理信息技術)
    01知識點1、東北的氣候、地形東北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四盟,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裡。東北地區的西部是高原山地(大興安嶺),中部和東北部是平原(東北平原),周圍山地環繞(小興安嶺、長白山),森林資源豐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河流、水補給類型、世界氣候)
    >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氣候。①從圖中可知,該地最低溫度略高於0℃,最高溫度接近30℃,因此為亞熱帶氣候;②該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全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因此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③長江流域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因此選項C正確。亞馬孫河流域為熱帶雨林氣候,恆河流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尼羅河流域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2)分析河流的水補給類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與風帶)
    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幹、溼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③高原山地氣候:全年乾燥寒冷;分布在東部的高原山地地區;④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乾燥;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的兩側、索馬利亞半島;⑤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五帶的劃分、洋流、搬運、堆積)
    01知識點1、地球五帶的劃分(溫度帶)根據有無太陽直射、極晝極夜,將地球劃分為五個溫度帶:①熱帶:位於南回歸線~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全年高溫;圖1 地球上五帶的劃分2、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
  • 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萬能地理大題答題模板
    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萬能地理大題答題模板很多人在寫地理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才能提高成績,往往在地理答題上丟分,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技巧,供參考!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下切侵蝕、河流水補給、景區設施布局)
    :(1)分析峽谷與瀑布的形成。①圖中為溫帶地區,並且山地的海拔較低,全年積雪應該較少,因此冰雪融水不是主要的補給類型,選項B錯誤。如果為高緯度的寒帶地區,該海拔的山地有可能會有較多的冰川的積雪;②如果圖中湖泊是由火山口積水而成,則湖泊應該是源頭。但圖中並不是這樣,湖泊的上遊仍有河流(圖中右下角,即東南部),湖泊是河流流動過程中形成的,不是火山口積水而成,選項D錯誤。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三個特點: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亞洲的平均海拔約950m,高原山地和丘陵約佔3/4,平原約佔1/4。①主要的地形單元有: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②面積較大的半島及島嶼有: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馬來群島、日本群島等。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土壤鹽漬化的防治)
    圖1 我國鹽鹼地的分布02例題【環境保護】下表為我國西北某區域,三個年份鹽漬化土壤面積的統計,讀表回答(1)~(2)題。(1)1990~2010年該區域土壤鹽漬化的變化是________。(2)該區域防治土壤鹽漬化,應該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答案:(1)①鹽漬土壤總面積增大;②中度和重度鹽漬土壤面積增大,輕度面積減少。(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墾荒,退耕還草。精講精析:(1)分析鹽漬土壤面積的變化。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風暴潮、低壓中心、風向的判斷)
    ①天氣: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氣流,水汽冷凝,成雲致雨;②風向:在水平方向上,氣流湧向氣旋中心,並發生偏轉(北右南左),因此表現出的旋轉方向為【北逆南順】。①天氣: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下降氣流,天氣晴朗;②風向:在水平方向上,氣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動,並發生偏轉(北右南左),因此表現出的旋轉方向為【北順南逆】。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高線、山脊、山谷、相對高度)
    常見地形的等高線特徵為:①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②盆地:等高線閉合,中間低、四周高;③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垂直於山脊線作輔助線,輔助線的海拔中間高兩側低;④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垂直於山谷線作輔助線,輔助線的海拔中間低兩側高;⑤鞍部:位於兩個山峰之間,呈馬鞍狀;⑥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海拔急劇下降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的流向,夏季風,工業區選址)
    則工業區應該布局在盛行風向的下風向(西、北),或者或者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北),或者垂直於盛行風向的郊區(北部、西部的郊區)。中央商務區答案:A、C精講精析:(1)分析河流的流向。①圖中黑色的實線為等高線,沒有標明數值,則觀察等高線的凸出方向來判斷河流流向;②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為河流的上遊。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四大漁場、洋流、南非、非洲的氣候)
    :全年乾燥寒冷;分布在東部的高原山地地區;④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乾燥;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的兩側、索馬利亞半島;⑤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農業、漁業較為發達,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響明顯,耕地的分布不平衡,農業生產地區差異大。
  • 高考地理試題: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模擬試題
    第1講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一、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   1.表現: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及其________上的差異。   2.成因:不同地域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不同狀況。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垂直地帶性) 水熱狀況 ________________ 海拔較高的低緯山地   2.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遙感技術、農業、人口遷移)
    圖1 我國的人口遷移2、農作物種植的影響因素農作物種植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①自然因素:氣候(溫度、降水)、地形(耕種、排水)、土壤、水源(遠近、是否充足)等;②社會經濟因素:市場(遠近,大小讀圖完成1~3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太陽活動、二氧化碳、全球變暖)
    圖1 太陽各個圈層的太陽活動02例題1、劇烈的太陽活動產生的太陽風,吹襲地球,可能引起(加快洋流流速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①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一種,太陽風吹襲地球,會干擾地球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幹擾無線電短波通訊,從而使衛星導航失效,選項D正確;②太陽風不是真的現實中的風,只是一種粒子流,因此對地球上的風力發電、生活耗能等沒有影響。(2)分析海洋「生物泵」的作用。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水循環、海綿城市)
    圖1 水循環的過程02例題下圖為「城市水循環示意圖」,回答第1題。1、採用「可呼吸地面」之後,上圖中四個環節的變化符合實際的是( )A. a增加B. b增加C. c減少D. d減少答案:B精講精析:(1)分析圖中的水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