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土壤鹽漬化的防治)

2021-01-15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土壤鹽鹼化土壤鹽鹼化(鹽漬化),是指在氣候乾旱、蒸發旺盛或近海地區,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在蒸發的過程中,隨著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後,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

①乾旱地區:氣候乾旱,蒸發旺盛,地下水攜帶著鹽分來到地表,水分被快速蒸發,但鹽分卻在土壤中逐漸累積。

②沿海地區:地下水中攜帶著大量的鹽分,隨著蒸發來到地表,地表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水汽慢慢蒸發,鹽分在土壤中逐漸累積。

如下圖所示,我國的西北地區、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的土壤鹽鹼化較為嚴重。

圖1 我國鹽鹼地的分布

02例題

【環境保護】下表為我國西北某區域,三個年份鹽漬化土壤面積的統計,讀表回答(1)~(2)題。

(1)1990~2010年該區域土壤鹽漬化的變化是________。

(2)該區域防治土壤鹽漬化,應該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

答案:(1)①鹽漬土壤總面積增大;②中度和重度鹽漬土壤面積增大,輕度面積減少。(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墾荒,退耕還草。

精講精析:(1)分析鹽漬土壤面積的變化。①從整體上看,1990~2010年該區域鹽漬土壤總面積不斷增大,由1238平方千米增加到1742平方千米;②從鹽漬土壤類型上看,中度和重度鹽漬土壤面積大幅增加,輕度鹽漬土壤面積有所減小。

(2)分析土壤鹽漬化的防治措施。①西北地區的土壤鹽漬化,主要是由於氣候乾旱(蒸發旺盛)、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排水不暢)、植被不良(大風天氣較多,將鹹水湖的鹽分吹到周圍土地上)等因素引起的;②因此,可以通過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解決排水不暢的問題,減少地下的礦物鹽類被帶到地表;③禁止盲目墾荒,或者退耕還草,增加地表植被覆蓋度,涵養水源,減弱蒸發作用,同時可以防風固沙。

03總結

我國的西北地區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分析1990~2010年鹽漬土壤總面積、各種類型面積的變化;②依據西北地區土壤鹽漬化的成因(氣候、灌溉、植被等),分析土壤鹽漬化的防治措施。

我國的西北地區,位於大興安嶺以西,崑崙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①地形:東部是高原,西部是山地和盆地(相間分布);

②降水:年降水量小於400mm,是我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

③植被:由東向西,氣候逐漸乾旱,植被依次為: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圖2 我國西北地區的地形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東北地區、等值線、地理信息技術)
    01知識點1、東北的氣候、地形東北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四盟,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裡。下圖示意中國東北地區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的空間分布。讀圖完成5~7題。5、影響甲處等值線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B. 大氣環流C. 地形因素D. 海陸分布6、在中國東北地區,與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空間變化規律基本一致的指標是( )A. ≥10℃積溫B.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光照資源、大氣逆輻射、農業區位)
    知識點1、我國的光照資源我國的光照資源(日照時數)分布不均,東南少,西北多,主要的影響因素有:①晝夜長短。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多;②大氣汙染。大氣汙染較為嚴重,會削弱太陽輻射,削弱地面接收的光照;③天氣。
  • 高中地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介紹荒漠化的防治
    1.自然因素——為荒漠化創造條件 (1)基本條件——氣候乾旱 西北地區是全球相同緯度降水量少、乾旱程度嚴重的地帶。乾旱是本區域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遙感技術、農業、人口遷移)
    01知識點1、人口的遷移人口遷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空間移動。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成為主要的人口遷入地區。讀圖完成1~3題。土壤D. 機械化3、在農業方面,運用遙感技術能夠( )①監測耕地變化②調查作物分布③估測糧食產量④跟蹤產品流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B、A精講精析:(1)分析糧食產量上升的原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梅雨、洪水災害、等高線、河流流向)
    圖1 梅雨的成因02例題【自然災害與防治】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回答(1)~(2)題。(1)A地洪水災害多發的月份是_______,其氣候原因是________。(2)在預防洪澇災害時,A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B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答案:(1)6月;受夏季風影響,進入梅雨季節,降水量大,多暴雨(2)植樹造林、修建水庫;退耕還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潘帕斯草原、南美洲的氣候、背風坡)
    圖2 南美洲的氣候分布02例題阿根廷地勢西高東低,氣候北熱南冷,中部溫和,大部門地區土壤肥沃(1)簡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特徵及意義。(2)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為世界牧區的有利條件。(3)位於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但氣候卻十分乾燥,分析其原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颱風、日落日落方位、正午太陽方位)
    圖1 世界颱風的分布2、日出、日落方位不同的季節,太陽日出、日落的方向不同。據此回答1~2題。1、這種民居所處環境的突出特點是( )A. 晝夜溫差大B. 秋雨綿綿C. 氣候溼熱D. 颱風頻繁2、6月8日當地地方時15時,照射土拱的太陽光來自( )A. 東北方向B. 東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的流向,夏季風,工業區選址)
    01知識點1、河流流向的判斷具體的判斷方法如下:①地勢的高低:河流從海拔高的地區,流向海拔低的地區;②等高線的凹凸:等高線凸出的方向,即為河流的上遊;③海陸關係:河流從陸地流向海洋,不能從海洋流向陸地;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北美洲的氣候、河流流向、地中海氣候)
    如下圖所示,支流與幹流夾角為銳角,銳角指向西北,因此河流流向為:東南—>西北,即東南地勢高、西北地勢低。1、該地實施「北水南調」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勢逐漸升高②北部地區溼潤多雨③農業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較為密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1993年該州「水銀行」沒有運作,是因為當年中南部地區( )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高線、山脊、山谷、相對高度)
    如下圖所示,A、B兩點間共有4條等高線,等高距為50m,則兩點間的相對高差:(4-1)×50<H<(4+1)×50,即150m< H <250m。讀圖回答1~2題。1、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有關,圖中林木密集區位於( )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亞洲的平均海拔約950m,高原山地和丘陵約佔3/4,平原約佔1/4。18、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徵包括( )①地廣人稀②氣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礦產豐富A. ①②B.市場廣闊答案:D、C、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區的地理特徵。①該地區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②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豐富),因此選項D正確(地廣人稀、礦產豐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氣候、水循環、河流補給)
    知識點(1)非洲的氣候分布非洲主要有5種氣候類型,大致關於赤道對稱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澳大利亞的氣候、冬季風、風帶的移動)
    圖2 氣壓帶、風帶(春分/秋分)02例題36、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鐵礦石生產國和出口國,下列三幅圖分別為澳大利亞部分區域示意圖、鐵礦石的出口國家和地區(2)夏季;從亞洲吹來的東北季風越過赤道後,偏轉為西北季風,從海洋吹來,給①地帶來大量的降水;冬季;冬季的氣壓帶的風帶向北移動,③地受到西風帶控制,西風從海洋吹來,給③地帶來大量的降水。精講精析:(1)分析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的有利條件。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
    知識點(1)地方時的計算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相鄰時區間隔經度15°。在計算地方時時,遵循以下兩個口訣:東早西晚。東邊的地區,永遠比西邊地區的時間早。比如北京時間為12:00,而西邊烏魯木齊則晚兩個小時,為早上10:00。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北極星、恆星運動、地球自轉)
    推導過程如下圖所示:①∠1+∠4=90°,∠3+∠4=90°,因此∠1=∠3;②又由於∠2=∠3(內錯角相等),因此∠2=∠1(即高度角 = 當地緯度)。讀圖回答1~2題。1、根據上圖判斷,攝影師拍攝的地點位於( )A. 低維地區B. 中緯地區C. 北極附近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五帶的劃分、洋流、搬運、堆積)
    圖1 地球上五帶的劃分2、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圖2 世界洋流的分布02例題讀下圖,回答1~2題。沉積作用答案:C、D精講精析:(1)分析珊瑚礁的分布。①從圖中可以看出,珊瑚礁大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即位於熱帶的溫暖海域,因此選項C正確;②北美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但卻並沒有珊瑚礁分布,因此選項B錯誤;③圖中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分布著多個群島,但並沒有珊瑚礁分布,因此選項A錯誤;④太平洋中部也分布著多個珊瑚礁,但該處的島嶼規模較小,發育的河流較少,因此選項D錯誤。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水循環、海綿城市)
    圖1 水循環的過程02例題下圖為「城市水循環示意圖」,回答第1題。1、採用「可呼吸地面」之後,上圖中四個環節的變化符合實際的是( )A. a增加B. b增加C. c減少D. d減少答案:B精講精析:(1)分析圖中的水循環過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風暴潮、低壓中心、風向的判斷)
    知識點氣旋、反氣旋氣旋與反氣旋,是兩種相反的天氣系統,它們的天氣、風向分別為:(1)低壓與高壓中心)02例題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發生了一次強風暴潮,這次風暴潮是由低壓系統、向岸風共同引起的,海水湧向陸地,給沿岸地區造成較大損失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的影響、四大漁場、六大板塊)
    01知識點1、六大板塊圖1 六大板塊示意圖2、洋流的影響圖2 世界洋流的分布02例題下圖為英國的地形、洋流分布圖,讀圖回答2~3題。使歐洲西部地區氣溫升高、溼度降低C. 洋流進入北冰洋海域後,使當地能見度變好D. 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英國的地理位置。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港口、聚落選址)
    讀圖完成第5題。5、河曲地段的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類型,組合正確的是( )A. 甲——流速慢——沉積作用——倉儲用地B. 乙——流速快——侵蝕作用——住宅用地C.甲——流速快——侵蝕作用——水利設施(防洪堤)答案:D精講精析:(1)分析甲乙兩地的水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