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機場安檢員在T3國際安檢現場執行開機檢查任務時,發現圖像內有類似鎂棒的物品,經過開包員的仔細檢查,在包內發現一個特殊手環,單獨過檢後確認為手環式鎂棒,屬於新型違禁物品。
因為鎂棒屬於火種類的違禁物品,不能託運也不能隨身攜帶登機,因此處理方式也和火種一樣。旅客可以選擇讓其他人幫忙帶回,或者選擇自棄,或暫存在首都機場。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安檢區域內的安檢服務臺可以辦理免費30天物品寄存服務。
據首都機場安檢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查獲的鎂棒多是容易檢查的普通樣式,比如鑰匙形的棍狀,而手環式鎂棒還是第一次被查獲。手環式鎂棒的外形看起來更帶隱蔽性。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鎂棒是一種戶外生存常用取火設備,也稱打火石。戶外生存常用取火設備通常有鎂條、鎂棒、鎂塊等,此次查獲的是一種新型、易攜帶的手環式鎂棒。
打火石由於防水、易打火的特性,深受戶外生存愛好者的喜愛。但將鎂棒放入隨身手提袋及託運行李內可能由於撞擊產生火花,造成安全隱患。為保障飛行安全,禁止隨身及託運行李內攜帶打火石。
通過了解,該旅客是戶外旅遊愛好者,攜帶鎂棒只為在特殊情況時取暖或求救使用,無其他用意。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最近首都機場安檢部門多次發現旅客藏匿火種現象。「腰上、鞋裡……各種想不到的地方藏著火柴、打火機和點菸器。」安檢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安檢查獲的打火機中有很多存在偽裝效果,比如手機、口紅、兒童玩具、背包飾品、手錶、鋼筆、腰帶等。這些「偽裝」設計巧妙,普通人肉眼難以分辨。不過,這些奇形怪狀的打火機,還是逃不過安檢員的眼睛。此類打火機一旦被查獲,此類情況基本都是按藏匿來處理,將可能面臨罰款和拘留的處罰。
文/本報記者 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