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集團:以科技創新推進全球「四型機場」標杆建設

2020-09-09 國際空港信息網

「聚焦『四型機場』,以技術創新推動『四型機場』標杆建設;打通『一個鏈條』,以『用』為主帶動產學研,打通深度融合的創新鏈條;創新技術體系,創新產品產業,創新生態建設,創新制度機制。」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劉雪松在2020年集團年中工作會上明晰了集團公司「4-1-4」技術創新工作思路。

隨著民航業的快速發展,為更好地適應發展形勢,首都機場集團於2017年正式把創新能力列入戰略目標。從制度創新到科技創新,由點到面,創新覆蓋安全、運行、服務等機場全鏈條,穩步系統推進。

「著力構建集團公司研發中心、成員單位廣泛的技術創新和研髮型企業三級創新體系;打造信息數據中心,提升數據管理水平,實現產業數位化,成立研發平臺公司,專注研發科技產品,實現數字產業化;搭建交流會展平臺,吸引內外部企業參與『四型機場』創新,搭建科創產業園平臺,引入外部市場主體圍繞機場創新。」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郟建青表示。以科技創新為關鍵,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從頂層設計到制度保障、資源配置、人才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為科技創新奠定基礎並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進一步加大集團科技創新力度,為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客貨智能齊抓 夯實安全基礎

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客流量大、關注度高,如何讓客貨運輸更安全、更便捷,始終是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的重點和關鍵所在。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很方便、很快捷。」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內,旅客稱讚智能安檢設備的便捷。經過實地測算,單條安檢通道平均每小時最多可通過260人,較傳統安檢通道多出100人,旅客通行效率明顯提高。「大興國際機場使用的智能安檢系統,充分發揮了科技智能識別優勢。在檢查旅客隨身攜帶的常規行李物品時,安檢員通過智能安檢系統完成安全識別和處置,有效消除了可疑行李與安全行李混雜在一起的安全隱患。」首都機場安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理念提出到研發再到測試歷時數年,智能安檢系統充分應用了人工智慧、自動物流、物聯網、信息集成等多種高新技術。智能安檢系統有效提升空防安全裕度,用科技創新滿足旅客需求,讓旅客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便捷體驗。目前,大興國際機場共投入使用了58套智能安檢設備。這些設備將在首都機場集團旗下的機場乃至國內機場逐步推廣使用。

隨著客流量的增長,航空貨運量也在持續增加,「重客輕貨」的觀念正在行業內逐步扭轉。疫情防控期間,航空貨運更是一枝獨秀。

「為提高安檢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貨運智能統一安檢系統採取航空貨物數位化、安檢判圖集中化、安檢放行電子化等一系列新舉措,實現數據的一次錄入和重複利用。」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貨運辦總經理韓偉說。該系統成為大興機場貨運區一大科技創新亮點,是智能化技術在航空貨運領域的首次運用,系國內首創。後續,首都機場貨運區安檢系統和管控模式將得到完善,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首都機場集團科技創新在客貨空防安全方面持續發力。幹線機場加快部署「旅客智能安檢系統」「旅客高效安檢通道」等自動化設備,提高旅客安檢效率;河北機場集團加快研發「基於智能旅客安檢系統平臺的旅檢X光機多場異地集中判圖系統」,提高支線機場安檢水平;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對旅客智能安檢系統進一步優化,集成毫米波門信息等。

5小時縮至3分鐘提高運行效率

一個日客流近30萬人次、日航班達1700架次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航班高密度起降,機坪車輛高頻次運行,旅客轉乘高效接駁,需要高精度的數學算法作為系統支撐。如何讓一個年客流量上千萬乃至億人次的機場運行順暢、效率更高,國內外大型機場都有賴於A-CDM(空地協同決策系統)這一空域運行資源與地面運行資源統籌協調的集成系統。

早在2010年,首都機場就創新開發了A-CDM系統,至今實現3次迭代升級。「首都機場的這套系統涉及航班運行的51個節點,3886個用戶端,而且每周都會接到新的用戶申請。」在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相關技術人員說。隨著科技創新的持續推進,該系統功能越來越完善,覆蓋單位越來越廣泛。與國外相關系統比較,首都機場A-CDM系統其中一個創新點在於設計的運行節點更多。圍繞用戶訴求進行持續創新,搜集的信息更全面,提供的決策信息更精準。

生產智能資源管理系統作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重要的科技創新亮點,被納入民航局新產品推廣名錄,也是支撐首都機場高效運行的另一個重要信息系統。其機位、登機口功能日前完成上線運行。

「生產智能資源管理系統運用針對首都機場實際情況而專門設計的元啟發式人工智慧分配算法,全面融合147條分配規則,在當前每日700餘架次航班的情況下,完成機位、登機口資源的自動分配僅用1分鐘。按照疫情前航班量計算,每日1700餘架次航班,操作時間可由5個多小時縮短為不到3分鐘,旅客廊橋使用率提升3%~5%。」首都機場信息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0年,智能生產運行系統在呼和浩特機場首創。該系統至今歷經4個版本的升級迭代,實現了系統的持續更新換代,並形成了適用於超大、大、中、小型機場的各類型產品。

「搭建了資源調配監控、數據互聯共享、標準規章執行、輔助管理決策四大平臺,實現了航班生產保障過程的智能化,並具備安全風險智能化監控、運行數據科學化分析等多種功能,為提高運行資源使用效率、增強安全防控水平提供了信息化平臺支撐,促進了航班正常性的有效提升,增強旅客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內蒙古機場集團參與並見證該項目持續創新曆程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創新圍繞客貨服務從點滴做起,提高運行效率,推進機器人、無人駕駛、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登機橋自動對接儀工程樣機」和「智慧冷鏈項目」建設在成員單位穩步推進。

細節制勝 改善服務體驗

「看一眼屏幕,就顯示驗證成功了,也不需要拿出身份證,真智能啊!」王女士作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One ID」全流程刷臉通關服務的「體驗官」,體驗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刷臉通關」的服務。在北京大興國際場出行的旅客,處處能感受到科技創新魅力帶來的美好出行體驗。打開手機隨時能看到行李運輸軌跡;下了飛機,馬上就能鎖定行李的位置。行李就像旅客在網上購買的一件快遞,每個移動的節點清晰有序,也使每一位旅客心裡更踏實。如今,旅客可以隨時通過大興機場App、微信小程序等,實時查詢自己行李的狀態。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我國率先使用中國製造行李系統的大型樞紐機場之一,採用了國際最先進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行李追蹤技術。相較於傳統光學的掃描識別,RFID通過行李條內嵌晶片識別行李身份信息,不受行李條碼位置、質量、光線等條件影響,提高了5%的識別率,可達到99.5%以上。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緊緊圍繞旅客出行改善服務體驗,貫穿機場客貨運行的全鏈條,科技創新覆蓋旅客出行全流程。首都機場開展空港綜合交通智能服務技術研究,江西機場集團建設智慧航顯系統、哈爾濱機場打造「一臉通關」、內蒙古機場集團在所轄機場全面推廣機場旅客服務平臺、首都機場旅業公司研究推出「一站式」旅客出行服務平臺......

據了解,首都機場集團公司2019年科技項目立項達114個,全集團共取得專利34項,軟體著作權達44項,其中發明專利為5項。據了解,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累計使用民航局「新技術指南」中的新技術達78項,累計使用「集團公司新產品推廣示範目錄」產品達50項。

「加強和鼓勵科學技術人才發展,創新培養形式、健全培養制度、深化培養成果,加快培育補充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科技創新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人才。」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宋勝利強調。明晰新思路,聚焦關鍵點,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一流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四型機場」標杆,努力打造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機場管理集團,助力民航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首都機場集團第一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召開 一維科技應邀出席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四型機場」建設的指示要求
  • 首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凝聚智慧力量 搭建供需平臺
    科技改變世界,創新引領發展。2020年10月10日至16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北京成功舉辦第一屆四型機場技術創新大會,圍繞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中的創新課題,搭建集團公司「4-1-4」技術創新體系對接交流平臺,匯聚民航內外各行業、各領域創新力量,共同推動「四型機場」標杆建設。
  • 鄂爾多斯機場四型機場建設初顯成效
    >,助力實現民航強國建設目標,鄂爾多斯機場將四型機場發展理念貫穿於機場規劃、建設、運營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注重統籌謀劃,勇於創新改革,建設成效初顯。近期,民航局機場司發布了《關於全國四型機場建設要素調研的報告》,報告中公布了全國機場四型機場要素應用情況(四型機場要素包括技術要素和制度體系要素)。
  • 首都機場集團旗下8家機場通過ACI健康認證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韓磊 通訊員張博、田旭 報導: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疫情防控先進經驗的認證與輸出,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四型機場,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組織旗下機場積極參加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 Council International,簡稱「ACI」)健康認證項目。
  • ...標杆——「五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郭雁池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題:力爭打造全球空港新標杆——「五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郭雁池新華社記者李德欣、郭宇靖、夏子麟歷時4年多的建設和前期籌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9月25日正式投運。作為世界上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標誌性工程,大興國際機場有哪些創新和亮點?投運後如何釋放運力?
  • 首都機場集團加快綠色步伐 打贏藍天保衛戰
    車隊結構升級工作推進有力。各相關單位嚴格落實民航局「重點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用設備/車輛應100%使用新能源;其他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設備/車輛中,新能源設備/車輛佔比不低於50%」的要求。自2018年10月以來,集團共淘汰燃油車近800臺,新增新能源車1800餘臺;截至2020年7月底,幹線機場新能源車佔比提升了17個百分點。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舉行2020年度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暨「四型機場」建設推進匯報會
    11月9日上午,為切實提升應急救援能力,持續推進「四型機場」建設及法定自查工作,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舉行了2020年度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暨「四型機場」建設推進匯報會。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民航新疆管理局、民航烏魯木齊監管局、南航新疆分公司、中航油新疆公司、烏魯木齊航空公司、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地窩堡機場分局、新疆機場集團以及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分公司等單位組成觀摩團全程參與了系列活動。
  • 「四型機場」建設大會舉辦,昊兆推進廈門機場智慧升級
    機場 助力民航強國」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在廈門圓滿召開。這次會議是提升四型機場建設水平,助力民航強國建設和新時代機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會議。大會主論壇上,民航局機場司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民航四型機場示範項目」名單,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成功入選。
  • 江西機場集團創新模式積極推進藍天保衛戰
    為全力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任務,貫徹落實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要求,江西機場集團高度重視,主動作為,積極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工作主動探索,自主創新。江西機場集團在沒有成功模式可以借鑑的前提下,主動探索車輛尾氣改造工作並進行改造實驗,經過5個月的定期監測、使用反饋和總結改進,確保車輛改造後尾氣排放自檢結果與送檢結果均符合國家排放標準。之後,江西機場集團又全面啟動產權車輛的自主尾氣改造工作,此項工作作為「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首批亮點項目」受到了民航局的肯定和認可。
  • 首都機場:「鏗鏘玫瑰」綻放國門
    該班組曾先後獲得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級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民航局及全國總工會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班組現有黨員23人,平均年齡34歲,是一個充滿友愛和傳承的集體。近年來,鏗鏘玫瑰班組持續總結和優化班組管理經驗,從管理提升和業務促進兩個維度構建了一整套班組制度管理體系,不僅連續3年獲得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級「優秀服務班組」稱號,還於2020年通過層層選拔獲得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四型」標杆班組榮譽稱號。
  • 首都機場成為內地首家獲得國際機場協會健康認證的機場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曹亞敬 報導: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疫情防控先進經驗的認證與輸出,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四型機場,集團公司組織旗下機場積極參加國際機場協會健康認證項目。10月14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順利通過健康認證,成為內地首家獲得認證的機場。
  • 2020年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即將在廈門舉行
    中國民航網訊:10月29日-31日,2020年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將於在廈門舉行。本次大會以「聚力四型機場 助力民航強國」為主題,將開展論壇、成果展等系列活動,分享、總結四型機場建設發展成果,助力民航強國建設和新時代中國機場業的高質量發展。
  • 首都機場機坪管制職責已由華北空管局正式移交至首都機場
    機坪管制移交最大的目標是提升效率,雙方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眼睛向內,及時總結經驗,持續優化運行流程,不斷擴大工作成果,最終實現空管和機場雙方運行效率提高的目標。三要加強協同配合,推進工作融合。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韓志亮表示,當前,首都機場正在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打造「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標杆,也希望成為國內大型樞紐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的新標杆。前期準備:定方案 定目標 定步驟定方案。
  • 2020中國四型機場發展高峰論壇於上海圓滿落幕
    茶歇之後,由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於佔福發表「從立體航空生態(城市、航司、機場)視角再議機場角色定位與主動發展思路」演講,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王曉鴻博士就「四型機場規劃建設發展脈絡」發表精彩演講,對四型機場的建設的整體項目將會涉及到困難以及規劃時應注意的決策做出危機預判。
  • 廊坊市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1日下午,廊坊市政府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發展、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綜合保稅區規劃運營、民航科教產業園、航空物流、航空科技創新及總部經濟等領域開展合作。
  • 四招「秘籍」首都機場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
    為持續推進綠色機場建設,保質保量完成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要求,首都機場精心「排兵布陣」,採用了引入高新技術鑄造核心環保力量,建立制度體系持續養成環保習慣,靈活自主創新逐一攻克環保難關,多維培育國標、行標專研環保人才等四招「秘籍」,為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保駕護航。
  • 中國商飛與首都機場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9月30日,為深入貫徹中國民航局「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落實新時代民航強國和四型機場建設工作部署,中國商飛公司與首都機場集團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越讓和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雪松,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宋勝利的共同見證下,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吳永良與首都機場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郟建青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西部機場集團「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
    「十三五」以來,西部機場集團橫跨陝寧青甘四省(區)的11個機場建設正密集推進,9條跑道、229個停機位、近100萬平方米航站樓的建設工程接續展開,全力建設西北對外開放大通道。在陝西,全速構建以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支線為支撐、通用機場為補充的機場格局。
  • 首都機場商貿公司完成四家新店開業-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陳喆 報導:首都機場商貿公司在嚴格落實各項防疫工作部署要求的基礎上,穩步加快新店開業籌備進度,在元旦來臨之前順利完成了4家新店面的開業工作,進一步營造首都機場零售商圈良好的節日氛圍,為寒冬中往來奔波的旅客送去一抹亮色、一絲溫暖。此次新開業的4家店面是分別位於二號航站樓公共區出發層的觀宋、絕味,以及三號航站樓隔離區內的zoodle與愛慕先生。
  • 北京大興機場綜保區構建跨界共享新模式
    王志信表示,大興機場綜保區是推動京冀兩地協同發展和港區融合發展的首個重大項目,由北京市、河北省、首都機場集團兩地三方共同建設管理運營,為國內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京冀兩地將依託大興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立足京津冀,面向全球,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保稅加工、保稅服務等業務,按照綜合保稅區「五大中心」的功能指引,積極推進「保稅+口岸+N」的業務發展,以物流匯聚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以供應鏈融合產業鏈、創新鏈和消費鏈,統籌推進與臨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和雄安新區的協同發展,將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打造成為東亞地區連接全球的資源要素配置中心、京津冀自由貿易港探索建設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