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響鈴180年,19世紀電鈴至今仍在正常運行,是永動機嗎?

2020-09-04 趣味探索

歷史車輪一直不停地滾動,不論你是在吃飯、睡覺,還是在工作,從未停止過,與此同時,人類社會也一直曲折地向前發展,在21世紀的2020年裡,人類科技又達到了一個新巔峰,特別是航天科技,可以說已經是非常先進了,多個高科技人造物讓人眼界大開。

載著小行星巖石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飛到1000萬公裡外的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航行在太陽系外星際空間中的美國旅行者1號星際飛船,穿越在擁有無數個小天體柯伊伯帶的新視野號飛船,這無一不突顯人類超高的航天科技。

社會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並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之上,科學實驗就是來驗證科學技術發揮作用有多大,持續時間有多長,使用後是否會出現不良影響,所以科學實驗重要性已經顯而易見了。

在歷史上,人類進行很多次科學實驗,其中不乏有奇葩的科學實驗,例如,接近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至今只滴9下滴,經歷了三任管理,只為證實瀝青是一種粘性很強的液體,17世紀,科學家尼格·布朗德到處收取人類尿液,愛人,親戚,朋友,甚至到軍隊直接收,最後收到5500升,只為了能夠體驗出黃金,還有上個世紀,違背倫理道德的前蘇聯人猿雜交實驗,曾有5位年輕女性參與。

而從19世紀40年代持續至今的一項科學實驗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因為這項科學實驗已經持續了180年,比接近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還要長得多,要知道在1840年,我國還處在清朝時期。這項科學實驗名稱為「牛津電鈴」,一個被雙層玻璃給罩住的奇怪電鈴,據說它已經持續響鈴了180年,至今還在正常運行。

據說,「牛津電鈴」由羅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在1840年購買,現在仍存放在英國牛津大學克拉倫登實驗室內,由於時間過於久遠,沒有人準確地知道「牛津電鈴」 實驗的主要目的是什麼,不過科學家估計可能是為了驗證電池耐用性,還有「電鈴」的持久能力。

「牛津電鈴」有兩個黃銅鈴鐺,上方固定著一對串聯起來的樁式電池,簡稱電樁,中間懸掛一個直徑約4毫米的金屬球快速撞擊兩邊鈴鐺,振蕩頻率為2赫茲,科學家估算,截止到2020年,拍板(金屬球)已經敲擊鈴鐺10億次,成為世界上最耐用電鈴,創下了吉尼斯記錄。

為何180年前「牛津電鈴」仍在發出響聲

儘管這是一個180年前的老古董,但是科學家對電樁內部構成仍然顯得很棘手,只知道外層塗層是黃色硫磺,內部可能是帶有銀、鋅和可其他材料層的電解液,也可能是乾電池。電鈴是根據靜電力原理設計的,當金屬球碰到其中一個帶正電鈴鐺時,發出響聲後,拍板(金屬球)會充電,然後被靜電力所排斥。

接著金屬球被另一隻帶負電鈴鐺所吸引,當拍板(金屬球)碰到另一隻鈴鐺時,再次發出響聲,會再次充電,於是金屬球一直在兩個鈴鐺之間重複,儘管靜電力需要高電壓來產生,但是拍板(金屬球)僅將少量電荷從一個鈴鐺帶到另一個鈴鐺,所以「牛津電鈴」電耗非常低,可以持續運行下去。

最神奇之處就是「牛津電鈴」上的兩個巨大的電樁,180年過去了,為何裡面一直存在電,儘管科學家對此很好奇,但沒有人願意去打開它,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對設備造成傷害,搞不好會讓持續了180年的「牛津電鈴」科學實驗終止,成為科學界千古罪人。

「牛津電鈴」是永動機嗎?

「牛津電鈴」持續敲擊了180年,可以被認為是永動機嗎?答案:NO,因為隨著電池電量的減小,「牛津電鈴」遲早會有一天停止下來,也許是2020年,也許是2050年,也許是2100年。有人表示,「牛津電鈴」曾經停擺過,中途更換過電池,這樣來看,「牛津電鈴」根本算不上是永動機。

總而言之,「牛津電鈴」這項科學實驗讓我們認識到電池的耐用極限,能夠持續使用180年,希望這項科學實驗能讓現代科學家研究出更經久耐用的電池,造福人類。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持續響鈴180年,19世紀電鈴至今仍在正常運行,是永動機嗎?
    而從19世紀40年代持續至今的一項科學實驗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因為這項科學實驗已經持續了180年,比接近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還要長得多,要知道在1840年,我國還處在清朝時期。這項科學實驗名稱為「牛津電鈴」,一個被雙層玻璃給罩住的奇怪電鈴,據說它已經持續響鈴了180年,至今還在正常運行。
  • 運轉180多年的牛津電鈴實驗,內部構造仍是謎,這是永動機嗎?
    牛津電鈴實驗開始於1840年,這個實驗至今仍然還在進行中。那這個實驗到底是幹嘛的呢?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論證「觸張力理論」,這個理論是一個當時比較流行的靜電力學和化學作用理論,不過這個理論現在已經過時了。這個實驗設備包括了兩個黃銅鈴鐺,每個黃銅鈴鐺都被安放在一個乾電池堆的下方,構成了一個簡單的串聯的乾電池堆的電路。
  • 響了100億次,放電180年的牛津電鈴,科學家卻不知電池構造
    但筆者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持續供電180年之久的神秘電池,因為它從1840年被展出以來,一直為一個電鈴供電,按它的振動頻率來看,已經持續打鈴100億次!180多年前的老古董電鈴,被雙層玻璃封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但請不要以為這是個擺設,它是一個正在工作的電鈴,而且從1840年被購買以來,它一直就在正常工作,請注意,這個電鈴沒有任何電線接到外界,全部的能量來自於內部的兩個乾電池!
  • 運轉175年,撞擊達100億次,牛津電鈴詮釋了什麼才叫「永動機」!
    那麼一顆沒有充過電的電池可以永遠使用嗎?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放在英國牛津大學克拉倫登實驗室(Clarendon Laboratory)裡。該裝置由一個懸掛在兩個小鈴鐺之間來回移動的金屬球組成,當金屬球擊打鈴鐺後會發出響聲。雖然這個裝置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它很不一般。要知道,這枚牛津電鈴距今已有175年的歷史,並且已經發出過100多億次撞擊聲響。
  • 電鈴的工作原理與電鈴電路
    電鈴是電磁鐵的一個重要應用,由於條件的限制,對電鈴原理的理解與教學一直是廣大老師和學生們的一大痛點,學生看不懂,老師說不清,針對這個問題,亮子老師專門製作了一個動畫,讓大家一眼看懂電鈴的工作原理!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可按如圖先經過電鈴的電磁鐵,再經過B接線柱、鈴錘彈片、動觸點、靜觸點、接線柱A、開關回到電源的負極,當然,電鈴的工作與電流方向沒有關係,電流方向接反也是可以的!
  • 地球能夠運行46億年,到底依靠的什麼呢?難道它是永動機?
    後來的科學家通過他的這一定律,提出了永動機的概念。在一些科幻大片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永動機的好處。一直以來,科研人員都希望能夠創造出永動機,憑藉它帶來的能量,對外太空進行探索。有人猜測,一旦人類創造出永動機,進入外太空便不再是一句空話。對此,科學家卻給了所有人當頭一棒。他們表示永動機被創造出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可能為0,就像人類根本無法達到光速是一個道理。
  • 永動機不可能實現嗎?那為什麼太陽系,自行運轉了46億年!
    永動機不可能實現嗎?那為什麼太陽系,自行運轉了46億年!大家都知道,永動機是一種可以在不從外界輸入能量的情況下,持續運動和對外工作的機器。無數科學家已投入永動機的研發中,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因為永動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但是有些人提出了疑問,既然永動不是可能的,那為什麼星系一直在自己工作,甚至我們的太陽系已經運行了46億年。根據這個原理,人類可以創建永動機嗎?
  • 人類與「永動機」的千年恩怨五:如何避免掉入「永動機」陷阱?
    然而,不乏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認為「永動機」是發財致富的好機會,在發財夢的慫恿下,一些牛鬼蛇神也出來渾水摸魚了。甚至到了21世紀的今天,還能在各處找到他們的影子。 持續不斷的「永動機」騙局 我們的故事從19世紀初開始說起,1812年,美國費城的雷謝弗聲稱他發明了一種「發生器」,不需要外力就可以驅動其他任何機器。他還在費城向公眾展示他的永動機,收取門票賺了一大筆錢。後來他的騙局被曝光,他又把機器搬到了紐約繼續他的財路。
  • 昱見|人類對永動機的研究,真的只是白忙一場嗎?
    1917年4月15日,美國專利局發布了一則聲明,宣布此後不再接受任何關於永動機的專利註冊。自此,自13世紀以來在歐美活躍了近700年的永動機研製熱潮,被主流科學界正式籤署了死刑判決書。此後,世界各地雖然仍有人不信邪,致力於此項研究,但都只能被歸入奇聞的行列了。永動機,一種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能永遠對外做功或保持運轉的機器。
  • 永動機 600 年,為什麼21世紀還有人相信這樣的龐氏騙局?
    永動機的概念誕生很早,早在12世紀的時候,時至今日,印度人民依然沒有放棄這個狂熱的想法,在歐洲,早期最著名的一個永動機設計方案是十三世紀時一個叫亨內考的法國人提出來的。他提出:輪子中央有一個轉動軸,輪子邊緣安裝著12個可活動的短杆,每個短杆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這樣輪子就會永無休止地沿著箭頭所指的方向轉動下去,並且帶動機器轉動。
  • 如果說永動機不存在,那地球為何能持續自轉幾十億年?
    在我們的科學家的研究之中,曾經試想過我們是否能夠製造出永動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因為永動機所帶給我們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因為他是一種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輸入就能夠自行運轉的機器。不過這個想法雖然是美好的,但是在現實之中卻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 研究永動機的人知道是白忙一場,為什麼還要前赴後繼?
    人類對永動機的研究,真的只是白忙一場嗎?製造出「永動機」曾經是人類最美好的願望,無數能人術士為之付出辛勤汗水,但如您所願沒有一個獲得成功!當然早在十九世紀中葉能量守恆定律就被發現了,我們可以這樣簡單來描述能量守恆定律:「孤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簡單的說就是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但很多執著研究「永動機」的朋友卻對這個歷經數百年檢驗的真理嗤之以鼻,總覺得自己是個天才,肯定能找到打開「永動機」殿堂的大門!
  • 地球不停旋轉了幾十億年,它是永動機嗎?
    如果你了解了「能量守恆定律」之後,就知道世界上不會有所謂的「永動機」了。能量守恆定律是這樣表述的:「孤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地球公轉和自轉的速度變化不符合「永動機」的概念我們地球每天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並且它自己也在自轉。
  • 什麼是永動機?為什麼永動機禁止發明
    歷史上著名的永動機騙局有:1、自動輪騙局:1714年,德國人奧爾菲留斯聲稱發明了一部名為自動輪的永動機,這部機器每分鐘旋轉六十轉,並能夠將16公斤的物體提高相當的高度,當他宣布了這一消息並進行了公開實驗後,名噪整個德國。
  • 「永動機」騙局從未消亡
    吉力騙局  偽裝巧妙至今仍有技術信仰者  美國費城機械師吉力,於1872年聲稱利用「以太能」的原理髮明了一種永動機,能產生前所未有的動力。他聲稱,能夠從1夸脫(0.946升)的水中產生足夠的能量,把30節火車車廂從費城移到紐約市。
  • 網友問:既然沒有永動機,為何地球能持續自轉40多億年?
    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永動機是不存在的,地球自從誕生之日起,已有45億年的歷史,但是地球的自轉速度在減慢,這正是能量守恆的體現。 在物理學中,永動機是指在外界不輸入能量,或者只有單一熱源的提前下,就能源源不斷地對外做功的機械。
  • 為何說永動機是騙局?人類研究上千年都未成功,未來會成功?
    你知道嗎?世紀中葉以前,在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尚未確立時,人類對永動機的研究熱潮就已生生不息,相關歷史記載表明,永動機的概念發端於印度,並在公元12世紀傳入歐洲,之後在歐洲,這一新概念圈粉無數,甚至被妖魔化若干個世紀,例如記錄在冊的,也就是歐洲最早、最著名的出現在13世紀的永動機設計方案,是由一個名為亨內考的法國人提出,在他的設計中,輪子中央處有一個轉動軸,邊緣等距地安裝著12根活動短杆,每個短杆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
  • 永動機真的不存在嗎?為什麼太陽系旋轉了幾十億年,依然沒停下
    引言:人類曾經嘗試製造出永動機來,但最後都失敗了,這些失敗的例子似乎在告訴人類,永動機是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的。但反觀我們的太陽系,它已經運轉了幾十億年,難道它就不像一個永動機系統嗎?為什麼它能夠一直運轉下去呢?
  • 我們為什麼造不出永動機?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嗎?這本書告訴你
    實際上,作者加來道雄認為,因為違背了已知的物理定律而被認為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科技很少,在這本書裡他一共只列出了兩個話題:一個是永動機,一個是預知未來。我們要知道,自古以來就有無數人試著製造永動機,也有很多人聲稱自己真的創造出了這種能夠永遠運行、不消耗能量、只會創造無窮無盡能量的神奇機器,當然這些人和他們的發明最後都被證實是失敗的。
  • 既然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那麼宇宙中存在嗎?
    引言:永動機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話題,因為這個概念既體現出了能量守恆定律,又體現了人類對科學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但實踐證明,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既然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那麼宇宙中存在嗎?答案或許並非如你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