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科學大院」公眾號
作者:魯超
前面幾章裡,我們講述了許多「正義」的「宇宙大盜」的故事,他們追求的是宇宙真理,對抗的是造物主制定的宇宙規律,他們希望的是由此能造福人類文明。然而,不乏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認為「永動機」是發財致富的好機會,在發財夢的慫恿下,一些牛鬼蛇神也出來渾水摸魚了。甚至到了21世紀的今天,還能在各處找到他們的影子。
持續不斷的「永動機」騙局
我們的故事從19世紀初開始說起,1812年,美國費城的雷謝弗聲稱他發明了一種「發生器」,不需要外力就可以驅動其他任何機器。他還在費城向公眾展示他的永動機,收取門票賺了一大筆錢。後來他的騙局被曝光,他又把機器搬到了紐約繼續他的財路。在1813年紐約市的一次展會上,富爾頓(第一個製造出輪船的人)挺身而出要揭穿騙局。他很快在一些隱藏的木條背後發現一條細線,這條線穿過一堵牆進入閣樓,在閣樓上,一個男人正在轉動曲柄,通過那根細線驅動整個裝置。
富爾頓是蒸汽輪船的發明者,還兼職打假(圖片來源:wiki)
1870年,康乃狄克州的威利斯發明了一臺超級複雜的設備,號稱攻破了永動機世紀難題,並申請了專利。權威雜誌《科學美國人》還刊登了一篇《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發現》,報導了這臺有著神奇能源的機器。最終,一項調查發現了這臺超級複雜的設備裡竟然隱藏了一個電源。
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個美國人基利宣稱自己發明了一種「感應共振電機」,並聲稱這來自一種神秘的「以太技術」。一大批資本家還真相信了基利的超級發明,紛紛投資。然而騙局究竟不能長遠,幾個月以後基利的騙局就被戳破了,他受到審判鋃鐺入獄,而投資者卻損失了近500萬美元。調查發現,原來,他的電機裡隱藏了一個氣壓管。
基利和他那沒用的機器(圖片來源:wiki)
進入20世紀,騙子們也沒有停下他們的腳步。
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哈裡·佩裡戈聲稱自己開發了一種設備,可以提取空氣裡的「以太波」。1917年12月15日,他在美國國會上展示了這個裝置,然而經過調查,相關人員報告說,他的設備中含有一塊隱藏的電動機電池。
半個世紀以後,工程師約瑟夫·帕普宣稱自己發明了一種基於惰性氣體燃料混合物的發動機,並申請了專利。1968年,帕普向包括費曼在內的觀眾展示了他的作品,費曼堅持拔掉發動機的一個插頭。不幸出現了,發動機爆炸,費曼的助手當場死亡,另有兩人重傷。
這次事件後,費曼評價帕普「不過是一名詐騙犯罷了」。而帕普反咬一口:「就是因為費曼過來亂指揮,才造成了這次爆炸。」後來,費曼和帕普達成了庭外和解。
在這個問題上,你是相信費曼還是帕普呢?
帕普的惰性氣體發動機(圖片來源:google)
後來,科學家們仔細研究了帕普的專利,發現其中有兩個電極用於點火,還有兩個電極用於驅動一個扇形齒輪。有趣的是陰極裡竟然有4克釷232(作為α粒子源),而陽極也有兩克銣137和三克磷15用於激發惰性氣體,這些元素都是放射性物質。
從原理上來說,帕普的設計似乎是可行的,貌似它是將核能以另一種方式轉化成可做功的機械能。因此近年來,也有人給帕普翻案。
帕普的引擎設計(圖片來源:google)
多國神奇鬧劇之「水變油」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還出現了一場關於「水變油」的神奇鬧劇。
圭多·弗蘭奇是伊利諾州利文斯頓的一名藍領工人,他虛構了一個德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克拉夫特博士,並宣稱自己獲得了這位博士發明了的一種綠色粉末,這種粉末加到水裡以後,立馬就可以讓水變成汽油。他將這種「發明」命名為「mota」,其實就是將原子(atom)反過來寫。他還將其做成廣告,發布在《國家揭秘者》雜誌裡,希望大家投資。沒想到這種拙劣的騙術還真的忽悠了很多中小投資者,由此他還騙取了一大筆錢。
弗蘭奇在演示自己的「魔術」(圖片來源:wiki)
而當人們需要他提供配方時,他表示由於擔心石油行業會打壓水制汽油粉配方,所以不能透露這種配方。後來由於投資者不斷給弗蘭奇施壓,弗蘭奇被逼無奈,竟然拿出一份綠色食用色素,想要矇混過關。
1954年,騙局再也無法延續,當地的投資者開始遊行示威,弗蘭奇被送上法庭,奇怪的是竟然有一位證人承認「mota」燃料是有效的,弗蘭奇死裡逃生。直到1979年,正義終於到來,對弗蘭奇的第二次審判將他投入大牢,騙子終於到了他應該呆的地方。
弗蘭奇被判處5年監禁,並於1983年去世(圖片來源:google)
類似弗蘭奇「水變油」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1996年,印度的皮萊聲稱,他能夠通過一種草藥配方將水轉化為汽油。他就憑藉這種忽悠獲得了20英畝(約81000平方米)的土地來種植他的作物。但事實上,每當演示的時候,他都將提取物換成煤油。2016年10月,皮萊被判詐騙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看來在印度作惡的成本還比較低……)
印度的水變油(圖片來源:google)
1984年,哈爾濱公交車司機王洪成聲稱自己發明了一種「水基燃料」,在那個解放思想的年代,他一下子走紅,各種媒體大肆宣傳,他開始在全國各地「巡迴表演」。
1993年1月28日,《經濟日報》發表《水真能變成油嗎?》的文章,稱此是繼傳統四大發明以來的中國「第五大發明」。並質問道:「為什麼1983年就問世的發明成果,9年後的今天仍未正式傳入使用?為什麼如此重大、足以改變中華民族命運和人類文明運行軌道的發明,至今未能得以推廣?……廣大讀者也許能提出十萬個『為什麼』。」「晚一天開發王洪成的發明成果,人類就多一天犯罪。」
水變油,這種宇宙級神技當然是高新科技(圖片來源:google)
現在的我們看到這種鬧劇可能會覺得好笑,水是H2O,而礦物油是碳氫化合物,要製造將氧原子變成碳原子的核反應,必須恆星級的高溫才行。但這種無釐頭的事情就這樣真實地發生了,而且王洪成的「威名」竟然還持續了十幾年,他究竟是怎樣讓這種驚天騙局瞞天過海的呢?
最早,他用的應該是電石,電石遇水生成乙炔,一點就著,電石粉就是所謂的「水基燃料」。
後來,他的「膨化燃料」實際上是乳化油,也就是在水和柴油的混合物裡加入乳化劑得到均一的微乳液,從外觀上看澄清透明,和我們喝的水別無二致(當然它絕不可飲用)。在演示的時候,加入破乳劑,就可以破壞穩定的乳液體系,讓水油分離。現在學過高分子化學的本科生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大學期間應該也都做過這樣的實驗。
據說,王洪成還得到了60萬元的撥款,在物資匱乏的80年代,這可算得上是巨款了。可是他並沒有用這筆款項投資自己的「水變油」事業,而是回到哈爾濱買了兩套房子。事實上,一直到90年代末,他的「水變油」也一直停留在口頭和演示,並沒有生產出一兩真正的燃油。1998年,王洪成因為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這段鬧劇總算消停了一陣。
水變油,連吃瓜群眾都看不下去了!(圖片來源:《我愛我家》劇照)
時隔20餘年,今年(2019年)又迎來了一樁「大喜事」,5月23日,一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的新聞在網上迅速引起熱議。該發動機由青年汽車製造,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表示,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而且南陽市委書記為此點讚。
根據公開的信息,這不過是一種鋁燃料電池,單獨加水是無法行駛的。網絡上的回應也讓人深感欣慰。這麼多年的義務教育、大學擴招初見成效,大部分人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科學素養。面對這種違背基本自然規律的事情,群眾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
王洪成和"水氫發動機」堪稱「中國永動機」的兩座「高峰」,但是,中國「永動機」第一人只能是——黃維。
在各種各樣關於解放戰爭的影片(如《大決戰》)裡,我們都能看到這位被評價為「書生」,抑或「書呆子」的國軍將領。話說他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之後,進了戰犯管理所,每天看外面的水搖轆轤,他突發奇想,既然重力無處不在,為什麼不能發明一種永久轉動的機器呢?於是,「書呆子」將軍走上了研發「永動機」的不歸路。
影片《大決戰》裡的劇照(圖片來源:《大決戰》劇照)
有一次,張治中到管理所看望戰犯,黃維趁此機會,委託張治中把申請從事永動機研究的報告帶給中科院。中科院回覆說,這項研究是絕對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但是黃維竟一直悶著頭研究。最後的結局是,在眾目睽睽下,黃維的「永動機」只轉動幾圈便停了下來。
1980年,黃維和撫順管理所的管理員們一起在撫順工廠裡鑽研製造永動機(圖片來源:google)
總之,看了這麼多「妖魔鬼怪」的表演,我們應該明白,本篇提及的這些 「永動機」追求者不過是「偽科學」的製造者,他們真是「非壞即蠢」。說他們蠢,是因為歷史上已經有了那麼多的先例,明明看看書就能明白的道理,還非要去投身這項貌似偉大的事業,在網絡發達的今天,這就更沒必要了。說他們壞,那就是他們抓住任何可能坑蒙拐騙,發不義之財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正義可言,就更不用談科學上的對錯了,只要是噱頭,便可以被包裝,甚而被利用起來。
看到「富氫水」、「水素水」這種顛覆化學的噱頭,連分子式都給改了,真要能成絕對是諾獎級別的大發現,我們能說什麼呢?(圖片來源:google)
如何避免落入「永動機」陷阱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總結經驗教訓呢?
首先,是做好科學教育,不能讓孩子被動地接受刻板的教科書裡的知識,更要讓他們重溫科學史上的成敗,科學最偉大的是它可以通過可重複的實驗而得到檢驗,一個科學理論、科學發明背後是無數次的失敗,總結失敗也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不然,我們先輩的血汗就白白浪費了!
其次,要做好科普教育,發揮網絡的力量,深入基層,及時消滅偽科學言論,就消滅一起,不讓「牛鬼蛇神」有生長的土壤。
最後,對於以「永動機」等噱頭為名騙取不義之財的,一定要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畢竟,智商差一點不是錯,拿出來騙人就是你的不對了!
人民日報1978年刊文《驅除永動機的幻影》(圖片來源:百度)
(全文完)
文章首發於科學大院,轉載請聯繫cas@cnic.cn
科學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臺,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主辦、中國科普博覽團隊運營,致力於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讀、社會熱點事件的科學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