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RFID系統中耦合器定向性設計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377.htm

RFID系統在全球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被譽為21世紀將會快速發展的新型技術。RFID系統可以應用於多個頻段,不同頻段有著不同的特點,UHF頻段的RFID系統讀取速度較快,識別距離較遠,近年來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本文將重點討論在UHF頻段中,RFID系統中微帶定向耦合器設計的改進方案。

在很多RFID系統中,有一些微波多埠器件,放置於reader天線和信號處理模塊中間,用以分離輸出的reader 信號和tag散射的信號,比如環形器,定向耦合器等等。環形器體積較大,又需要鐵氧體材料,製作成本較高,而微帶型的定向耦合器通常體積比較小,又很容易加工,因此在這些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微帶耦合器一般是用一段長度為1/4波長的微帶耦合線構成,在平行的兩段導帶兩端分別加上兩個埠,構成定向耦合器的四埠網絡。

但是,因為微帶線傳輸的模式不是嚴格的TEM波,有少量的縱向場分量,造成了奇偶模式傳輸相速度不平衡,直接導致了微帶耦合器的定向性降低。如公式(1)所示:

在這個公式中,i=e,o。從上式可以看出,奇偶模相速度是不一樣的,這不但會影響到微帶耦合器的耦合性能和定向性能,還會使得頻帶變窄。在這一點上,帶狀線比微帶線要好一些,因為帶狀耦合線周圍填充介質是均勻的,奇偶模相速度一致,傳輸TEM波,本身就比微帶線要有優勢,但加工要麻煩一些,粘合中還會引入別的誤差。

正因為上述的原因,現在市場上的定向耦合器的隔離度僅僅只有-30dB左右,定向性通常不會超過20dB。本文所介紹的一種新型的改進方案,即是在耦合端添加高阻抗線,使得耦合端不匹配,有一定量的反射。這種反射能量經過微帶線傳輸至隔離端,從而抵消部分隔離端的洩露能量,使得定向性大大提高。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可以看到,在指定頻點,隔離度可以達到-50dB以下,定向性可以達到-30dB。

1 耦合器模型的理論分析和仿真

微帶定向耦合器在ADS中的模型如圖1所示。是一個四埠器件,中間是一段耦合線。四個埠分別連接於外部的50Ω埠。從5點到7點是高阻抗線,7端點接地,這個長度是一個變量。連接每個埠(3埠除外)的微帶線寬度是2.25mm,長度是14.4mm,3埠連接的微帶線寬度是1.4mm,長度是5mm。耦合線的長度是57.7mm,導帶寬度是2.1mm,導帶間距是O.45mm。本文主要討論高阻抗線的作用,所以先將高阻抗線長度置於零。PCB板採用PTFE材料,介電常數是2.5,厚度是0.5cm。

首先利用理論分析方法分析該定向耦合器。利用ADS中的line calculation工具,可以得到各個條線的特性阻抗和電長度。連接1,2,4埠的微帶線特性阻抗為36.24Ω,電長度為22.6°,連接3埠的微帶線特性阻抗是50Ω,電長度為8.2°。耦合線的特性阻抗是37.5Ω,奇模阻抗為33.72Ω,偶模阻抗為41.73Ω,耦合度為 -19.48dB,電長度92.4°。理論上說,如果耦合線的長度為90°,耦合的能量最大,耦合端電壓最大,這從公式(2)可以看到。在ADS中,對這樣一款定向耦合器的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


式中:C為耦合度;V3為耦合端輸出電壓;V0為耦合器輸入端電壓。顯然,當長度為90° 時,tanθ=0,V3=CV0,耦合端信號最大。而該耦合器的長度為92.4°,基本上符合耦合器的基本理論,這個耦合度的數值應該和S31的數值接近。從後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這個數值和矩量法計算的結果是基本一致的。另一個重要的參數是S41這個參數在理想耦合器理論中為0,但實際中顯然不為0,因為奇偶模的不平衡性,其性能有可能變差,甚至很差。另外用傳輸線等效理論分析辦法,分析輸入S11參數,但這種辦法也只能是粗略的分析,這是由於微帶線傳輸的奇偶模相速度不平衡,奇偶模分量也很難計算。不過因為耦合度比較低,可以假設1埠到2埠的耦合線為一根獨立的無耗傳輸線來計算。1,2埠的阻抗均是50Ω。利用公式(3)可以計算的結果是,Zin1=44.25-j10.24 Ω,Zin2=30.7+j7.71 Ω,Zin3=37.12+j10.65 Ω。這裡的1,2,3指的是圖上標的點。用公式(4)可以計算得到Γ=0.13+j0.138,S11=-14.4dB,從這個數據上看來阻抗匹配不是很好。現在的理論分析結果用以和後面的矩量法計算結果進行比較。

圖2(a)是S31和S41的圖,在900MHz時S31為-19.116dB,S41為-25.589dB。圖 2(b)是S11的圖,在800MHz~1GHz之間,S11均在-12dB和-20dB之間。從圖2上可以看出,這個耦合器的性能並不好。首先是S11 在900MHz時僅為-15.39dB,定向耦合器是一個直通的設備,一般來說S11必須要在-30dB以下才合適,否則插入損耗有些過大,對系統有一些損害。另外定向性過低,在900MHz時,隔離度為-25.589dB,耦合度為-19.116dB,定向性只有6dB左右,而且在整個頻段,定向性都不超過8dB。這個結果顯然比較符合上文計算的結果,S11=-15.39dB接近上文中的-14.42dB,而S31=-19.116dB和最大耦合功率的理論值-19.48dB也比較接近。

這樣的性能顯然是不滿足要求的。因為tag標籤散射的信號和reader發射的信號功率差距在40~50 dB以上。而該耦合器的定向性只有8dB,很難分離tag信號和reader信號。這在tag信號輸出端主要表現為,reader信號幅度比tag信號大得太多。尤其在放大器的輸出端,tag疊加在reader的連續波信號上部,很可能在tag信號還沒有放大到足夠可以檢測時,放大器就已經飽和,這樣是很有害的。下面將調整定向耦合器的高阻抗線尺寸,使得耦合器達到比較好的指標。

2 耦合器的改進方法及效果

在這一節中,主要講述一種耦合器改進方案,即是添加高阻抗線法。如圖1,高阻抗線的終端接地,屬於短路線,絕大多數的能量會反射回來。在理論上,利用這些反射的能量抵消耦合器在隔離端(port4)的能量以提高其隔離度。4埠洩露的能量除了耦合器本身的隔離度不佳以外,在實際應用中,還包含有從2埠反射回來的信號在4埠上的耦合,這個反射信號主要是天線的失配造成。在這裡僅認為2埠是理想的匹配負載。在理想耦合器中,隔離端洩露的信號比耦合端的信號延遲90°,而抵消信號和隔離端信號應該正好相差180°。由於是抵消信號主要由高阻抗線終端反射,因此在圖1中,4 點到7點的電長度應該為90°左右。這樣,反射信號傳輸至4點就會出現反向,然後再傳輸至6點,和隔離端的信號也正好是反向的。調節高阻抗線的寬度,可以控制反射信號的功率;調節其長度,可以控制反射信號的相位。經過調節,高阻抗線的長度為53.7mm,寬度為0.4mm,這個長度加上連接3埠的5mm 短微帶線,電長度接近90°(91.2°)。仿真的S11,S31和S41結果如圖3所示。

從圖3中明顯可以看出,S11隻有很小的變化,這是因為耦合到3,4埠之間耦合線的能量比較小,對輸入反射係數影響比較小,而在改進型中,並沒有改變除了高阻抗線以外的參數。S31和S41均有變化,尤其是s41變化很明顯,從-25dB變到-51dB,而S31也有變化,從-19dB變化到-21dB。S31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增加了高阻抗線,3埠的匹配狀況發生改變,反射增加了,因此3埠的能量有小幅度下降。 S41下降非常明顯,到了近乎-51dB,致使定向性超過30dB,這是因為高阻抗線的反射抵消。這個定向性已經非常高,超過了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定向耦合器的指標,這樣的定向耦合器在RFID系統的應用中是很有用的。值得指出的是,雖然應用了這樣高性能的耦合器,reader信號仍然比tag信號要大很多,但系統分辨力是增加了,可以識別更小功率的tag散射信號。如果兩種信號幅度相差不是特別大,可以在放大器不飽和的條件下得到tag散射信號。

但是從圖3中也可以看出耦合器的缺點,最明顯的就是高定向性的帶寬非常窄,20dB也只有20MHz左右,這是因為耦合器本身性能比較差。如果是一個性能本身較好的耦合器,再加上高阻抗線進行調節,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滿意的頻率特性。而中間最低的903MHz處能顯示出這麼高的定向性,顯然是由於在這個頻率上,隔離端的漏信號剛好和反射抵消信號是反向的。

3 結論

在RFID系統中,耦合器,環形器等多埠網絡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主要是用於分離reader和tag信號。但是市場上一般的定向耦合器最多只能達到20dB的定向性,這樣的耦合器很有局限性。應用於RFID系統中,分離tag信號的能力比較弱,或者說,只有在tag信號比較強時才能從信道中分離出。因此需要對其結構進行改進。

理論上的定向耦合器在隔離端的信號強度為0,但是在實際中,由於奇偶模相速度的不平衡,在傳輸的過程中,奇偶模的分量往往發生改變,隔離端的信號便不為0,甚至很大。在文中提出的那款模型,隔離端洩露的信號強度就非常大,僅僅比耦合端小6dB左右。為了提高定向性,提出了添加高阻抗線法,這種方法是利用高阻抗線終端的反射信號來抵消隔離端的洩露信號。

高阻抗線的一個重要結論是,其終端到耦合端的電長度大約為90°。根據微帶耦合器理論,要達到最佳的耦合效果,耦合端和隔離端的長度大約為90°,信號相位也相差90°。反射信號要與隔離端信號相差180°,在高阻抗線終端反射回耦合端的信號與耦合端原信號必須反向,這樣才能在傳輸90°以後和隔離端的信號正好反向。另外通過改變高阻抗線的線寬,可以調節反射信號的強弱。遵循這一原則,通過對高阻抗線的調節,使得耦合器在 903MHz時,達到-50dB的隔離度,並使定向性達到30dB以上。

相關焦點

  • 【優質服務】漳州環形定向耦合器企業
    漳州環形定向耦合器企業 2 孫芸;24GHz雷達陣列天線及電磁帶隙結構的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定向耦合的主要技術指標是耦合度C(分貝)、定向性D(分貝)和工作頻帶,其中  C=-20lg|s14|   (dB)  D=20lg|s14/s13|   (dB)    理想定向耦合器的散射矩陣為    兩個輸出信號有90°的相位差。    上述雙孔或雙分支線耦合的單節定向耦合器工作頻帶較窄。
  • 一文掌握定向耦合器設計
    那麼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它的定向性是怎麼來的?我們以上圖定向耦合器為例,分別看一下信號在定向耦合器的四個埠個是怎麼工作的?1,假設埠(1)為輸入端,信號有兩條路逕到埠(4),如下圖所示。第一條路徑的波程為四分之一波長,第二條路徑的波程為四分之三波長,波程差為二分之一波長,對應的相位差為180°。
  • 光電耦合器在伺服系統中的應用
    在此介紹了高速光耦、線性光耦的結構和原理及其在伺服系統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光耦體積小、響應速度快、隔離效果好、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的優點。關鍵詞:光電耦合器;線性光耦;伺服系統 在工業控制系統的現場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幹擾,需要不同的方法來抗幹擾,隔離就是其中的一種。
  • 添加rfid電子標籤需要注意什麼?
    因而,rfid系統軟體的立即益處是,零售商能夠把獲得庫存量數據信息的時間降低90%。也就是說,原先必須三天的時間來獲知的庫存量數據信息,rfid只必須45分鐘就可以了。rfid也進一步提高了精確性。根據人工服務掃描儀的具體庫存商品有4%上下的偏差,並且這一標值每一年都是累加,因而就造成了全部市場銷售本年度的循環系統匯總在市場銷售熱季將會會造成60%之上的偏差。
  • 基於博通ACNT-H343光電耦合器的高壓電路設計
    總體上,與 1000 V 或較低的直流電壓系統相比,1500 V 系統中光伏串列與逆變器之間的連接較少。同時,功率密度較高、設備更少也降低了人工維護成本。電氣安全及各種組件認證標準是 1500 V 系統面臨的一大挑戰。控制模塊與電源產品之間的隔離必須能夠承受高壓(穩態和瞬態),並符合相關的爬電距離要求(圖 2)。Broadcom 的 15 mm 寬 ACNT 光電耦合器就能滿足這些要求。
  • HMSIW定向耦合器的仿真設計
    由於與傳統 矩形波導的相似性,很多設計概念可以借用,比如波導功分器、濾波器、天線等。在本文中, 我們用這種導波結構寬邊開縫實現了定向耦合器,且本文採用的是半膜結構,這樣可以減小近一半的尺寸但不會影響其性能,最後仿真結果也符合理論分析與研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 可靠性技術在耦合器插座中的應用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耦合器插座的失效模式以及提高產品可靠性的分析思路。從質量管理的核心環節——質量控制出發,創建了一個能突破性提高產品質量又無需提高產品生產成本的可靠性質量改善模式。通過匯總分析找出產品使用中最主要的問題點,深入分析,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從產品使用可靠性方面對耦合器插座結構進行優化更改。使其更加滿足售後使用環境,達到大幅度降低產品故障率的目的。同時產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_定向耦合器的應用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定向耦合器是微波測量和其它微波系統中常見的微波/毫米波部件,可用於信號的隔離、分離和混合,如功率的監測、源輸出功率穩幅、信號源隔離、傳輸和反射的掃頻測試等。
  • 基於小型化微帶雙分支定向耦合器的設計方案
    該耦合器樣件比傳統雙分支定向耦合器面積縮小了51%,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較好,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  0 引言  近年來,通信技術取得了長足快速的發展,微波通信設備也隨之發展起來。如今通信設備趨於小型化、便攜化,這對通信設備中無源器件的尺寸縮小提出更高的要求。
  • IPI使用RFID、條形碼和移動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
    為其製造設施建設提供服務,包括物料管理系統。  隨著IPI在美國各地的多個設施的建設,該公司將使用Jovix作為其主要的記錄系統,用於工業建設製造材料管理,包括管道和模塊。  jovix是現代物料管理應用系統專門為工業資產管理設計,包括從製造到運行。Atlas與IPI合作通過條碼和RFID技術實現對製造建設項目中材料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跟蹤。
  • 基於功分耦合器的六埠技術的設計與應用
    文中設計並實現了由一個功分器(mini公司的GP2X+)和三個耦合器(mini公司的QCS-722+)構成六埠結電路。在文章的開始介紹了六埠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接收機中的應用,然後介紹了設計思路和具體的電路實現。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如: 耐用的阻燃劑層壓材料做成,可承受200℃的高溫(可放入油中)、可承受振動和機械衝擊,能夠抵抗化學危險品,如硫酸和鹽水博緯智能rfid抗金屬標籤>RFID抗金屬標籤標籤可以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性能穩定,非常適用於RFID金屬標籤的IT資產,例如電腦主機、交換機、伺服器機箱、鋁條及貨架識別。
  • 如何巧妙地進行光電耦合器設計?
    光電耦合器在電子電路設計中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器件,其能夠將光能與電能進行互相轉換,從而達到對電能進行自由掌控的目的。並且隨著現代電源設備的多樣化發展,光電耦合器的應用場合也越來越廣泛。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光電耦合器在日常設計中的一些使用常識,快來看看吧。
  • RFID技術在室內覆蓋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另一部分是無源器件,包括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同軸電纜和室內天線。功分器是一種將一路輸入信號功率分成兩路或多路輸出相等功率的器件,也可反過來將多路信號功率合成一路輸出,因此理論上功分器也可作為合路器使用;天線是能將有線系統中的電流(電壓)信號轉化為可在空間進行無線傳輸的電磁波信號的一種能量轉化裝置。  有源設備是室內覆蓋系統的核心部分。
  • 檢測無源 RFID 電子標籤諧振頻率的耦合器之關鍵技術研究
    閱讀器(如圖1)是數據捕獲系統,內含一個與應答器相配合的耦合元件。應答器(如圖2)是數據載體,內含一個微型晶片和一個天線線圈組成的耦合元件[1]。閱讀器中有由線圈L1電容C1構成的LC振蕩迴路1,這個振蕩迴路可以產生頻率為f0的交變磁場。應答器中線圈迴路的分布電容C』和外接調諧電容C共同構成電容C2與線圈L2並聯形成LC振蕩迴路2,其諧振頻率為f,當應答器線圈置於閱讀器的交變磁場中並且其諧振頻率f與閱讀器交變磁場的頻率f0相同時,振蕩迴路1、2產生諧振。
  • 微波筆記·3dB短縫波導耦合器設計
    微波射頻網將從每一期留言中選取一位留言獲點讚最多的網友,贈送行業圖書。本期獎品為《微帶電路》圖書。波導耦合器屬於分功率器件的一種,他可以實現信號的備份,回波測量,功率分配合成,信號正交等功能,屬於微波應用的重要器件。在第5期《貝茲孔波導定向耦合器實現》中介紹了波導寬邊定向耦合器的實現方式。
  • 射頻工程師入門必學:如何設計定向耦合器電路
    汽車雷達、5G 蜂窩、物聯網等射頻 (RF) 應用中,電子系統對射頻源的使用量與日俱增。此外,某些應用需要大功率發射器輸出,因此設計人員需要設法監測輸出信號,而非直接連接敏感儀器,以免受高信號電平影響導致損壞。
  • 光纖耦合器的發展歷程
    按所採用的光纖類型可分為多模光纖、單模光纖和保偏光纖耦合器等。 光纖耦合器(Coupler)又稱分歧器(Splitter)、連接器、適配器、法蘭盤,是用於實現光信號分路/合路,或用於延長光纖鏈路的元件,屬於光被動元件領域,在電信網路、有線電視網路、用戶迴路系統、區域網路中都會應用到。
  • rfid室內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Wifi-rfid室內定位系統核心表現在集成有信號強度三角定位核心算法的定位伺服器軟體。定位伺服器是一個伺服器運行程序,主要用於與標籤的通訊,包括接收和發送指令以及標籤實時定位的計算,同時提供標準API接口,用於第三方的二次開發。定位伺服器是是整個實時定位系統運作的基石。
  • 3 dB定向耦合器及其在調頻廣播中的應用
    通過3 dB定向耦合器在全固態調頻廣播發射機中的應用介紹,說明3 dB定向耦合器在使用性能上的多元化以及應用的廣泛化,為3 dB定向耦合器在射頻電路設計思路上提供一些借鑑。關鍵詞:3 dB定向耦合器;耦合度;隔離度;調頻發射0 引言 在微波、雷達、廣播電視、通信系統中,經常會遇到需要耦合射頻功率的問題,定向耦合器就是一種具有方向性的功率分配器,它能從主傳輸線系統的正向波中按一定比例分出一部分功率,實現功率的分支、分配或反向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