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粒細胞刺激因子主要由人體的單核巨噬細胞系分泌產生的酸性糖蛋白,系刺激造血細胞增殖、分化以及功能調節所必須的一類造血細胞生長因子,能明顯促進中性粒細胞數量和功能的恢復。
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的應用領域
1.腫瘤治療領域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療最嚴重的血液學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是最主要的臨床併發症。基於良好的治療效果,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逐漸被應用於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未來,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聯合單抗藥物、聯合放療將可能廣泛應用於腫瘤的免疫治療,以提高癌症治癒率及患者生存率。
2.其他臨床領域
除腫瘤治療領域外,基於作用機制特點,治療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先天性及特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應用於輔助生殖,可提高胚胎種植率及臨床妊娠率。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探索,將推動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市場的持續增長。
長效與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
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根據血漿清除率可以分為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與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與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比較降低了血漿清除率,延長了半衰期。以下是長效與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的區別:
1.適應症
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適用於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非骨髓性癌症患者化療引起);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適用於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預防和治療多類原因引起,包括非骨髓性癌症患者化療、骨髓移植、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及原發性、免疫抑制治療等)。
2.市場規模
2019年度,我國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銷售規模約為64.03億元,長效和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保持同步增長的趨勢。其中,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2019年銷售規模約為29.89億元,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9年,短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市場規模保持平穩,預計2020年和2021年分別能達到70.56億元和80.35億元。
數據來源:米內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發展前景
1.適應症範圍及患者人群規模將持續增加
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目前主要用於治療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治療對象主要為腫瘤患者,近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此外,近年來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逐漸被應用於腫瘤免疫治療領域,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中性粒細胞缺乏、輔助生殖等領域。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探索,也推動適應症患者人群規模持續增加。
2.經濟水平提升、分級診療政策、醫保、基藥政策將共同促進治療率提升
近年來,隨著國家分級診療政策在各個省市逐漸推廣和普及,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的使用也逐步由三級醫院擴大到更多二級醫院。此外,目前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還未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後續如果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預計也將促進該產品的使用,促進治療率的提升。
3.海外市場需求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隨著海外發展中國家、東南亞國家經濟水平的持續發展、醫療設施條件的持續改善、患者治療率的持續提升,海外市場需求空間預計也會持續擴大。綜上,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國內外市場需求空間擴大,長短效產品保持同步增長趨勢。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重組人幹擾素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