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土是什麼?

2021-02-15 地理知識精選

自從進入新千年以來,整個北極圈的凍土層均出現了消融跡象。雖然北極圈內的凍土總量並未減少,但是永久凍土層正逐漸轉化成季節性凍土。

什麼是凍土?

凍土層,亦作凍原或苔原,意思是「無樹的平原」。在自然地理學中指由於氣溫低、生長季節短,而無法生長出樹木的環境;而在地質學中指零攝氏度以下,並含有冰的各種巖石和土壤。

凍土一般可分為短時凍土(數小時、數日以至半月)、季節凍土(半月至數月)以及多年凍土(又稱永久凍土,指持續二年或二年以上凍結不融的土層)。地球上多年凍土、季節凍土和短時凍土區的面積約佔陸地面積的50%,其中,多年凍土面積佔陸地面積的25%。

如果土層每年散熱量比吸熱量多,凍結深度大於融化深度,多年凍土逐漸變厚,稱為發展的多年凍土,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如果土層每年吸熱量比散熱量多,地溫逐年升高,多年凍土層逐漸融化變薄以至消失,處於不穩定狀態,則稱為退化的多年凍土。

凍土一般分布於高緯地區和高山上部,一部分廣泛分布於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區,包括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極北部分和北冰洋的大部分島嶼,東西延展呈帶狀分布,並且在南美洲也有分布。

由於人類活動大多集中在溫暖地區或低海拔平原地帶,所以對於凍土的認識較少。但隨著人類對資源需求的增多,人類逐漸將目光投向了太空、海洋和寒冷的極區。但包括多年凍土在內的寒帶氣候區有著獨特的環境特性。凍土區氣候嚴寒,植被以苔蘚、地衣為主,草本植物和灌木較少,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因此,永久凍土帶消融,會對全球環境產生影響,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

免責聲明: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相關焦點

  • 永久凍土融化會帶來什麼可怕的後果?
    什麼是永久凍土?「永久凍土」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地質環境,持續時間較長的低溫環境下就有可能形成永久凍土,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並不是持續幾個月的寒冬就可以讓一片土地變成永久凍土的,持續兩年及兩年以上的凍土才能被稱為「永久凍土」。
  • 凍土中發現57000年前小狼崽 什麼是永凍層
    凍土中發現57000年前小狼崽 什麼是永凍層時間:2020-12-24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凍土中發現57000年前小狼崽 什麼是永凍詞 12月22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科研人員發布研究稱發現57000年前狼崽木乃伊.得益於數萬年凍土覆蓋,狼崽遺骸保存異常完好
  • 北極永久凍土正在融化,被喚醒的究竟是什麼?
    ,有什麼神秘的生物正在休眠?全球氣候變化,永凍層融化帶來的後果會是什麼? 最近,流行文化也將視角投向了氣候變暖環境下古老疾病的威脅。在影視劇《末日孤艦》( The Last Ship)中,雷切爾·斯科特博士正在北極開展著一項絕密的研究任務,以拯救人類。她的目標是在古老的動物遺骸中找到抗體,而這些遺骸會隨著冰床的移動和冰川的融化浮現。
  • 永久凍土的融化或超預期!人類最應該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在永久凍土之中,含有很多關於溫室氣體的物質,最為典型的就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汽車排放,工廠等很多,這也是如今最需要解決的溫室氣體。而在永久凍土之中,它就是其中的一種,所以不能夠讓永久凍土融化,而甲烷的的爆發事件在2020年很多人可能也聽到了,並且也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
  • 西伯利亞凍土融化,發現14300年前生物,是什麼東西?
    西伯利亞凍土融化,發現14300年前生物,是什麼東西?在最近的這幾年,由於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環境造成大肆的破壞。從而也就導致了地球上多種地質災害頻發。 隨著二氧化碳大量的排放,也就使全球變暖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地球兩極冰川已經開始出現融化的現象。 在前一段時間有消息稱西伯利亞萬年凍土融化。發現14,300年前生物,專家表示人類該清醒了。
  • 14000年前西伯利亞永凍土熔體和有機體出現意味著什麼?
    另外,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也在熔化,科學家在永凍土中也發現了很多遠古生物,並且不忘告訴人類:是時候反思自己了。西伯利亞在哪裡?他是一個永恆的凍土,位於北極阿爾卑斯地區,那裡的冰已經凍結了數百萬年,然而前段時間科學家來這裡調查時,卻意外地發現永凍土已經開始解凍,還發現了一種遠古生物。
  • 3萬年前的史前病毒釋放出來,永凍土融化會帶來什麼危險?
    在全球變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中,永凍土融化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那麼,什麼是永凍土呢?永凍土是指在兩年以上的時間裡長期平均溫度低於零點的地方。永凍土通常存在於高緯度的地區,比如南極和北極附近的區域。永凍土主要是由一些巖石、有機物、沉積物和冰的物質組成,其持續冷凍的時間可長達上千年。冰是永凍土中的關鍵組成,它們可以固化物質,維持永凍土結構的穩定。
  • 加拿大凍土驚現57000年前狼崽,歷經萬年不腐的原理是什麼
    加拿大凍土的小狼最近加拿大有一個新聞是發現了57,000年前的小狼,這可是皮膚毛髮都在的一個標本,它甚至完整地保存了5萬多年,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啊。其實啊,這個狼崽出土早已經有4年了,是一個施工的工人偶然發現,不過一開始他們也不知道這是一個有幾萬年歷史的小傢伙。那麼這狼崽為何能歷經萬年而不腐呢?
  • 那裡的海岸已經沒有永久凍土
    從空中看,凍土帶看起來像是房間大小的多邊形景觀。這些形狀是下面凍土中冰的表面表現,凍土是一種凝固的土壤,被稱為永凍土。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堅固的永久凍土層延伸到了近海:從凍土帶開始,在狹窄的海灘下面,在緩坡傾斜的海底下面。
  • 永久凍土融化發生什麼?科學家:史前病毒不可怕,更大危機是?
    說起永久動土,大家都知道它是在非常低的溫度下形成的土壤,而這些土壤裡因為含有許多水分子,所以將土給凍成了冰塊,形成了永久凍土,而在地球上永久凍土也是十分常見的
  • 西伯利亞的凍土要融化!埋藏凍土中的「炸彈」要引爆!
    幾十年前這隻馴鹿染上炭疽死去,隨即逐漸被凍土所掩埋。而西伯利亞的凍土原本是一片完美的「冰箱」,將馴鹿的屍體和它體內的病毒封存在地下。理論上說,這片凍土裡的馴鹿和炭疽病毒在千年裡都不會有重見天日的那天。但是,數十年後,這屍體中的病毒再次被釋放出來。正是凍土融化,才讓這病毒重見天日。
  • 凍結了數千年的「永久凍土」在解凍?
    永久凍土是凍土、巖石或沉積物,有時有數百米厚。要被歸為永久凍土,地面至少要凍結兩年,但極地地區的大部分地下地面自上個冰河世紀以來一直處於凍結狀態。永久凍土保存著以碳為基礎的植物和動物的遺體,它們在分解之前就已經凍結了。科學家估計,全球永久凍土的碳含量幾乎是目前大氣中碳含量的兩倍。
  • 各種凍土都穿越,青藏線堪稱凍土工程博物館(組圖)
    具有「高原缺氧、低溫低壓、多年凍土、生態脆弱、日溫差大、紫外線強、風沙大、雨雪和雷擊頻繁」等特殊環境。在此之前,全世界都沒有運行在如此環境下的旅客列車,沒有經驗可以借鑑。  青藏鐵路可謂集凍土工程之大全  新華社西寧6月8日電(記者朱建軍 王聖志 呂雪莉)隨著凍土路基、凍土區橋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線等工程的順利施工,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凍土最長的青藏鐵路,如今堪稱「世界凍土工程博物館」。專家稱,青藏鐵路穿越世界上最複雜的凍土區,不少凍土工程措施都是國內外首創,可謂集凍土工程之大全。
  • 4萬多年前動物殘骸重見天日,在凍土中保存完好,是什麼動物
    事實上,在凍土地帶,確實是凍結了很多動物遺骸,而且科學家發現這些遺骸確實是保存得比較好。據2019年12月28日俄羅斯的科學報告,俄羅斯女學生安吉麗娜·薩多夫尼科娃和她的母親在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北極圈附近的提爾克蒂亞河河岸上散步時,在凍土中發現了古老動物「旅鼠」的遺骸。毫無懸念,這些動物遺骸依舊保存得比較完好。
  • 青藏鐵路凍土專家劉爭平:中國人用半個世紀「打敗」高原凍土|70年...
    他叫劉爭平,青藏鐵路凍土專家。一個專門和高原凍土較勁的人。青藏鐵路凍土科研專家劉爭平青藏鐵路重要關口,格爾木的天晴空萬裡,海拔4700米的崑崙山口,雲朵觸手可及,一列列火車呼嘯穿過埡口,奔向拉薩城。青藏鐵路如今已開通13年,它是70年裡中國交通大飛躍裡優美的「一橫」,從西寧畫到格爾木,再到拉薩。
  • 地球氣候或在極端化,北極融化凍土中有什麼?多個史前生物出現了
    在今年裡,出現了多種多樣氣侯事兒,在我國破紀錄的強降水,給中國人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危害,被視作地球最冷的北極圈不久前出現了38攝氏高溫,造成北極圈冰河融化和永久凍土融化,森林野火暴發,這還算不得什麼,最恐怖的是,北極凍土融化導致人類房屋建築坍塌,立即造成兩萬噸柴油機洩露,最終流到北冰洋
  • 氣候變化與高原凍土退化
    多年凍土不僅是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重要信息載體,也是氣候及環境變化的靈敏指示器,氣候變化將引起凍土地區環境和凍土工程特性的顯著變化,這一點正在被冰凍圈監測和近年來青藏公路沿線凍土變化的諸多研究結果所證實。
  • 永久凍土層融化意味著什麼?可怕的後果,它們要被放出來了
    與此同時,除了南北極冰川融化之外,高緯度地區的永久凍土層也開始消融,這對人類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科學家藉助於先進的科學儀器探測,發現永久凍土層中有大量的碳,在過去的億萬年中,無數動物的屍體被掩埋
  • 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
    多年凍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的活動層,下層為多年凍結層。我國的多年凍土分布主要分布於東北高緯度地區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區。東北高緯地區多年凍土南界的年平均氣溫在-1°~1°,青藏高原多年凍土下界的年平均氣溫約為-3.5°~2°C。
  • 青藏公路多年凍土科研團隊
    打通第一條穿越高原凍土區的二級公路以朱學文、武憼民為代表的第一代青藏公路多年凍土科研團隊,在多年凍土研究的未知領域點亮了第一支燭火,在無數次的嘗試與突破裡,完成在凍土區鋪築瀝青路面的科研使命。高原凍土是一種對溫度極為敏感的土體介質,冬季結冰狀態下的凍土,會隨溫度降低發生劇烈膨脹,在路面隆起一片片冰丘,叫凍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