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種好了,果子甘甜爽脆,沒種好,果子寡淡沒風味。蓮霧目前在我國臺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和福建等地都有種植,其中臺灣的種植規模最大。蓮霧作為一種新興水果,又叫洋蒲桃,其種植面積還比較小,繁殖方法有扦插、壓條、播種、嫁接等。
蓮霧品種介紹
目前比較受歡迎的品種有黑金剛蓮霧、黑珍珠蓮霧、飛彈蓮霧、巴掌蓮霧、青鑽石蓮霧、黑糖芭比、白翠玉蓮霧和大葉紅蓮霧。
黑金剛蓮霧單果重150克左右,果實呈鐘形,果皮暗褐色,有凸起的稜,果肉的海綿比較少,吃起來爽脆多汁,口感甜。
黑珍珠蓮霧成熟後顏色更加鮮豔,紅得發紫,果肉脆甜,有蘋果的香味,果實呈圓錐形,雖然黑珍珠蓮霧口感和口味都好,但是比較容易發生裂果。
飛彈蓮霧因外形像子彈而得名,果肉暗紅,有紅色暈開的感覺。與其他品種相比,飛彈蓮霧不容易裂果,管理相對簡單,產期在夏季,能避開蓮霧的上市高峰,而且果肉很豐富,幾乎沒有海綿組織。
巴掌蓮霧顧名思義,它的個頭就像巴掌一樣大,又被稱作臺灣最大的巨無霸蓮霧,它的缺陷是果皮不夠鮮豔。青鑽石蓮霧的個頭比較小,果皮青綠色,果實呈鐘形或長條狀,有較淡的檸檬香氣。
黑糖芭比個頭大,容易開花,幾乎比黑金剛大一倍,顏色深紅,甜中帶酸。
白翠玉蓮霧果皮呈青色或白色,口感佳,一般在5月~9月成熟。
大葉紅蓮霧也容易開花、豐產,哪怕不打理,它一年還是能夠開3次花,而且比較耐寒,可以在有霜凍的地區種植。
低溫寒害是制約蓮霧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壓條繁殖能提高蓮霧的耐寒性。清明已經過了,穀雨即將到來,近期可以進行壓條,生根率比較高。
壓條生根的原理
枝條從外到內,分別是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髓。樹皮是樹幹外圍的保護結構,韌皮部是輸送營養的部分,形成層是分生組織,可以不斷產生新的木質部與韌皮部,木質部負責運輸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於水裡面的離子,髓部可以儲存營養物質。
壓條的原理是使前後枝條不癒合,促進長根。所以要徹底切斷樹皮、韌皮部、形成層,讓形成層無法及時產生足夠的韌皮部,韌皮部就不能把養分運輸到根系了。這樣一來,環剝部位會形成根瘤,長出根系。
壓條前應進行修剪
壓條前進行修剪,可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還可以減少養分消耗,碳水化合物的累積增加有利於後續苗子的長勢。從基部剪除已經結過果的小枝、枯枝、徒長枝、病蟲枝,還要把過密的枝條疏剪掉。
壓條的方法
壓條是將枝條在不離開母體的情況下壓到土裡面,等待髮根後再剪離母體,有單枝壓條、水平壓條和高空壓條這幾種方法。高空壓條是在枝條上環剝之後包裹上泥土,枝條不埋到地裡,而是懸在空中,所以叫高空壓條。
1.泥團準備
用鏟子在地上挖一個坑,把土刨松,往裡面加水,調成粘稠的泥漿,不能過溼,然後搓成泥團。建議在泥土中加入生根粉,這樣有利於枝條生根。也可以用100毫克每升的IBA水溶液塗抹枝條的環剝處。當然,也可以在土壤中加入2份完全腐熟的牛糞和2份鋸末,還可以參考這個基質配方:水苔草+黃泥按照1:1的比例混合。研究表明,透氣性、持水性好的基質對蓮霧壓條生根有促進作用。
2.枝條環剝
枝條的直徑以2公分為宜,要選擇健壯沒有病蟲害的、處於樹冠外圍的2~3年生枝,不要選擇徒長枝作為壓條,因為徒長枝培育的苗子不充實、不健壯,也不宜選擇老化的枝條,因為根系長得不好。
雖然不管枝條的木質化程度是高是低,其壓條的生根率相差不大,但是木質化程度低的枝條不抗風,容易被折斷,所以還是選擇木質化程度高的枝條較好。
在枝條節的下方進行環割,環割圈彼此間隔1公分,然後垂直刻一刀,把皮層挑起去掉,還要把皮層下面那一層薄薄的淡綠色的形成層去除乾淨,但是不要刮太深,以免傷害木質部。
3.團泥及包紮
把泥團做成直徑為5公分左右,長10公分左右的長橢圓形,包裹在泥團中部偏下的位置,再包上塑膠袋,推擠泥團,使泥團和環剝處緊密接觸。之後要定期檢查泥團,如果泥團失水變硬,則應及時加水並重新包紮。
剪枝時間
蓮霧壓條生根後不能立即剪下來,應該等新長出來的白色細根變成淡黃色之後再將其剪下來,以免成活率低下。
蓮霧的定植方法
定植坑的大小為長寬1米,深度為0.5米,把表土和心土分開,將表土與10公斤土雜肥、1公斤鈣鎂磷肥、3公斤花生麩混合均勻再回填,然後回填心土,做成高40公分的土墩,把苗木放進其中,在四周挖好排水溝。
蓮霧種植技術要點
蓮霧在定植後的首要工作是培養樹形,可以採用自然圓頭形,在種植後離地面50公分處選留3條健壯的枝條。蓮霧需要做好整枝修剪、產期調節、催花、疏花疏果以及施肥等方面的管理。一般在採果後對蓮霧進行修剪,開花期則不能進行修剪。對蓮霧進行產期調節,可以提高1倍以上的收益,可以採用關稅法、斷根法、環剝法和曲枝法來進行催花。疏花時,先摘除頂端的花穗和向上的花穗,保留向下和兩側的花穗。通常幼樹施肥以速效肥為主,多施氮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