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葉女貞嫩枝老枝扦插、壓條繁殖。盆土選擇營養土泥炭土河砂等。小葉女貞的繁殖常於春未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小葉女貞別名小葉冬青、小白蠟、楝青, 為木樨科女貞屬常綠或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淡棕色;葉片薄革質,綠色,其形狀有披針形,長圓狀橢圓形、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或倒卵形等,大小也有很大差異,長1-5釐來,寬0.5-3釐來,先端銳尖、鈍或微凹。圓錐花序頂生,近圓柱形,小花白色。其近似種及園藝種有花葉女貞及「金葉女貞」「金森女貞」等,其中的花葉女貞葉倒卵形,呈厚革質,綠色、時緣黃色、常用於製作微型盆景或山水盆是的點綴植物。
在我國河南、山東等地,經常把女貞稱為「冬青」,因此小葉女貞又有小葉冬青的別名,一些地方還把那些葉子特別細小的品種稱「米葉冬青」,其樁頭虯曲蒼勁,葉片小而厚實,最為適合製作小型和微型盆景,也是優良的山水盆景點綴植物。
小葉女貞可用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小葉女貞的生命力頑強,移栽極易成活,從野外挖取不受季節限制。挖取後的運輸途中,要注意保溼保鮮工作。小葉女貞的繁殖常於春未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扦插時用營養土或河沙、泥炭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土質,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土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衝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枝。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 -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入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扦插。每段插枝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小葉女貞壓枝繁殖,小葉女貞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 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溼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 約四到六周後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 3公分厚的粗粒營養土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營養土,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營養土可以選用:菜園士:爐渣=3: 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士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士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蓋住手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次透水。
小葉女貞溫度插枝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C-30°C, 低於20°C,插枝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C,插枝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 腐爛的比例越大。打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枝遮蔭,要遮去陽光,同時,給插枝進行噴水霧,每天3- 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溼度: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溼度。插枝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枝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枝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枝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枝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學給插枝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兩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枝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有關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枝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枝體內的溫度越高插枝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枝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前蓋上遮光網。
小葉女貞枝條柔軟,耐強剪,易於造型。可以根據樹樁的自然姿態,製作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臨水式、懸崖式、雙乾式、叢林式、過橋式、樹石式等樹樁盆景造型以扎剪並用的方法進行,以金屬絲蟠扎骨架,以修剪的方法對進行樹冠造型。
小葉女貞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生長期可放在光照充足、空氣流通之處養護,但夏季高溫時要注意遮陰,以避免烈日暴曬而引起的卷葉現象。平時保持土壤、空氣溼潤,但不要積水。4-9月的生長期,每20-30天施一次薄肥。冬季在冷室內或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
每隔2~3年翻盆一次,翻盆時將朽根, 老根剪除,以防樹樁老化。並在花盆的底部要施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料做基肥,以後1~2年不用追肥,就能保證植株的需肥量。
為了避免樹樁的退化和老化,每隔幾年,在保留樁子基本骨架的基礎上,對枝條進行重型短截,然後再造型。而在生長旺盛的季節,要經常摘心和修剪,促使新枝萌發,使之葉子變小、葉子稠密、葉色亮麗。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經允許不得轉載,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