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哥斯拉,可能大多數小夥伴都會想起那個在電影中咆哮,口噴原子吐息的怪獸之王。但在現實世界中,卻還流傳著一個南極哥斯拉的傳聞。有關南極哥斯拉的目擊事件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但與其他的神秘生物目擊事件不同的是,南極哥斯拉沒有留下任何的影視資料,所有對其描述也大多是建立在1958年目擊者的訴說上。
在1958年,日本一艘叫做宗谷號的南極考察船在勘察南極的時候,發現了一隻巨大的黑色不明物體,離考察團只有3百米的距離。最開始船員還以為那個不明物體就是丟棄的鐵桶,可是在繼續航行的過程中發現這個鐵桶居然有眼睛、有耳朵,是一個活的生物。當船員慌忙去拿相機的時候,這頭南極哥斯拉已經消失了。
被叫做南極哥斯拉是因為這頭怪獸與哥斯拉極為相似,當時的哥斯拉也在熱映,所以船長就將自己發現的怪物取名為南極哥斯拉。這頭巨大的怪獸只出現了30秒左右,根本沒有拿相機的時間,也就沒有留下證據。
由於離宗谷號考察船距離3百米左右,船員目測這隻南極哥斯拉體長在70米到80米左右。由於船員目擊南極哥斯拉的時間太短,而且也沒有完全暴露在水面,只看到了有一雙大眼睛和尖耳朵,如同牛頭,估計是長了一對長角。整個頭有70釐米到80公分長,而頭頂圓圓的就像猿猴的頭頂,渾身長了10公分左右的黑褐色體毛。
在南極哥斯拉的背部有著縱向鋸齒形的脊背突起物或魚鰭,就像侏羅紀時代的劍龍一樣的背刺。從露出水面的一點來看,根本不像是鯨魚或者其他的大型海洋生物,反而像陸生生物。只可惜沒有南極哥斯拉的圖片,只有一本記載南極哥斯拉的《南極輸送記》保存於世。
在船長松本滿次的描述中,南極哥斯拉有五個特徵:尖耳朵、圓頂牛頭、體有黑毛、背部有脊狀突起物或魚鰭,形狀如同陸地上的生物一般。而就「體有黑毛」和「形如陸生動物」這兩個特徵上雖看似合理,但與南極冰天雪地的環境卻互相矛盾。如果南極哥斯拉斯是陸生生物的話,在南京白色環境下,體毛絕不會是黑色,這與生物進化上存在明顯的不合理之處。故此有人判斷,若南極哥斯拉真實存在的話,也只有可能是海生生物。
南極哥斯拉外形古怪,在南極區域極為明顯,但從1958年首次發生目擊事件後,卻再無該類事件發生。而根據松本滿次描述,在體型上南極地域能滿足這一點的,也只有鯨類生物。事實上,在鯨魚進化過程中,其中的巴基斯坦古鯨就滿足松本滿次在《南京輸送記》一書中對該神秘生物的特點描述。故南極哥斯拉極有可能是某種鯨返祖時的罕見個體。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整個事件在當時引發的爭議並不是南極哥斯拉是否存在,而是《南極輸送記》一書中對怪獸外貌所描繪出的插畫圖片,甚至影響到了當時哥斯拉電影的發展。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宗谷號是一艘南極考察船,船上船員都是經驗豐富的航海員,因此在排除船員對動物或物體發生誤認這一可能後,船員極有可能因為南極惡劣的環境及連日的白晝發生集體歇斯底裡現象,妄想在南極地域存在某種神秘的生物。但事實上有關集體歇斯底裡的現象後,發現此類現象雖然大多都是在高壓或者恐懼中產生,但大多數的表現都是以昏厥為主,被認為是集體歇斯底裡現象的靈異事件,或者是其他神秘事件,也大多沒有詳細恐懼源,或者是對事件的詳細描述。
但南極哥斯拉目擊事件卻有所不同。如果說宗谷號船員看到南極哥斯拉,是因為集體歇斯底裡現象,受船長松本滿次的影響。那麼作為首個發現南極哥斯拉,能夠清楚描繪該生物外貌的松本滿次又究竟在南極冰冷的海水中看到了什麼?
由此可見,集體歇斯底裡現象並沒有解釋南極哥斯拉的存在,或者說集體歇斯底裡現象並不能很好地解釋宗谷號船長松本滿次當時所看到的神秘生物。最後,對於南極哥斯拉,無論它是否真實存在,總有一天世人都將揭開面紗,還原事物的真相。對於此事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