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生的勇氣
暮去朝來,蛹化蝶飛。這就似於鳳凰涅盤浴火重生。雖然離開了安全與溫暖,但卻將自己變得更加完美,人也是離開了溫暖的襁褓,一步一足才得以成功。
重生之美,莫過於羽化成蝶。嬌懶醜陋的毛蟲一經蛹變、蝶化,將會變得光彩奪目,其色照人,但是它們如果不願離開自己溫暖的巢穴,就相當於自撅了墳墓,焚化了自己的一切前途,悔亦不及。重生,蛹衣便不復存在,隨之一個美麗生命冉然,人亦如此。
一個人當初辛苦打拼,一步一步為最後的輝煌積蓄,但卻膽怯的停在了終點之前,迷失在虛幻的美好之中,而前功盡棄,其為憾也!渴望飛翔的蛹,鼓足勇氣,羽化為蝶;渴望成功的人,不會僅僅安於現狀,他們亦會在勇氣的驅使下,為追求成功而前行。
李白小時貪於玩樂,不思學習。某日聽了老婆婆的教誨,深深的受到了啟發,便攢足信心,點燈拔蠟,專一於學,終在文壇上成為一顆耀眼的巨星,流傳了鐵杵成針的佳話。
一隻蝶的羽化,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成功的渴望與重生的勇氣,這也是志向。古語有云:「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擁有志向,才可能會成功。
在沒有日曬風吹的樹陰下的幼苗,如果沒有突破陰涼的志向,而安於在大樹的籠罩下,就不會長成大樹,終將死於自己貪於陰涼的懦弱。
也許對於所有的生命,身軀重生都是希望渺茫的,但卻可以美麗重生,前途重生……這即意味著要有所放放棄,有失必有得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失去的是堅持,在成功途中半途而廢,就只有前功盡棄。
蛹的消逝帶來的是蝶的新生,只要有志向勇氣與決心,再醜陋的毛蟲也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再失敗的人也會走向成功;再矮小的樹苗也會長的參天。像這樣重生的例子還有很多,從虛假的安穩中死去,那麼就從輝煌的未來中重生吧!
重生之美,不僅僅是蝶。有了渴望成功的心、脫離虛幻美好的勇氣、恆然的堅持,成功就在眼前。
(二)
總是習慣看著山那邊的斜陽,柔媚的光暈裡,彩蝶迎著逆光展翅。芳草碧連天的世界裡,油油的水草掩過腳踝,卻也掩去了我們斜斜的痕跡。
人生如畫,不同的色彩勾勒出不同的人生韻致,泛黃的信箋停靠在童年的邊緣,青春年少的我們告別了昔日的稚拙,留下回憶,拾起希望。一個開始預示著一個希望,誠如化蝶,蛹的破碎,我們得以舒展翅膀,自由自在地划過碧草藍天,飄蕩在溼溼柔柔的生活裡。
要得到總要失去的,昨天的我們有可能徜徉在如蜜的幸福裡,今日的我們卻不得不打起行裝,走上未知的旅途,滿懷信心,不論是多麼的刺痛,卻也要奮力,我們渴望飛翔,渴望夢想。「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人如帆,蕩在這溪澗,輕輕地蕩過一天天,一年年,不要欣喜於昨天的風景,明天,這生活更加燦爛。
小時的我們活的真純,無憂無慮地光著腳跑在田間,捕蟲捉蝶的日子似風鈴般飄動的清靈,快樂的天真瀰漫在鄉間,雜著稻麥的清香飄出好遠好遠。如今,窗前的風鈴依舊會在風中搖擺,沿著靜靜的生活披著如絲的羽翼,我們,卻走在了大片大片落葉的清秋,有時常想懷抱著大地,睡去便不再醒來,但是我曉得,我是父母的希望,是他們的寄託,曾經的一切已隨風而去,現在的我在這日復一日的學習中也沒什麼不好,我們可以給父母一個依靠,給自己一個未來,或許,這就是一個新的生命吧。
痛並快樂著,化蝶,我們告別了蛹的安逸,迎來了蝶的翩翩,這一切是昨天與今天的界線,昨天只是回憶,今天我們擎著希望漸行漸遠,明天卻也會成為今天,一如的美麗與絢爛。
我很乖,欣喜著昨天;我迷戀,這細雨打溼的畫卷,當月臺上的風伴著那汽笛飄蕩,站在碧草藍天的我們,卻也告別昨天,真正的長大了,沿著那掩沒在天邊的小路,開始自己神奇的旅途。
(三)
每一隻蝴蝶,都必須經歷蛻繭重生的痛苦,都必須經過一番掙扎與磨礪,才能化為美麗的蝶。而我,在練聲方面也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掙扎,獲得成功。
一年前的一個下午,合唱隊訓練室。「你,來唱一遍」。老師指著我,要我唱一個極高難度的高音。而我,是一個天生的好嗓子,無論是多高的音,對於我來說,小菜一碟。我張開嘴,動了動嗓子,然後開始嘗試。咦?奇怪,我竟發不出高音。我努力再試,還是失敗了,老師凝視著我,然後鄭重地問:「你見過毛毛蟲嗎?」毛毛蟲?就是那種毛茸茸的,長得很噁心的蟲子嗎?我點了點頭,老師繼續說:「你現在處於變聲階段,因此唱不了高音。你現在就是一隻毛毛蟲,只要經過這一段痛苦的掙扎,你就一定能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我咬著牙齒,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什麼。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痛苦的蛻變。老師要求我每天從低音練起,然後盡力唱高音。我就在家裡,對著鋼琴,一個音一個音往上唱。低音我還勉強唱得出來,但是到了高音,我就聲嘶力竭了。我的聲音沙啞,喉嚨火辣辣的疼,連咽一口水,都讓我愁眉苦臉。這時的我,有了放棄的念頭。突然,窗外飛進來一隻蝴蝶,她有著美麗的外表,優美的身段,兩根長鬚自然彎曲。呀,多美的蝴蝶,它在我的四周翩然起舞,優雅的舞姿令我羨慕萬分。「我也要成為一隻蝴蝶。」我在心中吶喊。於是,我繼續回到鋼琴旁,盡力練習,不敢有絲毫鬆懈。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反反覆覆地練聲,反反覆覆地疼痛,反反覆覆地掙扎……
悠揚、婉轉、低沉、高亢,現在我可以驕傲地告訴你,這就是我的聲音,這就是一隻毛毛蟲掙扎過後的聲音,這就是一隻美麗蝴蝶的聲音。
毛毛蟲變為蝴蝶的過程,是那樣的痛苦,那樣的難耐,但這是一次新生。人生也是這樣的,歷盡痛苦,歷盡挫折,才能化羽成蝶,獲得重生,從而抵達成功。
(四)
對於一隻蛹來說,破繭意味著什麼?是一段平凡生命的結束,還是一段輝煌生命的開始?不同的人也許會有不同的解答,但後者卻更說明做一隻蝶的意義。
尼採認為,人生是不斷由「駱駝」變為「獅子」的過程,即你在一個群體中也會突顯。
當劉墉作為主播已在臺灣享有盛譽時,他並沒有打算安心做那個小世界裡的「獅子」。他毅然到美國發展,然而並不能在那裡得到一席之地——他的畫根本不被欣賞。但這個一心想做一隻蝴蝶的蛹終於在努力下破繭而出。現在,他的介紹文字上總耀眼地寫著「當代著名作家、畫家」。
這是蝶經過痛苦掙扎就得的燦爛。這過程,這結局,多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描述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而個中的冷暖,唯蝶自知。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我不知道,這個女子離去是幻化成了西天雲彩,隨風而散,還是凝練成了飛舞的蝴蝶,飄飛人間。但從後世長久的太平中,從後人對她的讚譽中看出,昭君應是化蝶了。
她不像破繭後就意味著別樣的燦爛的那種蝴蝶。她的價值被留在了轉身後,被留在了夕陽下的那背影中。「獨留青冢向黃昏」。蝴蝶,在那番掙扎中,必是撕心裂肺的疼痛吧。
我又想起了「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的西施;想起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想起了一心欲成就大業、終被亂箭穿身的鳳雛先生;想起了同樣不甘於一點成就、赴美留學的楊瀾……破繭,註定了後一段人生的波折,卻也預示了未來的不凡。而當我們看到眼前閃現的一隻只美麗蝴蝶時,會懂得蝶的意義。
做一隻蝴蝶,是對人生命自強不息的生動寫照;做一隻蝴蝶,是對不斷超越意義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