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見到了「善變女神」王蓮。王蓮是水生有花植物中葉片最大的植物,有「水上花王」的美譽。
亞馬遜王蓮於1801年由德國植物學家Haenke T. 在南美旅行時,在亞馬遜河一個名叫Mamore的支流中發現,
1827年並以當時英國女王Victoria(維多利亞)的名字作為王蓮的屬名,1850年被引種到歐洲。1959年,中國從德國引種並在溫室內栽培獲得成功,簡稱之為「王蓮」。
王蓮似乎生來就有王者的風範。那是因為不僅在她的原產地熱帶美洲水域裡,它佔據著巨大的水域面積,也因為它擁有著世界上最為優美碩大的獨特的圓葉片。
在許多種植王蓮的植物園裡,王蓮常常是夏日裡的焦點。
王蓮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寬大的巨型葉片,具有世界上最為優美碩大的獨特圓葉片;
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葉面光滑,葉緣上卷,猶如一隻只浮在水面上的翠綠色大玉盤。
王蓮的葉子觀賞期可從5月底一直延續到11月中,長達半年。
而它的花朵花開三變,花期一般有三天,每天的顏色各不同。
開花時花蕾伸出水面;
第一天傍晚時分開花,白色並伴有芳香;
第二天變為粉紅色;
第三天則變為紫紅色;
然後閉合而凋謝沉入水中,種子在水中成熟。
由於王蓮這一奇特的特性,被人們稱為「善變的女神」。
資料介紹,王蓮那平鋪水面的巨大葉子,可以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陽光的照射,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營養,而不必擔心被熱帶赤裸的陽光灼傷;
翻捲起來布滿利刺的「鍋沿」,自然打消了不安分的水生小動物們想在平展展的葉面上曬太陽、睡覺的小心思。
那麼下雨了會不會聚集一鍋雨水呢?其實聰明的王蓮早就有預防,
它讓葉緣生出兩個缺口,為的就是及時排水。
(網絡截圖)
王蓮葉雖與普通葉子薄厚相當,但卻可承受六七十公斤重的物體而不下沉,所以夏季常能看見有遊客坐在王蓮的葉面上乘涼的場景。
(網絡截圖)
2015年夏季,媒體報導,西安植物園一片王蓮葉上竟然坐上了五個小孩,約200斤!葉面只是向下浸溼了一點點,而葉子整體安然無恙,這一奇觀一時間吸引得國內媒體競相報導。
研究指出,王蓮葉巨大浮力的秘訣,在於王蓮葉片背面有類似於蜘蛛網的粗壯葉脈。
王蓮葉子背面正中間位置處是葉柄,從葉柄處放射狀排列著無數粗大而空心的葉脈,
大葉脈之間又連著鐮刀形狀較細的葉脈,葉脈裡面還有氣室,形成了相互交錯的葉脈骨架結構。
(網絡截圖)
正是這種結構,使王蓮葉子具有了超大的承重力,並且穩穩地浮在水面上。
王蓮的花語:女子為王,可託幼嬰,巾幗不讓鬚眉。
(網絡截圖)
王蓮的休閒風範使我想到,近年來,海南也冒出些蓮業企業,但大都只關注其一產的種植以及二產的加工,為何不同時挖掘其休閒元素,大開腦洞,在三產的休閒領域也多做點文章,
(網絡截圖)
譬如將王蓮與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搭配布置,形成一個完美、獨特的水體景觀。
海南正在建設全國唯一的自貿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蓮業企業(其實不止蓮業)若能一二三產融合,
充分挖掘產業資源的休閒旅遊價值,既可吸引人氣,又可增加收入,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