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江玲玲和同事對菜市場、電商門店,以及大型超市的冷庫進行新冠病毒食品及其環境採樣,才出溼熱的農貿市場,又進零下20多度的冷庫,這樣冰火兩重天的工作環境已持續兩月餘。
當日,申城再掛高溫黃色預警,最高氣溫達36度。
江玲玲和同事在菜場採樣。
接著又來到零下20多度的冷庫採樣。
江玲玲是靜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營養衛生科的一名普通科員,之前一直參加新冠病毒流調工作,從這個任務下來後,就加入到食品及其環境採樣隊伍中。
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他們要對冷庫冷鏈的海鮮、食品外包裝,以及加工環境等採集20多個樣本,每個點採樣時間約半小時。
菜場的溫度比戶外高2、3度,疾控人員需要對從業人員的手、水池、抹布、案板、地漏等10多項加工環境進行採樣,有時候需要彎腰、蹲著工作,汗和熱氣都悶在裡面。
一件防護服穿4個小時就將失效,疾控人員一個上午去三家採樣點基本物盡其用,也不敢多喝水。
找來小凳子作準備工作。
手機也要防護。
江玲玲對攤主身上的圍裙進行採樣。
吸水的海綿也要採樣。
地漏、地板、下水道也是採集的環境之一。
樣本放入專業運輸箱。
走出菜場,江玲玲緩一緩再去下一個採樣點。
出了菜場,可能下一個走進的就是溫差近60度的冷庫,進去時額頭上還是汗涔涔的,寒氣襲來身上的汗立馬收幹,怎樣進菜場就怎樣進冷庫,雖然外面備著棉衣,但為了減少接觸,疾控人員還是單衣進入。
冷庫採樣的重點是海鮮食品及外包裝,至少需要15分鐘,走出冷庫工作人員的眼鏡上起了一層薄霧。
超市工作人員穿著棉衣取採樣食品。
走出冷庫,疾控人員的眼鏡上起了一層薄霧。
有棉衣卻不能穿。
據悉,靜安區目前有60多家採樣點,每月全部覆蓋檢測,採樣點也在不斷更新中。截止到目前,採集的樣品檢測結果均為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