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覆蓋物的保溫性能。
大雪過後,要及時掃除棚頂的積雪,以防積雪溶化後打溼覆蓋物,增大棚室的承重。同時,還可採取加蓋塑料棚膜的方式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
目前,北方地區的日光溫室基本是在前屋面上使用農用塑料棚膜覆蓋屋面,在塑料棚膜外使用保溫被(毯、草苫),上午日出後收起,採光蓄能,傍晚降溫時覆蓋的方法。但是塑料棚膜的厚度有限,保溫度受到限制。保溫被雖然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密度,保溫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還不能達到日光溫室冬季保溫的理想要求,特別是雨、雪後,保溫被潮溼,幾乎失去了保溫性能。在保溫被上覆蓋一層完整的聚乙烯長壽棚膜,從溫室的後坡面一直拖到溫室的前排水溝,後坡牆上用磚(石)每間隔2m左右加重壓實固定,前面排水溝旁只在兩端加壓固定即可。早晨日出後,將保溫被捲起,日落後將保溫被放下來,形成了雙層塑料棚膜夾保溫被的多層保溫形式,阻隔了夜間寒氣對保溫被的直接侵襲,提高了保溫效果。據實踐,溫室內的室溫可提高4~6℃。
二、點火加溫。
溫室內栽培作物,如果遇到強寒流襲擊,室內夜間溫度低於6℃時,則需進行點火加溫。
最好的加溫方法是在設施內點燃沼氣,每60米長的溫室設一個沼氣爐,通入沼氣,並點燃增溫。如果沒有沼氣設備,可在傍晚採用爐火加溫。應當注意的是,煤爐燃燒時會產生有害氣體,為避免作物受到危害,操作時,須人工挑著爐子,在溫室的操作道走動燃燒,燃燒時間不可超過30分鐘。此方法可使室內溫度提高2-3度,而且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還能減緩溫度的降低。遇到強寒流時,還應加大爐火密度。另外,在大棚周圍點火燻煙,可防止溫室周圍能量向高空輻射,減少熱量散失。
三、在溫室牆體外增設保溫層。
具體方法為:用普通農膜或舊薄膜,剪裁成寬3米左右,膜長=溫室長度+山牆長度的長幅,然後將薄膜兩端用熨鬥加熱,粘結成10釐米左右的縫筒,各插入3米長的木棍,將其拉開、拉緊包住後牆與山牆。兩端的木棍,下頭扎入地面泥土中,入土深30釐米以上,上頭以鐵絲纏系,固定與山牆外沿處,薄膜底部邊緣埋於牆外土內。然後在牆與薄膜之間的縫隙內填滿碎草,厚度30釐米左右,再用泥土把薄膜上部邊緣埋壓於溫室後坡上。此方法牆體熱量不再向外散發,顯著提高溫室內的夜間溫度,可提高溫度3-5度。對穩定嚴寒時期的夜溫效果明顯。
此外,條件允許的地區還可採用追施二氧化碳肥、建造貯水池等方式提高大棚溫度。平時應適時揭蓋草苫等不透明覆蓋物,充分利用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可使作物生長健壯,增強抗凍性。
四、選用優質高保溫大棚膜
大棚栽培的普遍應用使農膜發展迅速,PO膜是目前農膜種類中表現最佳的一款產品。PO膜是由聚烯烴為主要原料,加入60%的茂金屬,其強大的保溫、透光、使用壽命及防靜電處理等都優於EVA膜,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在早期並不被普通老百姓接受,但是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承受,PO膜的價格也有所降低,在國內掀起了一場PO膜的革命。(來源:網絡)
【關聯內容閱讀】
【免責申明】:本號所轉載文章和圖片僅用於行業交流,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