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近決定要正式進軍月球巖石市場了:他們宣布願意從私人公司那兒收購月球巖石。如果這能成功,這將是人類首次實現太空資源的異地銷售,算是向月球資本主義邁出了第一步。
這事兒說起來也簡單:NASA願意出15,000至25,000美元的錢,來購買各種各樣的月球巖石、碎塊或冰塊樣本。當然,前提條件是賣方必須向NASA提供圖片和數據來證明他們的樣本的確來自月球。這些私人公司必須自己承擔前往月球開採巖石樣本的費用,不過NASA並不要求他們把樣本帶回來——只要NASA願意購買這些開採出來的石頭,最終他們自己會擇機將石頭運回地球。
「巖石材料可以從月球表面的任何位置收集,由承包商決定。」NASA表示。「收集來的樣本類型可以是月球土壤、巖石或者是冰塊等。」NASA還希望樣本的重量在50到500克之間,並希望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這項月球微開採任務——這是其載人登月任務的目標日期。
如果真有公司願意承擔此項外包開採業務,NASA表示將在籤合同時先支付一小部分資金,其餘資金將在樣品裝袋時支付。對NASA來說,這項交易的性價比相當高。要知道,每送一臺太空飛行器上月球就得花費數百萬美元;與此相比,購買一塊石頭所需要的15,000至25,000美元,實在是微不足道。
當然,在這場惹人眼球的交易背後,太空資源的產權問題更值得引人深思。從太空中拿回來的物品到底能不能屬於國家或個人?又能不能進行買賣?這些問題至今仍有不少爭議。美國這幾十年來的立場始終如一:只要你能把這個東西從太空中拿回來,那這個東西就屬於你。也有其他國家支持這一立場,如盧森堡等。
然而,一項名為《外太空條約》的國際協議卻反對這種行為,美國甚至還是這個條約的一個籤約方。該條約規定:各國不能對太空中的物體提出主權要求。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也對利用太空資源的想法持批評態度。
如今美國公布了這項業務需求,顯然讓他們的立場更加明確了。這也不奇怪,川普在今年就曾提出了一套協議,將建立一個探索月球和開採月球資源的國際框架。現在NASA的局長Jim Bridenstine更是以一個比喻來證明自身行為的合理性:「你不擁有海洋,但你能擁有金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