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物流班副班長,院學生會秘書部副部長,是大學生創業孵化園103店鋪「農校微生城」的創始人之一。他是一個樂觀開朗,性格外向的人,擅長與人交際,剛進入大學便獲得「軍訓標兵」稱號,還在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的「讀書與我的價值觀」演講比賽中獲得三等獎。正是這個原因,他的創業之路才較常人少了些許曲折,並且為他日後的創業之路打下了基礎。
從小懷抱創業夢想的他,在上大學之前就已經開始自己掙錢。高考結束之後的暑假,他在杭州的五豐冷食營銷旗下一家店裡,批發雪糕冷飲,由於父母常年在杭州,而他自己也熟悉杭州方言,生意頗為紅火,僅僅兩個月時間,收入就有一萬多元,為他日後創業提供了資金保障。
填報大學志願時,他聽從了父親的建議,選擇了他自己喜歡的物流專業,並立志成才。剛剛進入大學的他,繼續著他的創業之路。為此,他四處尋找商機,他憑藉著天生善於交際的本領很快地結識了一個正在創業的學長。此後,開始他的首次創業――賣包子。一開始試圖通過免費派送300個包子的營銷策略來打響自己的品牌。然而,剛入大學,人脈稀少,僅僅賣了**天就被迫停止。而後他還做過一些嘗試,憑藉著聰明才智與拉網線的叔叔商談以2:1的獲利方式謀來了第二次創業機會,做起了拉網線、出售路由器的工作。之後,他還在寢室與寢室之間兜售零食,也幹過其它的,但都以失敗告終。
有人說:苦難是最能磨練人意志的,失敗也是如此。在經歷了連續幾次的失敗之後,說不難過那是假的,但他並沒有就此被打倒,他堅信,只要自己不放棄,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機會再一次來臨,**年5月,學院創業孵化園正式成立。他立即覺察到了這是一個機會。於是他與合伙人一起,開展快遞業務,先做順豐快遞,後轉為百世匯通。又陸續引進了公牛插座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售賣。9月,考慮到學院學生人數增加,新公寓落成後買東西不便等原因,他又開始賣桶裝水並開展了送水業務,僅僅三個月,淨賺7000多元。此時「微生城」已初具規模。
世上沒有所謂的坦途,創業亦是如此。談到創業的艱辛,他回憶說,他曾在炎炎夏日下,一個人一天扛了50多桶水,而且全部送至三樓以上的樓層,也曾在一天之內打了180個電話……滿滿的辛勞,都只為實現心中的夢想。
在談到關於微生城和他自己的未來時,他說,他希望微生城可以一直保持著獨有的特色走下去,在以後的日子裡做大做強,擴大業務。而他自己則希望畢業後可以承包快遞點,將自己的事業繼續做下去。
又是一年秋風送爽,落英紛紛。農校微生城也展現了它獨特的生機,為學院學子們提供了許多便利。在此,希望他和微生城在以後的日子裡都能更好更穩地繼續走下去。加油吧,逐夢人。
【篇二】
大學生創業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主體的創業過程。學院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便是農院學子創業的搖籃,在這裡,一個個有著創業之夢的同學得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孵化園310室開著一家**市諾聯手機店,店主是16藥品生產3班的**,來自****。在16年高考結束後,本想填報醫學類專業,在知曉**的「藥都」之名後,便來到了****職業學院學習藥品生產技術。在學校,**不僅是班長,創業協會會長,還是一家店鋪的店主,經常在班裡、協會、店鋪連軸轉,雖然辛苦,卻也幸福。
機遇,有的時候也是通向成功的一種途徑。高考結束的那年暑假,**去廈門的一家手機公司勤工儉學,做銷售類工作。他工作認真、有能力、業績突出,深得老闆賞識,因此,在來學校後,手機公司的老闆聯繫到他,並希望其可以在學校幫忙宣傳、做銷售代理。**覺得這既可以鍛鍊自己,還可以幫助手機公司的老闆提高銷售額,便拿下了這個代理。隨著宣傳的越來越廣,很多學生都知道了這個手機購買渠道,此時,**知道機不可失,於是在孵化園310經營了一家手機店鋪,經過他的努力加上手機本身質量佳,使得消費群體不但有農院的學生,更有其他院校的學生。
負責任的人往往離成功更近。隨著手機的銷量越來越高,不可避免的就是手機的維修問題了。經他賣出的手機出現問題,哪怕只是一些出廠小問題,他也會受理,自己不會修,便寄給修理人員。作為學生來經營店鋪,面臨著的是不被信任與種種猜疑,但通過他周到且用心的服務,時刻向顧客傳遞著一個負責任的店鋪形象。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任何一點小問題沒有處理好,也會使店鋪的信譽一落千丈。處理好每次的突發問題便顯得尤為重要,突發問題的妥善解決,既得到了顧客的認同也提升了店鋪口碑。
在**看來,經營店鋪,無論是剛開始經營時的興奮與驚奇,經營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還是店鋪步入正軌時各種瑣碎的事件,每一個階段都讓他樂在其中。在學校經營一家店鋪可能很普通,但是越普通越能錘鍊出不平凡,任何時候都不應該甘於平庸、放任自流。
**認為,大學生暑假勤工儉學不要選擇去工廠流水線上工作,而應該做一些銷售類的工作,鍛鍊口才,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收穫更多。大學生創業,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失敗應該接受,但永遠都不該缺少重頭再來的勇氣。
如今的**,面臨畢業,準備將310店鋪交給團隊裡的一位學弟打理。希望這家有著好口碑的店鋪在未來發展得越來越好。
【篇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點滴的積累,造就萬丈的光芒。當量變達到質變,就是光芒綻放的時候,而創業就是這樣一個臨界點。之前種種,只為這一刻,我們要的,似乎並不是創多少業,成就多少才,而是去更好的探索這迷途,去啟發,去思考,去引導。那麼,我們就開始講述――緣起。
**,****職業學院16大專藥品1班學生,於**年5月創辦了養生閣。店如其名,養生閣提供中醫傳統養生保健服務,如拔火罐、推拿、按摩、刮痧、艾灸等,附帶出售養生閣衍生產品――艾條。
許是機緣巧合,亦或是命中早已註定。中醫養生閣成立十餘天,便迎來了中醫藥學院舉辦的中醫藥協會周年展覽。此次展覽,目的是弘揚中醫藥文化,也進一步激發了**繼承和發揚中醫藥文化的決心。**抓住這個大力推廣養生閣的機會,在會場不起眼的角落裡支上一頂帳篷,擺上兩張長桌,桌上擺上幾盒艾條,泡上一壺生脈飲。留鬍子的男生,點燃一支艾條,對著左手合谷穴在灸,怕是牙疼又犯了。點燃的艾條升起一道直溜溜的白煙,猶如將軍不折的纓槍,直指蒼穹。就是這平凡的一幕,吸引了眾多觀者的目光,使許多同學與老師們紛紛購買艾條。志榮第一次成功地將養生閣的業務推廣出去。
在談起對中醫興趣的產生與建立養生閣的來由時,**激動地說,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精神壓力大,時常感覺精神沉悶,在接受了拔火罐治療一段時間後,便感覺到身心越來越舒暢。那時起就感覺中醫傳統療法博大精深,並暗暗決心一探究竟。
到了大學,**開始專研中醫理療,成為中醫師承弟子,中級按摩師。在偶然一次為中醫藥學院一位老師做推拿中,得到老師的讚賞,並在其鼓勵下創辦養生閣,入駐孵化園211。
當然從按摩師到養生閣閣主的過程並不輕鬆,首當其衝就是要組建專業的中醫理療隊伍,有正確的管理方式,創意的經營模式。他找到了同為中級按摩師和保健調理師的室友們,決定每人每天坐鎮,開閣迎客,每次理療的費用從20到50元不等。因為養生閣開店時間不長,一天的客人只有3至5人,但**堅持慢慢摸索適應,等它成熟,以更好的服務學院師生。
在養生閣裡,有他憧憬的一切,他的精神世界已經構建,足夠讓他去闖蕩,讓他平靜的坐在帳篷底下燃灸施診。臨近畢業,**真切的希望養生閣匯聚更多具有專業技術的成員,匯聚更多專業對口的中醫保健專業的同學,使養生閣成為農院耀眼的特色店鋪,成為農院傳承中醫藥文化的小站!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