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高尚情操和傑出品格,根據中科院黨組安排,今天(10月11日)下午,「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報告會上,5位報告團成員結合親身經歷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南仁東的先進事跡,真實再現了他的精神品格。南仁東的同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高級工程師楊清閣在報告中講到,南仁東事必躬親、細緻嚴謹,體現出了堅毅執著的頑強品格,展示了他將FAST繫於一身的責任擔當。他說,南先生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的高尚情操已印記在自己心中,他將追隨南先生的腳步,不斷進取。
南仁東的學生、FAST工程接收機與終端系統高級工程師甘恆謙說:「南先生在用他的生命,成就一個國家的驕傲。」南老師治學嚴謹,胸懷祖國,執著追求,具有強烈的使命感。為了FAST選址,南仁東幾乎踏遍了貴州大山裡所有的窪地;FAST立項後,他反而更加忙碌起來,要吃透工程建設的每個環節,把FAST建成最大最好的望遠鏡。為了這樣的責任,南仁東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將生命交付給了FAST項目,用生命去點燃了中國的「天眼」夢。
南仁東在清華大學時的學弟、FAST工程顧問斯可克在報告中回憶了與南先生相識共事的點點滴滴。南仁東對待新技術和新事物,總是保持著很高的學習熱情。他不甘平庸,心中有大目標、大格局、大境界。南仁東敢為人先、堅毅執著的科學精神,將永遠激勵後來者用更多FAST調試運行過程中的好消息好成果,來告慰南仁東的在天之靈。
南仁東的同事、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程師李輝從解決柔性饋源支撐的力學問題、解決反射面問題及FAST饋源支撐塔選址過程三個小故事出發,講述了南先生真誠質樸、精益求精的傑出品格。
南仁東的同事、FAST工程臺址與觀測基地系統總工程師朱博勤講到,雖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南先生始終是整個項目的精神支柱。在與南先生相識的23年裡,南先生精益求精、堅忍不懈的工作作風,平易近人、親力親為的行事風格,都是他永遠的精神財富。
院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李和風在主持講話時,向全院廣大幹部職工提出了學習要求。他要求院屬各單位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在全院範圍掀起學習南仁東先進事跡的熱潮;要加強策劃,認真部署,通過專題學習、座談交流等方式,引導廣大科研人員學習先進、爭當先進,激發奮鬥激情,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加快推進「率先行動」計劃實施多做貢獻;要大力宣傳南仁東的先進事跡,努力營造學先進、促創新的輿論氛圍,確保學習活動取得實效;要及時歸納總結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力宣傳、報導學習活動開展情況。
報告會以視頻形式進行,在京外共開設了80個視頻分會場。中紀委駐院紀檢組原組長王庭大等出席報告會。各分院主要負責同志,院屬各單位黨委書記、副書記,黨務工作者代表、科研骨幹代表和學生代表共3200餘人參加報告會。
據了解,南仁東於9月15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歲。FAST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南仁東為FAST的成功建成嘔心瀝血22年,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