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彩色太陽能光伏板

2021-01-13 科技報告與資訊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範圍很廣,從太陽能路燈到太陽能屋頂,很多已經將光伏電池與應用場景融合成一體,不過光伏電池一成不變的外觀限制了其在建築外立面等對美觀度要求較高的場景中的應用。

為提高光伏電池的美觀性,德國弗萊堡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 ISE)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具有視覺吸引力的彩色組件。這些彩色組件可以按照所需顏色製造,可以集成到外牆或屋頂上。它們甚至可以給現代建築的通風幕牆外立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彩色光伏電池板可不是簡單地用顏料給電池的保護玻璃上色,如果在玻璃上色,會阻礙光線穿透,降低電池效率。彩色光伏電池的真正靈感來自於蝴蝶翅膀的藍色或綠色閃爍的現象,光譜選擇性反射的原理使成品電池模塊成為均勻一致的顏色。無論是華麗的亮色還是更沉穩的灰色,都可以設計出太陽能組件的顏色。

弗勞恩霍夫ISE專家利用真空技術將類似蝴蝶翅膀的表面紋理和塗層應用到光伏組件的保護玻璃背面。根據塗層的定製要求,玻璃可以做成比如藍色、綠色或紅色。大約93%的光線可以穿透這層玻璃,只有大約7%的光線被反射造成顏色效果。研究人員將其技術命名為MorphoColour,其名稱來自於明亮的藍色蝴蝶。

單純的顏色並不能使設計在視覺上具有吸引力。弗勞恩霍夫的研究人員找到了另一種讓光伏系統更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為了防止焊接的光伏電池透過彩色保護玻璃閃爍,他們開發了一種裝配方法,產生屋頂瓦片的效果。屋頂瓦片相互疊加,這樣雨水就會流走。與此類似,研究人員現在也在生產重疊幾毫米的條狀光伏電池,將它們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模塊。這就創造了一個均勻的整體外觀,沒有難看的縫隙或可見的連接電纜。

該組件將於2021年1月13日至15日在線上舉行的BAU展會上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一款採用MorphoColour塗層的太陽能集熱器。利用真空技術生產的MorphoColour鍍膜保護玻璃,可以形成光伏組件,或者用於太陽能發熱的集熱器。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環保彩色薄膜太陽能電池
    ETRI研究人員開發的環保彩色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來源:電子和電信研究所 世界各地正在研究太陽能電池以確保可再生能源。韓國電子通信研究所(ETRI)成功開發環保彩色Cu(In,Ga)Se2(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用於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通過在玻璃基板上塗覆多個薄膜製成。它們在非矽基電池中的吸收係數相對較高,轉化效率高,穩定性長。
  • 德國研究人員開發立面安裝的光伏面板提高太陽能吸收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我們經常看到屋頂上裝有光伏面板的建築物,但這些建築物的正面通常是無面板的。 德國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利用基於立面的太陽能電池板來利用該空間。該技術最初是由弗勞恩霍夫矽光伏中心的團隊與萊比錫應用技術大學和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開發的,是SOLAR.shell項目的一部分。他們的實驗系統旨在使美學更加愉悅,而不是簡單地將傳統的面板平放在建築物的正面,同時還可以更有效地接收陽光以轉化為電能。後者是通過一種設計來實現的,在這種設計中,每個面板都朝著太陽傾斜,而不是從建築物的側面直面向外。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新材料可讓太陽能 電池板壽命延長   新華社東京6月9日電 (記者樂紹延)日本日清紡織公司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使太陽能電池板在實驗中的「保質期」提高約50%,從而延長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 研究人員探討有機太陽能電池板的發展前景
    然而,與矽光伏電池板相比,還有一種更靈活的替代品。 據外媒報導,歐洲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有機光伏(OPV)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含碳分子。OPV可以被視為塑料太陽能電池,比矽基太陽能電池板更有優勢。
  • 研究人員開發更便宜的環保型太陽能電池
    然而,目前的太陽能電池板需要使用有毒材料作為緩衝劑,這並不具有可持續性。為此,韓國仁川國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環境友好型替代品,稱為ZTO緩衝劑,可以克服這一限制。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Nano Energy》上。
  • 研究人員研發住宅太陽能電池板 效率幾乎是現有電池板的兩倍
    目前在住宅和工業應用中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面臨的挑戰是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方面效率低下。平均轉換效率在17-19%之間。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分拆出來的一家名為Insolight的公司研究人員創造了全新住宅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幾乎是普通電池板的兩倍。
  • Fraunhofer ISE:採用模仿蝴蝶的編碼技術,使太陽能電池板的外觀更具吸引力
    本文579字,閱讀約需2分鐘摘   要: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研究人員通過採用模仿蝴蝶翅膀的編碼技術,成功開發了一種外觀極具吸引力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 一塊太陽能光伏板的自述
    斯堪尼亞正在瑞典參與一項由公共資助的研究項目,以通過使用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卡車拖車來評估實際燃料節省量。最初的模擬表明,插電式混合動力卡車可在瑞典節省5-10%的燃料,而瑞典並不是一個對光伏友好的國家。在西班牙,結果可能會高出兩倍(日照時間增加80%)。這...
  • 新的研究揭示了水電大壩頂部浮動太陽能光伏板的能力
    利用落水的力量發電的水電站已經是全球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有更多的貢獻。科學家們對這些設施與浮動的太陽能電池板相結合的能源潛力進行了分析,計算出這些混合電站可以滿足世界目前電力需求的 "重要"部分。
  • 雙面太陽能電池板:未來太陽能光伏技術
    通常我們見到的太陽能電池都為單面太陽能電池,這類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很好的接受直接照射的太陽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然而對於一些反射的太陽光它們就無能為力了。要想利用到反射的太陽光,必須要用到雙面太陽能電池板才行。其實雙面太陽能電池板開發已有一段時間了,目前還屬於比較前沿的技術。
  • BIPV | 漂亮美觀的外牆太陽能光伏板來了
    荷蘭初創公司Solar Visuals和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開發了新的「模擬設計」立面光伏組件,這些組件可重現建築表面的特徵
  • 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方法及流程
    為幫助讀者更好的了解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方法,記者採訪了國家電網北京供電公司和已成功安裝個人光伏電站的幾位個人用戶,將各方有關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方法的經驗、注意事項等調查成文,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 【追蹤】別墅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是不是違建?申城多部門研究並給出...
    松江一別墅居民在屋頂裝2米高太陽能電池板惹爭議》一文,報導了上海市松江區新橋鎮萬科白馬花園小區裡,一戶別墅業主在自家樓頂安裝的碩大太陽能電池板正在小區內引發一場風波。後排別墅業主因電池板過於突兀有礙觀瞻,便以涉嫌違建為由,投訴至城管部門。城管部門隨後認定,光伏電池板並不屬違法搭建,但是否涉嫌違法構築物仍要進一步界定。
  • 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使有機太陽能電池更加穩固的方法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將陽光轉化為能量; 太陽能電池板使用光伏發電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有機太陽能電池與傳統的矽電池相比具有幾個優點。但它們極易受到水分,氧氣和光線的傷害。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研究出如何使這些下一代細胞更能抵抗惡劣的環境變量,使它們更接近大規模的商業化。目前解決有機太陽能電池脆弱性的嘗試涉及封裝它們,這是一種昂貴的過程,使它們更重,效率更低。
  • 全透明太陽能電池板
    2014 年8 月,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開發了一種完全透明的太陽能聚光器,它可以把任意窗戶或者玻璃板(比如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屏幕)變成一個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光伏板之比較-薄膜與晶矽
    目前太陽能光伏模塊產品可以分為兩個大類:薄膜太陽能光伏板與晶矽太陽能光伏板。
  • 德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研發出不同透明度的BIPV光伏組件
    德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研發出不同透明度的BIPV光伏組件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德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Sonnenstromfabrik已經開發出三種版本的雙玻單晶光伏組件,該組件可以針對高透明度進行優化。該公司表示,透明的特性使面板適合陽臺、藤架、遮陽篷、車庫、遊泳池、大廳和立面。
  • 太陽能光伏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環境影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編者按】戶用、工商業以及地面光伏電站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開發大勢。然而有研究表明,太陽能光伏裝置改變了與大氣接觸的地表能量平衡,從而可能影響該區域的小氣候。此外,屋頂光伏裝置會改變屋頂接收到的輻射,並影響到大氣的整體熱通量(輻射和對流)。
  • 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中新社西寧1月3日電 (羅雲鵬 何炳勳)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3日介紹,該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實現廢棄太陽能電池板規模化、低能耗、低成本資源化處理和回收利用,對促進新能源發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資料圖:光伏發電園區。
  • 太陽能光伏板陰雨天照樣能發電
    最近幾年,光伏發電逐漸走進農村的家庭中,由於農村中樓房較低,四周無遮擋,而且併網方便,所以最近幾年很多農民朋友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也陸續在自家房頂裝上了光伏發電板。太陽能電池最早是由法國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埃德蒙·貝克勒(1820-1891年)在研究時所發現的一種現象——光伏現象。與光電效應有關。當年愛因斯坦成功的運用量子原理說明了這一現象還獲得了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