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英利綠色能源 編輯丨小歐
推翻針對光伏的那些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光伏發電真相!
光伏發展至今,遭受過很多質疑和爭論。直到現在,網上還時不時的流傳一些諸如「光伏汙染、光伏騙補、光伏垃圾電」等「詆毀」光伏發電的言論,今天,我們就說一些光伏發電那些事兒,推翻針對光伏的那些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光伏發電真相!
1
光伏汙染
說到光伏產業,不乏有人認為這是「高汙染、高能耗」的產業,針對光伏晶矽組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汙染物,有違綠色發展的初衷,不少自媒體大做文章。
但是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有汙染物和造成汙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汙染物不處置,才會造成汙染;反之,合法處置了,就不能稱之為環境汙染。從國家層面來說,只要能夠做到達標排放,就認定為「沒有汙染」。
光伏製造業主要包括晶矽提純、矽錠切片、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四個環節。晶矽提純從工業矽粉中提取太陽能級晶矽,然後將矽晶體切割加工、刻蝕清洗、印刷電極製成光伏電池片,再由電池片封裝製成最終的光伏組件。所謂的「高汙染」主要針對這一環節。
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晶矽提純,使用的是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確實會產生副產物四氯化矽(高汙染劇毒廢液)以及氫氣、氯氣等。四氯化矽如果直接排放,遇潮溼空氣即分解產生氯化氫,會造成環境汙染。但是,中國各晶矽生產企業早已經實現了改良西門子法的閉路循環生產,做到「可控可還」,從合成到蒸餾,從還原到尾氣分離,實現循環利用。所以光伏製造高汙染之說沒有事實根據。
02
光伏騙補
光伏補貼,一直是質疑光伏行業的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計劃投入100億財政資金支持光伏行業發展,這項支持計劃叫金太陽示範工程。金太陽工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勵投資導致的光伏產能過剩。金太陽工程可以說是我國2005年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後,真正意義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進步和規模化發展的首個補貼政策。
然而,由於金太陽工程採取的建設期補貼,並不在意後續項目的實際運營。於是一些企業蜂擁而上,通過虛擬項目、虛構合同、建後再拆和以次充好的方式「騙補」,這也是「光伏騙補」問題被反覆提及的原因所在。
針對騙補問題,2013年,國家相關部門升級了光伏補貼方法,採取針對發電量補貼的方法,補貼額度為0.42元/千瓦時,國家能源局負責行業發展,財政部負責補貼。補貼政策下發後,國內光伏行業在高額補貼下呈爆發式發展,新增裝機量屢創新高。在光伏高額補貼政策下,全國各地不乏有光伏電站業主私自加裝光伏板、逆變器增加上網電量,騙取光伏發電補貼的做法。
值得肯定的是,國家補貼光伏行業初衷是著眼未來,希望技術的發展能不斷提高轉化率與發電效率,助推光伏產業快速發展,保障行業穩健進步,並且通過補貼降低光伏電站的安裝投資成本,推動光伏發電更快的進入市場。
從0.42元/千瓦時到0.37/千瓦時、0.18/千瓦時,再到2020年的0.08元/千瓦時,光伏補貼額度一再降低。隨著光伏產業鏈的完善,以及生產技術不斷提升,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基本追平煤電。
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很多低於兩美分的上網電價,想來這一點,也將是光伏人對」光伏騙補「最響亮的回應!光伏騙補早已成為過去,平價上網已經近在眼前。
03
光伏垃圾電
前些年,在綠色能源大家庭中,風電和光電一直被打上「垃圾電」的標籤,被很多人所誤解。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棄風、棄光問題的存在。
棄光,意思就是通過光伏發出的電力無法接入電網轉化為電量。棄光問題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三點原因:光電隨機間歇性輸入衝擊電網、光電逆調峰增加電網調峰難度、光電資源與負荷區域錯位。
光伏發電在實際應用中,發電功率受陽光強度、角度影響,特別是面對不同的氣候、季節,變化比較明顯,隨機性強。以西北地區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為例,這些電站所發電量在輸入電網過程中,會存在隨機間歇性輸入衝擊電網、逆調峰增加電網調峰難度等問題。在電網原本結構中,用電端的負荷變化不可控,由相對可控的發電端調節來適應,但是加入風電和光電後,導致發電端也成為了一個不可控的輸入,這更進一步加大了對電網平穩運行的衝擊,增加了調峰的難度。
再加上資源與負荷區域錯位,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位於西部和北部,而華中和東南地區則相對比較少。用電量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的江浙及廣東地區。日照資源豐富的地區與用電量大的省區並不重合,更是加大了電網統籌調控的難度,導致部分光電並沒有被接入電網,因此被人誤解。
前幾年,在中國光能資源最為豐富的西北地區「棄光」問題也最為突出。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區棄光電量達到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最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4%和32.1%,16年一季度,新疆棄光率甚至一度達到52%。
但是把時間放在2020年,棄光(棄風)問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二季度,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8.6%(風電利用率96.8%),全國棄光電量10.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3%(棄風電量3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6.2%)。
特別的,我們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提倡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全國範圍內超過數百萬家庭安裝戶用光伏,越來越多的光電接入電網,光伏綠色電力正在進入千家萬戶,所以光伏垃圾電的標籤,也是時候可以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