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騙補、垃圾電|2020年我們應該推翻的哪些 「光伏偏見」!

2020-11-22 騰訊網

來源丨英利綠色能源 編輯丨小歐

推翻針對光伏的那些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光伏發電真相!

光伏發展至今,遭受過很多質疑和爭論。直到現在,網上還時不時的流傳一些諸如「光伏汙染、光伏騙補、光伏垃圾電」等「詆毀」光伏發電的言論,今天,我們就說一些光伏發電那些事兒,推翻針對光伏的那些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光伏發電真相!

1

光伏汙染

說到光伏產業,不乏有人認為這是「高汙染、高能耗」的產業,針對光伏晶矽組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汙染物,有違綠色發展的初衷,不少自媒體大做文章。

但是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有汙染物和造成汙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汙染物不處置,才會造成汙染;反之,合法處置了,就不能稱之為環境汙染。從國家層面來說,只要能夠做到達標排放,就認定為「沒有汙染」。

光伏製造業主要包括晶矽提純、矽錠切片、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四個環節。晶矽提純從工業矽粉中提取太陽能級晶矽,然後將矽晶體切割加工、刻蝕清洗、印刷電極製成光伏電池片,再由電池片封裝製成最終的光伏組件。所謂的「高汙染」主要針對這一環節。

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晶矽提純,使用的是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確實會產生副產物四氯化矽(高汙染劇毒廢液)以及氫氣、氯氣等。四氯化矽如果直接排放,遇潮溼空氣即分解產生氯化氫,會造成環境汙染。但是,中國各晶矽生產企業早已經實現了改良西門子法的閉路循環生產,做到「可控可還」,從合成到蒸餾,從還原到尾氣分離,實現循環利用。所以光伏製造高汙染之說沒有事實根據。

02

光伏騙補

光伏補貼,一直是質疑光伏行業的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計劃投入100億財政資金支持光伏行業發展,這項支持計劃叫金太陽示範工程。金太陽工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正是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勵投資導致的光伏產能過剩。金太陽工程可以說是我國2005年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後,真正意義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進步和規模化發展的首個補貼政策。

然而,由於金太陽工程採取的建設期補貼,並不在意後續項目的實際運營。於是一些企業蜂擁而上,通過虛擬項目、虛構合同、建後再拆和以次充好的方式「騙補」,這也是「光伏騙補」問題被反覆提及的原因所在。

針對騙補問題,2013年,國家相關部門升級了光伏補貼方法,採取針對發電量補貼的方法,補貼額度為0.42元/千瓦時,國家能源局負責行業發展,財政部負責補貼。補貼政策下發後,國內光伏行業在高額補貼下呈爆發式發展,新增裝機量屢創新高。在光伏高額補貼政策下,全國各地不乏有光伏電站業主私自加裝光伏板、逆變器增加上網電量,騙取光伏發電補貼的做法。

值得肯定的是,國家補貼光伏行業初衷是著眼未來,希望技術的發展能不斷提高轉化率與發電效率,助推光伏產業快速發展,保障行業穩健進步,並且通過補貼降低光伏電站的安裝投資成本,推動光伏發電更快的進入市場。

從0.42元/千瓦時到0.37/千瓦時、0.18/千瓦時,再到2020年的0.08元/千瓦時,光伏補貼額度一再降低。隨著光伏產業鏈的完善,以及生產技術不斷提升,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基本追平煤電。

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很多低於兩美分的上網電價,想來這一點,也將是光伏人對」光伏騙補「最響亮的回應!光伏騙補早已成為過去,平價上網已經近在眼前。

03

光伏垃圾電

前些年,在綠色能源大家庭中,風電和光電一直被打上「垃圾電」的標籤,被很多人所誤解。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棄風、棄光問題的存在。

棄光,意思就是通過光伏發出的電力無法接入電網轉化為電量。棄光問題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三點原因:光電隨機間歇性輸入衝擊電網、光電逆調峰增加電網調峰難度、光電資源與負荷區域錯位。

光伏發電在實際應用中,發電功率受陽光強度、角度影響,特別是面對不同的氣候、季節,變化比較明顯,隨機性強。以西北地區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為例,這些電站所發電量在輸入電網過程中,會存在隨機間歇性輸入衝擊電網、逆調峰增加電網調峰難度等問題。在電網原本結構中,用電端的負荷變化不可控,由相對可控的發電端調節來適應,但是加入風電和光電後,導致發電端也成為了一個不可控的輸入,這更進一步加大了對電網平穩運行的衝擊,增加了調峰的難度。

再加上資源與負荷區域錯位,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位於西部和北部,而華中和東南地區則相對比較少。用電量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的江浙及廣東地區。日照資源豐富的地區與用電量大的省區並不重合,更是加大了電網統籌調控的難度,導致部分光電並沒有被接入電網,因此被人誤解。

前幾年,在中國光能資源最為豐富的西北地區「棄光」問題也最為突出。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區棄光電量達到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最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4%和32.1%,16年一季度,新疆棄光率甚至一度達到52%。

但是把時間放在2020年,棄光(棄風)問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二季度,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8.6%(風電利用率96.8%),全國棄光電量10.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3%(棄風電量3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6.2%)。

特別的,我們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提倡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全國範圍內超過數百萬家庭安裝戶用光伏,越來越多的光電接入電網,光伏綠色電力正在進入千家萬戶,所以光伏垃圾電的標籤,也是時候可以去掉了。

相關焦點

  • 騙補、汙染、垃圾電,2020年我們應該推翻的針對光伏的那些偏見!
    光伏發展至今,遭受過很多質疑和爭論。直到現在,網上還時不時的流傳一些諸如「光伏汙染、光伏騙補、光伏垃圾電」等「詆毀」光伏發電的言論,今天,我們就說一些光伏發電那些事兒,推翻針對光伏的那些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光伏發電真相!
  • 謹防光伏退役組件誘發環境汙染
    裝機容量的驚人增長自然引發了光伏板在使用後的未來以及其回收利用的問題。光伏組件回收存在哪些問題,哪些國家的回收技術處於領先地位?(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小數據... 2020-08-26 儘管光伏發電是貼著「綠色」標籤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但是它也隱藏著潛在的汙染風險。
  • 2020年光伏度電成本分析
    1、全國光伏度電成本測算 2019年,全國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時數為1169小時,光伏電站建設成本4.5元/W,此時度電成本為0.44元/度。 【備註:全國脫硫燃煤電價平均值為:0.3624元/度。】
  • 我市印發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獎補辦法
    為有效推進和規範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充分調動各方垃圾分類積極性,保證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根據《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近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項小組辦公室印發《2020年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獎補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 浙江諸暨市公示2020年9月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獎補情況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3日,浙江諸暨市發改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2020年9月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獎補情況公示》,對2020年9月擬享受政策的第一批非自然人22家,第二批非自然人110家,自然人4730個,共需兌現政策獎補資金2803096.2元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時間7天,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監督。
  • 2020年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 塑料垃圾汙染海洋生態
    巴黎12月31日電(任宛)非政府組織(ONG)表示,2020年,15億餘只口罩進入海洋。海洋保護組織「亞洲海洋」(Oceans Asia)警告說,被丟棄在大自然中的口罩會造成環境汙染。
  • 光伏生產小心汙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自去年浙江晶科能源光伏汙染事件見諸報端之後,新能源產業發展和工業環境汙染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再度被公眾關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指出,多晶矽也是國內的汙染大戶。多晶矽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四氯化矽和氯化氫,這幾種有毒物質再利用的成本極為高昂,因此大約有一半中國多晶矽公司考慮到經濟投入而未安裝回收設備。
  • 有人說光伏發電是垃圾電?汙染源?破壞物?你們怎麼看?我想說:怎麼...
    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倍,年均增長50%以上。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1600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萬千瓦。併網光伏電站和與建築結合的分布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是光伏發電的主要利用方式。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接近4000萬千瓦,主要應用市場在德國、西班牙、日本、義大利,其中德國2010年新增裝機容量700萬千瓦。
  • 太陽能光伏板也有壽命,壽終正寢後,它們是什麼垃圾?
    中國有最大的光伏市場。「市場越大,也就意味著其廢棄物越多。回收舊光伏板在法國有用,在中國當然也是可行的。」按照最早一批的光伏機組推算,到2030年中國或將現光伏廢棄高峰。
  • 光伏補貼最新消息 農村光伏發電是騙局嗎?
    有專家預測,到了2020年,光伏發電行業將會進入無補貼時代。現在是2019年,光伏發電還是有補貼的。那麼,對於光伏發電最新消息,大家都了解嗎?現在補貼是多少呢?還有,有人說農村光伏發電是騙局,究竟是不是呢?
  • 垃圾發電、風電、光伏項目節能減排計算方法及效果分析
    基於以上能源替代思想,我們以年為統計周期,得出的「年節能量」計算方法為:1.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年節能量」計算公式1:年節能量(風電或光伏)=當年上網電量×當年全國煤電平均供電煤耗公式中,「全國煤電平均供電煤耗」取值,可參考中電聯每年公開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統計數據,例如:2019年發布的《報告》指出:「2018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平均供電標準煤耗
  • 太陽能「騙補」風波
    短短三四天內提交160份檢測報告,成為日出東方「騙補」的最大疑點  皇明太陽能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皇明」)董事長黃鳴又出招了。  這已是黃鳴第四次對「騙補」發布自己的調查結果。2012年10月15日,黃鳴公開質疑「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涉嫌偽造太陽能產品檢驗報告,與日出東方太陽能聯合騙取國家高達40億元的太陽能惠民工程的政策補貼」。入圍的型號每賣出一臺,企業可以獲得100~500元不等的國家補貼。
  • A4紙冒充太陽能板,中國光伏如何從「騙補貼」到掀翻歐美?
    一套光伏系統的使用年限在20~30年,我們保守點用20年算,國家的補貼現在也是給20年。每瓦的投資成本目前不到4塊錢。一年的有效發電小時數按1000小時每平米來算的話,平攤到20年,相當於一度電的純靜態成本大概只有不到兩毛錢,已經全面低於煤電,接近優質水電資源了。不過考慮到電站的建設需要前期一次性投資,短期的商業競爭力仍然不是那麼強,所以這一兩年仍然需要國家的補貼。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其中, 光伏扶貧、自然人分布式、2019年光伏競價項目、2020年按照「以收定支」原則確定的新增項目以及自願轉平價項目等優先撥付,其餘項目按照統一比例撥付。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 ...年才是光伏行業真正輝煌的起點!|太陽能光伏|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轉眼2020年已接近尾聲,儘管2020年被稱為「黑天鵝之年」,疫情反覆無常,資本市場風雲激蕩,但經過多輪洗牌的國內光伏行業卻「刀尖起舞」,32隻概念股年內股價漲超100%,而光伏行業從邊緣位置躋身主流舞臺
  • 2020年光伏補貼下調裝光伏還有意義嗎
    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於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相比較2019年的光伏上網電價和補貼政策,整體下滑,其中,「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補貼每千瓦時下調0.05元,降幅為50%;戶用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下調0.1元,降幅為55%。2019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2.2GW,相比2018年的20.96GW下降了約42%。
  • 農村屋頂光伏發電危害有哪些_農村光伏發電是騙局嗎
    但是有些人因為不了解而遲疑,農村屋頂光伏發電危害有哪些?農村光伏發電是騙局嗎等等。下面小編將從光伏發電投資成本與收益來回答這些問題。   相對於大型的屋頂分布式和地面電站,家庭光伏投資較小,一般安裝3KW-5KW,投資在3.5萬-6萬元,普通老百姓可以負擔的起。把錢投資在自家屋頂上,看得見摸得著,收益超過10%,25年持續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比存在銀行利率高不少。   農村光伏發電能有多少收益?
  • 2020年光伏行業發生了哪些事
    盤點我們走過的2020年 ,忍不住心潮澎湃。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鬥新冠、拼經濟的徵程中,光伏行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無愧於「中國的名片」!下面,能環寶每月選取一條重要政策,以回顧光伏行業這讓人振奮的一年!根據基金徵收情況和用電量增長等因素,預計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為50億元,可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月國家能源局:2019年光伏發電併網運行情況2月28日,國家能源局官網公布2019年光伏發電併網運行情況。
  • 2020年74GW光伏指標梳理
    從2019年起,國家光伏規模管理發生歷史性變革,由之前的指標派發轉變為全國競價,由市場定建設規模。  2020年光伏發電管理政策整體延續2019年,堅持「六定」原則,即財政部定補貼盤子、發改委定價格上限、能源局定競爭規則、企業定補強度、市場定建設規模、電網定消納上限。
  • 2021年才是光伏行業真正輝煌的起點!
    轉眼2020年已接近尾聲,儘管2020年被稱為「黑天鵝之年」,疫情反覆無常,資本市場風雲激蕩,但經過多輪洗牌的國內光伏行業卻「刀尖起舞」,32隻概念股年內股價漲超100%,而光伏行業從邊緣位置躋身主流舞臺,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