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標準音高440HZ的神秘面紗

2021-01-14 右鍵音樂

聽節目,長知識,就算以後吹牛逼,聲音都要比其他人大一些。歡迎收聽《右鍵音樂》,讓你吹牛聲音大起來的必聽節目!

接下來,來看看,國際標準音!什麼是國際標準音呢?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級,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標準。國際通用的標準高度(第一國際高度)是每秒鐘振動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組的a為「標準音」。又名演奏會音高

所以,現在呀, 我們說的國際標準音這個概念呢, 就是指振動頻率為440HZ的為個音。音樂理論上是小字一組的a來標記!美式的標記方式是A4,字母大寫!關於美式的標記,我在基本樂理——為什麼是CDEFGAB七個音名,這就期節目中詳細說過,如果沒有聽過的朋友,可以去聽聽,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

我們描述音高用頻率,但頻率都是用現代技術測量得出的,早期當時的音樂家們並不能精確判斷。儘管在17世紀就已經開始研究聲音的頻率,但相關的測量手段直到19世紀才在德國物理學家  約翰謝貝爾 的努力下變得精確起來。以前用於確定音高的單位是「周期/秒」。信息物理系統,簡稱(CPS)在20世紀被重新命名為「赫茲」。

 

   說說國際標準音在各個時期的高度吧,這個音的標準高度,歷代不盡相同。比如:

文藝復興(High Renaissance):460Hz

巴洛克時期(Baroque): 415Hz

浪漫主義時期(Romantic):430Hz

而且,赿是早期,這個標準音越是沒個定數,就是越亂,19世紀以前,人們並沒有想過要制定一個標準音高,全歐洲使用的調音標準都不一樣。比如說:1720年  英國音笛演奏中央A的頻率為380Hz,同時期法國漢堡市、萊比錫等地使用的管風琴則以480Hz為標準音,這兩者相差約四個半音。不僅是不同國家或不同時期的音高無法統一,就連同一時期同一個城市裡都沒有統一的音高。舉例來說,在17世紀英國某個教堂管風琴的音高可能比同城中某戶人家的鋼琴高上五個半音。就算是在同一個教堂裡,管風琴的音高也會因為調音方法的影響。隨著時間不斷變化,通常來說,琴管的末端會被捶擊成錐形或向外撐開,以調高或調低聲音,經過多次這樣的錘擊後,琴管都會受到損耗,因而整體的聲音也就越來越高。所以這個音不管是客觀,還上主觀上,基本都沒有個標準,可以說呀, 它的高度主要取決於調音人的心情。

 

1711年音叉被發明,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調音工具,但其製作的標準也並沒有統一。比如1740年亨德爾Handel使用的音叉音高為A=422.5Hz,而1780年的一款音叉則被製成了A=409Hz,比前者低了大約四分之一個全音。而且因為測量方法的落後,各地音高依然差異很大。

到了後來, 19世紀的時候 ,一些國家開始嘗試統一標準音的高度,比如:1859年  因為歌手們的持續抗議,法國通過了一個法案規定a1為435HZ。這是把音高尺度標準化的第一個嘗試。19世紀末的時候,英國也開始統一這個標準音,雖然最後並沒有推廣開來,但這幫傢伙呀, 也算是就這個想法了!時光穿梭,轉眼來到了20世紀,20世紀是個不同尋常的世紀,各種新標準一個一個的被制定出來,很多到了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的標準,你比如這個國際標準音,就是其中之一!

1926年   美國樂器廠商率先制定了以440Hz作為A音的標準,並以此標準生產樂器。(這裡補充一句,440HZ的這個標準,在早期也被使用過,只不過沒有推廣開而已!比如:1834年  斯圖加特會議曾根據謝貝爾的研究建議把C264(A440)作為標準音。)

到了1936年   美國標準委員會正式推薦將中央C上面的A音的頻率定為440Hz。

1939年5月 在倫敦召開國際標準協會會議確立了A = 440Hz的標準。

1955年,這一標準被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可,並於1975年確定下來,編號ISO16。從此,a1=440HZ是國際上通用的音高標準,鋼琴上的其他87個音根據十二平均律生成,最低音A2=27.5HZ,最高音c5=4186HZ。全世界的音樂基本都在一個調上了。很少有在調外瞎混的了!而且標準音附近的音域也基本在人發聲音域,歌唱家減輕了負擔,世界音樂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一直到現在!方便了音樂理論研究、樂器製作和文化交流。


相關焦點

  • 國際標準音高440HZ發展歷史
    a1=440HZ是現在國際上通用的音高標準,鋼琴上的其他77個音根據十二平均律生成,最低音A2=27.5HZ,最高音c5=4186HZ
  •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神秘的432與440赫茲
    直以來,音頻有著許多神秘的色彩,特別是對於人類。不同音頻對於人類,產生出不同的影響,其中又以432赫茲與440赫茲兩大頻段所出現的陰謀論,最令人匪夷所思。從古老的希臘文化,一直到納粹時期,都對432與440赫茲感到有極大的興趣,甚至深入研究後,居然發現一項驚人的事實。因為432赫茲與自然界,一些現象所產生的聲音相同,並引起共鳴。
  • 自然之音-432Hz的治療能量
    Collins的說法,標準音高(A = 440 Hz)在與宇宙運動,節奏或自然振動相對應的任何水平上都不協調。莫扎特和威爾第等最偉大的音樂家,其音樂基於A = 432的自然振動。宇宙的自然音調比440 Hz發出更諧和和悅耳的聲音。432 Hz似乎在心臟脈輪「感覺」上起作用,因此可能會對聽眾的精神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一些無法區分8hz差異的人聲稱,由于波長更長,他們可以感覺到音樂變暖。
  • 走進科學丨淨化心靈的432HZ與奴役人性的440HZ 音色對比
    什麼是標準音?百科上的定義是這麼說的:「國際通用的標準高度(第一國際高度)是每秒鐘振動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組的a為『標準音』」。其實在19世紀之前,標準音一直都沒有統一的數值,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城市之間的標準音都不一樣,低至337Hz高至567Hz,不過大多在400~500Hz之間。
  • 432Hz:神聖的聲音振動| 關於440Hz與432Hz頻率
    >聲音振動有不同的頻率赫茲(hz)。目前我們聽到的音樂,大部分都是440赫茲自1953年國際組織(ISO)將音樂的頻率規定統一後全球的音樂就開始都調成了440赫茲440Hz是屬於不自然的標準音高喪失了神聖振動和泛音的對稱性
  • 關於440與432Hz聲音頻率
    因此有兩派人馬,各自擁簇著440和432赫茲兩種頻率,有觀點認為432Hz是 一個柔和、溫暖、舒服的頻率,你的身體會感覺到放鬆,甚至有癒合傷口的特性;像是水的頻率、宇宙的頻率、大自然的頻率,都是432Hz。而當今主流的440Hz的頻率是不自然的標準音高,喪失了神聖振動和泛音的對稱性,西方人認為會對潛意識會構成威脅。
  • 你的腦波是偏向440Hz還是432Hz的人呢?
    因此有兩派人馬,各自擁簇著440和432赫茲兩種頻率,有觀點認為432Hz是 一個柔和、溫暖、舒服的頻率,你的身體會感覺到放鬆,甚至有癒合傷口的特性;像是水的頻率、宇宙的頻率、大自然的頻率,都是432Hz。而當今主流的440Hz的頻率是不自然的標準音高,喪失了神聖振動和泛音的對稱性,西方人認為會對潛意識會構成威脅。
  • 上海中心「巔峰632」空間揭開神秘面紗-阻尼器 雲端 燭龍 天籟之音...
    自昨天起,位於125、126層的「巔峰632」進入預約試運營階段,在這一垂直高度達583.4米的空間裡,不僅藏著獨具科技含量的「阻尼器」,還有採用「全息聲」技術打造的聽音區,讓人們可以在雲端聆聽美妙的天籟之音。
  • 關於440Hz與432Hz聲音頻率
    目前我們聽到的音樂,大部分都是440赫茲自1953年國際組織(ISO)將音樂的頻率規定統一後全球的音樂就開始都調成了440赫茲440Hz是屬於不自然的標準音高喪失了神聖振動和泛音的對稱性會對人的潛意識會構成不和諧威脅調頻至440Hz的原因有一種說法,即:納粹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強制人們使用440Hz,通過這種手段使人們的思想和感情專一化,成為一種特定意識的奴隸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手把手教小夥伴轉換432Hz音頻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儘量選擇收聽432hz的音樂?432hz的調音意味著音符A在音樂音階的中間會處在432hz振動上,然後在音階範圍內的其他音符也隨之調整。A音的所有八度音程都是432hz頻率的兩倍或一半(27、54、108、216、432、864等),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宇宙測量數據,在這裡我們發現了完全相同的數字:土星極徑:108000公裡土星軌道周期:10800天。金星軌道距離:1.08億公裡地球軌道速度:108,000公裡/小時。
  • 揭開核醫學的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核醫學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的這層神秘面紗。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不是一碼事,也不同於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範,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那麼,核醫學科到底是幹什麼的?都有哪些診治項目?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臺灣寫真: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屏東12月26日電 題: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路梅  居住在臺灣南部的少數民族排灣族群,雖沒有文字,卻以紋身的方式在手上記錄家族「密碼」。如今,全臺灣仍健在的手紋老人不過十數人。中新社記者日前探訪了其中一個村落,揭開手紋的神秘面紗。
  • 聲音頻率改變生命——432赫茲&440赫茲.
    赫茲(Hertz,Hz)是指每秒周期運動次數,通常在做樂器的調音時,都會用La(A)音做為基本音,所以,當我們說A4=432Hz時,指的就是在中央C(下圖黃色處)上方的La(A)音的聲波每秒振動432次。1939年9月,英國標準協會(BSI )在倫敦召開了一次正式會議,會議規定了中央C上的標準音高為A=440Hz。
  • 揭開太陽日冕神秘面紗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太陽任何區域溫度達到100萬攝氏度時,強烈的風暴將會對地球產生大破壞,直到今日科學家仍然無法揭開太陽神秘日冕的面紗。然而天文學家近日發布了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圖片,顯示了太陽大氣層真正的樣子。
  • 揭開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2500年前,這裡曾舉行過怎樣隆重而神秘的拜火教天葬儀式,然後,誰又將他們安葬在這裡?面對著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頭枕著塔什庫爾幹河,墓主人曾將自己生前怎樣的生活,全部帶入這沉睡了數千年的墓葬中?又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謎團?這一層層厚厚的神秘面紗,正隨著諸多考古、歷史、民俗專家學者的介入,一點點被揭開。
  • 《葉猴王國》揭開白頭葉猴的神秘面紗
    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帶我們進入猴子王國的腹地,追隨並拍攝到了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在中國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山中的神秘生活。  華影青橙獲得允許進入此前一直禁止入內的地區拍攝,從而幸運地揭開了這群世界上最罕見的猴類的神秘面紗。
  • 揭開雷電神秘面紗
    雷電一詞最初源於神話,充滿了神秘色彩。希臘人認為雷電是眾神之神宙斯的武器,用於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中國人認為雷電由雷公電母掌控,主要作用是在下雨是助威,也可以懲惡揚善;非洲土著人認為一種神秘鳥類的羽毛在閃光,它的翅膀拍動產生了閃電打雷的聲音。當然,人類對雷電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神話猜想層面。長期以來,人類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雷電,經過不斷探索,目前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的首席研究員Roeland van der Marel說道:「即便是來自韋伯的一張照片也將是獲得的最高質量的銀河系中心照片。」雖然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已經為人們提供了對銀河系中心居民們的誘人一瞥,但到目前為止只有最亮的恆星可以被探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