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星圖沒有衛星,為何也有望率先推出中國版「谷歌地球」?

2020-12-04 億歐網

撰文丨張繼文

編輯丨常亮

1998年,美國副總統戈爾最先提出了「數字地球」概念,但直到2005年,谷歌才推出了首款虛擬地球軟體——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

在「谷歌地球」上,用戶只需輸入經緯度,便可以查看當地的地圖、地形甚至是3D街景。作為發展最早和最為成熟的數字地球產品,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在全球備受歡迎。

自從「谷歌地球」問世後,法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在研製本土「數字地球」。中國在「數字地球」理論研究方面處於世界前列,隨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逐步建成,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企業,中科星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科系企業、國內數字地球行業的先行者,中科星圖自受理科創板以來便備受矚目。經過六輪問詢後成功過會的中科星圖,對標「谷歌地球」的底氣來自何方?未來業績成長性如何?

數據成本佔優

正因為「谷歌地球」的大規模使用,大眾對「數字地球」才有了初步印象。不過,「數字地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三維圖像」,而是一種用於描述、處理和分析地球環境和空間活動的信息系統。

因此,構建「數字地球」是一個系統工程,整個流程以遙感數據為主體,主要包括空天大數據的「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五個環節。而數字地球行業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前四大環節。

排在第一位的遙感數據獲取體系,是開展數字地球業務的前提。遙感數據是原材料,遙感數據的獲取體系便是進貨渠道。然而,「數字地球」的原材料往往會涉及大量國家重要設施的信息。

由於部分遙感數據涉密,因此,「如何獲取優質且海量的衛星照片」便是第一道難關。在數字地球行業,企業獲取遙感數據的模式主要有兩種:自建遙感衛星系統;整合第三方數據。

雖然中科星圖不擁有自有商業衛星,但它通過「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充分利用了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突破了遙感數據獲取瓶頸。目前,中科星圖獲取數據的來源包括特種遙感數據、高分衛星數據和商業遙感數據。其中,特種遙感數據和高分衛星數據是免費獲取,佔整體數據來源的80%;商業遙感數據是按市場價購買,佔比20%。

與擁有自有商業衛星的公司相比,中科星圖獲取的遙感數據,在質量、存儲規模和覆蓋面積等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差距;與未建自有商業衛星系統的公司相比,中科星圖的獲取方式更具優勢,而且成本更低。

自建商業衛星的公司需要面臨運維成本高的難題,整合第三方數據的公司也需承擔高額的數據購買費用。中科星圖在保證遙感數據來源多元化的同時,極大地降低數據獲取成本,這樣的數據獲取模式在數據地球行業少見。

數據處理能力領先

數據處理,是空天信息產業面臨的第二大難題,也是中科星圖打造「數字地球」時繞不開的鴻溝。

因為衛星照片具有「觀測範圍廣」和「精度有限」的特徵,與此同時,數字地球行業對數據精度要求又很高,矛盾由此凸顯。

由於地物情況複雜,自動化解譯不能保證準確度,大多數企業採用「自動+人工交互」的處理方式。在精準度要求越高的環節,人力參與的比重越大,這一現象在遙感影像的解譯環節最為明顯。

人工目視判讀遙感影像,是員工通過手工勾繪的方式,提取遙感影像上的目標、地物範圍。隨著遙感技術快速發展,遙感數據體量將呈指數級增長。如果數據處理環節繼續依靠大量人力,那麼,遙感產業和數字地球產業的發展便會受到制約。

為了突破衛星數據處理的人力瓶頸,中科星圖憑藉高性能計算技術,在「遙感自動高效處理」、「高精度遙感數據處理算法」以及「遙感影像的智能解譯」三個方面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

中科星圖推出的「GEOVIS iFactory 空天大數據智能處理平臺」,在保證高精度的同時,該平臺將數據處理生產的整體效率提升了約 15 倍,減少人工工作量 90%以上。

受益國防市場

在構建數字地球的全流程中,數據獲取和處理屬於前期準備工作;而「數據承載環節」屬於後期服務階段,數據承載系統,是數字地球系統的後端管理與服務平臺。

目前,國內遙感應用領域的企業,多是交付深度定製軟體為主的項目型公司。而且,交付環節也需投入大量人力,這一問題仍會制約遙感產業發展。

於是,中科星圖將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與遙感應用技術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空天大數據承載為核心的 「GEOVIS 數字地球產品體系」。該體系的推出,讓中科星圖在交付環節的工作量降低到40%以下,產品收入佔比也在逐年提升。

中科星圖交付能力的提升,讓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目前,中科星圖的產品和服務在政府、企業以及特種領域備受認可。

從主營業務收入按行業分布情況看,2017-2019年度,中科星圖「特種領域」的營業收入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20%、58.59%、62.40%,特種領域市場是其營收主要來源。而且,招股書顯示,中科星圖的大客戶以政府機構、軍事單位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軍事單位對供應商安全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著較高要求。與軍事單位保持長期合作關係的企業,必須符合國家安全要求且具備專業資質。因此,有著軍事單位的背書,中科星圖可以保持良好的企業形象;憑藉著優質的品牌效應,中科星圖在拓展第三方業務方面也頗具潛力。

在數據獲取環節,中科星圖即便未建自有商業衛星系統,仍建立了獨特的「低成本、可持續、高時效、高質量」的衛星數據獲取體系;在數據處理和數據承載環節,人力成本的降低極大地推動業務向「高效化、智能化」發展。

這三項工作完成後,中科星圖的產品體系已經不斷優化。未來,當中國商業遙感衛星形成規模,加之「北鬥導航系統+高分系列遙感衛星」的應用模式更加成熟,中科星圖有望在C端市場打出一片天地,也有望率先推出中國版「谷歌地球」。

相關焦點

  • 中科星圖科創板上市:市值超180億 被稱為中國版谷歌地球
    中科星圖此次募資主要用途包括GEOVIS6數字地球項目、空天遙感數據AI實時處理與分析系統項目、基於GEOVIS數字地球的PIM應用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中科星圖開盤價為90.01元,較發行價上漲455.27%;當前股價為82.8元,較發行價上漲410.8%,以當前股價計算,中科星圖市值為182億元。第一季營收3764萬中科星圖為天眼概念股,也被稱為中國版的谷歌地球。
  • 對標谷歌地球,智慧城市上遊企業中科星圖正式啟動IPO招股
    6月13日獲得證監會同意註冊後,6月16日國內數字地球行業企業中科星圖在科創板正式啟動IPO招股。中科星圖上市招股書中顯示,該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數字地球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其數字地球產品對標美國「谷歌地球」。
  • 抗疫、治蝗兩手抓 中科星圖衛星遙感應用全面開花
    中科星圖亮相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 中科星圖供圖中科星圖亮相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 中科星圖供圖中新網福州9月21日電 (郭超凱)抗疫期間城市如何準確掌握醫療資源分布建設情況?正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星圖自主研發的GEOVIS數字地球備受矚目,該產品覆蓋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將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在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具有領先地位。
  • 中國版「谷歌地球」科創板上市中科星圖加碼GEOVIS平臺拓展北鬥應用
    「數字地球」,指利用遙感衛星、航空攝影等手段,對時間、空間數據按照地球的坐標構成的一個全球數字模型,谷歌地球便是基於此項技術……。
  • 中科星圖承辦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探索「高分+北鬥」技術融合
    會議以「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外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領導、衛星導航領域專家學者以及衛星導航應用企業代表等3000餘人,圍繞衛星導航當前熱點話題、核心技術以及社會關注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共商全球衛星導航事業建設發展。  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本屆年會的承辦單位、北鬥+遙感融合論壇獨家贊助單位參加了此次年會。
  • 中科星圖:數字地球龍頭企業借北鬥推升業績
    現階段,中科星圖已經攻克雲計算、大數據、空天大數據智能處理等核心技術,在數字地球領域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並在衛星數據處理、應用承載等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經推出第五代GEOVIS數字地球產品。近年來,GEOVIS軟體銷售佔收入比重基本保持在60%左右。
  • 世界地球日〡中科星圖「天眼」守望美麗星球
    多年來,中科星圖始終致力於攻克衛星應用技術國產化難題,為解決現階段生態環境監管中信息共享不暢通、事前預警難、事中監管能力弱等問題,研發團隊利用遙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對空、天、地多源數據協同獲取,在GEOVIS數字地球基礎平臺上進一步深入探索,開展水利環境、生態狀況、土壤環境、汙染源等多項監測,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形成生態環境 「一張圖」綜合管理平臺,從中國遙感衛星領域進一步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 中科星圖: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
    匯聚了國內外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領導、衛星導航領域專家學者,以及衛星導航應用企業代表等3000餘人,圍繞衛星導航當前熱點話題、核心技術以及社會關注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共商全球衛星導航發展大計,推動世界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本屆年會的承辦單位、H05北鬥+遙感融合論壇獨家贊助單位參加了此次會議,並亮相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成就博覽會。
  • 數字地球與空天資訊理論壇成功舉辦 中科星圖數字地球天眼看世界
    資料圖:中科星圖公司副總裁胡煜正在做題為「數字地球與空天信息」的專題報告。(千龍網軍事頻道記者 馬群 攝)2019年5月7日至8日,2019煙臺院士峰會暨數字地球與空天信息應用發展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煙臺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主辦,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煙臺市商務局、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研究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CICC空天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專委會共同承辦。
  • 高分衛星十年騰飛 中科星圖助力高分應用落地50餘個行業
    今年恰逢高分專項啟動實施十周年,十年間高分行業應用漸入佳境,僅中科星圖一家公司便已助力高分應用落地50餘個行業。高分專項是中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所確定的十六個重大專項之一,2010年批准啟動實施以來,已成功發射多顆高分衛星,高分數據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得到廣泛應用。
  • 中科星圖:ROE「領跑」科研創新顯效產品「雙輪」驅動
    隨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中國數字地球領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空天大數據開發與服務業務未來可期,而專注於數字地球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星圖」),也將受益於此。 一、行業基石穩固,助力政府服務項目在資本市場,選擇優質的投資標的,首選具備成熟穩定的商業模式的企業。
  • 谷歌推出Android手機版谷歌地球
    網易科技訊,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公司今日推出Android手機版谷歌地球應用軟體,該應用軟體在Nexus One發布時就已公開。  據悉,使用該應用可在Android手機上完全實現谷歌地球的所有功能,可以瀏覽世界各地的三維圖像、放大縮小觀察道路及以飛行模式鳥瞰山河。  有趣的時,iPhone版的谷歌地球應用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不過Android版雖然姍姍來遲,卻附帶一些專為Android粉絲帶來的特色功能。
  • 中科星圖探索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
    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四川成都開幕。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受邀在大會特邀報告會上作題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就北鬥導航與高分遙感融合提出看法和見解。
  • 中科星圖探索「北鬥+高分」技術融合
    在11月23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600118)導航年會上,中科星圖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表示,從數字地球到數字孿生地球,需要依託於「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頂層設計,未來仍需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現階段「北鬥+高分」融合發展逐漸成為業界共識,並在諸多行業開始落地應用。以中科星圖為代表的國內企業,正探索「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讓「北鬥+高分」更好地為國計民生服務。
  • 完全超越谷歌地球 中國衛星成像系統上線
    在地球大氣之上眾多的衛星就像我們人類的眼睛,提供了觀看世界不同的視角。今年9月的天安門勝利日大閱兵,我國的高分二號、資源三號及實踐九號衛星就實現三星聯合、密集觀測,共計安排5次高解析度閱兵成像,堪稱一絕。
  • 中科星圖上下遊均依賴關聯方 招股書中多項財務數據混亂
    近日,中科院電子所旗下從事數字地球相關業務的公司中科星圖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7億元,用於GEOVIS6數字地球、空天遙感數據AI實時處理與分析等項目。   上下遊採銷均依賴關聯方   招股書披露,中科星圖主要是面向國防、政府、企業、大眾等用戶提供數字地球產品和技術開發服務。主要產品包括GEOVIS數字地球基礎平臺產品和GEOVIS數字地球應用平臺產品。
  • 武漢下月運行中國版「谷歌地球」 能看清斑馬線
    武漢下月運行中國版「谷歌地球」 能看清斑馬線 2014-10-16 10:45:52昨日獲悉,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針對高分二號的湖北應用中心,武漢人最早在下月可上網享受更清晰的電子地圖等遙感影像服務。
  • 專家研討基於數字地球的北鬥高分綜合應用
    「十三五」期間,中國一批空間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逐步建設完成,目前我國的空間資源已十分豐富,衛星應用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具備了通過衛星綜合應用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隨著新基建、數字經濟的發展,我國在應急減災、農業作物估產、智慧城市建設、通信保障等方面都對衛星應用產生了巨大需求。
  • 北鬥衛星+高分衛星,這家公司將探索「數字孿生地球」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仍在火熱進行,專家、學者以及業界圍繞「北鬥+」或者「+北鬥」探討北鬥導航系統更多的應用可能和場景。本屆年會的承辦單位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星圖」)在年會上報告了「北鬥+高分」的最新進展。
  • 必應地圖推出3D衛星圖像:類似谷歌地球
    查看最新行情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6日上午消息,微軟周四面向Windows 8.1推出了一款名為「必應地圖預覽」的應用,與谷歌地球類似,這款產品也可以把地圖轉換成真實的3D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