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再次發聲!當前,最擔心的是……

2020-12-05 騰訊網

摘自央視新聞、新浪、一席、財經要參、盧克文、燎原中國及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鍾南山再次發聲!當前,最擔心的是……

新型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地向中國襲來,一場群防群控的保衛戰已經來臨!

鍾南山院士出席廣東新聞發布會,再次緊急發聲:當前,最擔心的,是出現「超級傳播者」,導致疫情進一步擴散,一旦出現,必須予以更為嚴格的隔離和其它措施,

而第一個「傳播者」是誰?

鍾南山說了,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換句話說,大概率是一個吃野味的人。他在採訪中明確指出:

這次冠狀病毒肺炎發源地,來自武漢的那處海鮮市場,我們在現場看,相當多(賣)的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

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是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

如果鍾南山院士的話,還沒能引起你的警醒,那麼,看看CNN的記者拍攝的,一段名為「這或許能解釋為何新病毒會在中國傳播」的視頻吧。

在這段視頻中,CNN的記者就指出,引發此次疫情的一個武漢販賣野生動物供人食用的市場,是問題的根源。

CNN在其視頻中採訪到的香港大學專家潘烈文也表示,病毒是從野生動物身上傳播到人身上,進而傳播開來的。

看到這裡,不禁一聲長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2003年的SARS,就是因為廣州有人吃了果子狸,而果子狸身上,帶有一種來自於遙遠山區山洞裡蝙蝠的致命病毒,吃了果子狸之後,他攜帶的SARS致命病毒,引發一場恐怖的災難。

17年後的今天,這些野味吃貨們,再次引爆了一場全國性的傳染病,只不過爆發的地點,從廣州,變成了武漢!

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野味的距離。

目前,有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野生動物。

愛滋病病毒來自於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尼帕病毒來自於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於非洲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於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犰狳……

實際上這些病毒不是現在就出來的,它往往是和自然宿主長期進化了很多很多年,這些病原體本來並不會危害人類,只是潛伏在動物身上。

那麼這些野生動物和媒介的病毒怎麼就到了人類社會?過去沒有那麼多傳染病,現在怎麼就這麼多呢?

歸根結底,是原來人類和野生動物,是井水不犯河水,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現在,人類卻老是侵入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裡,把人家關入鐵籠,帶入城市、鄉村,還大吃特吃人家的肉。

這樣,野生動物身上的致命病毒,當然也就接踵而來。

2003年突然襲擊中國的SARS冠狀病毒,就被證明來自野味果子狸,果子狸與病毒源頭菊頭蝠接觸、感染後,再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蝙蝠這種動物,容易攜帶很多病毒,包括我們常見的狂犬病毒,據說伊波拉病毒也是從蝙蝠身上開始的(未實捶)。

也就是說,中國2003年和2020年這兩場疫情,都是來自於吃野味。

在非洲,野生動物是肉食類來源之一,尤其是在農村, 像猩猩、猴子和蝙蝠都是他們主要的狩獵對象。通過捕獵野味,伊波拉病毒多次從叢林走向村莊,最後走向城市。

尼帕病毒:馬來西亞人把養豬場,建在了蝙蝠棲息地的旁邊,蝙蝠吃了水果,水果被病毒汙染後掉到了豬圈裡,豬吃了以後染病,又再把病毒感染到人。

而這個武漢的神秘病毒來自哪裡,通過什麼渠道傳播等等,還不為人所知。但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和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脫不了干係。

這個武漢海鮮市場,看名字還以為賣水產的,但實際上它是個「海陸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應有盡有。

這家市場裡還能買到活的蛇、鱷魚、娃娃魚、狗、羊、蛇,以及宰殺好的野兔、刺蝟等,總之光看圖片就讓人產生強烈的生理不適。

人類之所以捕殺野生動物,原因無他——利益,僅在中國,市場對野味的狂熱追捧,已構建了價值百億的地下產業。

今天,網際網路上流傳一張武漢海鮮市場內名為「大眾畜牧野味」店的菜單,上面顯示,有活狗狸獾、活豬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動物在售,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

此前有媒體記者曾在疫情發生後對該市場進行暗訪,見到不少商家仍在販賣野生動物,現殺的野雞和兔子隨意擺放。這家市場裡還能買到活的蛇、鱷魚、娃娃魚、狗、羊、蛇,以及宰殺好的野兔、刺蝟等,不知是真野味,還是養殖的。

人類為吃野味,已經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對中國人的教訓尤其深刻。我們還需要遭受什麼樣的懲罰,才能管住自己的嘴?

而這次,武漢肺炎的蔓延,也是因為有人貪戀一口野味,而招來的惡果!

有人說,人類冤枉。在我看來,一點不冤。殘酷的傳染疫情背後,是一場殘酷的獵殺行動,是一曲野生動物的悲歌。

野味好吃嗎?

普通中國人一說起野味,都有這樣一種觀點:野生動物是原生態的,沒有激素無添加的東西,純原生態!而且經常運動,肉質比較緊實,且生長周期更長,肉質肯定比家禽家畜好,在這種觀點影響下,有人就開始不斷嘗試野味。

但其實這樣的觀點大錯特錯,因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野生動物是為了生存進化的,根本就不是和食物一樣,經過了人類選擇進化的!野味的肉其實根本不好吃,甚至有些甚至有毒。

如果說吃個野豬、野雞、野生魚類的,還能夠理解,畢竟和我們平常所吃的還有一些類同,但是對於像果子狸、獾、蝙蝠、猴子這樣的肉,無非是圖個新鮮和刺激。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就列出了一大堆不能吃的野味:孔雀肉味鹹、涼、有小毒;鴛鴦雖然好看,但跟孔雀一樣「肉味鹹、涼、有小毒,更可怕是食後頭疼、終生伴隨;野馬肉味辛、苦、冷、有毒,多吃生瘡患痢。甚至古來一直受很多人口中大補的熊肉,李時珍也提醒,有痼疾者不可食……還有更多……

事實上,中國人對於野味的熱愛主要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尤其是錢包富足以後開始吃起野味,要不為什麼說廣東人什麼都敢吃?

以前的人有家禽吃就已經很開心,野味那都是沒肉吃的情況下,去野外打打獵沒辦法的選擇,而打獵也不是什麼都打,也是吃和家禽類差不多的動物,由於野生動物都帶有病毒和寄生蟲,比如野豬身上就有絛蟲,還有鉤蟲、吸蟲、蚴蟲等等,所以我們吃肉的時候都要先煮熟,就是要殺死這些寄生蟲,但是有些人喜歡生吃——所謂的原生態,這就很可能讓寄生蟲上身,人的身體會產生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變化。比如說豬囊尾蚴感染後,會寄生在腦部,導致腦組織受壓或者壞死,從而引發患者發生四肢麻痺及癲癇等症狀。野生動物之所以能夠在野外生存,就是因為他們適應了環境,他們在進化過程中不斷變得皮厚肉燥,再加上有些還有毒性,所以本身就不是現代人類食用的。

而人類作為地球千年的主宰,也在不斷地進化,人類慢慢適應了自己馴養的動物肉質,包括我們不斷嫁接的果樹,我們通過一代一代不斷的提升口感,優中選優,才塑造了現在我們豐富多彩的食物!但這些還是敵不過某些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的,純天然的就是最好的」落後觀念。

比如像蘋果,我們如今培養出的紅富士、黃香蕉、冰糖心這些都是符合我們現代人的口味的,而古代的蘋果叫做柰。

據明代《二如亭群芳譜》中記載:「柰,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這樣味道的柰顯然與現代蘋果不可同日而語。

再比如像羊,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會吃羯羊,也就是從小就被閹割的羊,為什麼呢?因為羊肉有羶味,不符合人類口感,後來人們發現閹割後的羊肉沒有羶味,就開始吃羯羊。

包括其他的也都是如此,正是因為野味並不符合人類口味,人類才會花費了幾千年來使動物和植物適應我們的口感,同時也祛除了動物體內的毒素,比如如今人工養殖的河豚毒性就不再有以前那麼大。

而人類也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了我們的適應能力,對於我們來說,野味不僅難吃,而且也並不適合我們的身體,更不會給我們帶來所謂的「大補」,反倒更可能要了我們的命。

過往的幾次傳染病疫情都是由於野生動物引發,這還不夠給我們敲響警鐘嗎?

難道老祖宗幾千年的篩選真的沒有所謂的「野生純天然好嗎?」

然後居然有人腦子進水了,坐幾小時飛機,趕幾小時汽車,跑到深山野林裡,或者在某個飯店找個包間,門一關開始吃那些皮糙肉厚還有毒只能猛加調味料掩蓋羶味的所謂野味。

真的想對那些野味吃貨說一句:你們自己作死是活該,罪有應得,不值得同情。真正可憐的,是那些因為他們的虛榮和饕餮,被捲入這場災難的,無辜而可憐的病人!

作孽啊,你們這些野味愛好者們!你貪戀的那口野味,是病毒的特快專列!

你們的一時貪嘴,害得整個國家因此拉響警報,多少家庭妻離子散,這不是「禍國殃民」,又是什麼!

而就在這全民抵禦新型肺炎的關鍵時候,網上傳出的一組圖,竟然還有人在曬圖吃蝙蝠!!!

哀其不爭!這些花樣作死的人,真的是無知者無畏!

人類正在為不尊重自然,付出沉重的代價。

新型傳染病的發生,一定意義上,就是野生動物對人類的報復,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

如果人類沒有敬畏之心,在吃遍地球每個角落的同時,也就將自己的身體向每個角落裡的病毒敞開了懷抱。這一切,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那樣:

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是時候,學會愛護動物,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了。是時候,學會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了。

多難興邦!

讓我們一起努力!

早日打贏!

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覺得好看請點下方【在看】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病毒來源確認,鍾南山預言成真!再次緊急發聲:這些人別再作孽了!
    昨天下午16時,鍾南山院士出席廣東新聞發布會,再次緊急發聲:當前,最擔心的,是出現「超級傳播者」,導致疫情進一步擴散,一旦出現,必須予以更為嚴格的隔離和其它措施,而第一個「傳播者」是誰?鍾南山當時說了,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換句話說,大概率是一個吃野味的人。
  • 北京時間10月19日:新增13例確診,涉及5個省市,鍾南山再次發聲
    近日,鍾南山院士再次發聲,分析了國內的疫情局勢,其中就提到:在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我們國家接待了6.37 顯然,鍾南山院士對我們國內疫情的防控效果是很有信心的,但大家依舊不能鬆懈大意,時刻保持警惕,才是對抗疫情的正確方式。
  • 925丨鍾南山最新發聲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香港應做一次全民核酸檢測」針對近日香港本土疫情再次反彈現象,鍾南山建議,應該再做一次全民核酸檢測。鍾南山認為,在疫情前期階段,香港強調人人都要戴口罩,防控做得相當出色,「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密集型城市,香港能夠很好地控制疫情蔓延,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香港的防控有所放鬆。
  • 中疾控回應,鍾南山、張文宏發聲
    ↓↓↓鍾南山回應:目前沒有進一步的證據12 月 22 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掛牌暨協同醫院合作啟動大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召開。會上,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總結髮言中表示,往後全球抗疫的局勢會越來越分化還是融合,這是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
  • 中疾控回應,鍾南山、張文宏發聲!
    ↓↓↓鍾南山會上,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總結髮言中表示,往後全球抗疫的局勢會越來越分化還是融合,這是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張文宏發聲:疫苗接種有條不紊推進即可
  • 鍾南山發聲,還提及疫苗大規模接種時間
    幾日前,在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也指出,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鍾南山指出,目前醫學界已經有聲音,希望能夠研發出能夠更快其區分二者的方案和設備,但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鍾南山最擔憂的仍來了!美日韓已「失守」,新冠變異病毒向華襲來
    原本在進入冬季低溫季節之後韓國疫情再次告急,而變異毒株的感染無疑令韓國疫情雪上加霜。新冠變異病毒侵入中國,鍾南山最擔心終究來了!面對日趨嚴峻的疫情形勢,此前鍾南山院士曾表示,國內疫情不會出現如剛開始那般大規模爆發,因為中方已經形成有效且嚴密的防控網。同時鐘院士也表示病毒在變異之後或將在傳染力上激增,國內疫情會出現反覆、散發或變異毒株感染的情況。
  • 鍾南山院士最新研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先後在不同場合通過不同形式發聲,表達他關於疫情的最新研判。中國會暴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10月3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變冷,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但是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按照目前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
  • 繼上海後山東再現變異病毒,源於留英學生,鍾南山擔心的事發生
    自英國出現變異病毒後,多國停飛往返英國的航班,鄰國關閉了入境通道,英國實行了史上最嚴的禁封令。其目的為的就是不讓變異病毒加速擴散到世界各地,人們都十分擔心變異病毒傳到國內。
  • 年底到底會不會再次封城?你真的知道嗎?鍾南山爺爺是這樣說的
    伴隨著2020年秋冬季節的來臨,我國多地都已經呈現了零星的確診病例,這也就意味著病毒或許會再次的「捲土重來」,還沒有完全被驅趕出我們中國大陸;所以這也讓很多的民眾憂心忡忡:年底到底還會不會像年初一樣進行封城,全國人民居家進行隔離,無法外出進行登門拜年、外出旅遊等相關的活動。
  • 鍾南山的兒子被爆出佩戴愛馬仕惹非議,英雄流汗又流淚
    隨後扒出的就是鍾南山院士掛號費1200,造謠他很多年前給人看病不帶口罩……今年,鍾南山院士被正式授予「共和國勳章」,再次火上了熱搜。有的網友卻反對鍾南山入選「共和國勳章」。其中,有人竟然細細地列出鍾南山十條「罪狀」,說他「不作為」。
  • 跳梁小丑沈佳欣,質疑國家院士鍾南山,終將自食苦果
    這兩天,網絡上到處都是沈佳欣質疑鍾南山的事件,網友們個個都義憤填膺,紛紛聲討這個十八線的藝人——沈佳欣。而沈佳欣這樣的做法,也突然出名了,讓大眾一下都了解她了,知道中國娛樂圈還有這麼個跳梁小丑的存在。鍾南山院士是中國遺傳病學的泰鬥級人物,在新冠爆發後,鍾南山負重前行,不顧80多歲的年紀和個人生命安危,前往武漢,衝在抗疫第一線,與病毒不斷作鬥爭。在疫情嚴重的時候,鍾南山如同定海神針般,他的出現穩定了全國人民的心,也是由於他的及時發聲,才讓大家開始重視、開始防範病毒,讓全國人民統一戰線,共同預防病毒。
  • 鍾南山擔心的事發生,英國變異毒株或傳入香港,基因排序十分吻合
    自英國出現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後,國內境外輸入防疫工作壓力再次增加,目前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均採取措施取消同英國往返航班,不過再次之前已經有不少航班從英國飛往中國,對此前的入境人員重點檢測不容忽視。國內防疫有條不紊此前鍾南山曾表示冬春季的防疫形勢嚴峻,即使國內疫情控制較好,也會出現零星病例,防疫常態化下個人的防護不可鬆懈。目前中國內地並未發現和英國變種病毒相似的確診病例,且短時間內,同英國的航班通道也已經關閉,目前國內的防疫重點還是零星的本土病例,這些病例的潛在傳播可能性更大。在此之外,另一個疫情應對重點就是疫苗的投放。
  • 美國請鍾南山視頻,鍾南山英文回答(教育我們孩子搞科研學英語)
    2020年3月12日19:00,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與醫院重症監護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重症監護方面的專家進行多方視頻連線。鍾南山院士又成為了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的孩子們都了解他的事跡,以他為榜樣,這才是孩子們的偶像。
  • 艱難時刻,中央發聲隨時支持香港!
    編輯:池維香港趕走了「港獨」,又迎來新冠疫情的肆虐,疫情呈全港擴散態勢,當前形勢十分嚴峻。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特區政府迅速採取行動,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中央發聲支援香港中央高度重視近期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狀況和香港同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為力挺香港抗擊疫情,中央將幫助香港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協助建設「方艙醫院」等。
  • 鍾南山再次呼籲香港進行大規模新冠病毒檢測
    據彭博11月20日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一個會議上呼籲在香港進行大規模的新冠病毒檢測。他還表示,出現新冠再次感染病例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大範圍的;此外,使用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有著很好的前景。7月,關於香港如何採取措施限制疫情蔓延,鍾南山院士也曾建議進行全民核酸檢測,支持免費的核酸檢測,同時加強香港與內地在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方面的交流。
  • 多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病毒學家稱可阻止國內擴散,鍾南山發聲
    此前,鍾南山院士曾公開表示,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接種上疫苗,以此來保證國人的正常生活。然而很多人擔心,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會影響現有疫苗的有效性,對此,鍾南山院士22日表示,目前尚沒有進一步的證據表明這一點。據報導,近期,遼寧連續出現確診病例。按照國家聯防聯控機制的統一部署,遼寧省即將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 沈佳欣不是不敬,而是用語言嘲諷鍾南山,還引以為傲,炫耀到海外
    前幾日,無名藝人沈佳欣在網上公然用傲慢的口吻質問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的事,令無數充滿正義感的網友義憤填膺。的確,沈佳欣不是對鍾南山不敬,而是用語言嘲諷!鍾南山是什麼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愛國愛人民的科學家。非典的時候他衝鋒在前。
  • 鍾南山最新研判!
    鍾南山最新研判!>點擊音頻 收聽天氣預報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先後在不同場合通過不同形式發聲,表達他關於疫情的最新研判。中國會暴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據世衛組織最新數據,歐洲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000萬例。
  • 《還是鍾南山》首發,講述鍾南山抗疫事跡
    由魏東海博士撰寫,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經濟日報出版社共同策劃《還是鍾南山》一書正式出版發行。作者親述:為何《還是鍾南山》據悉,2003年5月,經濟日報出版社與媒體人秦朔共同策劃出版了《勇敢戰士:鍾南山傳奇》;17年後的今天,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經濟日報出版社、秦朔聯合策劃,將《勇敢戰士:鍾南山傳奇》重新修訂、改名為《還是鍾南山》,再次進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