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中國編輯:拾遺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再次實現「全面執政」,蔡英文的獲勝令不少人感到不滿卻也無濟於事。明眼人擔憂的顯然更多,要知道民進黨執政會使政商環境產生變化。事實的確如此,當下臺灣「內政部」已經打算利用「人民團體法」來弱化甚至是分化工商團體在臺影響力。
想當然民進黨會對島內政商界長期以來維持著的生態破壞殆盡,而他們接下來的措施,也被政商界人士形容為「政治病毒式入侵」。此外,不少人認為民進黨將親藍工商團體進行分解,實際上是在催生「綠朝新貴」。蔡英文又出陰招!出手裂解挺藍工商團體,「三大」或成歷史。
民進黨當局有意弱化,分化工商團體影響力
民進黨執政,意味著他們將臺灣島內經濟資源和主導經濟政策掌握在手,這種情況下工商團體不可避免會與其建立合作關係,這樣一來大多數主要工商團體逐漸轉變其立場不無可能。至于堅定親藍的工商團體,直白來說會受到冷落。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親藍工商團體會被民進黨分裂而萎縮。
事實上,此前民進黨當局也曾對有意向弱化,分化工商團體的影響力。就在二十年前,臺灣經歷首次政黨輪替,當時還是領導人的陳水扁率先將中小企業協會的地位拉高,然後是工總旗下的電機電子公會,其位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因此,「三大」成為了臺灣地區歷史名詞,許多人對「三大工商團」,也就是偏藍的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商業總會印象深刻。
工商團體中立態度很難進行,恐被催生成「綠朝新貴」
針對二十年前陳水扁利用一系列政治手段削弱「三大」的行為,臺灣相關媒體在今日做出報導,稱當年陳水扁根本不能忽視這些組織,更何況工總,商總有「工業團體法」以及「商業團體法」的法定地位存在。
如今臺灣地區形勢詭橘多變,工商團體想要堅持「無論誰執政,便永遠支持誰」的態度註定很難實現,就說長時間以來他們想要保持中立,但綜合結果來看顯然沒成功過。以目前的新形勢來看,民進黨出手進行裂解,工商團體不無可能被催生成「綠朝新貴」,畢竟保持中立態度很難執行。
綜合來說,新情勢下工商團體不得不尋求新方向,就選後新政局作出新設想,無論如何,至少也是要構建出能和綠營順暢溝通的管道與平臺出來,至於如何做,確實有得讓人頭疼的。
來源:鳳凰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奇蹟中國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