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錮於三大思維 蔡英文還能任性多久?

2020-12-05 環球網

蔡英文上臺後,不斷引爆各種爭議,在顯露的「病徵」背後,真正的「病灶」到底是什麼?對此,媒體人楊昆福在《臺海》雜誌124期發表題為《禁錮於三大決策思維 蔡英文還能任性多久?》的評論文章,分析當下蔡英文面臨哪些棘手問題?楊昆福指出,蔡英文思維視域過於狹小所導致的不良效應已發酵,綠營內派系的加持變為挾持,「獨派」對其牽制力道大,此外,臺軍軍中的不滿情緒勢逐漸蔓延和加劇,對蔡英文而言又是一大挑戰。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短短4個月,便陷入內外交困的「執政」危機當中,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對蔡英文抱持較高期望值的選民,顯然已逐漸由先前的「期望」轉為「觀望」乃至現今的「失望」。根據臺灣指標民調公司近期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執政」表現,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分別為41.8%和40.8%。並且,外界普遍分析這種發展態勢似乎依舊在不斷地惡化當中,此舉,對蔡英文當局而言,除了一貫被稱為是「嚴重警訊」外,更折射出蔡英文的內在「執政」邏輯,在當下時局處理各類型問題之時,儼然已遭遇極大的張力並引發不小的後坐力。

思維視域過於狹小 不良效應已發酵

縱觀蔡英文上任至今的種種作為,不但未能展現應有的格局與擔當,反而處處流露出「在野」時期的政治鬥爭心態,也就是筆者先前曾撰文指稱的用「在野」格局在「執政」。顯然,蔡英文乃至民進黨在歷經島內政黨格局發生大幅變換之後,依然出現角色轉換調試不良的「病徵」。在這種情勢之下,臺灣當局在蔡英文的主導之下,難以避免各種凸槌和脫序行為的不斷出現。而究其「病徵」背後的「病灶」,筆者認為,這與蔡英文採取三大決策思維脫不了干係。

其一,藍綠對決思維。儘管當下的臺灣政壇,出現一度被稱為所謂「第三勢力」的「時代力量」政黨,並且依據目前的政治實力,「時代力量」已然成為國、民兩黨之外的臺灣「第三大黨」,然而,「第三大黨」不等於是「第三勢力」。事實上,發家於2014年臺灣學生反服貿集會活動的該政黨,無論在政治訴求還是實際的運作當中,無不展現出其濃厚的「深綠」意識形態。顯然,「時代力量」只不過是「年輕版」的「臺聯黨」而已,在客觀上扮演的更多是民進黨側翼的角色。因此,毋容置疑,現今的臺灣政壇依舊呈現藍綠「二元分立」的狀態。

在這樣的島內政治生態當中,為贏得更多支持,曾試圖營造理性中道的蔡英文,在上臺後很快便「原形畢露」,推行的相關「政策」無不流露出「藍綠對決」的一貫思維模式。從廢除馬英九時期的「微調課綱」,繼續向年輕學生灌輸「臺獨」思想,到對反服貿學生進行撤告及廢除「紅十字專法」,再到「不當黨產委員會」的成立與運作,試圖將國民黨「連根拔除」,等等。曾經聲稱要尋求「政治和解」的蔡英文,卻在所謂「轉型正義」的牌坊之下,行意識形態灌輸及政治清算與追殺的勾當。

目前,民進黨在臺灣政壇可謂「行政立法一把抓」,已奠定「一黨獨大」的「完全執政」地位。然而,蔡英文一上臺,外界看到的不是著手大力變革,讓臺灣變得更好,而是急於攻堅,試圖讓對手處境越來越差,力爭讓對手陣營在後續的政黨政治競爭當中越發無招架之力,從而達到「捨我其誰」「獨此一家」的「獨大」目的。民進黨在霸據龐大行政資源與優勢的情況之下,公然採取這種顯露濃厚意識形態的操作手法,一方面,會給外界留下「恃強凌弱」,專注於「政黨惡鬥」的不良觀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民進黨勇於「除弊」無能「興利」,刻意轉移焦點的現實窘境。

其二,兩岸零和思維。所謂「兩岸零和思維」,在筆者看來,是將兩岸雙方界定為博弈而非合作關係,也就是認為一方所得必然導致另一方所失的「二元對立」,在這種關係定位之下,兩岸互信基礎不是薄弱而是嚴重缺失。因此,從民進黨峰層到基層的整個權利運作體系中,外界可以發現他們秉持一種對立衝撞的心態,做出的系列宣示和推行相關的政策,甚至釋出自認為是「善意」的信息或相關舉動,都會因兩岸基本互信缺失而導致言行不被信賴,動機倍受懷疑,甚至外延性的誤判行為也有可能因此而產生,最終雙方關係會呈現出日漸惡化的發展態勢。而所有的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均與蔡英文及其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中抱持的內在思維邏輯密切相關。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分析,亦即,與陳水扁先前採取強硬「臺獨」路線相較而言,蔡英文的柔性「臺獨」策略更為隱蔽,危害性也更為巨大,並且,如果說當初陳水扁強硬推動「臺獨」路線,是把「臺獨」當作達到政治目的或轉移貪腐焦點的「工具」而已,那麼,蔡英文則是「臺獨」理念的堅定信仰者。從當初替李登輝操刀「兩國論」,到擔任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時,公開拋出「『臺獨』選項說」,及阻擋陳水扁承認「九二共識」,再到擔任民進黨主席時多次公開表示不承認「九二共識」,以及上任後依舊在「九二共識」必答題上繼續閃躲,大打模糊牌,更有甚者,在涉外場合的落款上,蔡英文大玩文字遊戲,顯露「臺獨」痕跡,等等。外界可以察覺,長期以來,蔡英文將「臺獨」理念「內化於心」並「外化於行」,對大陸抱持慣有的「拒斥心態」,並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教育上,採取若隱若現的「去中國化」策略。

9月下旬,臺灣《聯合報》公布「2016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報告。調查數據顯示,有高達48%的民眾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表示不滿意,滿意的只有31%,負面評價高過正面評價,而「九二共識」大幅上升成為繼「臺獨」之後影響兩岸關係轉趨緊張的因素。從該平面媒體的調查數據來看,蔡英文上臺後在處理兩岸關係方面,臺灣民眾顯然不買帳,並且由於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已致使兩岸關係倒退並轉趨緊張,臺灣民眾已然有了切身感受。凡此種種,在筆者看來,與蔡英文在深層次上抱持兩岸零和思維,並外化在日常的政策宣示與推動,無疑有著直接的關聯。

其三,涉外一邊倒思維。與刻意疏離兩岸關係產生鮮明對比,蔡英文在上臺後對美日採取全面倒向的抱大腿策略。今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職演說當中,便公開宣示要與美國、日本及歐洲建立所謂的「價值同盟」,並與它們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對此,日本共同社則回應蔡英文的說法,指出「價值同盟」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價值觀外交」相符,並公開指稱蔡英文當局正在悄然悶聲地參與「美日同盟計劃」。而蔡英文在涉日問題上,也在實際行動上踐行親日媚日的言行。包括任命臺灣地區行政主管機構前負責人謝長廷擔任「駐日代表」,讓日本倍感「受重視」,就職當日請來大批日籍人士「觀禮」,以及在「衝之鳥礁」是「島」還是「礁」這種明白無誤的問題上,蔡英文當局一反馬英九在任時期的「政策」,公開宣示「不持特定法律立場」,當時還引發島內輿論反彈,被譏為「逢中必反」「遇日腳軟」,等等。

而在南海問題方面,在涉及兩岸正當合法權益的維護上,蔡英文態度相當曖昧。在美國背後主導及影響之下,南沙太平島由島被無端地降格為「礁」後,蔡英文當局一方面打壓自行前往太平島維權的屏東基層漁民,採取事前嚇阻事後追懲方式來向美國表態,試圖將漁民登島而得罪美國的影響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又宣示要將太平島建成「人道救援中心」與「運補基地」。此舉顯然加大了美日對南海問題上下其手的空間,提供美日更多更大的介入藉口與機會,蔡英文當局的策略考量已溢於言表。而如果美日利用蔡英文當局提供的平臺加深介入南海問題的程度,勢必將嚴重影響兩岸關係,同時使得南海問題更加複雜化。

派系加持變挾持 「獨派」牽制力道大

近段時間以來,臺北街頭抗議風浪一波接著一波,9月3日當天引發臺灣史上首次軍公教群體走上街頭抗議,人數多達11.7萬之巨,當時島內某政論節目還特地進行了統計,表示在這之後還有68個團體排隊等著上街,而9月12日,因陸客銳減,臺灣觀光產業受到重創,包括遊覽車、旅行社、飯店以及夜市等13個產業聯袂赴臺北進行抗議等等,連番上演的系列抗議行為給蔡英文帶來的壓力可謂不小。而在外在的抗議之外,讓蔡英文同樣焦頭爛額的還有黨內派系,特別是「獨派」勢力的反制。

選前,為了讓蔡英文勝選,民進黨內各派系至少在檯面上保持相安無事的局面,共同支持蔡英文。曾經說過,「穿裙子的不適合當地區領導人」以及「民進黨初選只有蔡英文一人競選就是『可恥』」的「獨派」大佬辜寬敏,在選前態度大逆轉表示「無條件支持蔡英文」,並且在今年1月17日,也就是選後第二天,還曾表態最高興的事是「臺灣社會已成熟到可接受女性當(地區)領導人」。然而,在蔡英文上臺後短短幾個月,接連引爆爭議,聲勢大幅下滑,並且在人事任命方面,繼續沿用了不少「老藍男」,引發「獨派」強烈反彈。辜寬敏再度調轉槍口,建議蔡英文不要連任,只要做4年就好。而另一名「獨派」大佬吳澧培甚至公開表示,與自己的侄子,也就是臺灣安全會議負責人吳釗燮「絕交」,理由是不滿擁有藍營背景的臺灣地區涉外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李大維的人事案。

「深綠」人士對蔡英文當局極具不滿,在坊間看來,除了不滿「老藍男」外,還與試圖扶植「綠二代」進行卡位有很大關係。「獨派」乃至民進黨內各派系在民進黨上臺後,紛紛強力搶奪各種政治資源。此舉,無疑將加大蔡英文人事布局及資源分配的難度與「困擾」。

臺軍氣勢受挫 反彈或將激烈

蔡英文上臺後,臺軍接連出狀況,包括「虐殺流浪狗」、「雄三誤射」以及「戰車翻覆」等事件,均在不同程度上,衝擊了臺軍士兵的士氣。特別是前不久的「虐殺流浪狗事件」一度持續發酵,從臺軍最高負責人到涉案官兵不斷出面道歉,甚至動保團體直接衝進營區公審涉案士兵,讓臺軍士兵士氣大挫。有臺軍「將官」看不下去,在個人網頁上,以「一條狗竟然可以打趴臺軍」為題發文表示「決定打報告退伍」。而在「雄三誤射」事件爆發後,臺媒甚至曝出有36名臺灣海軍官校學生萌生退意,以「無法面對未來的生活」為由,入伍一周就表示要退訓,等等。

相關爭議事件在臺媒、名嘴及政治人物的共同炒作之下,被無限放大檢視,臺軍官兵成為眾矢之的,搞得灰頭土臉,更加劇了他們的不滿及反彈。而如果長此下去,臺軍軍中的不滿情緒勢必會逐漸蔓延和加劇,這對蔡英文而言無疑又是一大挑戰。(本文作者系楊昆福,原文刊載於《臺海》雜誌124期)

相關焦點

  • 解決問題的三大思維和通用方法
    解決問題的三大思維和通用方法《解決問題的三大思考工具》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分巧克力的問題。(2)曹衝稱象下邊我們來看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曹衝稱象,看看三大思維會給你怎樣的啟發。在距離現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國是處於魏、蜀、吳三強鼎立的三國時代。
  • 還能期待蔡英文說出什麼具體的兩岸政策?
    蔡英文近日接受採訪,繼續重申「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八字空言。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專論文章指出,對蔡來說,兩岸論述中沒有任何內容也許對她最有利,可以預期明年選舉之前,她的兩岸政策不論說多少遍也還是那些內容,既不能認同馬英九當局的兩岸政策,也不能公開說要收緊當前的政策,除了說空話,還能期待她說出什麼具體的兩岸政策?
  • 聽到引擎聲,蔡英文還能安心嗎?
    作者:年負 蔡英文曾發文稱,演練時裝甲車和飛機難免發出聲音,而這些聲音是「最安心的引擎聲」。不知蔡英文聽到F-5E戰機的引擎聲還能安心嗎? F-5E戰機 1980年11月14日,一架F-5E戰機出廠。在2019年,這架戰機的機齡已經有39年了,本該被淘汰。但是民進黨當局堅持勉強延長了戰機的使用壽命。和這架戰機同一批的F-5戰機組成的機隊妥善率偏低,從2001年起,總共發生了8起失事意外。
  • 蔡英文還能囂張多久?國防部撂重話,「臺獨」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25日當天在民進黨中常會前發表談話,蔡英文宣稱,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幾項政府新人事任命,「過去跟我們都有面對面互動的經驗」,臺美聯繫管道暢通;在臺灣總體經濟體質良好、支持臺灣已是美國民意主流等3個良好基礎上,她對國際局勢有信心。
  • 平衡中美臺 蔡英文心臟要強
    蔡英文在《中國時報》專訪時說,希望大陸再給點善意。新華網響應,希望蔡能「增強兩岸命運共同體認知」,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譜寫新篇章。不過,兩岸關係是包含「美國因素」的「多邊關係」,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在中美臺競合關係找到動態平衡點,才能保持島內政治與對外關係穩定,進而鼓舞投資信心拼經濟。
  • 「臺獨」還能蹦躂多久?美國正式退出世衛,蔡英文遭遇晴天霹靂
    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與美國政府一唱一和,大搞政治操弄,四處抹黑大陸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就在兩個月前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世衛組織並未向臺灣發出邀請,而為了幫助臺灣參與世衛大會,美國政府可謂是下足了功夫,而臺當局目的就是藉機「以疫謀獨」。
  • 臺胞投書:"穿龍袍"的蔡英文實至名歸
    近日,蔡英文接連登上華人區域裡最負盛名的《亞洲周刊》「頭條」,先是以「穿龍袍」的諷刺漫畫登上《亞洲周刊》封面,專題報導臺灣「民選獨裁」的真相;緊接著最近一期《亞洲周刊》指出,民進黨關中天、開放「萊豬」、異議人士被「查水錶」等行為早已失去黨外理想,根本是「威權復闢」。
  • 美國將重點放在美牛美豬問題上,蔡英文能扛住民意反撲?
    編輯:凝冰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3月1號到7號再次來到臺灣,臺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對莫健此行做出推測,莫健之行,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蔡英文就職演說內容,另外一方面催促蔡英文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川普在11月要參與大選,美牛美豬成功出口臺灣
  • 蔡英文專機引擎損毀不更換 臺媒驚呼:安全亮紅燈
    蔡英文專機(鏡周刊)海外網8月28日電蔡英文專機引擎近期發生故障,臺軍疑因換新費用高昂,堅持以維修方式解決,臺媒為此驚呼,「蔡英文飛行安全亮紅燈」。「東森新聞雲」報導截圖報導稱,蔡英文專機系由波音公司出廠的737-800飛機,臺空軍上個月對專機進行例行性保養,赫然發現配置在左右2個引擎上的其中一個發電機故障,急忙委託華航維修,華航費了一番工夫修復後,才讓專機歸隊執行任務。
  • 蔡英文專機發動機故障 竟嫌貴硬修不換
    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的專機機齡接近20年,最近臺空軍送交華航維修後,發動機傳出故障。經過評估已經達到更換新品的程度,但臺空軍疑似因新品費用高昂,堅持以維修方式解決,讓專機陷入飛行安全危機。據報導,機齡接近20年的蔡英文專機是由波音公司出廠的737-800行政專機,臺空軍上個月針對專機進行例行性保養,發現配置在左右2顆引擎上的其中一具發電機故障,委託由華航維修,雖然成功修復,但傳出修復過程中,華航與臺空軍意見不同。
  • 蔡英文當局還能「Hold住」嗎?
    接下來,蔡英文會如何接招呢?11月22日,以「反萊豬、捍衛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為主題的「秋鬥」遊行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登場,超6萬島內民眾上街頭表達訴求,臺灣媒體稱「是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抗爭」。遊行民眾沿途高喊「蔡英文下臺」、「蘇貞昌下臺」等口號,抗議蔡英文當局開放萊豬政策、關中天新聞臺等錯誤決策。據臺媒報導,民間團體將《兩隻老虎》改編為《美國毒豬》,痛批進口萊豬危害民眾健康,並點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衛生福利部門主管陳時中、農業部門主管陳吉仲等官員下臺。
  • 蔡英文是誰?
    按照臺灣政治慣性,不出太大意外的話,蔡英文應該能做滿兩屆八年,無論如何她是大陸必須面對的人物,蔡真如李登輝般「狡黠深沉」?還是有陳水扁式的「粗愚魯莽」?還是和馬英九一樣「平庸惜羽」?現在無人能給出答案,但不妨礙我們從蔡英文的過去,嘗試窺視一下——蔡英文到底是誰?
  • 淋巴癌治療後還能活多久?
    得了淋巴癌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很難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淋巴癌治療後還能活多久?這主要就是看淋巴癌患者選擇的治療方法,淋巴癌治療是個系統的過程,涉及到很多因素。總的來說,淋巴癌治療後還能活多久?主要取決於治療方法是否得當。
  • 《飛越瘋人院》真正的自由不是任性勇敢,而是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真正的自由不會受限於身體的禁錮,而在於靈魂和精神上的自由,這才是一個人無處不在的自由。1. 自由的因子無處不在,掙開枷鎖才能重獲自由人最可悲的並不是沒有身體的自由,而是無意識中給自己的內心套上了枷鎖,卻一直無法打開。
  • 6萬人上凱道,蔡英文還要「裝睡」多久?
    近段時間,在臺灣島內,各大民間團體組織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活動,也即「秋鬥」大遊行,此次遊行是蔡英文當局執政以來聲勢最為龐大的一次 民眾長期以來對民進黨當局積壓的不滿情緒也迅速的爆發了出來,在蔡英文的辦公室前,更是有足足六萬人之多聚集在一起,對蔡當局的政策進行抗議。 各大社會議題被搬出,民眾反對情緒高漲 在此次遊行中,臺灣地區近段時間以來的各種社會議題都被拋了出來。
  • 沒有了收入,你還能活多久?
    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巴克敏斯特·富勒有多少人,每天拼命工作,卻還是在買東西時三思又三思?有多少人,上班年限已經不短了,銀行卡裡卻還是空空如也?有多少人,明明對目前的工作十分不滿,卻沒有辭職的勇氣?
  • 馬英九批蔡英文:喊能撐多久沒意義,而應想辦法避免戰爭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馬英九21日上午出席 「保釣運動發起50周年紀念研討會」發表演講並聆聽保釣老將及學者專家討論,他回答民眾提問時批評蔡英文讓臺灣陷入戰爭危險
  • 蔡英文真的變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臺媒)「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評論說,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走訪彰化時,向基層民眾喊話「拜託大家給我更多時間」;她認為,民進黨當局過去3年為臺灣打基礎,過程中雖然爭吵、有灰塵,但接下來要開始「蓋一棟又好看又實用的房子,讓大家過更好的日子」。
  • 兩岸對談:蔡英文懸崖勒馬才能保障臺灣安全
    輿論熱議2021年美國總統交接將是解放軍攻臺窗口,臺灣前安全部門秘書長蘇起表示,臺灣安全繫於北京一念之間,蔡英文大打「香港牌」、「反中牌」,給臺灣造成了哪些傷害?步步走向危險,戰爭是否一觸即發?  對此,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對話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於強,就相關話題展開討論。
  • 馬英九批蔡英文:喊臺軍能撐多久沒意義,而應想辦法避免戰爭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馬英九21日上午出席 「保釣運動發起50周年紀念研討會」發表演講並聆聽保釣老將及學者專家討論,他回答民眾提問時批評蔡英文讓臺灣陷入戰爭危險。馬英九說他執政八年,做到東海、臺海、南海三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