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周刊封面圖
原標題:蔡英文是誰?
《香港鳳凰周刊》(ID:phoenixweekly)記者/ 馬軍
無論是否被所有人喜歡和接受,蔡英文都已在「5•20」登上臺北政治地標——凱達格蘭大道的演講臺發布演說,並將在接下來的四年或八年內,主宰凱道上的那座著名的綠頂紅牆,日據時期留下的「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
當天下午,國臺辦即表態,稱其演說「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批評其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並強調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心未變,能力更強,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和圖謀。
蔡英文上臺是臺灣一個歷史時刻,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行政權」和「立法權」都收入囊中,同時她也將遭遇與過往完全不同的兩岸環境。這十六年兩岸發生了巨大變化:海峽東側,小島不斷染綠,所謂「主體意識」高漲,「獨派」力量已經坐大;海峽西岸,大陸的崛起已經徹底顛倒以前的政經實力對比格局,打擊「臺獨」大陸越來越有本錢。
經過馬英九這八年兩岸關係的波瀾不驚,蔡英文這樣一位綠營背景的「非典型民進黨人」上臺,似乎又讓兩岸上空陰雲密布,前景充滿變數。
陳水扁和馬英九皆為兩大陣營的「政治明星」出身,蔡英文的成長曆程並不那麼政治,也不怎麼奪目。從政以來,蔡已經歷一次新北市長選舉,兩次「總統」大選,在三次選舉後蔡英文一直保持神秘色彩。有人說她是李登輝的代言人,有人稱她比陳水扁還要陳水扁,亦有人評價她是「女版馬英九」。一個人身上能夠折射出前三任的「風格」,蔡英文的多面可見一斑。
1996年臺灣直選地區最高領導人以來,根據過往經驗,島內領導人的性情和理念總會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李登輝有日本情結和本土意識,陳水扁有強烈的「臺獨」傾向,致使兩岸常常衝突不斷;馬英九從其父那裡繼承大中華思想,提出兩岸休兵,迎來黃金八年。
按照臺灣政治慣性,不出太大意外的話,蔡英文應該能做滿兩屆八年,無論如何她是大陸必須面對的人物,蔡真如李登輝般「狡黠深沉」?還是有陳水扁式的「粗愚魯莽」?還是和馬英九一樣「平庸惜羽」?現在無人能給出答案,但不妨礙我們從蔡英文的過去,嘗試窺視一下——蔡英文到底是誰?
2016年1月13日選舉前,民進黨候選蔡英文在新北市向支持者揮手。
曾經自閉的富家千金
按照臺灣現有公開資料,蔡英文的祖籍被寫為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但據考證,蔡英文的祖先200年前來自於漳州一帶。按照福建蔡氏宗祠的記載,臺灣屏東的客家人多以蔡獻南後裔居多,從漳州詔安拓植臺南,子孫再分布屏東。
但也有傳聞稱,蔡英文的祖先是清朝平定臺灣時的正二品將軍蔡攀龍,不過真實性已不可考。
2013年,蔡英文為了拉攏選民,還曾特地跑到金門蔡家蔡氏宗親的祭祖活動現場,祭拜的主神就是以蔡攀龍為原型的蔡王爺。
民進黨陳水扁、謝長廷等大佬,或曾回福建省親、或家譜有明確記載,祖籍地清晰。相比之下,蔡英文在福建的祖籍地已不明了,也未有蔡姓宗祠將其列入家譜的消息傳出。
提起蔡英文,留守在楓港村的老人們幾乎都沒什麼記憶,但提起蔡潔生,大家都還有些印象:「大狗(蔡潔生外號)長得白白的,高高大大,很帥,性格很內向,但是對人還是很和善的」。
蔡潔生很早就是全體村民的驕傲,會經商、能吃苦,脫離了同輩們打魚種地的生活,在臺北經營汽車修理廠、餐廳和炒地皮發了大財。「老婆都有好幾個」,鄉親曾這麼議論,至於蔡英文的母親是第幾個,尚無公認準確的考證。
蔡英文母親張金鳳嫁入之前,蔡潔生已有五名子女,張金鳳又為蔡潔生添了4個孩子,蔡英文是家中么妹。作為庶出的小女,蔡英文自幼就在一個富有但複雜的大家庭中長大。她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就被蔡潔生賦予了一個使命,在兄弟姐妹和媽媽們之間遊走,多做溝通工作。蔡英文從政後稱,自己家裡那麼多人,關係那麼複雜,但是並沒有什麼衝突,一方面因為「爸爸是一個公平的人」,另一方面「自己有做溝通工作的天賦」。
實際上蔡英文只向外界袒露了部分情況。一方面她是優越環境中長大的富家千金女,一方面因為是庶出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這讓蔡英文在日後的政治生涯中,越來越像是一個「雙面人」,有時候會展現小女生的撒嬌,令人寵愛;有時候又任性而無法合作,甚至讓人害怕。
與民進黨上一屆貧農家庭出身的領導人陳水扁不同,蔡英文打小就在同學的豔羨中長大。幼兒園起,蔡英文學鋼琴的時候一天要換兩套燙得筆挺的衣服,保持服裝整潔。每次出門,飯糰、水果、果汁、牛奶都會帶上滿滿一大包,令同學們側目。
蔡潔生繼承了客家人重視教育的傳統,一貫注重自己子女教育,蔡英文的哥姐們基本上都完成了自己能夠達到的最高學歷,蔡英文本人也不例外。中學、大學時,蔡英文經常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讀書,閱讀的書籍也以文學和歷史居多。根據蔡英文高中同學回憶,高三時蔡英文曾表示希望考入臺大考古系,最後卻就讀臺大法律系,是父親出於家族企業利益的考慮而安排的。
青少年時期的蔡英文,有點孤僻傾向,對自己父親亦常顯不滿,說父親「在中山北路(臺北知名紅燈區)一帶鬼混」,「有一大堆女朋友,管理得很好」。大一和大二期間,自駕車上下學的蔡英文和同學幾乎不來往,甚至有些自閉傾向。在大二的一次旅行中,蔡英文曾經一路從屏東開車回臺北,據稱從南到北貫穿整個臺灣幾乎一言不發,收到四張超速罰單。飆車成為了蔡英文為數不多的公開的喜好,她因此得到「飆車手」的綽號。
蔡英文大學同學莊秀銘回憶,蔡給當時的同學們留下來的印象就是獨來獨往,穿著一件白襯衣、卡其褲,經常背著一個網球拍,開部車子上下學,不住在宿舍裡。若不是大三之後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競選上了班長,通過組織活動鍛鍊了口才和性格,否則很有可能一直獨來獨往下去,「也不好在政界混下去了!」
2016年2月16日晚,蔡英文宣布選舉獲勝。
情路坎坷的學霸
著名律師邱晃泉不會想到,他出名不是因為自己的法律專業,而是因為當年曾追過蔡英文。臺灣諸多未嫁的政治女性中,蔡英文似乎顏值最高,她的情史和她本人一樣,充滿了神秘色彩。
在臺灣,女性政治人物終身不婚的情況實屬「常態」,綠營的有呂秀蓮和陳菊,藍營則有洪秀柱。呂、陳、洪性格激進,從小立志嫁給政治,蔡英文年輕時追求者眾多,她終身未婚看上去更像是命運的玩笑。
蔡英文大學時代臺灣尚未解嚴,臺大讀文科的學生,腦子裡都還充斥著國民黨強制下的意識形態,那會兒臺式校園民謠尚未普及,臺灣的少男少女還都「無法打開心內的門窗」。
「當時班上有好多男生對蔡英文都有好感,也有幾位採取過行動,但是沒辦法,都失敗了」。邱晃泉所稱的行動,像極了臺灣青春片裡的橋段:乘公車從臺大晃到蔡英文居住的陽明山上,在蔡英文家的窗外站崗站一夜。
但是現實並沒有那麼浪漫,邱晃泉回憶道,「哪有那麼容易,她家那麼遠,公交車晃上去人就暈掉一半,冷風一吹,所有的男生都跑掉了。」
時至今日,臺北市北郊風景秀美的陽明山都被視作是全臺最「高大上」的富人別墅區,上世紀70年代蔡家就為蔡英文買了一輛車代步。蔡的大學同學回憶,家境優渥的蔡英文念書時幾乎從未在外吃飯,每天都吃媽媽做好的西式三明治或者日式飯糰。無數臺大學生都念茲在茲的中式清粥小菜、燒餅油條,幾乎從未在蔡英文的字典裡出現過。
少女時代的蔡英文並未受到愛情的眷顧,一方面因為性格孤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家教實在過於嚴格。高中時期,蔡英文被家裡送到沒有男生的女校: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中。這是全臺灣數一數二的女校,校風極為嚴格。蔡英文高中同學蕭麗玉稱,那時候中山女高的女生談戀愛,只能去西門町補習班認識男孩子,但蔡英文沒機會,「她上學下學都有專車接送,補習老師都請到家裡上課。」
已婚的政治人物習慣於公開展示夫妻恩愛、家庭幸福,試圖在選民心中加分。蔡英文正好相反,公開場合從來不對自己的感情生活以及家庭狀況有過多披露。即便兩次選舉期間,她出版的博感情自傳中,也只講了自己的成長生涯、求學歷程,對家庭和感情問題隻字不提。
雖然從未透露自己的感情生活,但臺灣媒體也不曾放棄對蔡英文私生活的八卦,甚至一度懷疑蔡英文的性取向。只有在此時,蔡英文才會謹慎而又勉強地擠出一句:「大家年輕時候該做過的事,我都做過」。
事實上蔡英文曾私下承認過一段感情,1978年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時,她曾有一個論及婚嫁的男朋友,但是在一次登山事故中,男友發生意外身亡,蔡就沒再有過被公開確定的情感生活。
臺灣媒體曾經盤點過蔡英文的情感生活,認為她有四個男人、一個女人。四個男人其實是她擔任陸委會主委時的四大得力幹將——鄧振中、陳崇弘、傅棟成、詹志宏,蔡英文主政陸委會期間,這四人是參贊機要,不離左右,因此媒體戲稱其是「蔡英文的四個男人」。傳言中的女人指的是其貼身私人助理張祥慧,由於二人關係過度親密,加之蔡英文終生未婚,導致她的性取向仍是臺灣媒體關注的焦點。
2014年6月23日,張祥慧在走出辦公室時被飛速行駛的摩託車撞倒,腦部受到重創。此後臺灣媒體觀察到,雖然蔡英文依舊四處奔波,但精神受到車禍事件很大影響,也被傳言二人關係「非同一般」。除了張祥慧之外,蔡英文在核心問題上幾乎只相信女性人物:對美問題上絕對信賴「立委」邱議瑩,黨務和內政方面則十分仰賴高雄市長陳菊,這也讓喜歡八卦的臺灣媒體一直捕風捉影。
為了應對媒體關於「終身大事」的窮追堵截,蔡英文給出了關於感情生活的最終答覆:「每天要在一起的人是一輩子的事,我不願中途換船,既然要選就是一輩子……這必須下很大的決心,必須先退休,有空把性情養對了,才能下決心。」也許2020或2024年結束任期之後,蔡英文才會真正意義上「養對性情,下定決心」。
2015年11月27日,「英仁配」登記參選,場外大批勞團抗議,與綠營支持者對陣。
從「小龍女」到「空心蔡」
與馬英九一樣都是博士,又是學者從政,形象清新但不接地氣,蔡英文更有「古墓派小龍女」的稱號,曾在民進黨內任職多年的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戲稱,「蔡英文就是睡在繩子上的小龍女,每天喝點蜂蜜就能活下來,不食也不必食人間煙火。」
又因為過度自信,在兩次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中政策空心,蔡英文被藍營冠以「空心蔡」的外號。不過蔡英文最為介意的,還是「女版馬英九」的綽號。
日據時代,日本殖民者出於維穩考慮,限制臺籍青年就讀法律、政治等學科,這導致時至今日,醫學和機電仍是臺灣學生理科的首選。臺灣光復、尤其是解嚴之後,臺大法律系、政治系就成為了對政治有企圖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去處。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馬英九等臺灣政治人物均從臺大法律系畢業,畢業之後也順理成章地走上了政治的道路。
但蔡英文顯然比陳、謝讀書更多,也更具學者氣質。2008年,民進黨因陳水扁的貪腐醜聞深陷泥淖,蔡英文幾乎是全黨唯一一個能讓民眾忘記貪腐和街頭暴力標籤的政治人物。雖然彼時的蔡英文勢單力孤,入黨時間也只有短短四年,但陰錯陽差之下,民進黨的諸位街頭大佬也不得不接受讓蔡英文出山、接掌民進黨的事實。
出國讀書到回臺任教,擔任WTO談判代表到接任陸委會,學業與事業一路順遂,蔡英文從政初期十分「囂張」。據她在陸委會的同事介紹,在「主委」任內,蔡英文說一不二,不接受任何人的意見。甚至連陳水扁在大陸壓力下試圖接受「九二共識」的論述時,自作主張先於陳水扁宣布本屆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竟然逼得阿扁把「九二共識」活活吞回去。也正是在這種自信心爆棚情況下,蔡英文曾一度認為兩岸關係操在自己手上。
蔡英文挑戰第一任期並不如人意的馬英九,在國民黨大打臺商牌、「九二共識」牌的策略下,蔡英文依舊固執地堅信民意站在自己一側。在美國訪問時,面對美國要求其解釋未來兩岸政策時,蔡英文甚至還不耐煩地放下一句「反正我都要當選了,你們美國人自己看著辦」,提前離美返臺,這種傲慢的態度最終也讓美國選擇支持馬英九,在選戰關鍵時刻宣布對臺免籤。
最終,馬英九以80萬票的優勢戰勝蔡英文,連任成功。
那次「大選」失敗,對蔡英文之前一路順風的職業生涯是一個轉折,亦是她性格改變的一個轉折點。如果說此前蔡英文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小龍女」,此後她更接近一個思維縝密的「政治人」。2012年失利之後,蔡英文越來越接近「撲克臉」,幾乎從不向外袒露任何表情。
敗選之後黨內慰留聲此起彼伏,但蔡英文依舊堅定地選擇辭去黨主席,回家反省。2012年8月,蔡英文用選舉補助金成立了「小英教育基金會」,擁有了自己的私人幕僚智庫。這種做法在歐美並不罕見,但在一切都要「大聲講話」的臺灣政壇,這種以退為進的做法還是第一次出現。
雖然蔡英文經過了兩次選舉失利後逐漸成熟,但其政策的「空心蔡」本質似乎並未得到多少改變,大陸和美國對其性格也十分關注。畢竟蔡英文之前的經驗教訓都來自於臺灣島內的選舉,其本人還未擔任過任何一級政府機關的首長。在兩岸、中美關係都日新月異的當下,如何維持兩岸關係和臺美關係的穩定,是蔡英文從未面對過的難題,也是大陸和美國都很關注的問題。
記者/馬軍本文節選自《鳳凰周刊》2016年第15期,總第5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