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死亡率最高的職業,可能是蔡英文導師

2021-01-07 中國臺灣網
學術界死亡率最高的職業,可能是蔡英文導師

2019年10月12日 09: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342期】

  蔡英文論文風波延燒數月,時至今日尚未理清。沒想到,近期蔡英文又因將其導師「宣布死亡」,再次成功搶佔媒體頭條。

  9月20日,蔡英文在出席一場跨界合作的「社群之夜」競選活動時,向現場參與者表示,她的康奈爾大學碩士指導教授John J. Barcelo已經過世。

  

  但該說法隨即被臺灣網友實錘打臉,經查證,這位教授仍然健在。死咬蔡英文論文案的「臺肯」主持人彭文正也證實,近日曾收到康乃爾大學老師Barceló的回信。另外,教授林環牆也留言稱,「4天前,才收到Professor Barcelo的email。不可思議!」

  

  「能把死人說活」是形容一個人口才極佳;口才不怎麼樣的蔡英文,卻「能把活人說死」,是蠢還是壞,安的什麼心?打的什麼盤算?不僅引發質疑,更讓人心裡「毛毛的」。

  蔡英文曾在2011年出版的新書《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中自爆:「我的博士論文寫得快,最後,論文委員會決定授予我一個半的博士學位。」「1.5個博士學位」梗正是由此而來。

  不過作為一名優秀的博生畢業生,蔡英文不僅博士論文撲朔迷離,指導過她的導師「死亡率」也很高

  

  蔡英文在自己的博士論文致謝辭中,感謝過三位老師,分別是:Mr. Michael J. Elliott、Dr. B. Hindley、John J. Barceló。

  除了John J. Barceló這位明明還活著,卻被蔡英文「宣布死亡」的教授;另外兩位導師均已離開人世,Dr. B. Hindley在2012年5月去世,而Mr. Michael J. Elliott則在4年前因膀胱癌病逝。

  香港《大公報》在評論該事件時,用到了「詭異」一詞。評論質疑,John J. Barceló明明還活生生的,卻被蔡英文「宣告死亡」,難道蔡英文是想製造「死無對證」,讓外界無從核對其博士論文的真假。

  針對此事,蔡辦回應稱,這是蔡英文一時口誤。不過媒體扒出,蔡英文所謂「口誤」可不止一處。比如蔡英文說,「Barceló是系主任」、「西班牙有個地方叫Barcelona,教授的名字叫Barceló,可見他是來自於西班牙」,但網友查證後發現Prof. Barceló不僅沒當過系主任,也非來自西班牙。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蔡英文博士論文風波,是在今年5月12日,由臺灣大學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挑起話題」的。賀德芬稱在蔡英文母校查不到其論文,之後雖然有部分學者和媒體人呼籲蔡英文澄清,但事件並未引起很大爭議。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爆料接連不斷,蔡英文論文風波似乎出現了「破窗效應」,大量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開始探討此事。雖然蔡英文方面隔三差五會跳出來,解釋一下,但每次解釋之後,不僅不能「自證清白」,反而會增加更多疑點。

  

  說到底,關於博士論文的所有爭議和疑點,蔡英文本人都應該有最準確的答案。蔡英文心裡清清楚楚,但除了蔡英文,所有人卻看不清楚。原因在哪?有人揣著明白裝糊塗。蔡英文把質疑她論文的人稱為「叫不醒的裝睡人」,而究竟是誰在裝睡、誰想把別人蒙在鼓裡,要慢慢看才知道。

  博士論文對於蔡英文這樣一位地區領導人來說,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為什麼說不是大事?因為是不是博士、有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跟執政能力並不能完全劃等號。但因蔡英文在這樣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議題上,暴露了太多謊言和疑點。缺乏誠信、撒謊成性,這對一個政治人物來說,才是最大的致命傷。(文/關其行)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焦點

  • 「做了大量工作,但成就屬於導師」關注學術界「臨時工」
    在一項大型調研中,許多博士後(postdoc)研究人員這樣描述自己對職業生活的感受。今年6月中旬到7月底,頂尖學術期刊《自然》與市場調研機構合作,首次對學術界的博士後群體展開了一項大規模問卷調研,近100個國家的7600多名博士後研究人員詳細回答了他們在職業前景、工作負擔、職場文化等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近日,完整的調查數據已公布在go.nature.com/3tmckuq。
  • 蔡英文導師疑突發疾病 無呼吸心跳倒在"總統府"
    海外網4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被視為蔡英文「導師」之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今天(14日)下午1時許在臺「總統府」昏倒,一度無呼吸心跳,被送往臺灣馬偕醫院急救。
  • 蔡英文深陷論文門,彭文正英國開記者會向LSE施壓,能奏效嗎?
    其一,蔡英文在臺灣素以清新的學者形象、完整的學術歷練著稱,藉此贏得相當聲望,而其實踐能力一般般,招致臺學者的廣泛質疑。其二,作為地區領導人,其論文卻不敢公開,這讓更多的人對蔡英文論文感到問題重重。其三,蔡英文不僅不配合答疑,卻一直以高傲的姿態應對學者們的質疑,招致了更多的批評聲浪!甚至連自己的導師都被蔡「賜死」,明明導師獲得好好的,蔡英文竟然說去世了,把自己的導師擺了一道。
  • 博士論文風波看似「無關緊要」卻藏著蔡英文的「致命傷」
    【兩岸快評第342期】蔡英文論文風波延燒數月,時至今日尚未理清。沒想到,近期蔡英文又因將其導師「宣布死亡」,再次成功搶佔媒體頭條。不過作為一名優秀的博生畢業生,蔡英文不僅博士論文撲朔迷離,指導過她的導師「死亡率」也很高。蔡英文在自己的博士論文致謝辭中,感謝過三位老師,分別是:Mr. Michael J. Elliott、Dr. B. Hindley、John J. Barceló。
  • 過半博士後想要離開學術界
    德克薩斯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的博士後癌症研究員 Natalie Sirisaengtaksin 表示,她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博士後想要離開,「追根究底,還是和導師有關。如果不是我的導師,我可能已經離開學術界了。」據她的觀察,一些博士後被壓榨得太厲害,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上了。她說:「我們有一個博士後支持群體,每個月都會聚一聚,討論我們的問題。」這個組織的一些前成員為了改善精神狀況選擇離開學術界。
  • 權威期刊:女導師會損害女生科研生涯,應換男導師!引發強烈爭議
    最近,《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女導師可能會損害女學生和早期職業科研工作者的職業生涯,並建議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隨後,他們根據這些學生成為「資深科學家」的最初7年裡所寫論文的引用情況,追蹤了其職業成就。研究發現,當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與那些「大腕」研究人員共同撰寫論文時,其文章的被引用率往往高於平均水平。更具爭議性的是,他們認為,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擁有的女導師越多,他們在成為資深科學家後發表的論文影響力就越低。
  • ​職業生涯:女科學家面臨的三大難題,這些tips你可能需要
    Somerville在Science的職業專欄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列舉出了女科學家在學術界發展時所遇到的三個主要問題以及各自的解決方法。歸屬感在學術界的許多領域和職業階段如果你親眼目睹性騷擾,我們也建議你記錄下來,並讓值得信賴的導師或同事知道,這樣他們就可以幫助你在當地機構指導下該如何做。薪酬比男性低許多學科的報告都強調指出,女性的薪酬低於男性,這不是過去才有的問題。
  • 女學生最好找男導師?NC最新研究惹爭議,多位學者呼籲撤稿
    在科研合作中,一個新手科學家可能得到多位高級合作者的支持。研究者從上億條論文數據中,篩選識別出300萬對導師-學徒關係,並分析了導師制與科學家職業生涯發展的關係。論文假設在科學家的職業生涯中,會受到多位合作導師的輔導,把「導師」的概念泛化了。
  • 臺媒:蔡英文任命表姐夫擔任臺「最高行政法院」院長
    【臺媒:蔡英文任命表姐夫擔任臺「最高行政法院
  • 荒誕事件簿:陳要當「勵志導師」,蔡英文提拔完表姐再提拔表姐夫
    2015年1月,臺當局批准其保外就醫,雖然祭出很多限制,陳水扁仍然很搶鏡,特別是蔡英文上臺後,他更是有恃無恐,屢屢衝破紅線。就在昨天,陳水扁正式宣布,自己在微微笑廣播網主持節目,成為一名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將跟來賓討論「勵志人生」,其子陳致中隨後證實,臺中監獄已核准。從三級貧困戶到臺大高材生再到臺北市長、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人生的前半段確實很勵志。
  • 腦部瘧疾是瘧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腦部瘧疾是瘧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時間: 2015-03-20 17:10  來源: 科技日報   編輯: 濤子
  • 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數百學者強烈要求撤稿
    最近,《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女導師可能會損害女學生和早期職業科研工作者的職業生涯,並建議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據Science網站11月20日報導,很快,該研究引發眾多科學家「圍攻」。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稱其性別歧視,強烈要求撤稿。一位生物工程師表示,這項研究是對流行開放獲取文章的「打擊」,並表示將不再為該刊評審論文。
  • 郭九珍被授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優秀導師
    來源標題:郭九珍被授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優秀導師 近日,臺江區星迷粉文藝創作工作室籤約藝人郭九珍被授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優秀導師。
  • 蔡英文任命表姐夫當「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被諷「家天下」
    (觀察者網訊)據臺媒「中時電子報」12月26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當天準許臺「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藍獻林退職,並特任該院庭長吳明鴻為新一任「院長」。而吳明鴻的妻子,就是蔡英文的表姐。 吳明鴻現年67歲,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學士、地政系碩士,曾在臺灣多地擔任檢察官或法官;而吳明鴻接任「最高行庭長」的人事令,定於12月31日生效。
  • 新研究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數百學者強烈要求撤稿
    來源:科學網最近,《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女導師可能會損害女學生和早期職業科研工作者的職業生涯,並建議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更具爭議性的是,他們認為,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擁有的女導師越多,他們在成為資深科學家後發表的論文影響力就越低。通過引用率來衡量導師關係對女學員的影響尤其明顯。研究人員還指出,擁有女導師的女學生「被指導的論文被引次數平均降低了18%」。
  • 學術界的網絡
    大家讀研讀博會跟著導師導師的學術地位可能會決定你的論文發表(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你是扶不起的阿鬥)。如果這個導師在群內很牛逼,那麼他的學生的學術成果確實會被更看重。聽起來有些胡說八道?有些坊間流傳?或者僅僅是我個人的經驗?今天,我終於看到一篇研究說到了這件事情(文獻見截圖)。
  • 美國收入最高的25個職業,有些你可能想不到
    根據2019年美國全職工人的職業、從業人數、教育程度和未來就業增長預測等數據,美國財經媒體24/7 Wall St.梳理出美國25個收入最高的職業。該職業年收入中位數為8.45萬美元。同其它高薪工作一樣,該職業以男性為主,佔94%以上,在25個薪酬最高的職業中,是性別差異最大的,也是美國所有職業中性別差異最大的。
  • 蔡英文是誰?
    一個人身上能夠折射出前三任的「風格」,蔡英文的多面可見一斑。1996年臺灣直選地區最高領導人以來,根據過往經驗,島內領導人的性情和理念總會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李登輝有日本情結和本土意識,陳水扁有強烈的「臺獨」傾向,致使兩岸常常衝突不斷;馬英九從其父那裡繼承大中華思想,提出兩岸休兵,迎來黃金八年。
  • 蔡英文表姐夫接掌「最高行政法院」,趙少康怒轟「丟司法的臉」
    臺當局「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藍獻林年滿70歲退職,蔡英文特任表姐夫吳明鴻接任,引發外界質疑。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直言,這是蔡英文最不智的地方,並質疑這樣是否就讓「行政」和「司法」合一了?他更痛批此舉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丟「司法」的臉,並忍不住直言,他對「最高行政法院」沒有信心!
  • 蔡英文表姐夫今接臺灣「最高行政法院」,藍營痛批「家天下」
    臺灣「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藍獻林即將退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日前公布由現任「最高行政法院庭長」吳明鴻接任「院長」,並在今天(12月31日)舉辦交接典禮。在「司法院長」許宗力監交下,吳明鴻從藍獻林手中接下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