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中美臺 蔡英文心臟要強

2020-11-26 華夏經緯

    蔡英文在《中國時報》專訪時說,希望大陸再給點善意。新華網響應,希望蔡能「增強兩岸命運共同體認知」,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譜寫新篇章。不過,兩岸關係是包含「美國因素」的「多邊關係」,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在中美臺競合關係找到動態平衡點,才能保持島內政治與對外關係穩定,進而鼓舞投資信心拼經濟。

    臺灣歷經三度政黨輪替,民主社會已經成型,對於兩岸關係發展雖有期待又怕受傷害。「維持民主現狀」成為臺灣民意最大公約數,認為既然「統」與「獨」目前都做不到。當前中美綜合國力日漸拉近,兩岸經貿交流雖密切,但「主權鴻溝」已明顯擴大,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更讓人懷疑臺海和平穩定現狀還能持續多久。

    近來大陸當局一再強調,兩岸統一不能無限期拖延,並將臺灣問題從民族主義問題,提升為「臺灣安全戰略」議題,進而列入重大議程表中。

    蔡英文在520就職後,立刻就要面對複雜的中美臺競合情勢,因此,如何調整防務戰略,以處理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所有重大威脅、危機或災難,同時與大陸發展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也可以和美國繼續保持軍事合作空間,將成為平衡中美臺競合關係,以確保政治氛圍與對外關係穩定的職責考驗。

    為了避免美中戰略競逐惡化,歐巴馬認為面對中國崛起,首先是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並運用「務實主義」增加美中共同利益,管控分歧利益,讓美國在競合過程中成為贏家;同時,美國希望兩岸保持建設性對話交流,但也不樂見兩岸融合統一,或因「臺獨」引爆戰爭,讓美國為難。

    臺灣戰略位置正處在兩強競合關係樞紐,臺灣地區領導人必須審慎處理兩岸關係以求穩定,並與美中兩國同步發展合作交流,配合經濟策略營造優良投資環境與信心,並在美中雙邊競合架構中,達到左右逢源目標,讓臺灣順利融入區經濟自由化體系,扮演「戰略緩衝者」角色。

    蔡英文就職後應該採取「友美和中」平衡策略,鞏固臺美民主同盟夥伴關係,審慎建構兩岸和解制度化基礎,並擴大國際安全與經貿自由化空間。同時,蔡英文必須隨時平衡調控中美臺各方利益壓力,以「維持民主現狀」,任務異常艱巨,心臟一定要夠強。

    【曾復生/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媒:蔡英文訪日雖風光 莫失戰略平衡
    民進黨提名的參選人蔡英文近期訪問日本,從事號稱「點亮臺灣,臺日友好之旅」。4天行程當中,她曾拜會自民黨與民主黨總部及日本總理府、前訪安倍晉三的故鄉山口縣、在下榻的首都東急飯店用餐時與安倍「不期而遇」,最後還參觀了高度敏感的「巖國」美日空軍聯合基地。   蔡英文訪日有助於推進臺日關係,卻也牽動出中日關係的變化。
  • 黃智賢:「蔡英文是一個能笑著拿匕首插入你心臟的人」
    這是NCC自2006年成立以來,首次對新聞臺做出不予換照的決議,也讓蔡英文成為第一位在任內關掉新聞臺的地區領導人。 針對此事,觀察者網採訪了臺灣時事評論員黃智賢,2019年其主持的政論節目《夜問打權》遭民進黨當局打壓停播。【採訪/觀察者網 李泠】觀察者網:NCC否決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這消息對您來說突然嗎?
  • 蔡英文酸先做好「立委」,江啟臣嗆心虛不敢辯論
    針對萊豬進口議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要求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辯論,被蔡英文酸應該先做好一個「立委」責任到「立院」質詢。江啟臣昨晚(25日)在臉書回擊,當年的蔡主席變成臺灣地區領導人,態度立刻一改當年,不願溝通、也不願辯論,不但缺乏高度,距離人民越來越遠,更凸顯蔡英文對於開放萊豬的決定準備不足,心虛害怕,草率推動。江啟臣指出,2010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說,ECFA已成為社會討論的重大議題,作為負責任的政黨,朝野兩黨負責人終須進行一場辯論。
  • 日本前綁架擔當相向蔡英文遞交安倍親筆信 或支持蔡英文以求地區...
    據日媒共同社1月27日報導,日本自民黨黨員、前綁架問題擔當相古屋圭司27日前往位於臺北的民進黨總部,與蔡英文主席舉行了會談。民進黨時隔8年贏得了「總統大選」。古屋向蔡英文遞交了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的親筆信,雙方就加強日臺關係交換了意見。 據古屋透露,他代表自民黨祝賀蔡英文當選「總統」,並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經濟交流等增進互信。
  • 蔡英文的背後,兩隻「恐龍」攪動民進黨亂局
    在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裡面,遊錫堃並沒有得到蔡的青睞,繼續投閒置散,但在蔡連任之後,一躍成為了臺「立法機構」的負責人。用遊自己的話說,是失業多年後又重新找到了工作。「再就業」的遊錫堃一上任就開始了政治爆衝。在就職演說中,他大言不慚地提出,他能夠很快推動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與臺灣籤訂FTA,下一階段就是正式「建交」了。
  • 蔡英文押寶川普還是拜登,變身「牆頭草」
    美國大選逼近,美國兩位候選人究竟誰能勝任並不能確定,蔡英文當局開始擔心押錯寶。民進黨當局想討得一個「中立的位置」美國大選揭曉前,民進黨當局召開會議,引人關注。蔡英文上任後,很少經營與民主黨的關係,該會議不只是平衡美國兩黨,也是想尋找聯繫拜登的窗口。民進黨當局強調與美國的關係是當務之急,並且表示不論美國大選的結果如何,都希望雙方能夠繼續保持友好關係。
  • 川普「失敗」後的蔡英文,臺灣交給誰「保護」?
    導讀:自從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兩岸之間的關係幾乎分崩離析,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美國的慫恿之下,民進黨當局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在民進黨當局看來,他們已經別無他法,只能將臺灣的命運交給美國,隨著美國政府開始對中國進行全面遏制,臺灣作為一枚有利的棋子,自然入了川普政府的「青眼」。
  • 蔡英文專機引擎損毀不更換 臺媒驚呼:安全亮紅燈
    蔡英文專機(鏡周刊)海外網8月28日電蔡英文專機引擎近期發生故障,臺軍疑因換新費用高昂,堅持以維修方式解決,臺媒為此驚呼,「蔡英文飛行安全亮紅燈」。據「東森新聞雲」報導,俗稱「空軍一號」的臺當局領導人專機,機齡近20年,歷經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3任。專機近來出現故障,已不堪使用,臺空軍送交華航維修,卻又傳出故障的是發動機,評估已達必須更換新品才能確保飛行安全。臺空軍疑似因新品費用高昂,堅持要用維修的方式解決,為此一度和華航相持不下。
  • 蔡英文拋「臺灣共識」 宣稱「九二共識不存在」
    環球網8月24日消息,民進黨主席暨2012參選人蔡英文23日拋出維持臺灣現狀與民主機制是「臺灣共識」的論調,聲稱「臺灣共識」對將來與中國大陸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是「非常關鍵性的條件與過程」。中評社報導稱,由於蔡英文、民進黨都不承認「九二共識」,如果民進黨重新執政,「臺灣共識」可能取代「九二共識」作為其兩岸政策。
  • 蔡英文為何不再提「現任者優先」?
    另外,蔡英文的代表是否會提出「現任者優先」,值得高度關注。因為在一個月前的「蔡賴會」後,蔡英文或其陣營中人一直高調地強調「現任者優先」,而賴清德則堅持主張「走完初選民主程序」,兩造人馬成為此分歧爭個不亦樂乎。不過,最近好像蔡英文及其陣營中人,不再提起「現任者優先」,反而強調,蔡英文的民調已經急起直追,超逾賴清德,因而絕對有信心獲得民進黨參選的提名權。
  • 臺媒:魚沒了,蔡英文當局把水攪渾有什麼用?
    臺媒:魚沒了,蔡英文當局把水攪渾有什麼用?  蔡英文面對中國大陸,始終採取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大選前,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但對於什麼是現狀,她始終不提「九二共識」;她也說不挑釁、溝通、沒意外三原則,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綜觀大選前後的兩岸言論,蔡英文的確做到了表面上的不挑釁,表現也一如預期。即使大陸的話講得愈來愈重,但蔡英文依舊維持一貫的基調。蔡英文的言行,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 蔡英文是誰?
    按照臺灣政治慣性,不出太大意外的話,蔡英文應該能做滿兩屆八年,無論如何她是大陸必須面對的人物,蔡真如李登輝般「狡黠深沉」?還是有陳水扁式的「粗愚魯莽」?還是和馬英九一樣「平庸惜羽」?現在無人能給出答案,但不妨礙我們從蔡英文的過去,嘗試窺視一下——蔡英文到底是誰?
  • 蔡英文手中挾著800萬票,只要她想處理派系問題,誰敢不買帳?
    民進黨內部現在雖然有蔡英文統領大局,然而黨內各派系的勢力錯綜複雜。民進黨當局如今已經名利雙收,但是選擇黨主席的繼任者依然是一個棘手問題。民進黨內的派系之爭根據時政專家的分析,蔡英文現在面臨的問題和當初的陳水扁非常類似,那就是民進黨內各派系之間互相爭鬥,無法對外形成合力。
  • 奇怪的蔡英文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說,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5月20日就職之前,是雙方展示善意、累積互信的緩衝期,期待大陸方面可以運用這個機會「再展現一些善意」。猶記蔡英文曾在第二輪競選政見發表中指出「外交靠的是國力,不是中國大陸的善意」,如今卻寄望大陸在兩岸關係上展現善意,不是非常奇怪嗎?
  • 臺灣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蔡英文把減空汙推下一代 讓人失望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左)表示,曾多次與蔡英文談解決空汙及溫室氣體「兩多」問題,蔡英文的回答讓他失望。(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針對蔡英文最近拋出的改善缺地、缺水、缺電、缺才及缺工等「五缺」問題,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表示,臺灣應跟隨國際腳步,在解決「五缺」外,還需改善空氣汙染與溫室氣體(暖化)等「兩多」問題。他透露,曾多次與蔡英文談,但蔡一直回答「那是下一代的事」、「那是『前朝』的事」,讓他失望。
  • 看來,蔡英文「失敗了」
    《亞洲周刊》「蔡英文身著龍袍圖」封面一事,再度把民進黨獨裁的真相推向高潮。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表示,民進黨正逼著臺灣往「民選獨裁」方向前進,這將是歷史上一個巨大的汙點。蔡英文專斷獨裁《中國時報》報導稱,蔡英文自執政後,每一步都是加劇「獨裁」,不論是清算政敵的資產,還是廝殺政敵,或者是修改相關規定。多年來,蔡英文手段狠辣、不斷變本加厲。
  • 一直打「抗中牌」,蔡英文大放厥詞,耿爽:別妄想分割
    蔡英文在專訪後面還說道,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排除兩岸會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但是她說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如果外界入侵臺灣,那麼這其中所承重的代價是及其大的。有關蔡英文的這些妄稱,特別是有關於兩岸關係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在昨天召開的記者會上對這個作出了相關的回應,說道,臺灣地區的每一次選舉,也不管選舉的結果都不會去改變臺灣就是中國的一大部分的這個事實。
  • 「蔡英文,出來面對!」
    只想待在舒適圈聽吉祥話的蔡英文,只會把自己愈做愈小。「蔡英文出來面對!」「在野黨」24日前往蔡英文辦公室下戰帖,要求親自宣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豬美牛的蔡英文,以辯論型式向民眾交代,如此喪權辱臺、糟蹋民眾健康的決策,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形成的政策?
  • 蔡英文硬蹭.
    自去年開始走網紅路線,解鎖「蹭會」等「硬蹭」新技能後,蔡英文又瞄上了臺灣體育明星、女子羽毛球知名運動員戴資穎。蔡英文繼續寫道,「我很能體會這種對抗高壓所需的心理強度。運動員面對的壓力,不亞於『總統』面對重大事件時,需要短時間內做出決策的壓力。」她還在文末加註標籤揚言,「小戴面不改色地守住賽末點」「蔡英文也會面不改色守住臺灣」。